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광뢰집(廣瀨集) 이야순(李野淳)생년1755년(영조 31)몰년1831년(순조 31)자경용(景容), 건지(健之)호광뢰(廣瀨), 하옹(霞翁), 수석(漱石)본관진성(眞城)초명유회(有晦)특기사항이상정(李象靖), 김종덕(金宗德)의 문인
廣瀨文集卷之一 / 詩 / 遊淸凉 三十六首。皆用先詩韻。
騎牛向淸凉 壬申
鬱鬱秋懷似酒濃。始於牛背盪人胷。此身未到蓮臺寺。如坐東南第一峯。
丹砂
削玉巖崖望似仙。藏砂千仞暎江天。此間正好參同讀。何必區區枉問田。
白雲洞
地靈呵噤俗人氛。一白江山四面雲。脈脈幽懷誰與語。唯堪自悅未輸君。
景巖
景仰前塵又此巖。空留秋月印前潭。向來妙處今何敢。只把遺詩諷詠三。
寒粟潭
潭水危於岌嶪岑。名稱寒粟正陰森。戰兢心法斯猶驗。不敢尋常過碧潯。
月明潭
潭心如鏡十分淸。堪愧人生汩性靈。稱以月明名更愛。餘輝猶似警昏冥。
入孤山
耕雲無過此壺天。每向山間欲置田。口腹猶謀還自笑。瓊臺不願絶糧仙。
又
手招蘭棹問仙子。肯許風流共載否。玉珮高飛聲不聞。晩汀獨立看雲久。
孤山亭
秋意迎人若挽歸。世間猶有不吾違。船行却似孤山 轉。壁絶逾奇落花飛。宇宙晩生空喫飯。淸凉當日未摳衣。蒼崖追刻今謀否。絶句猶傳字字輝。石壁有先祖題詩。今已銷鑠故云。
淵𦤎。待無號翁 李之存 不至。遂先行。
倦牛猶趁午村烟。驢客胡遲赴勝緣。後至終當歸爛熳。畫圖中乃著鞭先。
淵𦤎
誰把淵𦤎字。枉鑱靑溪石。不解靑溪號。先生已留迹。
蒼苔綠蘿裏。徘徊以終夕。道士吾能識。將攀鶴影隻。
淸凉漸近
江流猶免沒鞍深。秋意催人古渡尋。敢道峯雲今有助。但能先韻入追吟。原詩滿目羣峯迎我喜。騰雲作態助淸吟。
擬寄吳繼彥 世顯
夕陽停屐問樵夫。後谷主人今在無。使汝罷耕歸去路。爲傳秋客入山吾。
和無號翁
已留三載約。將躡一驢來。攜弟期穿屐。呼兒戒灌梅。病餘初出戶。秋晩可登臺。日暮盤松下。相迎笑面開。
戲示無號翁
海內有名山。人間無號老。此老與此山。今日若殊道。山靈愼勿疑。無號是有號。殊道而同歸。相見應相好。
入山
遊山妙法警人迷。苟欲高尋分寸躋。默數奇峯忘老腳。危攀絶磴訝仙梯。久知芳躅千年在。暫借雲窻一鉢棲。可笑欲詩詩思鈍。茶僧起報月輪低。
山寺月夜
壑瘦林疎月色寬。百年能得一宵觀。自疑圖畫銀屛卧。誰道階梯玉井難。探勝人皆公物事。讀書天以我家山。只今老朽貪餘景。愧乏文藏石室丹。
曉起看月
人間何處不冰輪。偏愛壺天此夜新。雖有萬錢難以價。便從三島與爲隣。山容如俟醒心客。鳥語疑呼幻骨身。攪起同眠將拜月。行歌猶幸太平民。
地藏庵
蓮臺奇絶界。六六各形勢。獨嫌深復深。遙隔一水麗。雖然剖判內。賢躅迭相遞。武陵發天藏。丹霞濕衣袂。仙區一滌新。其眞好事濟。更待吾先生。昭乎日月揭。其與武夷山。萬里遙相契。矧爾甲子年。英英特非例。歸來感慨多。僭成言志製。
地藏菴僧
訪爾孤庵入定僧。終朝看盡講傳燈。遊筇自有分明路。吾輩今躋第幾層。
諸人爭摘山果
匪直仙林競秀奇。更留霜顆療人飢。葡萄政熟甜宜口。須勿廵山摘醋梨。
有感 四首
剩喜山鍾報曉昏。聲聲淸絶警人喧。箇中凝坐收方寸。默念玄玄衆妙門。
遙遙羅季杳無憑。一點雲孤百丈層。特有文純留片語。襟懷曾許冷於冰。
萬山孤遯迹。千載挺生風。名得忠原古。蹤隨石窟空。墨花雲潑裏。筆勢瀑流中。六六皆尖穎。精神死不竆。
兀兀無成愧此身。山中曾亦讀書人。寒燈木榻歸虛夢。流水風花度幾春。滿負家庭黃卷古。唯誇事業白頭新。散遊是日重多感。莫失秋燈稍可親。
坐御風臺
拙性臨危輒掉頭。平臺如座暫相留。苟蹉一腳遂坑穽。到底淵冰庶寡尤。
戲題
病人容易舊遊尋。百雜消磨不敢侵。倒掬巖泉將涌句。移來臺月好開襟。虛雲故作遲遲意。恠鳥如呈款款音。休道此翁衰足力。尙能豪氣最高岑。
外淸凉
僧遊楓嶽者。爲言多勝絶。萬二千峯裏。歷歷八百刹。獨無此庵奇。咸歸下風劣。聽畢遂高臥。翛然若禪悅。
先躅有感
淸凉山裏浪成遊。堪愧禪家石點頭。二樂安能知妙意。空懷千載舊風流。
憇滿月庵
問余何事叩雲關。非爲逍遙杖屨間。寓興之中方妙境。讀書然後是名山。細思儒閫階梯疊。正好禪窻日月閒。千載丁寧留誨語。自慙虛影久盤桓。
將歸
西風透袂薦輕寒。絶壑危臨且不安。雖美終然嫌養疾。莫如歸臥紫霞山。
寓感
山庵全付浩歌中。取笑當年共業翁。學道無成垂至戒。奈吾眞與壤蟲同。
山北瀑布
長虹跨壑吸泉流。宿願方遲快腳遊。異日玉山登壠路。冰橋橫處一筇休。
新巖雲嶺自殊懸。分占東西各洞天。記善篇中留賺錄。得無傳後欠精專。先生遊淸凉之日。艮齋以山北瀑布之䧺奇告之。先生喜聞而吟成二絶。所謂山北。實淸凉山北。今雲嶺冰橋卽其地也。艮齋稿記善錄中。以先生此詩爲新巖瀑布而作。竊恐當日艮齋手本必不如此。疑出於後人編入之誤也。今於下絶。畧道其意。以俟同志更訂云。
入山
偶爾山謀勝野謀。行行進進自由由。聰明衰盡猶臨水。風穴凉虛不借秋。望遠若將生快羽。登高疑是坐虛舟。方知樂事粗緣境。妙趣焉容力以求。
出山
遠峀微微日欲沉。飄然遊袂倦歸心。仙區屢蹈無餘債。客興如論直幾金。骨法輕疑憑玉臼。詩麤多愧凂瑤林。逢人恐混塵埃語。藏得雲霞不出襟。
又示無號翁要和
林中自是百年心。重與秋山宿契深。雲向虛庵嫌獨宿。楓留晩葉待人尋。好朋自許知詩法。病客還慙寫鬱襟。全沒唱酬猶欠景。爲敎啼鳥替行吟。
寓懷
暫謝巖齋靜討文。爲隨流水覓眞源。前頭曲折曾無數。然後其能放海門。
靑壁丹崖勝畫圖。無非詩料貢前途。平生直任腔喉拙。笑抗衰顔信筆書。
卯年勝事至今傳。南嶽重光又甲年。峯上白雲何處在。莫遮當日玉壺天。先祖淸凉遊賞。在乙卯甲子。玉壺天見原詩。
呈無號。兼示同遊諸勝。
始與鳩筇約。終憑鶴馭行。雲從今會白。泉以古心淸。皓月詩邊得。靑山夢裏生。吾儕猶事業。何足悵離情。
復題遊錄
貪山不害道人貧。歸對山雲悵望新。碧嶂肯遮仙夢路。月明時復上山頻。
壁月巖雲慣我顔。當時自謂飽看山。早知歸卧猶餘悵。筇屐留增半日閒。
..........................
廣瀨文集卷之一 / 詩 / 陶山九曲
錦繡琉璃已炳靈。山增嶷嶷水增淸。休云大隱屛相遠。千載同歸一櫂聲。錦繡山光。琉璃水色。見宣城誌。先集陶山詩。山增嶷嶷水洋洋。
一曲巖雲若挽船。魯多君子說烏川。丹楓落日吟誰續。蕭寺靑留一點烟。先集遊雲巖寺詩。落日丹楓吟更好。○雲巖寺曲
二曲芙蓉削玉峯。爲開風月滿川容。通郊十里淵源闊。莫道雲烟隔一重。月川曲
三曲潭鼇爲戴船。吾東易學昉何年。積陰已久乾坤闢。精一齋中月更憐。積陰云云。乾坤闢云云。並見先集。○鼇潭曲
四曲偏聾激水巖。巖雲重鎖碧毿毿。巖居仙伯今何處。花落蟠桃月在潭。汾川曲
五曲纓潭不測深。涵渟餘派遍千林。如斯有水源源處。思古人惟獲我心。濯纓潭曲
六曲林墟抱玉灣。鯈魚白鳥好相關。更憐花晩霞明處。西望曾專一壑閒。川沙曲
七曲縈迴一水灘。葛仙高世更回看。丹砂萬斛天藏寶。靑壁雲生相暎寒。丹砂曲
八曲山孤玉鏡開。惺惺心法此沿洄。停歌爲向蒼厓問。能記題詩杖屨來。先集有題孤山石壁詩。○孤山曲
九曲山深勢絶然。山中誰認有斯川。人間可怕桃花浪。分付沙鷗護洞天。淸凉曲
..........................
琴書述(1791∼1872), 素無軒集 권1, 按廣瀨稿 孤山九曲詩以後 谷爲第九曲 盖以老先生有瀑布詩而淸凉以下有難標號排列之成爲九曲故也 然終恐有未然者 謹次第九曲韻以見愚意. 7언절구 1수
孤山雜詠(7언 13수 日洞精舍, 紫雲峯, 日出峯, 送暉峯, 內屛山, 外屛山, 逍遙臺, 仙鶴臺, 倒影潭, 望仙臺, 水雲臺, 月明潭, 臥龍巖. 5언 11수 孤山, 翠壁, 釣臺, 漁磯, 烟林, 雲澗, 村庄, 野店, 冽井, 柳渚, 沙浦.)
..........................
나은집(懶隱集) 이동표(李東標)생년1644년(인조 22)몰년1700년(숙종 26)자군칙(君則)호나계(蘿溪), 나은(懶隱)본관진보(眞寶)시호충간(忠簡)특기사항권두인(權斗寅), 이유장(李惟樟), 조덕린(趙德鄰) 등과 교유
懶隱先生文集卷之一 / 詩 / 孤山草堂。次友人韻。
溪風拂樹綠陰合。嶽霧壓城山雨來。永日竹窻淸興足。好懷那得向君開。
竹屋蕭疎蘸石塘。幽人閒臥曉雲凉。一篇瓊語風中落。驚我碧窻春夢長。
一夜西風別恨長。夢和殘月繞西廊。定知此意君先會。故遣新詩到草堂。
懶隱先生文集卷之一 / 詩 / 孤山雜詠
巖畔茅廬只兩間。半間書架半間欄。贏得一間和客睡。白雲無處宿簷端。
半空層路出松端。曉夕行吟岸鶡冠。屐齒時時觸山石。一聲高徹暮雲寒。
缺月漸低人語隔。碧藤新長山蹊窄。一筇響破嶺頭雲。雙屐踏穿松下石。
斲石穿林細逕迴。半村桑柘紫霞堆。三盃秫酒紅潮面。帶月歸來踏綠苔。
滿江風雨夜來多。曉日葱曨壓翠霞。無限綠陰和露濕。望中山色十分佳。
一枕淸風也不知。午窻晴日夢回時。山光沐雨濃疑滴。鳥語迎風澀似癡。
竹屋蕭然隱翠微。綠蘿無逕客來稀。村家知在靑林畔。半夜鷄聲到石扉。
懶隱先生文集卷之七 / 附錄 / 年譜
仁祖大王二十二年 崇禎十七年 甲申四月五日壬戌辰時。先生生于醴泉郡金陵里第。金陵在郡南二十里。先生之考處士公寓居于此。
憲宗大王十一年乙巳。建元山書院于醴泉郡東古山。醴之士林。爲先生杖屨之鄕。發通于道內。建院立祠。知郡金學模作奉安文。副揔管李彙寧又作奉安文。參判柳致明作常享祝文。都正姜必孝又作常享祝文。
.........................
오봉집(梧峯集) 신지제(申之悌)생년1562년(명종 17)몰년1624년(인조 2)자순부(順夫)호오봉(梧峯), 구로(龜老)본관아주(鵝洲)특기사항김해(金垓) 등과 교유
梧峯先生文集卷一 / 詩 / 孤山雜詠
遊徧名山十二岡。歸筇經過水雲鄕。丹楓紫菊有餘翫。明月淸風無盡藏。江雨滿衣沾濕好。蘭舟載酒往來忙。小堂瀟灑依巖靜。醉臥三更枕席凉。
二
宇宙悠悠世故新。不知何地可安身。功名榮悴悲遊客。丘壑風流說丈人。靜几明窻惟有月。白沙蒼壁更無塵。此間樂事人知少。正坐看書卽甚眞。
......................
梧峯先生文集卷六 / 記 / 遊淸凉山錄 宰宣城時
甲午秋九月初一日。洪相國履祥爲方伯。按節之初。過縣衙罷。招見余曰聞縣有險阻可據。子當往見形勢。夫淸凉。吾所願遊而未得者。余樂聞其語。二日。相國在安東。送裨將康孝業付一牒。與余俱往焉。三日蓐食。康先發。余與器仲聯轡。由溫溪抵孤山。訪琴丈蘭秀。琴丈聞吾至。候于舟。遂沿泝于潭。潭而西。見退溪先生手題小詩留在崖石。蓋爲琴丈作也。乃下舟攀崖而上。敬玩之。筆跡昭然如昨。下壁而南。金沙玉礫。淨潔無塵。不待茵席而坐。酌數廵而罷。蓋孤山淸凉之洞門也。祝融之一支西出。臨溪而盡。溪水出自黃池。循于山之趾。南注于福州。卽洛川也。絶壁萬仞。迤于溪東如屛。卽祝融之盡頭也。自溪以西。有曰孤山。不甚高大。其上種松數百株。築石爲臺。爲逍遙吟弄之所。臺之下爲峭壁。高可數十仞。與東壁氣脉相屬。諺曰此昔爲一山。而溪流于孤山之外。有龍劈出其中。山割而爲二。一支落於西。爲孤嶼者也。壁之下有潭。名倒影。取孤山之影倒也。孤山之南。有東西兩岸。皆蒼壁。東者自祝融而南。折而復西。西者自乾芝而南。折而復東。曰內屛曰外屛。合勢於日洞。洞壑深邃。其間有潭。淸瑩泓渟。曰月明也。有村家可數十戶。田數十頃。幽閒閴寂。眞如龎德公居。琴丈作精舍數間。背祝融面孤山。臨淸流俯長沙。內外屛拱揖于此。依巖而補之石爲臺。有槐樹自生其上。扶疎蓊鬱。琴丈以此爲藏修之地。自今欲終老於此。眞得樂土矣。種菊千叢。種梅百樹。室中有退老詩縣壁。又有書籍盈于閣。出寶帖二示余。嘗聚先生平日往復書辭及製述爲珍藏者。蓋其長物如此。入此飄然有遺世之志矣。遂與琴丈乘舟遊于上流。題名於東壁。行到五里許。冐雨入村店。康來待者久。琴丈與康先人有年分。問其名歡甚。勸之酒至醉乃已。時山雨霏微。石路崎嶇。遂却馬騎牛。頂笠肩簑。緩步徐行。康在後笑曰騎牛倅。何往人見之否。至洞口。初見數峯偃蹇。爲芙蓉松樾楓藤。或結而爲嵐。或散而爲霏煙雲霞。便覺淸氣已逼人矣。至蓮臺寺下。路傍有巖石斗起。高五六丈。上可坐五六人。余先登。同行繼之。使僮子摘山果。坐話良久。到此得見山之眞面目也。入寺。寺依巖底甚不高壯。居僧不滿數十。有一僧先導。名玄則。寺之南有蓮臺。因與僧列坐。問山之形勢。僧指寺之左曰金塔。右曰蓮花。寺之後曰僊鶴。金塔之後有擎日。僊鶴之後有硯滴,卓筆,紫霄,紫鸞四峯。蓮花之外有內丈人,外丈人,香爐三峯。或巖石高矗。或削立雙峙。或石上戴土。或峭壁戴峭壁。有攀崖緣棧而登者。有危峻不可攀者。南有祝融。雄蹲高峙。其勢有若父於擎日丈人。祖於金塔蓮花而不與之爭其高峻者。嘗於愼齋錄中領其大槩。今身親歷見。奇形異狀。氣象萬千。巖崖草木。意態無窮。暫時遊玩。已覺此身御得淸冷之風矣。余偶詠千仞崗頭一振衣之句。與器仲分韻覓句。康醉而言曰我武士。然此間豈無一言。又有夸張自已之語。琴丈責其愚。康頗有慙色。徑起入寢。次琴丈繼之。余與器仲最後。乘昏入智藏殿。寺古僧孱。不甚瀟灑。然此物久爲塵務束縛。今者得與山人作半日之閒。聊可以消遣煩憫矣。器仲困睡。余獨坐與諸僧語。諸僧爭持詩軸來示。軸中有退陶詩數篇。有鶴老詩累首。又有達遠詩。嗚呼。退陶吾所敬慕而願學者。鶴老吾所師事而今化爲古人。達遠吾益友也畏友也。與余相好甚篤者也。嘗與余約遊於此。未果兵禍起而卒之逝。領見軸中諸作。令人有起敬者。有嗟歎者。終之以感慨者。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想一揆也。有僧名一勳。知我氣疲思睡。作椒茶來饋。快喫一椀。心神豁然。又有僧名戒聖。嘗往來于佳野金上舍公彥幾號惟一齋 門墻。余學于上舍公時見渠。渠記我而我忘渠。筭在佳野未二十年。其間存歿不知其幾。吾與器仲見渠於山中亦數也。閒寂無聊。披見佛經。有曰水陸無遮會文者。荒誕奇怪。不滿一哂。金姓守溫名者。不知何許人。考其職則文翰之榮也。至於跋其後而諂於佛。儒名而墨行有如是邪。此吾道之罪人也。四日又雨。康早起促圖山形。畵手甚拙。形勢不肖。極好笑也。邑人傳曰古有王者。國於山中。爲據險避敵之地。今城郭俱存。往往頹圮。祝融有宮闕基。破瓦毁甓。或露於叢薄之中。又有御井六部之設。各有其地。有曰南大門。有曰水口門。其跡昭然猶在。祝融有高峯。其狀如露積。賊至以藁薦蓋其上。紿之曰此軍資。賊畏而不敢近。至東峴而退。故名東峴曰退峴也。蓋不載史籍。不可考。未知何代何王。避何冦而託于此也。東方古無君長。以數州之地。盜名字者。不可勝數。當是時。人以兵革爲事。戰伐相尋。殆無虛日。不先據險。則未得一日保其不亡。是故東國諸山稍有地利者。皆爲國都焉。意者此其事歟。抑又思之。鰈域東鄰海冦。北接山夷。西有撻虜。爲我國患古矣。在三韓時。三邊爲賊窟穴。殺伐戰爭。莫之爲禦。而據險者多見其功。意者此其事歟。自王氏定一之後。民得奠居。至于我朝二百年間。斯民至於老死。不知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指點山之有城郭者。時有怪而笑之者。今者島夷搆禍。一朝加兵。金城湯池。擧失其險。其終至以修築山城爲急務。披荊棘於高山之上。欲踵前武於無稽之世。其於廟筭得之否也。蓋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山之夷險。此不待智者而後知。然而計出於此勢也。悲夫悲夫。康先還。時山雨初晴。日色明媚。與同行杖策。信步路金塔之腰。歷見五六庵。有曰致遠庵。崔孤雲讀書地也。有曰聰明水。孤雲飮此水而養聰明云。蓋孤雲神僊中人。未必不一過于此山。而讀書養聰明之事。眞贗不足辨也。器仲指其水曰當飮。飮則令人聰明。余曰男子自有耳目聰明。何必飮此水然後耳有聞目有見也哉。有曰安中庵。有小塑像老嫗。其號曰安中。因以名庵。有鑄鐵爲牛爲耒耟。列置其前。僧曰安中爲孤雲而飯之。爲軍資而耕之。蓋飯孤雲之說未必信。而勸人耕種補國。計於當日則揆諸理亦然。後人美之。爲佛而祀之。此出於上古崇信釋敎之時歟。東轉而下。有曰上淸凉下淸凉克一諸庵。皆無居僧。棟宇門墻傾圮頹落。琴丈曰吾少時讀書於此三年云矣。蓋山有十二峯。峯有二十四庵。各有奇態異狀。必倚杖於硯滴峯頭。振衣於祝融南巓。高臥於滿月白雲等庵。然後方可窮探奇詭。收拾景致。淸我耳目。寬我胷臆。一想夫子小魯小天下之氣像於千載之下矣。世故忙迫。未暇周遊出山。心事悄然。余顧謂器仲曰吾懷不佳。器仲曰余亦然。昔文定過衡山而不得登覽。晦庵至臨邛而未暇周遊。雖有古今賢愚之不同。而其當時不遑之念則想與我一也。日晩復投孤山。琴丈先還。余與器仲追至。是日漁艇又辦。結雙舟泛于潭。夕陽明朗。山水佳麗。俄而雨腳如麻。或驟或徐。亂落于潭。却簑脫帽。一任霑濕。酌村酒羅山果。遊詠夜深。乘醉入精舍。相與枕藉。夜半江風起。波聲亂鳴近窻。此亦奇事也。琴丈點燈呼余起。傍有小甕酒初熟。使僮子就斟。或深或淺。隨量而飮。使漁人捉魚。或烹或鱠。繼之以棗栗。眞神僊風味也。微酣出書冊披覽。其中有琴丈亡子恪少時所爲文。其才不可及。惜乎不幸早死也。五日。早起。天氣淸明。日光滿潭。怳然如在水晶域。其勝尤佳。嗚呼。此何等時。吾輩何許人。擧目有江河之異。無復有山林之興。人徒知吾愛山水之好。而不知吾到勝地而增感懷也。琴丈雖未得忘于世。而旣有此地。倂有此樂。與吾折腰於鄕里小兒而不知恥者。得失何居也。琴丈與器仲送我于舟上。大抵中國名山非一。而有問山之令人起敬者則曰衡山曰廬山。爲有南軒晦庵二先生嘗遊賞於二山而發揮也。東國名山非一。而有山之令人起敬者。則曰淸凉。爲有退溪先生居其下。平生所嘗往來遊賞也。千巖萬壑尙帶杖屨之遺跡。一草一木。無非吟弄之餘輝。望十二峯。有卓乎不可及者。有凜然不可犯者。有磅礴雄偉可依而歸者。有端莊嚴毅可仰而敬者。其峭峻使懦者立。其淸凉使貪者廉。然則余之愛淸凉。不但愛一山而已。古人有言曰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在高。有僊則名。信不誣矣。余自少遊學于永嘉。欲一遊而未遂者五年。還歸聞韶。相去益遠。一十年間。汨沒於擧業。未久筮仕京洛。又被浮名縶縛。夢寐之間。時有往來于山者。辛卯秋。余剖符宣城。山雖在安東。實爲禮安地。故人號禮安曰山水縣。到縣四年。戎務祟之。每於室中心語口曰余無山水之分。今雖辦一日之遊。奈不愜意何。嗟乎。稊米此身。未生於中國。旣不得擧藍輿於衡廬。生於東國也晩。又不得承餘馥於淸凉。歸來今日。已後山頹之三十年矣。撲愚迂野。倀倀何歸。風塵浩蕩。事業蹉跎。私淑之志。又已非矣。淸凉得無感於余心乎。此行與器仲唱酬者若干篇。倂錄以備後記。見詩集 但其意味殊不快。豈忙裏意思局束而然也。菊秋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