|
河東誌續修(하동지속수)余琮燁(未詳 ~ 未詳)河東誌續修卷之下[誌]儒行朴龍翰咸陽人字致雯號草亭正祖庚戌生文齊公忠佐后 才器聰敏髫齡...
河東誌續修 / 儒行
朴龍翰咸陽人字致雯號草亭正祖庚戌(1790,정14)生文齊公忠佐后才器聰敏髫齡涉略經史成童能功令之學著名鄕黨晩悔擧業乃專心於經學築花源精舍於花藏洞與士友講論道義精於魯史羲經著龍麟二經通義學易演義等篇 晉山河謙鎭序
金昊星龍宮人字象謙號晦愼純祖辛酉生浪仙齋太白后 以每日眞心之意自號晦愼篤於經義得性理之要註解 栗谷李子製進之人心道心圖說著學記篇築亭於石堂 山下爲子姓肄業之所扁楣曰玩梧取康節觀梅之理以圖以說晩喜易理述惺惺篇大一統曆期三百傳解等篇
56 面
高宗辛卯擧此卓異之行贈童蒙敎官朝奉大夫幸州奇宇萬撰碣銘
余澮宜寧人字景夏號花隱純祖丙寅生戶判仲富后嘉善 好赫子性行端潔孝友根天專心實學築齋閒居種學績 文不替詩禮易簀之日誦秦帝魯連恥韓亡子房奮之句 蓋居常忠憤之心發於詩者如此 幸州奇宇萬撰行狀月城崔益鉉撰跋 金顯玉金海人字豊五號山石憲宗甲辰生奇蘆沙門人著 述朱子年譜通考退溪屛銘檢本萬山慟哭篇山水遺響 聖學子民等篇與心潭朴敏浩棲梅菊臺共厥淸趣有文 集行于世 星山李宅煥撰行狀 李炳斗陜川人字泰謙號悟潭孝子陽胤后雙秀軒廷植子 憲宗己酉生宋淵齋門人究經講禮爲家計尙德好賢爲
57 面
性命綽有樹立士多賢之 高宗庚寅薦爲義禁府都事八溪鄭載圭撰銘 李炳憲陜川人字善章號竹川哲宗己未生孝子陽胤后鄭 艾山門人忠信之姿懇篤之志奉親之節接人之道師友 稱焉 星山李宅煥撰行狀 朴敏浩咸陽人字俊賢號心潭哲宗甲子生文齊公忠佐后 天性純孝奉親至誠早棄擧業贄見于宋淵齋與金山石 顯玉日處梅菊臺討論經義尤專心於孝經心經小學朱 子大全等篇有積累之功 幸州奇宇萬撰行狀 余敬燁宜寧人字孟緝號龜溪哲宗甲子生戶判仲富后崇 政溵孫受業于崔勉菴崔溪南兩先生之門根於孝友精 於理學以小學家禮等書爲終身基本之工築依楸亭於
58 面
仙掌後谷親壠之畔寓終身追慕之誠有遺稿 星山李宅煥作依楸 亭記豊川廬普鉉撰稿序 孫翊杓密陽人字光彦號夢晦哲宗甲子生密城君贇后李 晩求門人資稟卓犖力學不倦尤喜易經陰陽之理彖爻 之繇推究透得不易世不成名有確然之操有遺稿 李正植陜川人字敬中號晦石哲宗甲子生奉事時芬后孝 子元默曾孫宋淵齋門人氣宇軒昻言貌淳勤親仁賢猶 恐不及敎子弟必以義方所貯經史千有餘卷有遺稿一 ▼(弓/二) 陜川李直鉉撰序星山李宅煥撰行狀安東權載奎撰墓表 余昌奎宜寧人字萬疆號鳳菴高宗癸未生判官壽禧后崔 溪南門人稟資純實篤學力踐不以魯鈍自沮專務勤實
59 面
爲進學之基與李惠山趙霞峰曺深齋諸賢相爲講論之 交有遺稿略干篇
.........................
院祠
永溪書院在郡東三十里永溪肅宗己卯創建憲宗己酉移 建橫浦文獻公鄭一蠧文忠公金鶴峯兩先生俎豆之所院 長一都有司二典有司一院生十五募軍十五 移建奉安祝伏以頭流蒼 蒼橫水悠悠恭承舊芬杖▩是慕▩民有作殫誠衛道粵在 肅宗己卯肇夏創立祠屋百五一▩歲月滋淹移建始營諮
74 面
度計用敢續微誠旣勤董治棟宇巋然粢盛備潔牲幣用伸 ○咸陽朴龍翰上梁文伏以師道有儼於百世祗仰遺風縟 儀竝擧於兩賢敬伸闕報先民有作後學同追恭惟兩先生 學究天人道貫星日傳▩翁之衣鉢功莫大於斯文遡陶老 之洲源任自重於吾道關北之魂旣返白日照戊申之冤嶠 南之節不孤蒼生賴龍蛇之烈顧玆降生之遺址又爲招諭 之舊州歲丁右文之治建祠宇而尊靈是妥上有衛道之術 陳俎豆而禮儀旣盛矜式重於遐鄕化鄒門之時雨憬慕切 於遺俗樂程榻之春風肆當賢明守土之時爰有經營修屋 之擧曠感起於百代宛是杖屢之遺墟流澤治於一隅無非 衣履之舊俗欲施武城絃歌之化切不愧於雞刀亦擬渤海 鋤鉤之治庶同樂於鳧藻旣關斯民之得所敢效先輩之載 名仰方丈之千峯風韻益彰控橫川之一帶道氣長存衣被 大賢聲光賁若草木翼輔聖世文敎煥如丹靑事在屢豊之 年象應大壯之卦梗楠集良匠而告美敦事有期柱石仍舊 制而扶安就功不日枕嶺湖之界吉運俯臨於坤維▩牛斗 之墟淑氣上應於乾軸庠序翼翼而敎養纓弁彬彬而會同 觀化成於人又俗尙儉率溯源流於學業道如薰陶旣卜良 辰聿唱倪曲抛梁東山水元精四望同義戶仁門開此地衿 紳千載緬高風抛梁西龜峯蟾浦遠烟低孤舟一去江無盡 指示吾儒道不迷抛梁南花柳前邨野色涵邁軸逍遙旌節 按行藏至理此中諳抛梁北中天輝暎有辰極淸酤▩藻▩
75 面
馨香▩使吾人陳黍稷抛梁上道體彌高山斗仰經國之謨 壽民理還敎婦孺識趨向抛梁下涉江採採歌蘭若須從▩ 處認天氣還向靜時觀物化伏願上梁之神佑我儒林鎭玆 賢廟祥雲▩日著聖門樂道之休戾鳶躍魚膺邦家作人之 頌○三淵金昌翕詩天地旣儲精星嶽或降神得秀且稟靈 邂逅僅有人國初盛培養儒林▩彬彬小學有正脈先生授 受眞衣從佔▩樞德與寒暄鄰磨礱學則優際世何不辰含 書雖彩鳳掩袂嗟窮▩嗚呼滔天禍已矣殉道身可誅喬桐 主有憾天不仁南金埋北塞光氣未長堙冤鬱亦暫時百世 有大伸蘶蘶抗崇配五位星羅妟爰及杖屬跡黌字啓荒垠 我來過扃險目擊丹雘新槐杏間紅桃芬苾▩靑蘋▩▩金 玉相怳若躡淸塵浪吟風蒲詩頭流去尋眞高宗戊辰撤廢 琴川祠在郡西四十里花開面影堂村純祖甲申沃溝崔禹 敬與本郡士林合議創建文昌侯崔先生影幀奉安所也都 有司二典有司一院生十五募軍十五 河東鄭東老撰記頭流之德隱洞有琴川 院卽文昌侯崔先生奉幀之地也是本舊在雙磎菴士論以 爲非其所禮▩泎通相繼有年矣歲舍乙酉先生本孫禹敬 訪鄕人余好德協謀倡議▩啓仁祠遂光儒苑俾後學有所 依歸豈非斯文之盛事也哉噫先生會箕尾之精鍾山嶷之
76 面
氣藐視鰈域曠慕堯封年十有二乘海舶入唐射策金門名 聲藉甚作黃巢檄墮破賊膽威重百萬二十八還故國擬展 所蘊遭時昏椓知不復有爲遂挈家隱伽倻山以終老焉此 其大略也嗚呼先生當羅季崇佛之時人瞿曇而戶伽藍惟 先生超然能拒專意吾道繼前修而開來學敦天秩而立人 紀矻然若頹波之柱炳然若昏衢之燭躬思力踐爲左海諸 賢之首其有功於斯文爲如何哉然而先生著述歲久散逸 只存桂苑筆耕略干篇亦可爲文獻之無徵矣豈非後生之 所慨恨者乎千載之下仰先生之風者遇其一嘯一詠之地 尙不勝曠感之懷況其遺像儼然能使人立懦廉頑有關於 風化之所助則今此影幀之尊享豈不有光於鄕士歟越我 先祖文獻公晩卜藏修之所於是洞後人因以謂德隱而今 又爲先生妥靈之地此豈偶然也哉夫撰述先賢以付剞劂 卽立言者事也余以謏淺之見顧非其人而禹敬申懇難於 孤負忘其僭率略敍其顚末云爾高宗戊辰掇廢 岳陽亭在郡西四十里花開面德 隱里高宗辛丑士林與本孫合議創建晦庵朱夫子鄭一蠧 金寒暄堂金濯纓鄭遯齋五先生釋菜儀之所也都有司二 講長一直月一 月城崔益鉉撰記岳陽亭卽文獻公一蠧鄭先生講道之所也在頭流山南蟾津之上先
77 面
生愛其山高水淸自天嶺卜居焉粵自戊午禍作草茂榛荒 已三百年矣雖然岳陽遺址梅竹猶存我聖朝賜祭文語而 玉索輝暎十層峯頭冠一玉千頃水面生一月南冥頭流錄 語而將流傳千古則亦終有埋沒不得者矣郡章甫以文學 名者數十家竊嘗慨然其久爲榛茂創設小學講契思爲庇 風雨之計而嘆其綿力久矣今上己亥之春鄕論齊發經始 重建而方伯知郡亦皆相役而訖功焉亭凡三間扁其堂曰 小學左右兩室左曰做樣右曰思道門曰敬信蓋先生之學 一從朱子而與寒喧金文敬先生倡明小學啓我朝道學淵 源之首是以每春秋會講以晦翁夫子爲主配以寒蠧兩先 生而行釋菜禮用滄洲精舍儀也嗚呼彼亭一浮菌耳畢境 有無相禪理所必有惟先生之道與流峙相終始而民之秉 彝極天罔墜者況今亭中諸生旣有志於學與遠近同志約 定講規苟能一此不懈必讀小學書以明先生之道每於涵 泳之暇味看盡頭流千萬疊孤舟又下大江之旬則先生風 浴氣像在此而山益高水益淸矣諸生其勉乎哉吾方側耳 而恭竢焉是以於來徵者樂爲說如此 純宗己末士林與本孫合議重建 載寧李壽 安重建記岳陽本晉之屬縣肅宗壬午移管河東治其地背 靠崇岡前控鉅浸雄麗爽豁獨得頭流以南名勝之最我一 蠧先生鄭文獻公舊嘗避地其中遺風餘烈蓋將百世不可 泯而一自禍劫來宅里爲墟野草荒煙鞠茂町▩衿紳過者
78 面
莫不指點咨嗟而興想矣粵自上皇庚子河府人士相與合 謀以爲是地先生之所薖軸也不可廢也就而亭焉聚郡中 秀才行釋菜講小學書同祀晦庵夫子寒暄濯纓諸先生蓋 以先生之學得於晦庵而寒纓其同道也今者又謂其屋老 而隘有不堪事事改修而增新之位置亭當間架宏弊大非 前觀功旣訖金君琪權以諸章甫命命壽安以記其事者壽 安竊惟先生道學之盛履歷之故國乘與前輩之述備矣至 於山川雲物明媚堂宇規制之纖密與夫財力工役終始艱 難之狀不可盡述而第於其間獨有所感嘆而不能已者夫 道之廢也久矣循環往復此天之常則無其於此焉爲之兆 歟悠悠數百載之間非無其地也非無其人也又其時非無 可者也斯亭也乃作於一番鬧勷之後山河垂暮之日及今 雲變烟幻莫知所定而重修之功又在此時嗟乎此人事而 天意也碩果不食豈偶然而已哉諸君子脚色不迷於風雨 之夕誠心益切於板蕩之際不唯尊衛之道不遺餘力能且 立規講學使後生輩皆有以知倫綱之敎與天地而不可亡 者其功又何如也苟因此不懈益究其實益韜其規則河之 郡其可廣之天下矣此先生之道之所以不以一時之或屈 有害於百世之必伸者也自此乾坤一春日月重光時則携 我同人登亭暢懷萬疊頭流仰天王之眞面孤舟大江樂光 景之無邊則先生當日怡曠之趣庶幾有覩其彷彿者矣是 亦一快也以余人微言淺恐上累先生下不足爲後來勸也
79 面
然亦自幸其與聞於始役遂忘僭而爲之記以寓高山景行 之思云爾○雷溪兪好仁詩一掬歸心天盡頭岳陽無處不 淸幽杜曲林塘春日暖輞川煙雨暮山浮雲泉歷歷偏供興 軒冕悠悠惹起愁經筵每被催三接辜負亭前月滿舟○寒 暄堂金宏弼小學詩業文猶未識天機小學書中悟昨非從 此盡心供子職區區何用羨輕肥○遯齋鄭汝諧詩一身還 有備剛柔靜裏乾坤度幾秋點瑟千年兼浴詠登臨竟日盡 風流○玉溪盧稹詩行盡淸溪綠正柔睡翁來往幾經秋斜 ▩立馬尋頹址山自盤廻江自流○艾山鄭載圭詩河陽風 物正嘉柔▩老遺芬四百秋倚棹中流回首看䕺䕺玉色疊 頭流○月皐趙性家詩頭流南麓花開洞一蠹先生德隱亭 吾道重回奎宿運玆區始露玉壺形蟾湖霽月增光白燕谷 層嵐動色靑小學講聲堂上起沙鷗林鶴夢俱醒○晦山李 宅煥詩一蠹先生棲息處花開洞有岳陽亭雲收方丈還眞 面月上蟾湖更別形園竹庭梅依舊色風蒲雨麥動新靑仙翁釋子休相過小學堂中醉夢醒 橫川影堂在 郡東二十里橫川面橫川里高宗壬寅士林與本孫創建文 昌侯崔先生影幀奉安之所也都有司二內任二月 城崔益鉉撰記孟 子以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贊伯夷之風繼之曰百世之下聞 者莫不興起非聖人能若是乎夫伯夷之蹟遠在商紂間見
80 面
聞微記載略斷之爲聖人自孟子始其尊之也至矣又推而 廣之擬議乎風聲敎誨之所及致相慕焉孟氏之好仁而樂 道善也如此然此特據其理而言之耳其人則未之聞也我 孤雲先生以豪傑之才北學中國取科第八軍府旣已聲施 當時矣而一朝去之若脫屣及歸東方躋翰苑貳兵部以至 阿飱阿飱者新羅大官其顯用方未已也而顧又自放於山水 寂寞之濱以終老其身而不悔蓋亦庶幾乎伯夷之列者先 輩尙論不可誣也嶺之河東其山鎭曰頭流亦云方丈久矣 天荒品題發揮自先生始如三神靑鶴雙磎洗耳之勝淸絶 ▩灑纖塵不到信其爲逸人志士之所盤旋而彷彿乎當日 氣像往在純廟乙酉鄕人士謂遺眞之妥在叢林歷世久遠 大涉不敬始移奉于山西之德隱享以俎豆卽所以琴川祠 者是已而中罹否運剝廬翦棠遽已爲數十年矣雲仍等相 與咨嗟太息而言曰吾等雖僻處下邑無所短長以其世則 先生之苗裔也言其居則先生之視以爲樂土而杖屨頻因 者也使其安於因循而無一間茅屋之享者靈而有知其肯 曰予有後乎遂卜地於山南之橫川厥位面陽峯環溪抱形 勝具焉論議旣定諸宗盡心士林幇助經始於辛丑十月明 年四月役已粗完向北五架塗以丹雘其廟室也南而相値 扁以中和其講堂也齋室門墻大體略備迺以二十五日乙 卯妥靈將事禮儀秩秩爛然有光誠世敎重新之漸而一邑 無窮之福也於是鄕父老謂益鉉是爲先生之裔命述其事
81 面
因竊念徽州婺源晦翁之故鄕也祠視周程三先生而爲之 記曰吾邑之士旣得以日見先生之貌像而瞻仰之則曷若 求其志讀其書反身力行庶幾三先生之心不墜於地乎今 也芬苾馨薌旣幸得以觀瞻昭明有同薰炙苟能因此而修 擧講學以白鹿洞舊規審公私大小之別嚴華夷人獸之界 而厲廉頑立▩之操則先生之道亦將不墜於地而有以爲 異日大來基本者可庶幾乎因書之如右是役也殫竭誠力 終始經記後孫鎭晏廷鉉寔爲其主奔走效勞不避艱險柄 善鎭▩抑其次焉至於李君圭在之樂善好義朴侯基昌之 尊賢尙德而皆言足聽聞若其筆硏相役徵信來世處士崔 溪南琡民鄭艾山載圭二公皆儒門善手也竝以附見○勉 菴崔益鉉詩嶺表衣冠動起欽此時此擧亦天心桑蓬餘志 輕千里顚倒行旌度幾岑佇見儒風儼向背肯同時輩事浮 沈七分遺像瞻依在立懦廉頑可自今○艾山鄭載圭詩金 紳烏帽坐欽欽瞻仰遺眞起懦心壯志當年㑋宇宙淸風千 里灑溪岑裔孫幸有吾林特諸子休言世運沈揖讓絃歌傳 盛事風流何必洛英今○溪南崔琡民詩舊廟重新觀聽▩橫川一曲洗塵心遠遊非忘人間世歸夢胡爲物外岑自是 高賢看出處其於吾道係升沈七分遺像儼臨地流水浮雲 自古今○晦山李宅煥詩灑灑淸風百世欽七分貌肅簿夫 心黃葉靑松無淨地白雲流水有高岑此夜橫川明月出幾 時琴院暮煙沈勉翁道義光先祖山斗平生得御今○山石
82 面
金顯玉詩文初堯典字初欽聖賢相傳只此心大矣春秋分 向背微焉理欲卞苔岑東國肇回奎宿運中州忽見彗芒沈 中和堂上論眞訣南嶽千年古視今純宗癸亥移建于雲巖里 錦南祠在郡北四十里靑巖 面中梨里純宗丙辰士林與本孫合議創建于敬天廟之東 李牧隱穡權陽村近金樹隱沖漢三先生奉安之所春秋行 釋菜儀 首陽鄭誾敎撰記若稽占唐之蜀西錦城祠村翁之祭漢丞相諸葛武候也爲其秉彝竭忠也惟我大韓 之河上錦南祠國儒之祭李牧隱勸陽村金樹隱三先生也 爲其道學義理也有忠義則有道學道學忠義竝行而不相悖焉 緬想楚之遺民祭昭王於一間茅屋則是於戱不忘之義也 原州之敬天廟尊慕新羅敬順王盛德大功而所設也牧隱 陽村相繼衛護之節昭載於勝國儒賢鶴樹契跋文其後還 安王像於月城迨我高宗甲辰移奉于頭流天王之下錦▩ 之南自昔東儒於戱不忘之義肯落於遺民之後哉敬廟下 錦祠之奉特爲褒忠奬義之擧而樹隱則敬王后孫而道學 忠節昏衢日月頹波砥▩與牧翁世竝志同故一體竝享也 河南多士賢勞行役捐金納▩修契孰緖若非秉彝之▩▩ 烏能若是▩雖至愚亦有風泉之感方閱出師表而隕淚▩ 頌杜工部▩官城祭祀同之句賡載以詩摻執李炳龍▩澤
83 面
權金浩哲之袖而謝曰以余交勗語告于祠中黽勉之諸君 子焉繼以詩天人所感此祠成第次瓊章幾善鳴於▩▩▩ 師聖▩而今特切慕賢誠野▩鹿食和君子阪木鳥嚶樂友生扶植斯文同一揆從玆不使負心盟 雲巖祠在 郡東三十里良甫面雲巖里純宗癸亥自橫川移建文昌侯 崔孤雲影幀奉安之所而甲子以勉庵崔先生配享都有司 二內任二 德水李商永移建記文昌侯崔孤雲先生▩▩承父命入學中國學成而登第用文章大鳴天下 得以順父之志此脗合於孝經立身揚名以顯父母之義也 旣東還欲以所學於諸當世獻策國王王不用又知國之將 亡也故棄官而逃之智異伽倻之間而泯其跡身不陷國亡 之禍以令其終此又脗合於禮記道合則服從不可則去與 夫中庸第二十七章明哲保身之訓者也不賢而能之乎然 而世之尙論先生者不專以學問數之此非知言者也豈有 體行孝經禮記中庸之旨而不爲學問者哉必高談性命而 後始爲學問云爾則其於夫子之罕言性與命將何以區處 也嗚呼其不食之報久而後發一氣相傳千餘年勉菴先生 作忠炳日星名聞萬國盛矣哉蔑以加矣河東郡橫川里曾 有孤雲影堂以地之不利歲癸亥移建于同郡雲巖里橫川 雲巖均是▩異餘麓而皆爲當時杖屨所及故也今年秋多
84 面
士欲以勉菴追配此誠前後同德祖孫竝享者也凡爲斯文 之幸多士之光也當此長夜乾坤有斯美擧東方奎運尙有 未盡者歟蓋此事成於一鄕章甫與僉苗裔之殫力響應而 士人李中基本孫崔柄善千里踵門請余濡毫余不敢辭者 蓋亦尊慕兩先生之至也孤雲先生諱致遠勉菴先生諱益鉉於孤雲爲二十八世孫云爾 玉山齋在郡 東五十里玉宗面正水里圃隱鄭先生妥影之所也齋任一 ○玉洞書院在郡東六十里玉宗面北芳里崔守愚堂永慶 鄭石亭弘祚腏享焉丁巳創建祠曰尊德堂曰守正晦堂張 錫英晦峯河謙鎭深齋曺兢燮皆有撰記○斗芳齋在郡北 七十里玉宗面斗陽里殷烈公姜民瞻妥影之所也○雲巖 別祠在郡北十里赤良面館里文節公雲巖車原頫神位奉 安所也 有雪冤錄藝閣刊印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