고방서예[3251]행서=석문선조시 祥雲石(상운석)
祥雲石(상운석)
石門 鄭榮邦(정영방)
皎皎展霜縑 교교전상겸
團團布珩瑀 단단포형우
不知方村間 부지방촌간
何處藏甘雨 하처장감우
石門선생시 敬亭雜詠三十二絶
敬亭
有事無忘助。臨深益戰兢。惺惺須照管。毋若瑞巖僧。
克己齋
衆欲攻吾罅。其彊幾百秦。紅爐一點雪。三月不違仁。
棲霞軒
暮挹崦嵫翠。朝呑暘谷紅。巖齋如羽化。吾亦御泠風。
倚筇臺
柳渚觀魚戱。林巒采藥還。倚筇多少思。不語對靑山。
玉成臺 纍石爲臺。粉素如璧。亦取義於西銘末句語。
光風自何來。霽月當心白。只見累璧成。詎知生貧戚。
四友壇 四友者。梅竹松菊也。松菊仍舊有。竹移自竺山。梅重不可致遠。今以紫荊之苦淡。蓮之淸馥。石竹之耿介。資之以幽貞之趣。亦可以補梅之缺耶。孔子曰臧武仲之智。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爲成人矣。况蓮穪君子。紫荊識友于。石竹入湯液。雖謂之備德
行兼才能可也。備德行兼才能者。與之處一堂。豈非吾益友乎。若曰猶未足以當梅兄之標格。吾不信也。姑存此以待博雅君子之能有辨者焉。
梅菊雪中意。松篁霜後色。遂與歲寒翁。同成帶礪約。
瑞石池 石內文而外素。藏於人迹罕到之處。如淑人靜女操貞潔而自保。又如遯世君子蘊德義而不出。其中所存。的然有可貴之實。可不謂之瑞乎。或有嫌其非眞玉者。此則大不然。若果玉也則吾其可得而
有諸。有之而能不爲奇��者乎。至如似玉而非玉者。徒竊美名而不適於用。反不如拙者之守其純愚而無欺世盜名之害也。又安足爲瑞乎。
天生白玉墀。地獻靑銅鑑。止水澹無波。方能該寂感。
僊遊石 方而正。可坐四五人。其北又有二石臨渠。其大如之。通謂之僊遊。
手持白鳳尾。淨掃文石痕。借問誰星駕。安期與羡門。
通眞橋 自僊遊抵玉成臺。中有二石成行。點在波心。添以一石。恰似成一橋矣。
斷虹卧波心。僊眞自來往。俯視甕盎中。醯雞徒悵望。
棊枰石 僊遊左。有石方正如棊盤。
神僊不好棊。棊盤寧在此。有時月明宵。依俙聞落子。
爛柯巖 與棊枰並立。其狀無別。但棊枰差長而此四方如。
聲利非能凂。邱林敢辭饞。家童樵不返。知在爛柯巖。
濯纓盤 在爛柯之左。水落則出。波漲則沒。
明瑩水底石。平鋪勝玉盤。塵纓來一滌。不必服神丹。
花蘂石 在觀瀾石下
槿非不爲華。朝發夕還謝。何如玉刻成。一綻無冬夏。
戱蝶巖 在東邊與花蘂相對
翩翩一粉蝶。如欲趁花開。莫化蒙莊去。重令世道隤。
封雲石
海鶴下靑溪。刷毛迎朝旭。彩雲籠其巓。拍拍飛不得。
觀瀾石 在花蘂石上
長出層階下。高㞐衆石中。觀瀾時有得。欲說意無竆。
調天燭 在封雲石右。狀如玉壺。
立者秀而特。淸光無遠邇。六符旣得平。萬方從此理。
六符。泰階六符四時調。謂之玉燭。
玉界尺
卧者平而頎。方正如繩削。尋尺未須分。旣枉焉得直。
魚牀石 在調天燭右。方正平直如牀。其底深濶。爲魚窟宅。
下瞰牀巖底。其中無數魚。憐渠得意處。不復戒豫且。
卧龍巖 在東邊
炎精入楚氛。涇渭誰能分。世無德操鑑。牢卧南陽雲。
又
苟非帝室胄。疇肎幡然起。興亡只一時。大義竆天地。
祥雲石 卧龍巖前後點點布列者皆是
皎皎展霜縑。團團布珩瑀。不知方寸間。何處藏甘雨。
落星石 點在波間
不謂芙蓉池。得此文明石。近聞太陽下。無人看太白。
垂綸石 在卧龍巖前
裊裊一竿絲。蕭蕭雙鬢雪。出入物色中。羊裘非所屑。
尙絅石 在玉成臺左
石能內含章。猶惡其有著。人何不務實。汲汲求名譽。
灑雪矼 在瀑流下
幽幽琪水林。巖石儘奇絶。上天或無雲。壑裏猶飛雪。
分水石 在瀑流上
水流雖分二。其源一而已。此理苟能知。當如參也唯。
挹淸渠
引水入方塘。淪漪淸且光。眞源尋可到。惟是迫頹陽。
吐穢渠 放水處有石槽
天故玉爲槽。出入令有處。吐故而納新。曾聞伯陽語。
魏伯陽參同契中語
咏歸堤 下面累石築堤。其上平衍。亦足以徘徊嘯咏。
散步玉溪月。朗吟雲谷詩。靑巒增矗矗。綠水故遲遲。
又
聖學有明晦。天機無古今。宣尼不在世。誰復賞徽音。
主一齋 挹淸渠上有隙地。令趙甥搆屋二間。爲諸孫藏修之地。
爲學須要敬。行身莫近名。吾衰無自得。聞汝讀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