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1_汉程国学 (httpcn.com)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1
元朝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佚名 著
大中小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元]无名氏编撰
目录
甲集
为学
朱文公童蒙须知
衣服冠履
语言步趋
洒扫涓洁
读书写文字
杂细事宜
训子帖
涂中事
到婺州
颜氏家训
西山真先生教子斋规
王虚中训蒙法
义手
着衣
祗揖
入学
小儿读书
温书
记训释字
写字
说书
改文字
作诗
朱文公白鹿洞书院教条
五教之目
为学之序
修身之要
处事之要
接物之要
程董二先生学则
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法
读书
朱子读书法
程正思论读书
欧阳文忠公读书法
作文
朱子论作文
东坡论作文法
山谷论作文法
沈隐侯论文法
吕居仁论文法
写字
神人永字八法
侧势
勒势
努势
趯势
策势
掠势
啄势
磔势
姜白石书谱
董内直书诀
切韵
总论
切韵捷法诗
三十六字母五音清浊旁通图
切三十六字母总括
一十句字母直切法
书简
小简往式
小简复式
具礼
称呼
座前
间阔近别
间阔远别
瞻恋
即日
时令
伏惟
起居
佑助
尊候多福
入事
更不缕述
伏冀恕察
托庇
知感
不烦记录
谨奉启
未由瞻近
祝颂
不宣
活套
禀事
承下谕
奉复
面罄
奉启申禀
荅申禀
叙未相识
幸拜识
不及诣见
拜见承出
拜见承延接
拜见辱枉顾
承见访
承访不及迎肃
承访不及款
承访未即谢
谢延款
造谢承迎接
不及拜书
曾拜书
曾荅书
奉书未蒙荅
奉书蒙谢回荅
谢得书
得书未荅
得书奉荅草率
得书兼承惠
幸乞示书
馈送请召式
馈送
承见惠
以物回荅
承惠不敢受
请召
承见召
承召不赴
送物式
荅受
荅不受
再送物式
送物换易式
吕会大状式 荅赴状式 荅不赴状式
家书通式
父母与子书
上祖父母父母书
伯叔祖伯叔与侄孙子侄辈书
姑舅妻父母与外甥女婿书
上伯叔父母书
夫与妻书
女人问候女人书
荅式
与弟妹书
上兄姊表兄姊及姊夫书
乙集
家法
司马温公居家杂仪
袁氏世范
睦亲
处己
治家
家礼
冠礼略
男冠
女笄
婚礼畧
主婚
纳采
纳币
亲迎
妇见舅姑
庙见
壻见妇之父母
丧礼畧
治棺
置灵座设魂帛
立铭旌
丧杖
成服
杖期
不杖期
一殇服
作神主式
丧服图式
四父八母图
外族服图
夫族服图
五服之图
治葬
穿圹
刻志石
卒哭
祔祭
小祥
大祥
禫
祭礼畧
时祭
冬至祭
立春祭
季秋祭
忌日祭
墓祭
孙氏荐飨仪范
时月
版位
荐馔
祝辞
器服
行事
季明赵氏族葬图
族葬图
族葬图说
丙集
仕宦
文公小学书嘉言篇
四事箴
律巳以廉
抚民以仁
存心以公
莅事以勤
十害箴
断狱不公
听讼不审
淹禁囚系
惨酷用刑
泛滥追呼
招引告讦
赋役不均
重迭催科
吏辈下乡
低价买物
赵氏拜命历
总说
释例
辨姓
择月
择旬
旬忌对金门
四季休旺日辰
黄黑道日辰
兀法解疑定式
六轮经兀法
本命兀法
速用纵横法
猖鬼败坏日
九土鬼日
十恶大败日
五不祥日
暗金伏断凶神日
九丑日
正四废日
节气朔望弦晦灭没等日
天乙绝气日
往亡凶日
上朔凶日
阴错 阳错 阴阳俱错 凶日
推上官受职吉日
推上官受职凶日
逐月立成上官拜命吉日
纂出六甲内全吉日
推本命行年正冲及相克
损明凶时
天纲凶时
天狱凶时
乱首凶时
魄化凶时
天烦凶时
九丑凶时
天祸凶时
天寇凶时
太乙大败神凶时
太乙喜神吉时
六壬法推上官日时并方
临官视事时
入金门即死
年上阴神所直之神
文武官视事
所入门上神克年上神
年上神克所入门上神
文武官
推迁官之期
迁官内外
起程赴任时避凶神
初到任日杂忌
选日时捷法
一行禅师克应法
吉神立成
凶神立成
总圣上官吉日
湖南海印大师选时图
吉日旁通图
凶日旁通图
嫁娶吉日
逐年岁德位
每月天道方
嫁娶十全吉日
十干吉日凶时
十二支日吉凶时
六十日吉凶时图
李仆射透天关择时并方位法
寻喜神方
行舡避忌安济法
许真君传龙神行度风暴诀
看风色图
周公出行吉日
四顺
百恠断经
吉凶先见
占喷嚏
占眼瞤
占鸦鸣东方朔云
听鸦鸣禳厌法
鸦经之图
占灯花经
梦寐因想
周礼春官宗伯
阴阳感梦
虚实成梦
魄静生梦
魂安无梦
修德禳梦
噀水解梦
梦天文星曜
梦雷雨风电
梦山川土石
梦竹木花果
梦古今圣贤
梦身体头面髭发
梦冠带印绶鞋履
梦刀剑仪仗皷角
梦宫室城楼屋舍
梦门户池井
梦珍宝米谷货帛
梦镜环钗钏
梦床帐毡席
梦舡车游行
梦道路桥梁
梦夫妻产孕交合
梦饮食瓜果蔬菜
梦哀乐病死歌唱
梦冢墓棺椁
梦文武器械军兵
梦佛道师巫鬼神
梦杀害鬪打伤损
梦捕禁刑狱栲罚
梦田宅耕种五谷
梦水火盗贼
梦污圂沐浴
梦龙蛇鱼鳖
梦牛马六畜
管辂梦书
厌梦符篆
厌百恠符
丁集
宅舍
周书秘奥营造宅经
宅舍
楼
厅堂
庭轩
房室
门户
井灶
天井
窗
沟渎
厕
兴工造作日
基土辟地吉节
动土起土基地逐月吉日
动土起土吉日
动土起土凶日
动土起土凶时
动土起土凶方
作土凶日
取土吉日
取土吉神
取土凶日
取土吉方
取土凶方
基地吉日
基地忌日
基地吉神
起工匠木凶日
堆垛木石凶方
起造吉节
起造吉日
起造宅舍立木上梁逐月吉日
架屋逐月吉日
定磉扇架吉日
白虎历起造吉日
火星起造凶日
六甲图起屋吉日
六甲图起屋凶日
起屋立柱凶神
架屋逐月吉凶日
架屋吉日
架屋忌日
盖屋吉日
盖屋凶日
盖屋凶神
上屋忌月
上屋忌日
折屋忌日
折屋凶日
折屋妨害日
修造偷方
偷修吉日
偷修凶日
偷修别法
修门忌年
修门忌月
作门忌月
作门吉日
作门忌日
塞门忌日
修作门吉神
修作门凶神
开门尺法
鲁般尺法
修厅忌年
修厅忌月
修堂忌年
修堂忌月
修厨忌年
修厨忌月
修灶法
作灶忌年
作灶吉月
作灶忌月
作灶吉日
逐月作灶吉日
逐月作灶忌日
作灶吉神
拆灶吉日
拆灶忌日
六甲图祭灶吉日吉时
祭灶凶日
修厕忌月
作厕忌月
作厕吉日
造仓库店
造仓利月
造仓忌月
造仓吉日
六甲图造仓忌日
造仓无鼠日
起仓吉日
修仓忌日
修仓吉日
修仓忌日
修作仓忌日
盖仓吉日
泥仓吉日
五谷入仓吉日
塞鼠穴吉日
穿井开池吉日
穿井忌年
穿井忌月
穿井吉日
穿井凶日
穿井吉方
修井忌月
修井吉日
修井吉神
开井年月日时方位
开池井吉神
开池井凶神
开池忌方
作陂塘吉日
作陂塘凶日
作陂塘凶神
修陂堰凶日
修陂堰吉日
开沟忌月
注河吉凶日
决水吉凶日
决水吉凶神
塞水凶月日
穿井开池吉节
筑墙忌月
筑墙逐月吉凶日
筑墙吉神
筑墙凶神
修路忌年
修路忌月
塞路吉日
砌阶忌月
砌阶忌月
水廨忌日
安碓吉方
安碓吉日
修碓忌月
安磨忌月
入宅移居
入宅仪式
入宅移居吉节
入宅移居逐月吉日
五运入宅吉日
六甲图入宅移居吉日
六龙历入宅吉日
白虎历移居吉日
醮宅谢宅吉日
入宅移居吉神
入宅移居凶神
六甲图入宅移居凶日
开库店逐月吉日
开库吉神
开库凶神
开店肆吉神
开店肆凶神
开仓吉日
开仓忌日
买田吉日
买田凶日
立契吉日
立契凶日
交易吉神
买产吉神
藏宝贝日
出财吉日
出财凶日
出财吉神
纳财吉日
求财吉日
求财吉时
求财凶神
合财吉日
放债吉日
放债凶日
索债吉日
牧养良法
养马总论
王良相马捷法
牧养湏知
相马法
养马瘠瘦喂之不肥者
治马错水
治马中结
千金散治马中结
治马伤水及中结一切病症
黄蘖散
治马梁脊破
必胜散
养牛类
养牛法
相母牛法
治牛瘴
知牛马贵贱
白朮散
攻胃散
青皮散
人参散
养羊类
养羊法
栈羊法
治羊疥癞方
养鸡类
养鸡法
栈鸡易肥法
养鸡不抱常川下卵
养生鸡令不走
养鹅鸭类
选鹅鸭并岁再伏者为种
栈鹅易肥法
养雌鹅法
相鹅鸭法
养雌鸭法
养鱼法
养鱼法
养金鱼法
牧养择日法
作马坊吉日
作马坊凶日
修作马坊凶神
买马吉日
买马凶日
买马吉神
伏马习驹吉日
放马血吉神
放马血凶神
取马吉日
取马凶日
纳马吉日
纳马凶日
出纳马凶日
除马病
五音牛栏吉方
逐年牛黄七杀忌方
逐年牛神忌方
逐月牛黄杀方
逐日牛黄杀方
作牛牢吉凶年
作牛牢吉凶
作牛牢吉日
修牛牢凶日
修作牛牢凶神
买牛吉日
买牛吉神
穿牛吉日
穿牛吉神
穿牛凶神
教牛吉日
取牛吉日
纳牛吉日
纳牛凶日
出纳牛凶日
治猪牢法
猪牢分水法
作猪牢吉日
修猪牢吉日
买猪吉日
买猪凶日
纳猪吉日
出猪凶日
割猪凶神
作羊栈吉日
安羊栈门法
买羊吉日
纳羊吉日
买纳羊凶日
羯羊凶神
取猫吉日
买犬吉日
取犬吉日
取犬凶日
杀犬凶月
治鸡鹅鸭栖吉日
作鸡鹅鸭栖吉日
买鸡鹅鸭吉日
杀鸡凶月
出鸡凶日
买六畜凶日
调六畜吉日
纳六畜吉日
出纳六畜凶日
纳六畜吉祥
纳六畜凶神
结网吉日
渔猎吉日
渔猎凶日
张捕吉日
张捕凶日
捕鱼吉日
捕鱼凶日
渔猎方神
渔猎凶神
入山凶神
登高涉险凶神
六甲孤虚方
戊集
农桑类
农桑本务
井田之制
种蓻吉凶
种植吉节
种植逐月吉凶日
耕田吉日
耕田凶日
浸谷吉日
种田吉日
种田凶日
下五谷凶日
下秧吉日
耕田吉日
耕田凶日
烧田吉日
烧田凶日
六甲种作吉日
逐月种作吉日
种作飞虫不食吉日
种作无虫吉日
种作凶日
种植吉神
种植凶神
种麻吉日
种麦吉日
种粟吉日
种豆吉日
种黍吉日
种荞吉日
种芋吉日
种菜吉日
种瓜吉日
种姜吉日
种葱吉日
种蒜吉日
种果吉日
种果凶日
治园馆吉日
治园馆吉神
栽木吉日
栽木凶日
栽竹吉日
耕锄法
畜水法
收九谷种
种田吉日
种田忌日
种植上时
种大麦
种小麦
种麻豆
移桑法
压条法
接桑法
种柘法
下桑法
斋蚕法
择茧种
浴种法
治蚕室
下蚁法
用叶法
分抬法
养蚕百忌
养蚕吉日
种蓻类
唐太和先生王旻山居录
山居总论
作园篱一首
种药类
作药畦法一首
种枸杞
种百合
种甘露子法
种牛膝
种合欢法
种车前法
种决明法
种胡麻
种青蘘法
种麻子法
种麻良日
种地黄
种薯蓣
种天门冬
种麦门冬
种苡米
种紫苏
种黄精
种葳蕤
种朮
种牛蒡法
种商陆
种菜类
种菜法
种苜蓿
种葵
种芜菁
种萝卜
种槐芽
种蘘荷
种姜
种芋
种蒟蒻
种构薗子
种大葫芦
种山药法
种茄子法
种香菜法
种菠菜法
种蒜法
果木类
种诸果木法
栽梨法
栽桃李杏
种桃法
移大杨树法
种橘法
种石榴法
种银杏法
种蒲桃法
种名果
种杏
稼果树
使果实不落法
摘果实法
治果子有蠹虫法
摘果禁忌
皂角树不结法
辟五果虫法
止鸦鹊食果
种栗法
种水物法(莲子 藕 芡 菱)
种莲法
花草类
种瑞香
种海棠
种水仙
种茉莉
种盆内花树法
种牡丹花肥盛花头
催花法
治花被麝香触
种黄葵金凤
养菖蒲
种绿毛龟
竹木类
种竹法
治竹法
插树
种桑
栽树法
栽插木法
种茶
收茶子法
栽竹木凶日
伐竹木黑白星
六甲聋蛀日
代竹不蛀日
伐松不蠹日
点斑竹
文房适用
评砚
洗砚
评笔
收笔
洗笔
评墨
李廷珪造墨正法取烟
合胶
搜烟
印色
蜡斗
造雌黄墨法
造朱墨法
造粉锭子法
法糊
书灯
书窻
收书
收画
藏墨法
造古经纸法
煮浆
煎槐花
煎苏木
黄纸浆
搥纸法
造五色笺法
肉红笺
娥黄笺
粉青笺
浅云笺
造笺上金花法
造真青纸法
造油纸法
调朱点书法
洗故书画法
粘书画轴法
打碑文法
逡廵碑法
灯火备用
法筭子
耐点蜡烛
风前烛
万里烛
造兽炭
宿火炭
磨补铜铁石类
补古铜器法
巢铜器故色
光古铜器法
磨古剑法
补山石等物神胶
刑部刘伯祥点锭术诀曰
钢铁
药掺古镜法
磨镜药
穿交椅法
刻漏捷法
造盂法
下漏法
造筹法
加减法
推二十四气
定太阳出没法
约十二时
宝货辨疑
象牙简笏式
金
银
玉带
玉器
玛瑙
水晶
琥珀
珊瑚
看南北珠式
北珠
看大珠身分颜色节病诀
看入匣珠子式
南北西湖珠式
马价珠
碧靛
猫睛
剌
玻璃
玳瑁
犀角
翠毛
鱼(鱼柰)
龙涎
龙涎香
大石栀子
珠筛
试金石
己集
诸品茶
蔡襄进茶录序
一篇论茶品
色
香
味
茶焙
茶录后序
家顶新茶
脑麝香茶
百花香茶
法煎香茶
煎茶法
枸杞茶
擂茶
兰膏茶
酥签茶
合足味茶法
制孩儿香茶法
诸品汤
天香汤
暗香汤
须问汤
杏酪汤
凤髓汤
醍醐汤
水芝汤
茉莉汤
木香苦汤
香橙汤
橄榄汤
荳蔻汤
解醒汤
干木瓜汤
无尘汤
熟梅汤
绿云汤
檀香汤
丁香汤
辰砂汤
胡椒汤
(石宿)砂汤
茴香汤
仙朮汤
荔枝汤
温枣汤
香苏汤
地黄膏子汤
轻素汤
沃雪汤
渴水番名摄里白
御方渴水
林檎渴水
杨梅渴水
木瓜渴水
五味渴水
蒲萄渴水
香糖渴水
造清凉饮法
熟水类
粱秆熟水
紫苏熟水
荳蔻熟水
沉香熟水
香花熟水
丁香熟水
造熟水法
浆水类
桂浆法
荔枝浆
木瓜浆
浆水法
虀水法
法制香药
法制半夏
法制橘皮
法制杏仁
酥杏仁法
法制(石宿)砂
醉乡宝屑
木香煎
法制木瓜
法制鰕米
菓食类
造蜜煎菓子法
蜜煎冬瓜法
蜜煎姜法
蜜煎笋法
蜜煎青杏法
蜜煎藕法
糖脆梅法
糖椒梅法
糖杨梅法
糖煎藕法
糖苏木瓜
造椒梅法
旋炒栗子法
收藏菓法
收藏栗子
收藏红枣
收藏诸般青菓法
收藏石榴
收藏梨等
收藏橄榄
收藏乳饼
收藏瓜茄
酒曲类
造曲法
东阳酒曲方
造红曲法
造曲母
造红曲
东阳酝法
上糟
收酒
煮酒
长春法酒
神仙酒奇方
天门冬酒
枸杞五加皮三骰酒
天台红酒方
鸡鸣酒
满殿香酒曲方
蜜酝透瓶香
羊羔酒法
菊花酒
治酸薄酒作好酒法
南番烧酒法
白酒曲方
酿法
用水洗
候浆法
造诸醋法
造七醋法
造三黄醋法
造小麦醋法
造麦黄醋法
造大麦醋法
造糟醋法
造饧糖醋法
造千里醋法
造麸醋法
造糠醋法
收藏醋法
诸酱类
熟黄酱方
生黄酱方
小豆酱方
造面酱方
菀豆酱方
榆仁酱方
大麦酱方
造肉酱法
造鹿醢法
造酱法
治酱瓮生蛆法
诸豉类
金山寺豆豉法
咸豆豉法
淡豆豉法
造成都府豉汁法
造麸豉法
造瓜豉法
酝造腌藏日
造面酱酒醋逐月吉凶
造曲吉日
造酱吉日
造酱忌日
造酒醋吉日
造酒醋忌日
腌藏鲊脯姜瓜吉日
腌藏鲊脯姜瓜凶日
饮食类
蔬食
造菜鲞法
食香瓜儿
食香茄儿
食香萝卜
蒸干菜法
糟瓜菜法
糟茄儿法
造脆姜法
五味姜方
造糟姜法
造醋姜法
蒜茄儿法
蒜黄瓜法
蒜冬瓜法
腌韮花法
腌塩韮法
胡萝卜菜
假莴笋法
胡萝卜鲊
造茭白鲊
造熟笋鲊
造蒲笋鲊
造藕稍鲊
造虀菜法
相公虀法
芥末茄儿
造瓜虀法
酱瓜茄法
收干药菜法
晒蒜台法
晒藤花法
晒海菊花
晒笋干法
造红花子法
造豆芽菜
肉食
腌藏肉品
江州岳府猎肉法
婺州腊猪法
腌猪舌
四时腊肉
脯法
羊红肝
羊鹿獐等肉
羊牛等肉
牛腊鹿修
腌鹿脯
腌鹿尾
腌鹅鴈等
夏月收肉不坏
夏月收熟肉
夏月收生肉
夏月煮肉停久
腌咸鸭卵
腌藏鱼品
江州岳府腌鱼法
法鱼
红鱼
鱼酱
糟鱼
酒鱼脯
酒曲鱼
酒蟹
酱醋蟹
法蟹
糟蟹
酱蟹
造鲊品
鱼鲊
玉版鲊
贡御鲊
省力鲊
黄雀鲊
蛏鲊
鹅鲊
红蛤蜊酱
庚集
饮食类
烧肉品
筵上烧肉事件
锅烧肉
刬烧肉
酿烧鱼
酿烧兔
碗蒸羊
煮肉品
煮诸般肉法
肉下酒
生肺
酥油肺
瑠璃肺
水晶脍
照鲙
鲙醋
肝肚生
聚八仙
假炒蟮
曹家生红
水晶冷淘脍
肉灌肠红丝品
松黄肉丝
韭酪肉丝
灌肺
汤肺
灌肠
肉下饭品
千里肉
干醎豉
法煮羊头
法煮羊肺
牛肉瓜虀
骨炙
红熝腊
川炒鸡
熝鹅鸭
鹌雀兔鱼酱
一了百当
马驹儿
盘兔
罯兔
粉骨鱼
酥骨鱼
肉羹食品
骨插羹
萝卜羹
炒肉羹
假鳖羹
螃蠏羹
团鱼羹
假香螺羹
假鳆鱼羹
蒸时鱼
制造决明
制造鰕巨
三色酱
四色荔
油肉酿茄
油肉豉茄
回回食品
设克儿疋刺
卷煎饼
餻糜
酸汤
秃秃麻失
八耳搭
哈耳尾
古剌赤
海螺厮
即你疋牙
哈里撒
河西肺
女直食品
厮剌葵菜冷羹
蒸羊眉突
塔不剌鸭子
野鸡撒孙
柿糕
高丽栗糕
湿面食品
水滑面
索面
经带面
托掌面
红丝面
翠缕面
米心棊子
山药拨鱼
山药面
山芋馎饦
玲珑拨鱼
玲珑馎饦
勾面
馄饨皮
干面食品
平坐大馒头
打拌馅
猪肉馅
熟细馅
羊肚馅
薄馒头水晶角儿包子等皮
鱼包子
鹅兜子
杂馅兜子
蟹黄兜子
荷莲兜子
水晶(食是)饠
从食品
白熟饼子
山药胡饼
烧饼
肉油饼
酥蜜饼
七宝卷煎饼
金银卷煎饼
驼峯角儿
烙面角儿
盏酪焦油
圆焦油
(食是)饠角儿
素食
玉叶羹
膳生
断乳羹
假灌肺
素灌肺
炒鳝乳虀淘
山药疙瘩
酸馅
七宝馅
菜馅
灌浆馒头包子馄饨角儿糁孛撒
澄沙糖馅
豆辣馅
甘露饼
素油饼
两熟鱼
酥煿鹿脯
醎豉
带汁醎豉
三色杂熝
炙脯
炙蕈
酒(火午)蕈
假蚬子
煠骨头
煠山药
假鱼脍
水晶鲙
假水母线
煎酥奶酪品
煎酥法
造酪法
晒干酪
造乳饼
就乳团
造诸粉品
藕粉
莲子粉芡粉
菱粉
庖厨杂用
天厨大料物
调和省力物料
造麦黄
造芜荑
染作类
染小红
染枣褐
染椒褐
染明茶褐
染荆褐
用皂矾法
染砖褐法
染青皂法
络丝不乱法
洗练
洗毛衣法
洗竹布法
洗焦葛法
洗皂衣法
洗糨铁力布法
洗罗绢法
洗彩色法
洗白衣法
练绢帛法
用胰法
造糨粉法
起油法
洗油墨污衣
香谱
旁通图
信灵香
雪中春泛
春消息
笃耨香
雪兰香
瑞云香球
蜡梅香
野花香
藏春返魂梅
杏花香
杏花香
胜茉莉
木犀香
桂香
小龙涎
熏香
玉华醒醉香
拂手香
梅花衣香
蜀王熏御衣香
熏衣香
透里衣香
洗衣香
假蔷薇面花子
贵人挹汗香
傅身香粉
治香法
炼蜜法
炼炭法
香媒
香饼子
飞獐脑法
闺阁事宜
和粉方
常用和粉方
麝香十和粉方
鸡子粉方
利汗红粉方
石灰粉方
乌头麝香油方
搽头竹油方
摩风高
金主绿云油方
常用长发药
梳头发不落方
涂面药
八白散
洗面去瘢疮方
傅面桃花末
治粉剌黑斑方
夜容膏
香身丸
宫内缩莲步捷法
金莲稳步膏
取黡五灰膏
治针入皮肤方
收翠花朵法
洗真珠法
洗油浸珠法
洗燋赤珠法
退赤色珠法
洗尸气珠法
洗象牙等物
洗玳瑁鱼鱿法
辛集
吏学指南
习吏幼学指南序
吏师定律之图
吏称
行止
才能
六曹
衙门南北之异
戒石铭
郡邑
府号
官品
官称
吏员
统属
除授
世赏
廪给
考功
政事
五事
户计
仪制
旨判
诸此
玺章
公式
发端
结句
状词
册籍
牓据
署事
礼仪
详恕
救灾
三宥
三赦
五戒
三典
三罪
五紏
五禁
八议
五科
八例
较名
字类
十恶
七杀
六赃
六色
五流
三度
赃私
首过
法例
条贯
四罪
五刑附(赎铜附)
肉刑
杂刑
狱名
狱具
加刑
听讼
五父
十母
老幼疾病
五服
三殇
服制
亲姻
户婚
狱讼
推鞫
良贱孳产
勾稽
捕亡
诈妄
贼盗
钱粮造作
征敛差发
诸纳
体量
禁制
杂类
为政九要
为政九要自箴序
因书第一
正心第二
正内第三
正婚第四
禁捕第五
正农第六
急务第七
为政第八
时利第九
壬集
卫生
养老奉亲书
食治养老益气方
秘制猪肚方
益气牛乳方
枸杞煎方
法煮羊头方
煎猪肪方
羊肝羹方
油面馎饦方
治眼目方
补肝猪肝羹方
马齿实方
乌鸡肝粥方
苍耳子粥方
莲实粥方
竹叶粥方
食治耳聋耳鸣诸方
磁石猪肾羹方
鹿肾粥方
鲤鱼脑髓粥
猪肾粥方
食治五劳七伤诸方
暖腰壮阳道药饼子方
雌鸡粥方
羊肾苁蓉羹方
食治老人虚损羸瘦方
雀儿粥方
骨汁煮饼方
羊肉粥方
鸡子索饼方
石英水煮粥方
食治老人脾胃气弱方
羊肉索饼方
藿菜羹方
酿猪肚方
鸡子馎饦方
曲末索饼子方
羊脊骨粥方
粟米粥方
黄雌鸡馄饨方
食治老人泻痢诸方
鱼熟脍方
赤石脂馎饦方
黄雌鸡灸方
甘草汤方
薤白粥方
曲末粥方
车前子饮
食治老人烦渴热诸方
枸杞饮方
大麦汤方
黄雌鸡羹方
猪肚方
兔头饮方
青豆汤
冬瓜羹方
鹿头方
食治老人水气诸方
鲤鱼臛方
水牛肉方
麻子粥方
赤豆方
郁李仁粥方
赤白皮饮
大豆方
食治喘嗽诸方
猪颐酒方
枣煎
姜糖煎方
桃仁煎方
食治脚气诸方
猪肚生方
鲤鱼臛方
麻子粥方
乌鸡羹方
猪肾粥
豉心酒方
食治诸淋方
青豆方
小麦汤方
酥蜜煎方
苏粥方
车前子饮
食治噎塞诸方
羊肉索饼方
黄雌鸡馎饦方
苏蜜煎方
食治冷气诸方
桃仁粥方
茱萸饮方
椒面馎饦方
食治诸痔方
鲤鱼鲙方
野猪肉羹方
鲇鱼方
食治诸风方
麻子饮方
大豆酒方
白羊头方
乌鸡臛方
蒜煎
补肾地黄酒
鴈脂酒方
巨胜酒方
苍耳茶方
槐茶方
治诸病经验方
诸风证
加减青州白圆子
八味顺气散
乌药顺气散
伤寒证诸方
和觧散
中暑证诸方
香薷散
黄连香薷方
治暑证诸药不救者
治暑暍
出陆须知云
积聚证诸方
开结枳实圆
导气枳壳圆
通仙散
化铁丹
万病无忧散
十金圆
水肿证诸方
治气虚水肿浮胀方
神应散
痰饮证诸方
涤痰圆
化痰铁刷圆
咳嗽诸证方
单方
化痰圆
劳瘵证诸方
炙法
青蒿饮
单方
黄茋劫劳散
治翻胃证诸方
翻胃平胃散
阴毒证诸方
更生饼子
夺命坐丹
吐法
诸疟证诸方
常山饮
八味顺气散
头风证诸方
八味顺气散
眼目证诸方
重明散
沃眼法
龙脑金水膏
咽喉证诸方
治喉闭
失音不语
鼻衄证诸方
龙骨散
三奇散
风癎证方
三圣散
泻痢证诸方
通草散
三神圆
小肠气诸方
袪痛圆
如神散
炙法
脚气证诸方
□□散
神効膏
治脚气服药不痊者
七宣散
痔漏证诸方
榼藤子圆
洗痔方
熏痔方
沃法
单方
虚弱证诸方
淋渫药山茱萸散
淋浴九仙散
干荷散
疮肿证诸方
鸡清散
拔毒散
内补十宣散
神功托里散
妇人诸方
滋补暖宫圆
麝香圆
逍遥散
四物汤
干血气
滋血气
救自缢方
救自缢法
疥癣证方
风疮癣方
诸伤折方
治杖疮
鬼代丹
开花仙家接骨药
一捻金散
刀箭药
汤火疮方
治汤火烧荡方
脚手诸疮方
治肷疮方
治脚气麬裂成疮
治恶指欲成疮
治□□□□
治蛇伤
治蜈蚣伤
治桃生毒
救荒辟谷方
辟谷方
休粮方
千金面
诸杂方法
乌发方
倒流油
捻须膏
染髭药
摘白发
掠鬓膏
除头上白屑方
洗头仙方
擦牙乌髭药
乌髭治牙痛方
御用牙药
仙方更白发
金主牙药方
治蛀牙方
经进牙药
齿药还丹散
治石瘾肉剌方
治鸡眼肉剌方
治阙甲方
治白癜风方
除蛾虱绵带方
巾笠令蚊蝇不作秽
取蟾酥法
辟婆臭虫法
去蜱虱法
辟蚊子
辟蝇子
辟扑灯蛾及诸虫方
除虱熏衣法
除头虱法
塞虫鼠等穴
癸集
谨身
三元参赞延寿之书
天元寿
欲不可绝
欲不可早
欲不可纵
欲不可强
欲有所忌
欲有所避
嗣续有方
妊娠所忌
婴儿所忌
地元寿
喜乐
忿怒
悲哀
思虑
忧愁
惊恐
憎爱
视听
疑惑
谈笑
阴谋
嘲哨
稽谑
津唾
起居
行立
坐卧
沐浴洗面
栉发萌发
大小腑
衣着
天时避忌
四时调摄
旦暮避忌
杂忌书云
人元寿
五味
饮食
食物
果食
米谷
菜蔬
飞禽
走兽
鳞介
昆虫
孕妇食忌
修养秘论
云笈七签经载
总叙
东坡先生
杜景升服玉泉法
修养大畧云
五脏论云
保圣纂要
庄子
真诰
耄智余书
稽康养生论
晦庵调息箴云
三茆真君诀曰
汉武帝内传
警心
太上感应篇
御题
灵验记
劝善录
人与物同
众生爱恋性命
范文正公义田记
窦谏议阴德记
活蚁魁天下
黄承事储谷济人
修为果报
寿禅师放生得寿
五戒之首
受用随分说
仁寿必鉴
东平为善
杨宝黄雀
毛宝白龟
子瞻以巳论鸡
受赃枉法罪无所容
为官贪饕阴有罪戾
剽窃公帑必无远大
仁心活人物必厚
归罪于己以活人
二将立功用心相远
教唆词状者有报
希赏害人可不知戒
夷冢广园宅有祸
享用大侈有饥报
裴度还带
丽妾不动心嫁之吉报
试官任私有恶报
杀生者阴削福寿
不禁宰牛而获牛之罪
婢妮好物幽冥阴戮
财物去留不常
缺陷世界
赞人为恶者
平日过恶打得过否
不葬父母子岂无罪
省心杂言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元〕无名氏编撰
甲集
为学
朱文公童蒙须知
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语言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着云。
衣服冠履第一
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绦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
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袵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凡脱衣服。必齐整折迭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用完洁
凡盥面。必以巾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
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
凡日中所著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虫。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饬身之要。毋忽。
语言步趋第二
凡为人子弟。须要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哄。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自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悞。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嘿。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
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知改
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
仙人道士非有灵。积精飬气以成真。
忍力最难。如遇喜多言。欲忍之使默。见色思滥。欲忍之使伏。逢乐将纵。欲忍之使敛。临食方甘。欲忍之使节。皆人之所难也。
晁文元公曰。人生大难。惟有重病、极贫、大乱三者而已。其余细故。何足介怀。
东坡居士在黄州尝书云。自今以往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则三之可损不可增。召我者预以此告。一曰安分以飬福。二曰宽胃以飬气。三曰省费以飬财。
顾左山绝欲七八年矣。而寿止六十八。好酒故也。可见酒、色、财、气四件皆能减筭。惟色为速耳。
李南湄云。吾午饭后不看书。
天下事都是假的。要识得破。
王鹤坡尝言。饮食畧多一口便不是。畧觉食嗳气便要折本。鹤坡禀赋甚弱。九十余乃卒。
何五山云。脾胃也要歇息。他磨子常用也湏坏了。
范冲座右戒曰。凡吃饮食不可拣择去取。
何五山云。要节饮食湏于举筯时便着意。
隐南禅师云。凡视听皆能损神。闲处徐步最好安定。语诸生。食饱未可据案。或久坐皆于气血有伤。
洒扫涓洁第三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凡案。常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札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诸名。及时取还。窓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子弟职书几书研自黥其面此为最不雅??絜切宜深戒
读书写文字第四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绉折。济阳江禄书读未竟。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
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着毫
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老草
凡写文字。须要子细看本。不可差误
杂细事宜第五
凡子弟。须要早起晏眠。凡喧哄鬪争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谓如赌博豢养。打球。踢毽。放风禽。等事。】
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凡向火勿迫近火傍。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衣服。凡相揖必折腰。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凡称呼长上。不可以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凡侍长者之侧。必正言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妄。凡开门揭帘。虽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响。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凡饮酒。不可令至醉。凡如厕。必去上衣。下必浣手。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凡危险不可近。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凡饮食。举匙必置筯。举筯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筯于案
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槩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汝曹宜勉之
训子帖
涂中事
离家后。凡事不得纵恣。如在父母之侧。逐日食后。或晚间。三两次出则徐行。共约十余里。以宽仆夫之力。登高历险。皆须出轿。以防不测。遇过津渡。切勿争先。舟人已多。宁少须后。戒戢仆从。勿与人争。寻店不可大迫岩险。及侵水际。晚间少食。夜间早睡。留亲仆在房内。以防寇盗○过州县市井。择旷僻清净店舍安泊。闭门静坐。不可出入离店。勿妄与人接【寻常到店津。自有一种闲人。来相问劳。但正色待之。勿与亲接可也。若与之饮食。或同行出入。未有不为所悞者。可戒之】酒食之肆。慱戏之场。皆不可辄往。【推此类。则其余可知。】不得妄费钱物。买饮食杂物
到婺州
事师如事父。凡事咨而后行。【听受其言。切须下气怡。不得辄有争辩。】朋友年长以倍。丈人行也。十年以长兄事之。年少于己。而事业贤于己者。厚而敬之
初到便禀先生。合做甚功夫。自写一节目。逐日早起夜眠。遵依攒趁。日间勿接闲人。说闲话【虽同学。亦只可说义理。论文字而已】专意办自己功。则自然习熟进益矣【课间□□赶了。不得拖延怠慢】早晚授业。请益。随众例。不得怠慢。日间思索有疑。用册子随手札记。俟见质问。不得放过。所闻诲语。归安下处思省要切之言。逐日札记。归日要看。见好文字。亦录取归来
不得自擅出入。与人往还。初到问先生有合见者。见之。不令见,则不必往。人来相见。亦咨禀然后往报之。此外不得出入一步
居处须是恭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语须要谛当。不得戏笑喧哗
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不得饮酒荒思废业。亦恐言动差错。失己忤人。尤当深戒。不可言人过恶。及说人家长短是非。有来告者。亦勿酬荅。【于先生之前。尤不可说同学之短】交游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笃厚忠信。能攻吾过。益友也。其謟谀轻薄傲慢亵狎。道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宜无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趣小人之域。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自家处矣
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而咨问之。思与之齐然后已。【不拘长少。惟善是取。】
以上数条。切宜谨守。其所未及。亦可据此推广。大抵只是勤谨二字。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吾虽不欲言。而未免为汝忧之也。盖汝若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字。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迫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有望不然。则徒尔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旧时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母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浦城路虽差径。然过太湖。不可不见余姨夫黄二十八丈。过临江。不可不见诸徐丈。陈姨夫。及百五叔兄弟。若但一见而行。亦不当留滞半日。况不止此。则何时可到。又轿夫亦不能候。不若只从崇安去。只道中见刘知府。王大姑。前路并无人可见。直到衢州。依旧只从陆路去。不必登舟也
过铅山。遣人投范宰书。书并深衣一角。不必相见
过衢州见汪尚书
到婺州光词店。权歇泊定。即盥栉具剌。去见吕正字。初见便禀。某以大人之命远来。亲依先生讲席下。礼合展拜。傥蒙收留。伏乞端受。便拜。如未受。即再致恳云。未蒙纳拜。不胜皇恐。更望先生。尊慈。特赐容纳。况某于门下。自先祖以来。事契深厚。切望垂允。又再拜。起问寒暄毕。又进言。某晚学小生。允闻先生德义道学之盛。今日幸得瞻拜。不胜慰幸。坐定茶毕。再起叙。晚学无知。大人遣来。从学之意。窃闻先生至诚乐育。愿赐开允。使某早晚亲炙。不胜幸甚。又云。来时大人拜意。有书投纳。即出书投之。又进说。大人再令拜禀。恨以地远。不得瞻拜。郎中公凡筵。今有香一炷。令某拜献。令参拜之。初未敢遽请。容来日再诣门下。令弟宣教大人。亦有书。并俟来日请见面纳。揖退。畧就坐。又揖而起【如问他事。即随事应荅。如问将来宿食去处。即云。大人书中已具禀。更听尊者】次日将香再去。乃具剌谒其弟。【问看同居有几子弟皆见之。只问门下人可知也。见其兄弟皆拜】茶罢便起禀。某昨日禀知。乞诣灵瞻拜。更俟尊命。如引入即诣灵筵前再拜。焚香。又再拜讫。拜其
何丈托问。婺州寄居。前辈有姜子方者。是李中书之甥。在婺州五通庙前住。建炎间曾从马殿院【伸】辟为抚喻司?官。今其家有何子弟
间见先生说。吾同宗留守家子弟间多有在婺州者。其家记录。留守公事颇详。不知可托借传一本否。墓志似是曾侍郎。吕家必自有本也
所将去银五两八钱。可纳先生处。乞令人买置金谷支用。【先问看如何。或只令人来取去买。不必送去也】茶一角三十斤。俟潘家借屋有定。说即自作来送去
过崇安见潘尉。问宋家黄通托问陆宰取通鉴
到信州将林择之书。去见上饶县王丞。问他有回信。即付范富归。或令范富回日取归。更问他新知高州翁判院在此有事。今其家在甚处。其侄监丞自江西罢官赴召来此。今在甚处。如监丞尚在信州。即往见之。如只在高州家。即买纸赠去上纸【状上称表甥孙状献知府判院翁公】汝见监丞及高州之子。县丞皆拜。唤他作表舅。说吾不知他尚在信州。不曾得写慰书。并说妈致意。监丞昨承颁惠衣物。久不得拜问之意汪尚书书可只留在家中。不用将去。如须要去见时。他是尊官。不可叙事契。纳拜只便叙寒暄毕。又叙晚进小生。服膺甚久。今日遂获瞻望道德之光。岂胜荣幸。就坐吃茶了。便起再叙。某山野小生。无所知识。徒以大人幸得出入门下。遂获窃闻德业之隆。不胜景仰。今者大人遣诣吕正字先生席下。经由此拜本不敢僣越。参候敬慕之深。辄干典谒。特蒙与进。下情不胜慰感之至。急于就学。即今遂行。无由再诣台墀。伏乞台察。揖就坐。少顷再起揖【须有此揖。方案汤矣。不起揖。坐无了时】汤毕便起【更不揖今见达官多如此】降阶两三步回揖。主人回。及出若欲见时须如此
右晦庵先生送其子游东莱先生门于其行训云
颜氏家训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故于其始有知。不可不使之知尊卑长幼之礼。若侮詈父母。殴及兄姊。父母不加词禁。反笑而奖之。彼既未辨好恶。谓礼当然。及其既长。习已性成。乃怒而禁之。不可复制。于是父疾其子。子怨其父。残忍悖逆。无所不至。
盖父母无深识远虑。不能防微杜渐。溺于小慈。养以其恶故也
西山真先生教子斋规
一曰学礼。【凡为人要识道理。识礼数。在家庭事父母。入书院事先生。并要恭敬顺从。遵依教诲。与之言则应。教之事则行。毋得怠慢。自行己意】
二曰学坐。【定身端坐。齐脚敛手。毋得伏般?足靠背。偃仰倾侧】
三曰学行。【笼袖徐行。毋得掉臂跳足】
四曰学立。【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欹斜】
五曰学言。【朴实语事。毋得妄诞。低细出声。毋得呌唤】
六曰学揖。【低头屈腰。出声收手毋得轻率慢易】
七曰学诵。【看字断句慢读。须要字字分明。毋得目视东西。手弄他物】
八曰学书。【臻至把笔。字要齐整。图净。毋得轻易胡涂】
王虚中训蒙法
义手
小儿六岁入学。先教义手。以左手紧把右手。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不得着胸。须令稍离方寸。为义手法也
着衣
衣袖不得揎出手腕以上。则为傲过手腕以外。则为慢。正当腕中谓之礼。又外衣袖不许露出内衣袖。若衫袖不得露出上盖袖。上盖袖不得露出汗衫袖也
祗揖
凡揖人时。则稍阔其足。其立则稳。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威仪方羙。观揖时亦须直其膝。不得曲了。当低其头。使手至膝畔。又不入膝内。则手随时起。而义于胸前。揖时须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谓之鲜礼。揖尊位则手过膝下。亦以手随身起。义手于胸前也
入学
六岁且令早晨上学。食后不上学。勿困其精神。读书须是且从开宗明义章。第一起。不可便读蒙求。孝经序。为字太难。且令每日见小字经三两次。每日常见。则识得牢固。不可贪多。且读三两句。半岁之后。食后亦上学
小儿读书
若初授四句。不必多教遍数。且以教识字为上。既识字。则可令其自读。若未能尽读。且读两句。其两句识得字。又读得稍熟。则令识后两句字。读后两句。又稍熟。然后令通读四句。既读得四句尽熟。则放归。似此数日。则可又添一两句须是熟。即便放归。小儿贪其归。则用心读而渐可添也。若其后授得字多。其初则分为三两授读。俟其口熟则通读。若其中有甚难读者。则特读数十遍。如甚易者。则分读时不须读。直待通一授读。然后读其易者。此亦读书省力省功之良法也
温书
若读书当时虽极熟。久而不读亦必忘。予尝诵一真言。二十万遍。久而不诵。皆忘之。故读过书。不可不温。其温书之法。且若初读过书一卷。则一日温此一卷。其后读过二卷。则二日温一遍。三卷则三日温一遍。二百卷则二百日能温一遍。亦永不忘。如长成者。读过语孟六经。一放下之后。则周年未必能温。此所以不能记也。此乃杨子吴秘之家传。温书之法如此。则初读时不须四授。以一日之工温之。亦不须一卷了。又分为两授温之。既省工。又永永不忘之妙法也
记训释字
可令日记所读书上。训释字三两个。如不亦说乎。说喜也。不亦乐乎。乐甚喜也。若不能晓得甚喜。则以方言教之。如云大故欢喜。人不知而不愠。愠怒也。若不能晓得怒字。则以方言教之。云怒是恶发也。如此记时。则读过论语。记得论语上训释了。七岁便可说书
写字
写字不得惜纸。须令大写。长后写得大字。若写小字。则拘定手腕。长后稍大字则写不得。予亲有此病也。写字时。先写上大二三日。不得过两字。两字端正方可换字。若贪字多。必笔画老草。写得不好。写得好时。便放归。午后亦可上学。
说书
小儿止可说句语义理。又须分明直说。不可言语多。如说仲尼居。则言仲尼者。孔子字也。字。是表德也。居。坐也。曾子侍者。曾子。乃孔子弟子也。侍谓侍奉也。义手立于其侧也。子曰者。子谓孔子。乃弟子称师曰子也。曰,说也。此言孔子坐。曾子侍奉。而孔子说也。如此则分明而稚子易晓也。又须说易者。其难者。且未可说。故先说孟子为上。孟子中若有难说者。亦且放过。直待晓得易者都了。然后与说难者。如此。则其进有渐。而亦不苦其难也
改文字
若改小儿文字。纵做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直待做得十分是了。方可尽改。作十分若只随他立意而改。亦是一法
作诗
小儿填诗时。便教他做工夫。如杜工部,韩昌黎,之诗。选长篇一韵。读一篇上下平声。止有三十韵。是三十长篇足矣。若举此韵。则此一韵中诸韵皆可以记矣。非惟作省题诗。止于六韵而易成。是虽长篇。亦何难哉。又其次。如前以三十板。匡纸标三十韵头。不问是何省题诗。皆编韵于其中。每一板编一韵。若作诗时。用此一韵。则揭开策子一观。则皆可见矣。作诗甚易甚简之大法者也
文公白鹿洞书院教条
五教之目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修身之要
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
程董二先生学则
凡学于此者。必严朔望之仪。【其日昧爽。直日一人至击板。始击。早起盥漱。总栉。衣冠。再击。皆着深衣。或凉衫。升堂。师长帅弟子。诣先圣像前。再拜焚香讫。又再拜退。师长西南向立。诸生之长者。率以次东北向再拜师长立而扶之。长者一人。前致辞讫。又再拜。师长入于堂。诸生以次环立再拜退。各讫安。】
谨晨昏之令。【常日击板如前。再击。诸生升堂序立。俟师长出户立定。皆揖。次分两序相揖而退。至夜将寝。击板会揖如朝。会讲。会食。会茶。亦击板如前。朝揖。会讲。以深衣。或凉衫。余以道服褙子】
居处必恭。【居有常处。序坐以齿。凡坐。必直身正体毋箕踞倾倚。交胫搯足。寝必后长者。隔寝勿言。当昼勿寝】
步立必正。【行必徐。立必换。必后长者。毋背所尊。毋践阈。毋跛倚】
视听必端。【毋淫视。毋倾听】
言语必谨。【致详审。重然诺。肃声气。毋径毋诞。毋戏谑諠哗。毋及乡里人物长短。及市井鄙俚无益之谈】
容貌必庄。【必端严凝重。勿轻易放肆。勿麄豪狠傲。勿轻有喜怒】
衣冠必整。【勿为诡异华靡。毋致垢弊简率。虽燕处不得披袒露顶。虽盛暑不得脱去鞋袜】
饮食必节。【毋求饱。毋贪味。食必以时。毋耽恶食。非节假。及尊命。不得饮。饮不过三爵。勿至醉】
出入必省。【非尊长呼唤。师长使令。及已有急干。不得辄出学门。出必告。反必面。出不易方。归不踰期】
读书必专一。【必正心肃容。计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须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一书已熟。方读一书。毋务泛观。毋务强记。非圣贤之书勿读。无益之文勿观】
写字必楷敬。【勿草。勿欹倾】
凡案必整齐。【位置有伦。简秩不乱。书笥衣箧。必谨扃钥】
堂室必洁净。【逐日直日再击板如前。以水洒堂上良久。以箒扫去尘埃。以巾抆拭几案。其余悉令斋仆扫拭之。别有秽污。悉令扫除。不拘早晚】
相呼必以齿。【年长倍者以父。十年长者以兄。年相若者以字。勿以尔汝。书简称谓亦如之】
接见必有定。【凡客请见。师坐定。直日击板。诸生始具□升堂序揖立侍。师长命之退。则退。若客于诸生中有自欲相见者。则见师长毕。就其位见之。非其类者。勿与亲狎】
修业有余功。游艺有适性。【弹琴。习射。投壶。各有仪矩。非时勿弄博奕。鄙其不宜亲学】
使人庄以恕。而必专所听。【择谨愿勤力者。庄以听之。恕以待之。有小过者诃之。甚则白于师长惩之。不俟众禀师长遣之。不许直行己意。苟日从事于斯而不敢忽。则入德以方。庶乎其近矣】
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法
八岁未入学之前。读性理字训。【程逢原增广者。读此代世俗蒙求】自八岁入学之后。读小学书正文。次读大学经。传正文。次读论语正文。次读孟子正文。次读中庸正文。次读孝经刊误。次读易正文。次读书正文。次读诗正文。次读仪礼并礼记正文。次读周礼正文。次读春秋经并三传正文。自八岁约用六七年之功。则十五岁前。小学书四书诸经正文。可以尽毕自十五志学之年。即当向志。【为学以道为志。为人以圣为志】读大学章句或问毕。次读论语集注。次读孟子集注。次读中庸章句或问。次钞读论语或问之合于集注者。次钞读孟子或问之合于集注者。次读本经易书诗礼记春秋四书本经既明之后。自此日看史。仍温前书。次看通鉴。及参纲目。次读韩文。次读楚辞通鉴韩文楚辞既读之后。约才二十岁。或二十一二岁。学作文。经问,经义,古赋。古体,制诏,章表,四六章表
读书
朱子读书法
居敬持志 循序渐进 熟读精思
虚心涵泳 切己体察 着紧用力
又曰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研精覃思。以究其所难知。平心易气。以听其所自得
又曰宽着期限。紧记课程
又曰读书不精深。只是不专一
又曰读书须一件一件读。理会了一件。方可换一件。若不与逐件理会。虽读到老。依旧生
又曰须是精专穷研。使一书通透烂熟。都无记不得处。方别换一书。乃为有益。若轮流通念。而核之不精。则亦未免再费工夫也。须是通透后。又却如此温习。乃为佳耳
又曰一百遍时。自是胜五十遍时。五十遍时。自是胜二百遍时
又曰大抵读书。须是虚心静虑。依傍文义。根寻句脉。看定此句指意。是说何事畧。如今人言语衬贴替换一两字。说得古人意思出来。先教自己心里分明历落。如与古人对面说话。彼此对荅。无一字一言不相肯可。此外都无闲杂说话。方是得个入处。怕见如此。弃却本文。肆为浮说。说得即当都忘了。从初因甚话头说得到此。此最学者大病也
程正思论读书
读书必正心肃容。计遍数熟读。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一书已熟。方读一书。毋务泛观。毋务强记。非圣之言勿读。无益之文勿观
欧阳文忠公读书法
立身以力学为先。学以读书为本。今取孝经论孟六经。以字计之。孝经一千九百三字。论语万有一千七百五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周易二万四千一百七字。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诗三万九千二百三十四字。礼记九万九千一十字。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春秋左传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止以中才为准。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稍钝。减中人之半。亦九年可毕。其余触类而长之。虽缕秩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所不至。谚曰。积丝成缕。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遂成丈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尔辈勉之
作文
朱子论作文
人要会作文。读取一部西汉文。欧阳文。南丰文。韩文
又曰古赋须熟。看屈宋韩柳所作乃有进步处
东坡论作文法
凡学为文。不可不熟读。檀弓山谷。谨守其言。传之后世。檀弓诚文章之模范。凡为文记事。常患意晦而辞不达。语虽蔓衍而终不能发明。惟檀弓或数句书一事。至有两字而书一事。语极简而味长。事不相涉而意脉贯穿。经纬错综。成自然之文。此所为可法也
东坡在儋耳。葛迎之。从东坡游甚熟。切尝教之。作文字云。譬如市上店肆诸物。无种不有。却有一物可以摄得。曰钱而已。莫易得者是物。莫难得者是钱。今文字词藻是实。乃市肆诸物也。意者,钱也。为文若立意得中理。则古今所有翕然并起。皆赴吾用。汝能晓得此。便会做文字也
又云作文之法。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至。如礼记左氏可见
又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谷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当行于所当行。当止于不可止。如是而已矣。其它,虽吾亦不能知也矣
凡人作文字。须是笔头上。挽得数万斤起。可以言文字也。兴来笔力千钧重也。
又云凡文字。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山谷论作文法
文章最忌随人后
文章必谨布置。如官甲第厅堂房室。不可乱也
沈隐侯论文法
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诵读。三也
吕居仁论文法
入必要悟入处。悟入。必自工夫中来。非侥幸可得也。如老苏之于文。鲁直之于诗。盖尽此理
学者须做有用文字。不可尽立虚言。有用文字。议论文字是也。议论文字。须以董仲舒。刘向为主。周礼新序说苑之类。皆当贯穿熟考。则做一日。便有一日工夫
文章之妙。在叙事状物。左氏记。列国战伐次第。叙事之妙也。韩昌黎,柳子厚,诸序记。可见状物之妙。至于礼记曲礼。委四教人等事。论语乡党记圣人言动。可谓至深。学者学文。若不本于此。未见其□远过人也
写字
神人永字八法
侧势第一
李阳氷笔诀曰
侧者,侧下其笔。使墨精暗坠。徐乃反揭。则棱利矣。乃永字头一点是也
口诀曰
先左揭其腕。次轻蹲其锋。取势紧。则乘机倾剉借势出之。疾则失中。过又成俗
勒势第二
笔诀曰
即是永字第二笔。横画之法。筑锋而策。仰笔而后收准此。用笔之形势自彰矣
努势第三
笔诀曰
努者即是永字第三笔。为努笔之法。竖笔而徐行。近左引势。一本无近左引势四字。势不欲直。直则无力矣
口诀曰
凡傍卷微曲。蹙笔累走而进之。直则众势失力。滞则神气怯散。夫势须侧锋。顾右潜趯轻挫其揭
趯势第四
笔诀曰
即是努笔下。杀笔趯起是也。法须挫衄。一云。其法早回转。笔出锋竚。思消息之。则神一作。先踪不坠矣
口诀曰
傍锋轻揭。借势之不劲。笔不剉。剉则意不深。趯与挑一也。锋贵于涩出。适期于倒取。所谓欲挑而还置也
策势第五
笔诀曰
策者。即永字第五笔。其法始筑笔而仰策。徐转笔而成形。依形以获妙。则迥尔而超群也
口诀曰
仰笔潜锋。以鳞勒之法。揭腕□一作趯势。欲右潜锋之要。在尽势暗捷归于右也。夫策笔仰锋。竖趯微劲。借势峻倾于掠也
掠势第六
笔诀曰
掠者。即永字第六笔法。从策笔。下左出。而锋利下不坠。则自然佳
口诀曰
撇过谓之掠。借于策势。以轻驻锋。右揭其腕。加以迅出。势旋于左。法在涩而劲。意欲畅而腕。迟留则伤于缓滞。庶疾之旁。永木左皆是也。夫侧锋左出。谓之掠
啄势第七
笔诀曰
即永字第七笔也。其法则侧笔而速进。劲硬若铁石而不坠。于斯为妙矣
口诀曰
左向之势须尽为啄。接笔蹲锋。潜蹙于右。借势收锋。迅直旋合。须精崄衄出。去其缓滞。白鸟字头斜。皆是也。夫笔锋及纸为啄。在潜动而啄之
磔势第八
笔诀曰
即是永字第八笔。其法始入笔紧筑而仰。便下徐行。势足以磔开其笔。或藏锋。出锋由重锋。缓则其质肥。宜以崄涩而遒劲。徐行势而后磔。藏锋出锋。岂必固也
口诀曰
右逸之波皆名磔。右揭其腕。逐势紧趯。傍笔迅磔。尽势轻揭。潜以暗收在劲迅得之。夫磔法笔锋须趯。势欲崄而涩。得势而轻揭。暗收存势。候其势尽磔之
姜白石书谱
真行草书之法。其源出于虫篆。八分飞白章草等。员劲古淡。则出于虫篆。点画波发。则出于八分。转换向背。则出于飞白。简便痛快。则出于章草。然而真草与行。各有体制。欧阳率更颜平原辈。以真为草。李邕李西台以行为草。亦以古人有专工正书者。有专工行书者。信乎其不能兼羙也。或云草书千字。不抵行书十字。行书十字。不抵真书一字。意以为草至易而真至难。岂真知书哉。大抵下笔之际。尽仿古人。则少神气。专务遒劲。则俗病不除。所贵熟习兼通。心手相应。斯为妙矣。白云先生率更书诀。亦能言其梗槩。孙过庭论之甚详。恐可参稽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妙。无出于锺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画。类有科举习气。颜鲁公作干禄字书是也。矧欧虞颜柳前后相望。故唐人下笔应矩入规。无复晋魏飘逸之气。且字之长短小大。斜正疏密。天然不齐。熟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疏。画少者宜肥。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而以私意参之耳。或者专喜方正。极意欧颜。或者唯务匀员。专师虞永或谓体须少匾。则自然平正。此又徐会稽之病。或云欲其萧散。则自不尘俗。此又有王子敬之风。岂足以尽书法之羙哉。吾尝采古人之字。列之为图。今畧言其指点者。字之眉目。全藉顾盻精神。有背有向。随字形势横直。画者字之体骨。欲其坚正匀精。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撇捺者字之手足。伸缩异度。变化多端。要如鱼翼鸟翅。有翩翩自得之状。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而外至。颜柳始正锋为之。正锋则无飘逸之气。转折者。方员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无少驻。驻则有力。转不欲滞。滞则不遒。然而真以转而后遒。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悬针者。笔欲极正。自上而下。端若引绳。若垂而复缩。谓之垂露。故翟伯寿问于米老曰。书法当何如。曰。无垂而不缩。无往而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后能之。古人遣墨。得其一点一画。皆昭然绝异者。以其用笔精妙故也。大令以来。用笔多失。一字之间。长短相补。斜正相柱。肥瘦相混。求妍媚于成体之后。于今世尤甚
用笔不欲太肥。太肥则形浊。又不欲太瘦。太瘦则形枯。多露锋芒。则意不持重。深藏圭角。则体不精神。不欲上小下大。不欲左低右高。不欲前多后少。欧阳率更结体虽太拘。而用笔特备众羙。虽小楷而翰墨洒落。追踪锺王。来者不能及矣。颜柳结体既异。古人用笔复溺一偏。余评二家为书法之一变。数百年人争効之。字画刚劲高明。固不为无助。而晋稳风轨扫地矣。柳氏大字偏傍清劲可喜。更为奇妙。近世有效之者。则俗浊不足观。故知与其太肥。不若瘦硬也。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擗踊。一切应变。非苟然者。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右军书羲之字。当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多至数十字无有同者。而未尝不同也。可谓所欲不踰矩矣。夫凡学书草。先当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则结体平正。下笔有源。然后仿王右军。申之以变化。皷之以奇崛。若泛学法家。则有工拙。笔多失悟。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起止。不悞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悞颠错。反为新奇。自大令以来。已如此矣。况今世哉。然而襟韵不高。记忆虽多。莫湔尘俗。若使风神萧散。下笔便当过人。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连属。累数十字不断。号曰连绵游丝。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之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其笔皆轻。虽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张颠。怀素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近代山谷老人。自谓得长沙三昧草书之法。至是又一变。流至于今。不可复观。唐太宗云。行行若萦春蚓。字字若绾秋蛇。恶无骨也。大槩用笔。有缓有急。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文。有牵引下字。乍徐还疾。或往复收。缓以仿古。急以出奇。有锋则以耀其精神。无锋,则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纡。皆以势为主。然不欲相带。相带,则近于俗。横画不欲太长。太长,则转换迟。直书不欲太多。太多,则神痴。以扌?柰代入。以发代??止。亦以扌?柰代之。唯入则间用之。意尽则用悬针。意尽则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
用笔如折钗股。如屋漏痕。如锥画沙。如壁拆。此皆后人之论。折钗股。欲其屈折员而有力。屋漏痕。欲其无起止之迹。皆不必若是。笔正则藏锋。笔偃则锋出。一起一倒。一晦一明。而神奇出焉。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故一点一画皆有三转。一波一拂。皆有三折。一?又有数样。一点欲与画相应。两点欲自相应。二点者。必一点起。一点带。一点应四点者。一起两带一应。笔。陈图云。若平直相似。状如筭子。便不是书。又如口当泯其棱角。以宽闲圆羙为佳。心正笔能正。意在笔前。字居心后。皆名言也。故不得中行。与其工也宁拙。与其弱也宁劲。与其钝也宁速然极须陶宁俗姿。则妙处自见矣。大要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又作字者。亦须畧考篆文。须知点画来历先后。如左右之不同。剌刻之相异。王之与玊。示之与衣。以至秦奉泰春。形同体异。理殊源本。既同斯不浮矣。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谓浅深长短。使谓纵横牵掣。转谓钩环盘纡。用谓点画向背。岂偶然哉。
用笔作楷欲干。然不可大燥。行草则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求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运动。劲则有力。圆则妍羙。余尝评三物。用不同而理相似。良弓引之则来。舍之急往。世俗谓之揭箭。好刀按之则屈。舍之则劲直如初。俗谓之回性。笔锋亦欲如此。若一引之后已曲而不复挺。又安如人意耶。故长而无劲。不如勿长。劲而不圆。不如勿劲。盖纸墨皆书法之助也
董内直书诀
分间布白。远近宜均。【谓一字之内。下笔点画须令均平。勿令留白处。阔狭相去不等。又不要如隶书之排】无垂不缩【用垂下一笔。既下履上至中间。则垂头圆。又谓之垂露。如露水之垂也】无往不收【谓坡陂处。既往当复回。不要一拔使去】如悬针【直下笔正锋而下。末处如针头之悬】如折钗股【圆健而不偏斜】如壁拆【用笔端正写字。有□牵处断头起笔其□正中。如新泥壁折缝尖处。锋在中间】如屋漏雨【有两说。一说写字之点。如空屋漏孔中水滴一点。圆正不见起止迹。一说草字一画直下。如漏壁中水痕□而向下。自然而然。□□做作。末处住头亦圆】如印印泥。如锥画沙。【自然而然。不见起止之迹】每作一波。常二过折笔。【三折笔不□□也。波与遶之及平画皆然。张长史论书云。为一平画。亦须纵横有象。不可一直去】每作一点。当隐锋而为之【即前画屋漏雨法也】左边短少。必与上齐【味字之类】右边画少。必与下齐【知字之类】左欲去吻【左边起笔。不要有觜】右欲去肩【右边转角。不要露肩。古人谓之暗过】快意剉锋。使不怯滞【□□起笔处。须剉令笔锋平。虽笔尖做令平以刀截相似。颜如隶书谓之蚕领也】侧锋取妍。晋人不传之妙【此用无之□也。晋人皆用之。入墨时须转侧在砚上入墨须取笔头圆正。乃可以书。名枣心笔。又名散卓。若二毫有羊毫杂。软而无力。不堪写字】多力多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多力多筋者是书。无力无筋者谓之墨猪【形莫近似。骨气不足。肉大多。如有肉之猪耳】以腕运笔。不以掌运笔【古人悬聦能尽一身之力也。大字高悬手。小字则以左手枕右手书】指欲实。掌欲虚【指实则有力。掌虚则运转】书不入木。不如不学【下笔重也】绵褁铁法【力藏在点画之内。外不露圭角也】沉着痛快【不要忙而疾。不要缓而痴】
切韵
总论
凡篇韵诸书切字之法。必先正五音以类其字。各归其母。然后调声切之。五音者宫【舌居中】商【口开张】角【舌缩脚】征【舌柱齿】羽【口□聚】唇音舌音【各八音】牙音喉音【各四音】齿音【有十音】半征半商音【有二音】字母三十六分之为五音。凡字之声。总于是矣○每音有四等。全清。次清。全浊。不清不浊。如颠天田年是也○字有平上去入四声。如帮榜谤博是也○字有四等轻重。如高交□骁是也○字字有此理。皆得之自然人可为也。熟读诵后一十句直切字母法。更熟读记三十六字母切韵法。清浊非一母。皆髣髴相同耳。其有疑似在毫厘之间。加以熟读诵。自然通悟。如磁石引针。母唤其子。盖音和既以通晓。见难字易切。字体易晓。无有不识字者。必无差讹矣
切韵捷法诗
切韵先须辨四声 五音六律次兼行
难呼语句皆为浊 易纽言辞尽属清
唇上必班宾报博 舌头当的蒂都丁
拍唇坡颇潘铺拍 齐齿知时始实诚
正齿止征真正折 舌根机结计坚轻
撮唇呼虎乌坞污 开口何峩我可更
张牙加贾芽雅讶 卷舌咿优壹谒婴
合口含甘咸坎淡 密牙乍窄涩争笙
引喉勾口讴呕候 逆鼻蒿毫好黑亨
字母贯通三十六 要分清浊重和轻
会得这些玄妙法 世间无字不知音
三十六字母五音清浊旁通图
全清 见 端 知 帮 非 精 照 影
次清 溪 透 彻 滂 敷 清 穿 晓
全浊 群 定 澄 并 奉 从 床 匣
【不清不浊】 疑 泥 娘 明 征 心 审 喻
全浊 邪 禅
牙音 舌头音 舌上音 唇音重 鼻音轻 齿头音 正齿音喉音半舌半齿音
角【木】征【火】羽【水】商【金】宫【土】【半征半商半火半金】
切三十六字母总括
见经电经坚 溪牵奚轻牵
群衢云勤处 疑鱼其银言
端多官丁颠 透他候汀天
定徒径庭田 泥年题宁年
知珍离珍邅 彻勑列辰辿
澄持陵陈廛 娘女良纫(女联)
帮博旁宾边 滂普郎缤偏
并部迥类蠙 明眉兵民绵
非匪微分番 敷芳芜芬蕃
奉父勇坟烦 微无非文樠
精子盈津煎 凊七情清千
从墙容秦钱 心思寻新仙
邪徐嗴易涎 照之笑真毡
穿昌缘嗔昌 床仕庄榛潺
审式荏身膻 禅时连辰常
影于境殷焉 晓馨鸟馨祆
匣辖甲礥贤 喻俞戍匀缘
来郎才邻连 日入质仁然
一十句字母直切法
一因烟 二人然 三新鲜 四??易涎
五盈延 六零连 七清千 八宾边
九经坚 十神禅
切类之法先类其字各归其母唇音舌音各八牙音喉舌各四齿音有十半齿音半舌音有二凡三十六分为五音
书简
小简往式
一具礼 二称呼 三座前 四间阔
五瞻恋 六即日 七时令 八伏惟
九起居 十佑助 十一尊候 十二入事
十三不缕述 十四伏冀 十五托庇 十六知感
十七记录 十八谨奉 十九未由 二十祝颂
二十一不宣
某端肃奉书某人学士座右连日纷纷不果请益即日孟夏渐热伏惟 起居燕间之余神人嘉辅文候动止多福入事云不敢缕缕伏冀 原詧某曲荷 云庇岂不知感毋劳齿录草此以闻未由雅集善保珍重自爱不宣
小简复式
一具礼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某端肃奉复 某人提领几右连日不拜尊诲仰德之私以日为岁即日首夏清和伏惟 起居燕间之余密有神休 体履佳胜遽承 教墨佩服故人 厚意人事云未由 款奉勤此奉复顺理 时令不宣
具礼
平交 悚息上覆 端肃奉书
悚息止启
稍降 上启 信上【或信至】上覆
尊长 悚息拜覆 再拜上覆
端肃奉书 再拜上覆
父母 百拜上覆
僧家 和南启上 和南讯上
和南作礼企覆
道士 稽首上启 惶恐稽首作礼上覆
稽首作礼上覆
居丧 扣首拜覆【三年内用】 泣血上覆【百日内用】
凡荅人书改覆字为复字
称呼
士人 学士 提学 府教
僧家 长老 禅师 上人 讲主
大德
医人 太医 大丞 提领
道士 真人 提举 提点 知观
知宫
亲戚 尊亲 亲友 贤亲
朋友 尊契 契爱 友益 贤契
同姓 宗丈 宗兄 宗友
同庚 庚兄 庚契 齐年兄 齐年友
恩家 恩府 恩使
同乡 乡丈 乡兄 乡契
凡上官员书于所授职位上加一二级称之不可称之太过
凡上尊长书于所称之名上加尊字如尊伯尊叔尊兄之类是也
座前
官员 钧座 台座 阁下
尊长 尊前 尊右 侍下
先生 师席 文席
平交 座前 侍右 执事 几右
僧家 法席 法座 禅次
父母 膝下
孝服 服前 苫次 成服
道人 单次 侍巾 座前
妇人 妆次 妆前 奁前
间阔近别
平交 不奉霏谈转盻旬朔 不拜仪矩倏尔许时
越宿不拜尊诲
尊长 拜违颜范蓂荚两新 拜违尊诲倏忽旬余
不获侍教复觉弥旬
官员 拜违台诲又复累日 拜违台光又复弥旬
暌间台表蓂荚两新 暌违朝范昕夕屡移
伏自拜违莹座转盻已更蓂荚
僧人 违去法席倏尔经旬 不听法论已有日矣
浃日不听禅谈
道士 不听玄论忽复二日 拜违仙范倏尔经旬
日羁尘劳久疏道论
间阔远别
尊长 拜违诲席倏已半朞 不侍尊诲几换伏腊
奉违侍右转盻累岁
官员 拜违台光屈指半载 拜违台诲倏易岁华
拜逖钧颜为日之久
平交 间阔霏谈复见岁终 不瞻丰度倏更岁月
一别清诲数岁矣
僧人 别去禅谈已踰岁矣 不听妙论俯仰岁月
道士 不谒丹房荐更岁月 违去清谈倏已半载
久疏物外之谈
瞻恋
官员 引领台光何啻饥渴 景慕旌麾何日不勤
拜仰台表未易缕述
尊长 仰德之剧与日俱深 尊仰之怀无日少置
怀仰道德往来于怀
平交 仰德之私以日为岁 思渴之怀言不能喻
渴德之深朝夕拳拳
僧道 企仰慈风惟日拳拳 瞻恋慈旨凄结于怀
思仰清谈朝夕以之无任瞻仰之深
仰慕道德之诚未尝斯须去于心也
即日
通用 即日 即辰 即旦 即刻
在辰 越夕 晚刻 早刻
亭午 即兹 凌晨 日来
往复皆可用
时令
正月 孟春谨时【或云犹寒】 律应太簇
三阳鼎始 春寒【或云初春】
二月 仲春谨时【或云渐暄】 律应夹锺
春气冲融 春和【或云春半】
三月 季春谨时【或云极暄】 律中姑洗
残红饯春 春暮【或云晚春】
四月 孟夏谨时【或云渐热】 中吕应律
首夏清和 麦秋【或云初夏】
五月 仲夏谨时【或云酷热】 蕤宾应律
夏月仲管 溽暑【或云仲夏】
六月 季夏谨时【或云极热】 林锺应律
大暑流金 成暑【或云□暑】
七月 孟秋谨时【或云谨月】律应夷则
节届中元 初秋【或云新凉】
八月 仲秋谨时【或云渐凉】律应南吕
秋用仲管 素秋【或云秋半】
九月 季秋谨时【或云凉极】 律应无射
授衣及候 秋暮【或云秋杪】
十月 孟冬谨时【或云渐寒】 月谨应锺
梅菊交承 小春【或云阳月】
十一月 仲冬谨时【或云严寒】 律中黄锺
朔风严苛 隆冬【或云新阳】
十二月 季冬谨时【或云极寒】 律应大吕
腊尽春回 岁暮【或云残腊】
闰月 斗指两辰 附余之月
霖雨 雨意不已 久雨霖霪
甘雨应期
旱 云霓渴望 商羊未舞
雪 彤云密布 万顷琼瑶
初晴 积雨新霁 晴色可人
伏惟
官员 伏惟 恭惟 钦惟【上尊长皆可用】
平交 想惟 谅惟 缅惟 逖惟
官员 恭审 敬审 共审【书复可用】
平交 伏审 欣审 从审 就审
起居
官员 公庭清逸 奉公余暇【公吏亦可用】
士人 进修多暇 味道之余
师儒 传道之余 融帐余闲
下帷讲贯
医人 诊视之余 砭剂之余
僧人 禅定之余 焚修之暇
云居高胜
术艺 游艺多暇
平交 盛德在躬 燕暇之余
燕处超然
远归 解鞍休暇
父母 温凊之余 定省之余
彩侍欣庆
父在 过庭余暇 诗礼余暇
老人 德齿俱邵 老成耆德
弥高弥邵
母在 萱堂庆侍 谖堂崇侍
商贾 经营之余 鞭筭之暇
旅中 旅中优游 旅况闲适
道士 冲练之余 章箓余暇
游心物外
妇人 雍容阃则 内助丰余
贺喜 门阑多喜 喜庆之余
瑞庆大来
丧服 追慕哀苦
佑助
平交 神人嘉辅 密有神休
有神来相【士庶通用】幽明恊赞
神示左右
僧道 龙大交卫 百职走相
天人交护
尊候多福
平交 体履多佳 体候康胜
起居胜常 体用清佳
体履佳胜
官员 台候多福 钧候兴居多福
钧候纳福无量
士人 文候介福 文候动止多福
文候起居拥福【平交通用】
尊长 尊候多福 尊候动止多福
尊候起居万福
居丧 孝履支福 孝履支和【上尊长用】
孝履支休【与卑下】孝履支胜
孝履支豫【上平交】
入事
云云
更不缕述
通用 会见有期兹得以畧 胥晤非遥兹不敢渎
喋喋缕陈不惟不暇亦不敢 兹不敢繁
诸余在去人口述兹不复陈 更不刀刀
伏冀恕察
通用 仰赖宽洪必赐情贷 尚赖宽洪有以焕亮
仰冀深仁俯垂省察惟高明有以亮之
伏乞台照 伏乞照亮 伏丐情察
伏冀照察 乞孚照 乞情恕
托庇
官员 仰依大厦帡幪之庇 远藉万间之覆
远窃钧庇 政赖台庇
尊长 泒沾河海之润 实息嘉禾之荫
远托云庇 仰藉云庇
平交 曲荷云庇 仰承光庇
仰藉法荫【僧】密承道荫【道】
知感
平交 岂不知感 宁不铭感
宁不知归 知感而已
知感知幸
不烦记录
平交 毋劳念及 毋劳齿录
毋烦流念 无足言者
托庇粗遣 不劳齿记
碌碌如昨不足为亲旧言也
谨奉启
通用 奉此以闻敢仗裁恕 伏惟昭鉴谨此愚诚
勤此以序区区 草此不专伏希情察
草此以闻 谨启上闻
未由瞻近
官员 尚稽瞻拜钧庭 未由参拜钧墀
未繇晋拜台光 未龟瞻望门墙
未缘晋拜台庑 未由躬拜庑下
尊长 未期瞻拜门墙 未由参侍光仪
尚迟进拜宇下
平交 未卜瞻近谭集 未期雅集瞻际
尚迟请见【或云请诲】 未即称贺
未相识 未遂识韩之愿 未缘披覩【僧道】
未造仙隐【或云瞻礼】
祝颂
通用 道德在躬福祥自至盖不待词而祝也
茂迎景福善保珍重
僧人 对时常乐为宗教珍摄以慰众望也
勉修精业以度含生
道士 为众珍调以隆道论 保啬粹和为道法自重
妙啬鼎饔以隆道枢
不宣
尊长 不备 通用 不宣 不具【或云不一】
卑下 不悉
孝服 不次
活套
禀事
通用 辄有少恳 辄有白事
少事尘听 少渎清听
少意冐凂 辄有诚切之恳
官员 少事上禀 仰渎崇德
少意奉渎 少事干溷
勒此以叙区区
承下谕
通用 伏承委喻谨依来命 伏承诲谕敬闻命矣
伏承下喻谨悉 伏承宠谕
伏承严戒
官员 伏承台谕 伏领台旨
备悉台意 仅依台命
尊长 伏辱严命 蒙谕敬遵严戒
奉复
通用 人还谨此奉报 姑此以复将命
介旋谨此奉谢 谨此奉复
面罄【士庶皆可用】
通用 敬容面白 余容面赋
伺容面罄 余俟面陈
余伺面款
奉启申禀
官员 谨晋不腆之记。上承兴止
谨具柔削。晋尘隶人之听
平交 谨勤手启。上干典记 谨具启。仰承动静
谨具手讷拜禀
僧道 未即问讯。勤此以闻
某以阻远。诣贺莫前。敬勤柔讷。布露此情也
在途 谨遣一介。候诣境上 谨此奉状迎谒
荅申禀
通用 匆匆裁荅崖畧。姑塞来辱 谨此以谢先施
敬勤柔削。以复将命 谨此奉复
官员 谨拜手敬具柔讷。仰酬来贶之辱
谨藉楮墨。冐承鼎裀。庸効匪报
僧道 姑此以复先施 介旋勤此奉谢
叙未相识
官员 仰服圭璋之誉。为日滋久。未遑一拜履舄。惟是区区愿见之心。无日不在左右也
仰服台望。积有年矣。平时无由瞻拜。徒怀企仰
稔服德望。固非朝夕。未由一拜履绚。居怀慊悒
钦服台光。自幼景仰。每愧疏贱。莫获瞻拜。徒怀企慕
通用 钦慕重望。不啻仰斗。虽相去不远。而无阶侍诲。怀仰有年。闻风久矣。未酬识荆之怀
钦服令誉之久。曾未披觌。【士庶皆可用】
钦慕大名之久。竟为疏贱。无缘瞻晤。乃所自恨
僧人 钦服法誉久矣。无由瞻拜。企仰亢深钦仰慈仁之誉。日久于兹。无由参礼为恨
道士 绰闻道德之誉。积有日矣。尘凡疏远。无由一拜。妙论中心抱慊。亡以自慰
切仰仙望之久。未遂一见。徒怀拳拳
幸拜识
通用 昨岁瞻望辉表。深惬慕仰之私
一奉粹表。大快识韩之愿
瞻望英采。偿其区区景慕之私
一覩规范。深慰景仰之私
猥承特达。倾盖握手如平生。故旧感着。何可弭忘
昨幸获瞻觌。大慰畴昔慕蔺之私【或用慕仰之叹】
不及诣见
尊长 自惟卑孱。莫克扫门
久欲亲炙。日以因循事夺。莫克造宇下。不敢尽犯麾尘
官员 某渴心生尘。几欲一瞻台表。有足若絷。心往形留。引领墙仞。莫克瞻拜
平交 倥偬无少。不获晤对
念欲造请。竟无少间
日廑请益之念。事夺莫遂
久欲面致。俗务日縻。竟尔不果所愿也
僧道 欲造禅榻。冗絷未果
尘劳扰扰。不获听清论
久欲听物外之谈。扰扰无从
拜见承出
官员 比尝奔趍治下。拟遂瞻拜之愿。不意车骑按临他郡。不遇而退。岂见王公大人自有定分也
昨诣台庑。意谓可以一见。适值车从他出
士庶 比者经从君子之里。谓得瞻际。既扣阍人。闻命骑从他出。悒悒而退。比尝求见。不遇而退。慊慊及今
昨造谒。骑从他之。不获瞻晤为歉
僧人 比尝诣名蓝。欲少款法诲承杖锡他之为恨
昨叩兰若。意谓偿一见之愿。复尔不值。惆怅逮今
道士 昨者晋扣丹房。乃承他出。但留数字而退也
昨诣见不获。瞻望而退。为之怅然
拜见承延接
尊长 昨侍丈席。特辱眷予之厚款。赐诲药一洗蒙陋。慰感良多
比造屏罳。延接谦抑。感佩盛德如何可言
数侍杖屦。款听诲益。荣幸何多
官员 近获瞻拜。重蒙宠遇。礼意丰腆。感愧之心。逮今不能自已
拜瞻台表。偿其拳拳尊慕之私。猥承台造。曲赐延顾。荣幸何可言也比者道出大府。过蒙宠遇。感戴无穷
平交 比奉挥尘之谈。尽扫蒙塞。欣浣未易云喻
比获款奉谈论。一洗尘劳。慰浣可量也
外日造请。特承延接。愧慰交怀
前日造谒。款奉名理。开释良多
比获款奉。名理。开释良多
比获款奉。谈笑终日爽心
僧道 比过贤隐。获奉清谈。尘劳顿空
昨扣云关。重承降接。顿释鄙吝之心
拜见辱枉顾
官员 昨承台斾荣归。敬当展庆。降遇殊勤。逮今感激
适进拜台光。深慰积年慕用之怀。继承朝斾临顾。仰认谦德。感戴何忘
通用 蚤作诣贺。猥廑降重。继辱临顾。感戢良多
蚤作趍贺。继辱宠临。以感以愧
兹承远归。喜遂请见。慰豫良多
承见访
官员 比承台斾经从。猥辱左顾。感慰之深。昨承驷骑而至。氷舍生辉
向勤高盖临顾。自惟卑贱何以及此
比承高轩见过。蓬荜生辉。欣慰何量
通用 屏迹田野。猥蒙一顾之重。氷舍生春。不胜感幸
比辱肯顾。款奉名理之论。欣慰何极。昨承临访。良认眷爱。感幸之深
伏承谦抑。特垂宠顾。款听妙论。欣慰何量
昨承荣访。款奉玉屑之谈。慰浣良多
僧人 昨勤飞锡下顾。少听物外之谈。鄙吝顿释
昨闻谈空。释然尘世之想
道士 比辱垂访。少聆玄论。顿释尘想
昨蒙垂顾。稔听道德之论。尘心索然。
承访不及迎肃
官员 比承旌斾入郡。偶尔他出。遂失听教之便
近承旌斾远临。值以偶出。不克迎肃。至今愧悚
适承枉顾。自恨有失拜迎为愧
通用 昨承宠临蓬陋。属以俗绊他往。有暌晤对是恨
昨蒙车从迂临。不克伺候。有稽迎肃。乞情恕
比承枉顾。适以拙恙。有稽祗肃。是罪是罪
僧人 昨承杖锡肯临。偶出有失祗迓。惶恐惶恐
道士 比枉鸾骖。偶出失于延迓。负愧何言
承访不及款
通用 比承临顾。氷室凄然。不能少延仆御。愧恨多矣
比承迂屈。虽慰倾凝之私。而骑气匆匆。不容少款。欝悒及今
昨承宠顾无以少延车从。愧怍居多
承访未即谢
通用 昨辱文斾临顾。未及拜谢。愧悚益深
昨承下访。有稽拜谢为慊
比承枉顾。适以拙恙。有稽谒谢。下情恐悚
谢延款
通用 适蒙延待。为具丰腆。加以谆诲。感愧不能言也
伏承燕待。甚有叨聒。惶愧奚言
过辱宠待。仰认勤厚。逮今感蒙
昨侍绮席。醉酒饱德。感刻殊深
昨承燕犒之勤。度越常礼
造谢承迎接
通用 适辱荣顾。特趍宾庑敬谢。重沐温颜问劳。方此悚感
适承宠顾。旋造谢。厚辱延降。政尔愧感
未即造谒。先辱宠降。比诣谢。又承延款
不及拜书
尊长 阻远久旷音问。而仰德之心未尝
少置【或云少忘】
以渎尊颜是惧。不敢特奉记事之问。经时奉字。不登记室。乃自愧悚
官员 无欲贡问典签。渎尊是惧。辄复中辍。无谓寒暄。不敢上渎台听
僧人 多故少便。久不奉记云房。谅不为罪
道士 久不通俗怀于仙府。懈怠无以自文
曾拜书
尊长 昨具记室之问。渎尊是惧。旦旦凛然。昨起敬尺牍。仰尘侍书之侧。计彻省览
昨奉尺素。少叙思仰之怀。计已尘彻
平交 比奉片楮修敬。计已登彻
比修记室之问。知彻清听
比奉短记。计已尘渎
曾荅书
通用 向承贬翰。来价行遽。治报不谨。必蒙照亮
昨承教墨。即裁手讷。以复执事。计已陈彻
昨辱教贶。匆匆裁荅。计达几格
奉书未蒙荅
通用 琐琐申恳。曾具柔削。干冐听司。未辱报赐
比具柔削。有少溷渎。而伺音缺然。计水陆阻修。不无浮沉故也
比奉柔讷致恳。未蒙赐报
常贡尺牍。干冐台严。知巳尘彻否
奉书蒙谢回荅
官员 谴责不谓谦仁。贬赐荅教。佩服厚意。退揆缺然。未知所以处也
通用 中尝一拜笺记。方惧渎尊听。寻辱损报翰墨。款曲之间。仰认德意。铭感何穷
比晋柔讷之记。华翰损荅。三复以还。愧浮于感
比贡不切之问。岂意来诲谆诚。启诵感悚
昨奉记申庆。方惧渎获谴。岂意容德曲赐诲缄撝谦
腆缛祗读。感篆非画所能记也
僧道 比奉记史之间。方惧疏简之诮。岂意慈仁。猥动法诲。词旨增重。□读感叹
兴起词勤慈仁。贬赐诲荅。三复竦然。感叹不已
谢得书
官员 方仰荧坐。遽承使至。授所贬翰。□仞眷意之重。不减畴昔。感愧可量方仰台仪间。过蒙教墨。三复凛然。诲翰谆复。竦戢特深
尊长 特勤藻翰之赐。祗佩四益。感愧感愧。岂意谦光坠贶。文意璀璨。圭诵岂胜惭栗
平交 遽承教墨。佩服故人厚意
来书诲谕勤渠。非爱我之厚。畴克尔耶
得书未荅
官员 自承迁秩。尝辱惠书。近以多故。有稽占谢。谅不为讶
向辱赐书。仰仞谦眷。俗尘淟汩。未及申致谢幅
通用 昨承教墨。尘事掣肘。不及报荅。益重其过
昨承教字。以人事倥偬。不获拜荅。必蒙孚亮
僧家 数承法诲。既冗懒且无便。不以裁荅。因循至今。计仁心慈量。不深谴罪。而自讼亦已久矣
道士 别去冲范。数辱示诲。拘冗不时为荅。视其外岂非疏慢。不免负罪。乞情恕
得书奉荅草率
通用 比承藻翰。诲谕谆复。使人鹤俟。治报肤畧。惶惧逮今
昨承贬翰。来价行速。作报不谨。逮今慊然
昨承教墨。来价行速。作报不谨。逮今慊然
得书兼承惠
通用 乃蒙书诲。且以某物为贶。佩服故人厚意。何可胜言
翰墨宠贻。副以嘉贶。仰认眷爱。惭感以之
翰墨坠贶。文词焕灿。且有某物之赐。不胜感佩
幸乞示书
通用 便风有可示诲者。幸尔一二
便邮毋吝示字 有便勿吝示诲尺纸之赐。冀故人不我吝也
馈送请召式
馈送
尊长 不避僣渎。辄有某物。专人捧献。傥蒙尊慈。特与斥留。幸甚过望
辄有某物。专人奉献。少见区区。倘蒙宽洪。不赐挥斥。幸甚幸甚
某物効诚。微尠是惧。拱听旨留。乃欣乃幸
平交 某物恃爱尘献。勿诮轻举也
某物轻薄。以见区区。笑留乃幸
某物少见千里毫毛之意。旨留乃贺。环顾无以将意
某物驰献。谅友爱不以轻渎见抠
某物敢以为献。幸赐旨收
承见惠
尊长 某物厚礼。特承宠贶。祗领感戢尤深伏蒙眷爱。特有宠贶。拜赐厚矣第剧铭感
猥蒙眷爱。特有某物颁贶。下拜愧感愧感
平交 某物特承颁贶。物意两重。祇领感篆
适需某物。忽辱见遗。祗领欣贺
某物之贶。良戢厚意。别容面谢
以物回荅
通用 某物聊奉回诚。轻微愧甚。伏丐检收为幸
某物敬以回献。切幸目至
承惠不敢受
通用 特承宠贶。礼属倒置。不敢拜命。伏惟焕詧
某物之贶。自合祗拜。但受之无名。姑用归纳。惟是感悰千万。浮于已拜赐矣
重承佳惠。数烦下执。使人愧赧。兹不敢拜。伏幸裁詧
请召
尊长 某拟明日晚膳攀屈。伏冀尊慈。特赐垂访
明早具常膳祗肃。万望尊悉。不赐严拒。颙望轩车 跋望车尘 万望迂临
平交 晚刻屈从人过陋舍少款。幸不我拒。引领移趾。颙俟惠然
久不清集。午刻欲挽车从过此瀹茗。颙俟惠肯鹤引以俟
即刻欲邀从人临贲果酌。万望肯顾。拱听足音
承见召
尊长 伏承宠召。敬闻命矣
蒙宠唤。敢不敬遵严命
平交 敬蒙宠召。敢不闻命
特蒙宠召。良认友爱之隆
承召不赴
通用 伏承见召。良荷记忆。适为拙恙所苦。莫克拜命
伏承宠招。良认隆意。合侍座隅。忽尔感冐。晋拜不前。希孚照。它日面谢
送物式
通用 某不敢以菲薄废礼。辄有某物効区区于庖吏。倘蒙台慈【无官云尊慈】不以凂渎见弃。某下情不胜铭感
荅受
通用 某仰和契厚。宠赐珍翰。以某物为贶。礼意勤腆。下拜愧感之深。谨此叙谢。伏惟炳察
荅不受
通用 某伏辱教墨。宠赐某物。感戢尤深某顾惟何者重扰执事。辄敢控【告也】辞。尚冀高明。洞照此情也。余迟面谢。希孚照
再送物式
通用 某□不揆以微物渎尊。仰恃鸿度隆私。故敢冐进。重蒙谴拒。恐悚之深。尚冀尊慈。察野人献芹之意。不赐峻外。特与恕留。谨再凂献。伏乞照亮。某再拜
送物换易式
贺远归少充犒仆之费 贺补屋 少伸犒匠之仪
贺生日聊充寿觞之献 亲戚 聊充芹献之仪
立春 聊充春盘之末 重午 聊助蒲饮之末
七夕 少荐绮延之末 重九 聊助登高之费
冬至 聊奉履长庆仪 岁节 聊充分岁之仪
除日 聊备椒盘之需 通用 以待不时之需
贺病安少伸庆问之仪 贺礼席 聊充宾延之末
贺移居聊表迁乔之贺
吕会大状式荅赴状式荅不赴状式
吕会大状式 荅赴状式 荅不赴状式
具位姓某 具位姓某 具位姓某
右某拟若干日就弊 右某伏蒙 右某伏蒙
合聊备蔬筵祇 尊慈特有 尊慈特有
迎伏望 宠召至日谨当趍赴 宠召适以拙疾拜会
尊慈特赐 下情感惧之至谨 不及下情悚惧之至
宠访谨状 奉状申 谨具状陈谢伏惟
年月日具位姓某状 谢谨状 照察谨状
年月日具位姓某状 年月日具位姓某状
请可漏
状申某官称呼具位姓某谨封
荅可漏
状申谢某官称呼具位姓某谨封
家书通式
父母与子书【祖父母外祖与孙同】
书示某【子孙名或呼某行第】夏热想汝安健。吾此与骨肉如常。述事【云云】不具某示【父云父示翁云翁示】月日发
上祖父母父母书
某百拜上覆。即日孟春谨时。伏惟父亲膝下【或云祖父祖母母亲外祖】尊候起居多福。伏自拜违尊严。不胜瞻仰之极。某在某处循常【如在家则云某在此侍奉某亲循常】乞不赐尊念。述事【云云】未由省侍。伏乞倍加调护。以介寿庆。下情虔祝之至。谨具不备
某年月日某百拜上覆
某亲尊前
家书外封须要平安字。使尊长家人辈见则喜。凡修尊长书。须要好纸真楷写。叙时令直言孟仲季。不可言新春首夏等语。皆为不谨。外封上直书某州某县不得使异名之类。不得用图书。若用名印无害
伯叔祖伯叔与侄孙子侄辈书
书奉某人夏热想汝清佳。此与骨肉偕安。述事云云不具某人书奉某人月日某人书
姑舅妻父母与外甥女婿书
某启秋凉想与尊幼如宜【妻之父母子婿则云几祖及外孙如宜】述事云云不悉某启甥某人【婿云某姓几哥】
上伯叔父母书【伯叔祖父母姑舅妗妻父母同】
某百拜上覆。孟春谨时。伏惟某亲尊候动止多福。自违侍右。无任瞻仰之至。某在于尊属也。不备不具不宣不悉。司马仪以为其处一也。今从俗用
夫与妻书
某咨春寒动履清胜。长幼皆安乐。某此粗遣。不烦挂念。述事云云不悉。某书达几姐【或云几娘】年月日发司马仪以为宜。从弟妹法作不悉。又按刘仪称字。无字称几姐。几娘
女人问候女人书
某启久不奉婉淑。第切眷恩。即辰春寒共惟淑候。动止蔓福。入事云云未由款对惟祈顺时。倍育慈爱不宣。某启上某位某人妆次
荅式
某启奉违淑德许久。深积柔思。锦字宠贶祗读慰浣。入事云云未由奉面。惟祈善□。式幅悃诚。奉复不宣。某启覆某位某人妆次
此以下俱各如常。勿劳远念述事云云未由参省。伏乞倍加保重。下诚虔祝之至。谨具不备○侄孙某百拜上覆某亲月日谨具上叔伯书则云侄姑及姑夫亦云侄上姨及姨夫舅并舅妻则云尊舅尊妗云甥上妻父母则云婿皆不称姓或寄远外封用名及姓则可也
与弟妹书
兄某启第几哥【妹则云几娘】冬寒体宜兄嫂粗常述事云不具兄某启某人月日
上兄姊表兄姊及姊夫书
某顿首再拜上覆。孟春谨月。伏惟某亲尊候多福。某自违左右。不胜依仰之至。某在此若常。幸不念及。述事云云伏乞倍加保重。卑情虔祝之至。谨具不宣
按刘仪舅之子称内弟。不书姓。姑之子称外弟。书姓。司马仪以兄姊书。皆可云座前。至刘仪以为宜。称左右别刘仪妇人致书于亲姻。不得用座前。左右之字。上姑舅尊长虽有封号。不得称之。亦不言拜称。有名亦不用。大抵文墨非妇人事。而不作为佳也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元〕无名氏编撰
乙集
家法
司马温公居家杂仪
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分之以职。授之以事。而责其成功。制财用之节。量入以为出。称家之有无。以给上下之衣食。及吉凶之费。皆有品节。而莫不均一。裁省冗费。禁止奢华。常须稍存赢余。以备不虞
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
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
凡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天欲明咸起。盥漱栉总。具冠带。昧爽。适父母舅姑之所。省问父母舅姑起。子供药物。妇具晨羞。供具毕始退。各从其事。将食妇请所欲于家长。退具而供之。尊长举筯。子妇乃各退就食。丈夫妇人各设食于他所。依长幼而坐。其饮食必均一。幼子又食于他所。亦依长幼席地而坐。男坐于左。女坐于右。及夕食亦如之。既夜。父母舅姑将寝。则安置而退。居闲无事。则侍于父母舅姑之所。容貌必恭。执事必谨。言语应对。必下气怡声。出入起居必谨扶卫之。不敢涕唾喧呼。于父母舅姑之侧。父母舅姑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
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毕则返命焉。或所命有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许。然后改之。若不许。苟于事无大害者必当曲从。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之子。况未必是乎
凡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不悦。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凡为人子弟者。不敢以富贵加于父兄宗族
凡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有宾客不敢坐于正厅。升降不敢由东阶。上下马不敢当厅。凡事不敢自拟于其父
凡父母舅姑有疾。子妇无故不离侧。亲□尝药饵而供之。父母有疾。子色不满容。不戏笑。不宴游。舍置余事。专以迎医检方合药为务。疾巳复初
凡子事父母。父母所爱亦当爱之。所敬亦当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
凡子事父母。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幼事长。贱事贵。皆仿此
凡子妇。未敬未孝。不可遽有憎疾。姑教之。若不可教。然后怒之。若不可怒。然后笞之。屡笞而终不改。子放妇出。然亦不明言其犯礼也。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子不宜其妻。父母曰。是善事我。子行夫妇之礼焉。终身不衰
凡为宫室。必辨内外。深宫固门。内外不共井。不共浴堂。不共厕。男治外事。女治内事。男子昼无故不处私室。妇人无故不窥中门。男子夜行以烛。妇人有故身出。必拥蔽其面。男仆非有缮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门。入中门。妇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仆无故不出中门。有故出中门。亦必拥蔽其面。钤下苍头。但主通内外之物。毋得辄升堂室。入庖厨
凡卑幼于尊长。晨亦省问。夜亦安置。坐而尊长过之则起。出遇尊长于途则下马。不见尊长经再宿以上则再拜。五宿以上则四拜。贺冬至正旦六拜。朔望四拜。凡拜数或尊长临时减而止之。则从尊长之命。吾家同居宗族众多。冬至朔望聚于堂上。丈夫处左西上。妇人处右东上。皆北向共为一列。各以长幼为序。共拜家长毕。长兄立于门之左。长姊立于门之右。皆南向。诸弟妹以次拜讫各就列。丈夫西上。妇人东上。共受卑幼拜。受拜讫。先退。后辈立受拜于门东西。如前辈之仪。若卑幼自远方至见尊长。遇尊长三人以上同处者。先共再拜。叙寒暄问起居讫。又曰再拜而止
凡受女婿及外甥拜。立而扶之。外孙则立而受之可也
凡节序及非时家宴上寿于家长。卑幼盛服序立。如朔望之仪。先再拜。子弟之最长者。一人进立于家长之前。幼者一人搢笏执酒盏立于其左。一人搢笏执酒注于其右。长者搢笏。跪。斟酒。祝曰。伏愿某官备膺五福。保族宜家。尊长饮毕。授幼者盏注。反其故处。长者出笏。俛伏。兴。退。与卑幼皆再拜。家长命诸卑幼坐。皆再拜而坐。家长命侍者徧酢诸卑幼。诸卑幼皆起序立如前。俱再拜就坐。饮讫。家长命易服。皆退。易便服。还复就坐
凡子始生。若为之求乳母。必择良惠妇人。稍温谨者。子能食。饲之教以右手。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诺万福安置。稍有知。则教之以恭敬尊长。有不识尊卑长幼者。则严诃禁之。六岁教之数与方名。男子始习书字。女子始习女工之小者。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始诵孝经论语。虽女子亦宜诵之。自七岁以下谓之孺子。早寝晏起。食无时。八岁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以谦让。男子诵尚书。女子不出中门。九岁男子诵春秋及诸史。始为之讲觧。使晓义理。女子亦为之讲觧论语孝经及列女传女戒之类。畧晓大意。十岁男子出就外傅。居宿于外。读诗礼传。为之讲觧。使知仁义礼智信。自是以往。可以读孟荀杨子。博观群书。凡所读书。必择其精要者而读之。其异端非圣贤之书传。宜禁之勿使妄观以惑乱其志。观书皆通。始可学文辞。女子则教以婉□听从及女工之大者。未冠笄者质明而起。总角靧面以见尊长。为供养祭祀。则左执酒食。若既冠笄。则皆责以成人之礼。不得复言童幼矣
凡内外仆妾。鸡初鸣咸起。栉总盥漱衣服。男仆洒扫厅事。及庭。钤下苍头洒扫中庭。女仆洒扫堂室。设椅卓。陈盥漱栉靧之具。主父主母既起。则拂床襞衾侍立左右以备使令。退而具饮食。得闲则浣濯纽缝。先公后私。及夜。则复拂床展衾。当昼。内外仆妾。惟主人之命。各从其事以供百役
凡女仆同辈谓长者为姊。后辈谓前辈为姨。务相雍睦。其有鬪争者。主父主母闻之。即诃禁之。不止。即杖之。理曲者杖多。一止一不止。独杖不止者
凡男仆有忠信可任者。重其禄。能干家事次之。其专务欺诈。背公徇私。屡为盗窃弄权犯上者。逐之
凡女仆年满不愿留者。纵之。勤旧少过者。资而嫁之。其两面二舌。饰虚造谗。离□骨肉者。逐之。屡为盗窃者。逐之。放荡不谨者。逐之。有离叛之志者。逐之
袁氏世范
思所以为善。又思所以使人为善者。君子之用心也。三衢袁公君载。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以论思献纳之资。屈试一邑。学道爱人之政。武城弦歌不是过矣。一日出所为书示镇曰。是可以厚人伦而美习俗。吾将版行于兹邑。子其。为我是正而为之序。镇熟读详味者数月。其言则精确而详尽。其意则敦厚而委曲。习而行之。诚可以为孝悌。为忠恕。为善良而有士君子之行矣。然是书也。岂惟可以施之乐清。达诸四海可也。岂惟可以行之一时。垂诸后世可也。噫。公为一邑而切切焉欲以为己者。为人如此。则他日致君泽民。其思所以兼善天下之心盖可知矣。镇于公为太学同舍生。今又蒙赖于桑梓。荷意不鄙乃敢。冠以骫骳之文。而欲目是书曰世范可乎。君载讳采。淳熙癸卯长至日承议郎前权通判隆□军府事刘镇序
睦亲
兄弟子侄同居。长者或恃长凌轹卑幼。专用其财。自取温饱。因而成私簿书出入不令幼者预知。幼者至于饥寒。必启争端。或长者处事至公。幼者不能承顺。盗财以为不肖之资。尤不能和。若长者总持大纲。幼者分干细务。长必幼谋。幼必长听。各尽公心。自然无争
朝廷立法于分析一事非不委曲。然有窃众营私。却于典买契中称系妻财置到。或诡名置产。官中不能尽究。又有起于贫寒。不因父祖资产。自能奋立。营置财业。或虽有祖众财产。别自殖立私财。其同宗之人必求分析。至于经州县所在官府。累年争讼。各至破荡而后已。若富者反思果是因众成私不分与贫者。于心岂无慊。果是自置财产分与贫者。明则为高义。幽则为阴德。又岂不胜连年争讼。妨废家务。及资备褁粮嘱托胥吏贿赂官员之费耶。贫者亦宜自思彼实窃众。亦由辛苦营运以至增置。岂可悉分之。况彼之私财。吾受之宁不有愧。苟能知此。必不至争讼也
人之有子。须使有业。贫贱有业。不至于饥寒。富贵有业。不至于非为。凡富贵之子弟。耽酒色。好博奕。异衣服。饬舆马。群小为伍。以至破家者。非其本心之不肖。由无业以度日。遂起为非之心。小人赞其为非。则有哺啜钱财之利。常乘间而赞成之。子弟早宜省悟
应亲戚故旧有所假贷。不若随力给与之。言借则我望其还。不免有所索。索之既频。而负偿者反曰。我欲偿之。以其频索。则姑巳之。方其不索则又曰。彼不下气。问我。我何为强还之。故索亦不偿。不索亦不偿。终于结怨而后已。盖贫人之假贷。初无欲偿之意。纵其欲偿。则将何偿。或假贷作经营。又多以命穷计拙而折阅。方其始借之时。礼恭言逊。其感恩之心指天誓日可表。及至责偿之日。恨不以兵刄相加。所谓因财成怨矣。俗谓不孝怨父母。欠债怨财主。不若念其贫。随吾力之厚薄以与之。则我无责偿之念。彼亦无怨于我
子孙有过。父祖多不自知。贵官尤甚。盖子孙有过多掩蔽父祖之耳目。外人知之。窃笑而已。至于乡曲贵官。人之进见有时。称道盛德之不暇。岂敢言其子孙之非。况又自以子孙为贤而以人言为诬。故子孙有弥天之过。而父祖不知也。□有家训稍严。而母氏犹有庇其子之恶。不使其父知之。富家之子孙不肖。不过耽酒近赌博破家之事而已。贵官之子孙不止于此。强索人之钱财。强贷人之钱财。强借人之物而不还。强买人之物而不偿。亲近群小。则假势以凌人。侵害善良。则饬辞而妄讼。乡人有曲理犯法事认为己事。名曰担当。乡人有争讼。则伪作父祖之简。干恳州县。以曲为直。差夫借船。放税免罪。以所得为酒色之娱。殆非一端。其随侍也。私令吏人买物。私托场务买物。皆不偿其直。吏人补名。吏人免罪。吏人有优润。必责其报。典买婢妾。限以低价而使他人填陪。或同院子游狎。或干场务放税。其它妄有求觅。亦非一端。不恤误其父祖陷于刑宪也。凡为人父祖者知此。事常关防。更宜询访。或庶几焉。同姓之子。昭穆不顺。亦不可以为后。鸿鴈虽微。犹不乱行。人乃不然。至于叔拜侄。于理安乎。设不得已养弟养孙以奉祭祀。当抚之如子。与之财产。受所养者奉之如父。如古人。为嫂制□今世。为祖承垂之意。而昭穆不乱
古人谓周人恶媒。以其言语反复。绐女家则曰男富。绐男家则曰女羙。近世尤甚。若轻信其言而成婚。则夫妻反目。至于仳离者有之。大抵。嫁娶固不可无媒。而媒者之言不可尽信如此。宜谨察于始
人之姑姨姊妹。及亲戚妇人年老。而子孙不肖。不能供养者。不可不收养。然又须关防。恐其身故之后。其不肖子孙妄经官司。称其人因饥寒而死。或称其有遗下囊箧之物。官中受词。必为追证所扰。须于生前。白之于众。质之于官。称身外无余物。凡要为高义之事者。必当预防之。
父祖高年怠于管干。多将财产均给子孙。若父祖出于公心。初无偏曲。子孙各能戮力。不事游荡。必至兴隆。若父祖缘有过房之子。有前母后母之子。有子亡而不爱其孙。又有虽是一等子孙自有憎爱。凡衣食财物。亦有厚薄。致令子孙力求均给。其父祖于其中又有轻重。安得不起他日争端。若父祖缘子孙内有不肖者。虑其侵害。不得已而均给者。止可逐时均给财谷。未可均给田产。若均给田产。彼以为已分所有。必邀求尊长立契典卖。典卖既尽。窥觑他房从而婪取。必至兴讼。使贤子贤孙被其扰害。同于破荡。不可不思。大抵人之子孙。或十数人皆贤。其中有一不肖。则十数均受其害。至于破家者有之。国家法令百端终不能禁。父祖智谋日出终不能防。欲保延家祚者。览他家之已往。思我家之未来。可不修德熟虑以为长久之计耶
遗嘱之文。皆贤明之人为身后之虑。然亦须公平乃可以保家。如刼于悍妻黠妾。□后妻爱子。中有厚薄偏曲。或妄立嗣。或妄逐子。不近人情之事。不可胜数皆兴讼破家之端也
处己
世事多更变。乃天理如此。今世人往往见目前稍稍荣盛。以为此生无足虑。不旋踵而破坏者多矣。大抵天序十年一换甲。则世事一变。今不须广论久远。只以乡曲十年前二十年前比论目前。其成败兴衰。何尝有定势。世人无远识。凡见他人兴进。及有如意事。则怀妬。见他人衰退。及有不如意事。则讥笑。同居及同乡人。最多此患。若知天下事无定势。则自虑之不暇。何暇妬他人
应年高飨富贵之人。必须少壮之时。尝尽艰难。受尽辛苦。不曾有自少壮飨富贵安逸至老者。早年登科及早年受奏补之人。必于中年龃龉不如意。却于暮年方得荣达。或仕宦无龃龉。必其生事窘薄。忧饥寒。虑婚嫁。若早年宦达不历艰难辛苦。及承父祖生事之厚。更无不如意。多不获高寿。造物乘除之理。类多如此。其间亦有始终飨富贵者。乃是有大福之人。亦千万人中。间有之。今人往往机心巧谋。皆欲不受辛苦。至终身享富贵。及其子孙。终于人力不能胜天
人生世间自有知识以来。即有忧患不如意事。小儿呌号。皆其意有不平。自幼至少。至壮至老。如意之事常少。不如意之事常多。虽大富贵之人。天下之所仰羡以为神仙。而其不如意处各自有之。与贫贱人无异。特所忧虑之事异尔。故谓之缺陷世界。以人生世间无足心满意者。能达此理而顺受之。则可少安
凡人谋事。虽日用至微者亦须龃龉而难成。或已成而败。既而复成。然后其成也永久平宁。无复后患。若偶然易成。后必有不如意者。造物微机。不可测度。如此。静思之。则见此理。可以宽怀
人之性行虽有所短。必有所长。与人交游。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
凡人行已公平正直。可用此以事神。不可恃此以慢神。可用此以事人。不可恃此以傲人。虽孔子亦以敬鬼神事大夫畏大人为言。况下此者哉。彼有行已不当理者。中有所慊。动辄知畏。犹能避远灾祸以保其身。至于君子而偶罹于灾祸者。多由自负以召致之耳
人有詈人而人不荅者。必有所容也。不可以为人畏我而更求以辱之。人或起而我应。恐口噤而不能出言矣。人有讼人而人不校者。必有所处也。不可以为人畏我而更求以攻之。为之不已。人或出而我辨。恐理亏不能迯罪矣
同居之人。或往来须扬声曳履。使人知之。不可默造。虑其适议我。彼此惭愧。况其间有不晓事之人。好伏于幽暗处以伺人之言。此生事兴争之端也。凡人居僻静不可辄讥人。必虑有闻之者。俗谓墙壁有耳是也
人家不和。多因妇女以言激怒其夫及同辈。盖妇女所见不广远。不公平。所谓舅姑伯叔妯娌皆假合强为称呼。非为天属。故轻于割恩。易于修怨。非丈夫有远识。则为其役而不自觉。一家之中。乖变生矣。于是兄弟子侄隔屋连墙。至死不往来者。有无子而不肯以犹子为后。有多子而不与兄弟者。有不恤兄弟之贫。养亲必欲如一。宁弃亲而不顾者。葬亲亦欲均费。宁留丧而不葬者。其事多端。不可槩述。亦有远识之人。知妇女之不可谏诲。而外与兄弟相爱。私救其所急。私赒其所乏。不使妇女知之。彼兄弟之贫者虽怨其妇女。而爱其兄弟。至于分析不敢以贫而贪爱兄弟之财产者。盖由不听妇女之言。而先施之厚。因以得兄弟之心也
妇女易生言语者。多出于婢妾。婢妾愚贱。尤无见识。以他人之短言于主母。若妇女有见识。能一切勿听。则虚佞之言不复敢进。若听信之。从而爱之。则必再言之。又言之。使主母与人遂成深雠。而婢妾方且得志。奴隶亦多如此。若主翁听信。则房族亲故皆大失欢。而善良之仆。佃皆飜致诛责矣
士大夫之子弟。苟无世禄可守。无常产可依而欲为仰事俯育之计莫若为儒。其能习儒业者。命运亨通。可以取科第置富贵。次可以训导受束修之俸。否则事笔扎代笺简之役。次可以习点。读为童蒙之训。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啇伎艺可以养生。不至于辱先。皆可为也。子弟之流荡至于为乞丐窃盗。此最辱先之甚。世人有为之而不自愧者何哉
凡人生而无业。及有业而喜于安逸者。家富则习为下流。家贫则必为乞丐。凡人生饮酒无度。食物无筭。好淫滥习博奕者。家富而致于破荡。家贫而必为窃盗。
治家
夜间觉有盗。便须直言有盗。徐起逐之。盗必且窜。不可乘暗击之。恐盗之急以刀伤我。及误击自家之人。若持烛见盗击之犹庶几。若获盗已受拘执。自当凖法勿欧伤
刼盗虽小人之雄。亦自有识见。如富家平时不刻剥。又能乐施。又能种种方便。当兵火扰挠之际。犹得保全。至不忍焚毁其屋。凡盗所决意焚掠者。皆积恶之人。宜自省也
茅屋须常防火。大风须常防火。积油物积石灰须常防火。此类甚多。切宜仔细
富人有爱其小儿者。以金银珠宝之属饬其身。小人有贪者于僻静处坏其性命。而取其物。虽闻于官寘于法何益。小儿非有壮夫携抱。不可令游行街巷。恐有诱畧之人
清晨早起。昏晚早睡。可防婢仆奸盗。婢妾若与主翁亲近。多挟此私通。仆辈。有子则以主翁借口。畜愚贱之裔至破家者。多矣。凡有婢妾。不可不谨其始。而防其终
人有婢妾不禁出入。至与外人私通有姙。不正其罪而不遽逐去者。往往有于主翁身故之后。言是主翁遗腹子而求归宗。旋致兴讼。世俗所宜谨此。免累后人。
妇女多妬。有正室者少蓄婢妾。蓄婢妾者多无正室。夫蓄婢妾者。内有子弟。外有仆隶。皆当关防。制以主母犹有他事。况无所统辖。以一人之耳目临之。岂难欺蔽哉。暮年尤非所宜。使有意外之事当如之何。
夫置婢妾教歌舞。使侑樽以为宾客之欢。切勿蓄姿貌过人者。虑有恶客起觊觎之心。必欲得之。逐兽则不见泰山。苟势可以陵我则无所不至。绿珠之事。在古可鉴。近世亦有之。不欲指其名耳
婢仆有顽狠全不中使令者。宜善遣之不可留。留则生事。主或过于欧伤。此辈或挟怨。为恶有不容言者。婢仆有奸盗及逃亡者。宜送之于官。依法治之。不可私自鞭挞。亦恐有意外之事。或逃亡非其本情。或所窃止于微物。宜念其平日有劳。只畧惩之。仍前留备使令可也
婢仆有小过。不可亲自鞭打。盖一时怒气所激。鞭打之数必不记。徒且费力。婢仆未必知畏。惟徐徐责问。令他人执而打之。视其过之轻重。而定其数。虽不过怒。自然有威。婢妾亦自畏惮矣。寿昌胡倅彦特之家。子弟不得自打仆隶。妇女不得自打婢妾。有过则告之家长为之行遣。妇女擅打婢妾则挞子弟。此贤者之家法也
婢仆有过。既已鞭挞而使令。辞色如常。则无他事。盖小人受杖方怀怨。而主人怒不释。恐有轻生而自残者
婢仆有无故而自缢者。若其身温可救。不可觧其缚。须急抱其身令稍高。则所缢处必稍宽。仍更令一人以指于其缢处。渐渐宽之。觉其气渐往来。乃可觧下。仍急令人吸其鼻中使气相接。乃可以苏。或不晓此理而先觧其缢处。其身力重。其缢处愈紧。只一嘘气便不可救。此不可不预知也。如身已冷不可救。或救而不苏。当留本处。不可移动。呌集邻保以事闻官。仍令得力之人日夜同与守视。恐有犬鼠之属残其尸也。自刄不死。宜以物掩其伤处。或气绝亦当如前说。人家有井。于甃处宜为缺级。令可以上下。或有坠井投井者可令人救应。或不及。亦当如前说。溺水投井而水深不可援者。宜以竹篙及木板能浮之物投与之。溺者有所执则身浮可以救应。或不及亦当如前说。夜睡□死及卒。死者亦不可移动
婢仆宿卧去处。当为点检。冬无风寒。夏无蚊蚋。以至牛马六畜。遇冬寒各为区处牢圈栖息之处。此其仁人之用心。物我为一理也
蓄奴婢惟本土人最善。或病患。则有亲属为之扶持。或非理自残。有亲以明其事。或婢妾无夫子兄弟可依。仆隶无家可归。念其有劳不可不养。当预经官自陈则无患
雇婢仆须要牙保分明。牙保又不可令我家人为之
买婢妾不可不细询其所自来。恐有良人子女为人所诱。若果然则告之于官。不可还与引来之人。恐自残
佃仆妇女。有等于人家妇女小儿诱谑。莫令家长知而欲重息以生借钱谷。及借资物以济急者。皆有心于脱漏必无还意。而妇女小儿不令家长知。则不敢取索。终为所负。为家长者宜常以此言喻之
尼姑道婆媒婆牙婆及妇人以卖买针灸为名。皆不可令入人家。凡脱漏及引诱为不羙之事。皆此曹也
人户交易先凭牙人指出丘叚。参合契书文字。就问有无界至交争。重迭典卖。次问有无暪昧尊卑。未曾分析。寡妇幼子执凭交易。有无诸般违碍方可成契。必亲见其押字书契。交钱必有知证。已成契后。宜即投印管业割税。若因循不割税入户而为人告论。以致拘没官府。条令昭然。惟交易一事最为详明。盖欲以杜争端也。而人户不悉。乃至违法交易。不印契。不离业。不割税。以致重迭交易。词讼连年不决。岂非自取其辜哉
凡邻近利害之产。欲得之。宜增其价。不可恃势执其亲邻。及从典至卖。及无人敢买。而欲低折其价。万一他人买之。则悔且无及。亦争讼之由也
凡交易必须项项合条。即无后患。不可以人情契密不为之防。或失欢则成争端。如交易取钱未尽。及赎产不曾取契之类。宜即理会去着。或即闻官以绝将来词讼。切戒切戒。
贫富无定势。田产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买产之家当知此理。不可苦抑卖产之人。盖人之卖产。或缺食。或负债。或疾病。或死亡。或婚嫁争讼。欲百千之用。则鬻百千之产。若买产之家。即还其直。虽转手无存。且了其欲用。而为富家不仁之人。知其欲用之急。则阳距阴钩之。以重扼其价。既成契则姑还其直之半。则延自变量日辞以未办。或以此?夕少。或以米谷他物高价补偿。而出产之家必是窘乏。所得零微。随即耗散。向之准拟以办此事。今不复办矣。而又往来取讨跋涉之费出乎其中。彼富家方自喜以为善谋。不知天道好还。有及其身而获报者。纵不及其身而及其子孙。富家多不之悟。岂不迷哉
贪并之家。恃其豪强。见有产之家子弟昏愚不肖。及有缓急。多是将钱强以借与。或始借之时。设酒食以媚悦其意。或既借之后。历数年而不索。待其息多。又设酒食以诱。使之转息并为本钱而又生息。又诱勒其将田产折还。于条虽幸免。天网不漏。谚云。富儿更替做。迭相报也
有轻于举债者不可借。必是无藉之人。已怀负赖之意。凡借人钱谷。少则易偿。多则易负。故借多者虽力可还。亦不肯还。宁以所还之资为争讼之费者多矣
凡人之敢于举债者。必谓他日之宽余可以偿也。不知今日之无。他日何为而有。譬如百里之路。分为两日行。则两日可办。若以今日之路使明日并行。虽劳亦不可至。无远识之人。求目前宽余而那积在后者。无不破家也
凡有产必有税赋。须是先留输纳之费。却将余剩分给。日用。所入或薄。只得省用。不可侵支。临时官中追索。未免举偿充息。以致耗家。大抵曰贫曰俭。自是贤德切不可以此为愧。若能知此。则无破家之患矣
纳税虽有省限。须早纳为安。如纳苗米若不趁晴早纳。或值雨连日。将如之何。然州县多有不体量民力。如纳米初时又要干白加量。后且湿恶减量。又折为低价。如纳税绢物帛。初时必欲重厚实者。后来见纳数少。则放行折纳。人户揽子较量前后轻重。不肯搀先送纳。致被□道追扰。惟乡曲贤者自求省事。不以毫未之较遂愆期也
人有紏率钱物造桥修路及造渡船。宜随力助之。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且如道路既成。吾之晨出暮入。过桥乘渡。并无疏虞。皆所获福也人之经营财利。偶获厚息以致富厚者。必其命运亨通。造物者阴隲致此。其间有见他人获息之多。致富之速。则欲以人事强夺天理。如贩米则加之以水。卖盐则夹以灰。卖漆则和以油。卖药则杂以他物。如此等类不胜其多。目下得其嬴余。其心欣然。不知造物者随即以他事取去。终于贫乏。所谓人力不能胜天。大抵转贩经营。先存心地。凡物货必真。又须敬惜。不贪厚利。任天理如何。虽目下所得之薄。必无后患矣
起造屋宇。最人家至难之事。年齿高大。世事谙晓。于起造一事。犹多不悉。况未更事。其不因此破家者几希。盖造屋之时。必先与匠者谋。匠者惟恐主人惮费而不为。则必小其规模。节其费用。主人以为力可办。锐意为之。匠者则渐增广其规模。至数倍其费而屋犹未及半。主人势不可中辍。则揭债售产。匠者方喜兴作之未艾。工镪益增。余常劝人起屋宇。须十数年经营以渐为之。则屋成而家富自若。盖先定基址。或平高就下。或增卑为高。或筑墙穿池。逐年渐为之。期以十余年而后成。次议规模之大小。材木之若干。必籍其数。逐旋收买备足。期以十余年而毕备。次议瓦石之多少。皆预以渐而储之。虽工雇之费。亦不取办于仓卒。故屋成而家富自若也
家礼
冠礼略
男冠
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
温公曰。古者二十而冠。所以责成人之礼。盖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行于其人。故其礼不可以不重也。近世以来。人情轻薄。过十岁而总角者少矣。彼责以四者之。行。岂知之哉。往往自幼至长。愚騃若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今虽未能遽革。且十五以上俟其能通孝经论语。粗知礼义。然后冠之。其亦可也
必父母无期以上丧。始可行之
文公曰。大功未葬者。亦不可行
女笄
笄女子许嫁笄。母为主
文公曰。年十五虽未许亦笄
婚礼畧
主婚
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年十四至二十。
温公曰。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今令文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今为此说。所以参古今之道。酌礼令之中。顺天地之理。合人情之宜也
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丧。乃可成婚
文公曰。大功未葬。亦未可主婚。凡婚则以族人之长为主
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女氏许之。然后纳采
温公曰。凡议婚姻。必先察其父母与妇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慕其富贵。壻苟贤矣。今虽贫贱。安知异时不富贵乎。苟为不肖。今虽富贵。安知异日不贫贱乎。妇者。家之所由盛衰也。苟慕一时之富贵而娶之。彼挟其富贵。鲜有不轻其夫而傲其舅姑。养成骄妬之性。异日为患。庸有极乎。借使因妇财以致富。依妇势以取贵。苟有丈夫之志气者能无愧乎。又世俗好于襁褓童幼之时轻许为婚。亦有指腹为婚者。及其既长。或不肖无赖。或身恶疾。或家贫冻馁。或丧服相仍。或从官远方。遂至弃信负约。速狱致讼者多矣。是以先祖太尉尝曰。吾家男女。必俟既长。然后议婚。既通书不数月必成婚。故终身无此悔。乃子孙所当法也
又曰。文中子曰。婚娶而论财。夷虏之道也。夫婚姻者。所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至于立契约云某物若干。某物若干。以求售其女者。亦有既嫁而复欺绐负约者。乃驵侩卖婢鬻奴之法。岂得谓之士大夫婚姻哉。其舅姑既被欺绐。则残虐其妇以摅其忿。由是爱女者务厚其资装以悦其舅姑。殊不知彼贪鄙之人不可盈厌。资装既竭。则安用汝女哉。于是质其女以责货于女氏。而货有尽。而责无穷。故婚姻之家。往往终为仇雠矣。是以世俗生男则喜。生女则戚。至有不举其女者。用此故也。然则议婚姻有及于财者。皆勿与为婚姻。可也
纳采【纳其采择之礼即今所谓定也】
主人具书。夙兴奉以告于祠堂。乃使子弟为。使者如女氏。女氏主人出见。使者。遂奉书以告祠堂。出以复书授。使者。遂礼之。使复命壻氏。主人复以告于祠堂
纳币【币用色绢贫富随宜令人更用钗钏羊酒】
具书遣。使如女氏。女氏受书复书。同纳采之仪
亲迎
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壻之室。厥明壻家设位于室中。女家设次于外○初婚壻盛服。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子而命之迎。婿出乘马至女家俟于次。女家主人告祠堂。遂醮其女而命之。主人出迎。壻入奠鴈。姆奉女出登车。壻乘马先妇车。至其家导妇以入。壻妇交拜就坐饮食毕。壻出。复入脱服。烛出。主人礼宾
妇见舅姑
明日夙兴。妇见于舅姑。舅姑礼之。妇见于诸尊长。若冢妇则馈于舅姑。舅姑飨之。
庙见
三日主人以妇见于祠堂
壻见妇之父母
明日。壻见妇之父母。次见妇党诸亲。妇女礼壻如常仪
丧礼畧
治棺
温公曰。棺欲厚。然太厚则重而难以致远。不必高大。原地使圹中宽。易致摧毁。宜深。加之椁。虽圣人所制。自古用之。然板木岁久终归腐烂。徒使圹中宽大。不能牢固。不若不用之为愈也。孔子葬鲤有棺而无椁。又许贫者还葬而无椁。今不欲用。非。为贫也。乃欲保安亡者耳
程子曰。杂书有松脂入地千年化为茯苓。万年化为琥珀之说。盖物莫久于此。故以涂棺。古人已有用之者
置灵座设魂帛
温公曰。古者凿木为重以主其神。今令式亦有之。然士民之家未尝识也。故用束帛依神谓之魂帛。亦古礼之遗意也。
世俗皆画影。置于魂帛之后。男子生时有画像。用之犹无所谓。至于妇人生时深居闺门。出则乘辎軿拥蔽其面。既死岂可使画工直入深室。揭面之帛执笔訾相。画其容貌。此殊为非礼。又世俗或用冠帽衣履装饰如人状。此尤鄙俚。不可从也
高氏曰。古人遗衣裳必置于灵座。既而藏于庙中。恐当从此说。以遗衣裳置于灵座。而加魂帛于其上可也。文公曰。三礼图有画像可考。然且如温公之说。亦自合时之宜。不必过。泥于古也
立铭旌
以绛帛为铭旌。广绛幅。三品以上九尺。五品以下八尺。六品以下七尺。书曰。某官某公之柩。无官即随其生时所称。以竹为杠如其长。倚于灵座之右
丧杖
父丧杖用竹。母丧杖用木。
按五礼新仪曰。父杖竹。长与孝子心齐。助孝子之衰朽无力。竹有节。孝子有节哀之文。礼云。父丧杖竹。用自死竹为之。谓竹性不可改为。竹斩断而不能接续。盖母有接人之体。其杖用木。能接续之意也。白虎通云。母丧用桐为之。谓无根能生。又桐子生而不离枝叶。礼云。桐同也。取其同而有别。痛有致切也。敬亲之道。故圣人以竹木别之。梧桐之子随枝叶而生。取其母子无绝道也
成服
一曰斩衰三年
斩。不缉也。衣裳皆用极麄生布。旁及下际皆不缉。正服则子为父也
加服。则嫡孙父卒。为祖若曾高祖承重者也。父。为嫡子当为后者也。
义服。则妇。为舅也。夫承重则从服也。为人后者。为所后父也。为所后祖承重也。夫为人后。则妻从服也。妻为夫。妾为君也
二曰齐衰三年
齐。缉也。其衣裳制并如斩衰。但用次等生麄布缉其旁及下际
正服。则子为母也。士庶之子。为其母同。而为父后则降也
加服。则嫡孙父卒为祖母若曾高祖母承重者也。母为嫡子当为后者也。义服。则妇。为姑也。夫承重则从服也。为继母也。为慈母。谓庶子无母而父命他妾之无子者。慈己也。继母为长子也。妾为君之长子也
杖期
服制同上。但又用次等生布
正服。则嫡孙父卒祖在为祖母也。降服则。为父卒继母嫁则己从之也。夫为妻也。子为父后。则为出母。继母无服。继母出。则无服也
不杖期
服制同上。但不杖。又用次等生布
正服。则为祖父母。女虽适人不降也。庶子之子为父之母。而为祖后则不服也。为伯叔父也。为兄弟也。为众子也。为男女也。为兄弟之子也。为姑姊妹女在室及适人而无夫与子者也。妇人无夫与子者。为其兄弟姊妹及兄弟之子也。妾为其子也。加服。则为嫡孙若曾元孙当为后者也。女适人者。为兄弟之为父后者也
降服。则嫁母出母。为其子。子虽为父后。犹服也。妾。为其父母也
义服。则继母嫁母。为前夫之子从己者也。为□叔母也。为夫兄弟之子也。继父同居父子皆无大功之亲者也。妾。为君之众子也。舅姑。为嫡妇也
五月正服。则为曾祖父母。女适人者。不降也
三月正服则。为高祖父母。女适人者不降也
义服则继父不同居者。谓先同今异。或虽同居而继父有子。己有大功以上亲者也。其元不同居者。则无服
三曰大功九月
服制同上。但用粗熟布无负版
正服。则。为从父兄弟。姊妹。谓伯叔之子也。为众孙男女也
义服。则。为众子妇也。为兄弟子之妇也。为夫之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之子妇也。夫为人后者。其妻。为本生姑舅也
四曰小功五月
服制同上。但用稍细熟布
正服。则。为。从祖祖父。从祖祖姑。谓祖之兄弟姊妹也。为兄弟之孙为从祖父从祖姑。谓从祖祖父之子。父之从父兄弟姊妹也。为从祖父兄弟之子也。为从祖兄弟姊妹。谓从祖父之子。所谓再从兄弟姊妹者也。为外祖父母。谓母之父母也。为舅。谓母之兄弟也。为甥。谓姊妹之子。为。从祖母。谓母之姊妹也为同母异父之兄弟姊妹也
义服。为从祖祖母也。为夫兄弟之孙也。为从祖母也。为夫从兄弟之子也。为夫之姑姊妹适人者不降也。女为兄弟侄之妻已适人。亦不降也。为娣姒妇谓兄弟之妻相名。长妇谓次妇曰娣。姒妇谓长妇曰姒妇也。庶子为嫡母之父母兄弟姊妹嫡。母死则不服也。母出则为继母之父母兄弟姊妹也。为庶母慈己者。谓庶母之乳养己者。为嫡孙若曾玄孙之当为后者之妇。其姑在则否也。为兄弟之妻也。为夫之兄弟也
五曰缌麻三月
服制同上。但用极细熟布
正服。则为族曾祖姑谓曾祖之兄弟姊妹也。为兄弟之曾孙也。为族祖父族祖姑。谓族曾祖父之子也。为从父兄弟之孙也。为族父族姑。谓族祖父之子也。为从祖兄弟之子也。为族兄弟姊妹。谓族父子之所谓三从兄弟姊妹也。为曾孙玄孙也。为外孙也。为从母兄弟姊妹。谓从母之子也。为外兄弟谓姑之子也。为内兄弟谓舅之子也
降服。则庶子为父后者。谓其母。而为其母之父母兄弟姊妹。则无服也
义服。则为族曾祖母也。为夫兄弟之曾孙也。为族祖母也。为夫从兄弟之孙也。为族母也。为夫从祖兄弟之子也。为庶孙之妇也。士为庶母。谓父妾之有子者也。为乳母也。为婿也。为妻之父母。妻亡而别娶亦同。即妻之亲母虽嫁出犹服也。为夫之曾祖高祖也。为夫之从祖祖父母也。为兄弟孙之妇也。为夫兄弟孙之妇也。为夫从祖父母也。为从父兄弟子之妇也。为夫从兄弟之妻也。为夫从父姊妹适人者不降也。为夫之外祖父母也。为夫之从母及舅也。为外孙妇也。女为姊妹之子妇也。为甥妇也
一殇服
凡为殇服以次降一等。凡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应服期者。长殇降服大功九月。中殇七月。下殇小功五月。应服大功以下以次降等。不满八岁为无服之殇。哭之以日易月。生未三月则不哭也。男子已娶。女子许嫁。皆不为殇也。
凡男为人后。女适人者。为其私亲。皆降一等。私亲之。为之也亦然。女适人者降。服未满被出。则其本服。已除则不复服也。
作神主式
伊川程先生作神主式云。作主用栗。取法于时月日辰。趺方四寸。象岁之四时。高尺有二寸。象十二月。身博三十分。象月之日。厚十二分。象日之辰。【身趺皆厚一寸二分】剡上五分为圆首。寸之下勒前为额而判之。一居前。二居后。【前四分后八分】陷中以书爵姓名行【曰某故某官某公讳某字某弟几神主陷中长六寸圆一寸】合之植于趺【身出趺上一尺八分并趺高一尺二寸】窍其旁以通中。如身厚三之一【谓圆径四分】居二分之上【谓在七寸二分之上】粉涂其前。以书属称【属谓高曾祖考称谓官或号行如处士秀才几郎几公】旁称主祭之名【曰孝子某奉祀】加赠易世则笔涤而更之。【水以洗改之】外改中不改
(见图)
(见图)
(见图)
士丧礼疏曰。麻在首在要皆曰绖。分而言之。首曰绖。腰曰带○问绖腰之制。朱先生曰。首绖大一搤。只是拇指与第二较小绞带。又小于腰绖腰绖象大带两头长。垂下鲛带象革。带头一有彄子。以一头串于中而束之。朱先生曰。首绖右本在上者□□绖之制。以麻根处着头。右边而从头前向左围。向头后却就右边。元麻根处相接。以麻尾藏在麻根之下。麻根搭在麻尾之上。有缨者以其加于冠外。须着缨方不脱落也。
(见图)
□父八母服图。同居□父齐衰不杖期。谓子无大功之亲。从母适人所□□亦无大功服。不同居继父□继母□父齐衰三月。谓先随母与继父同居后异者。元不同居者则无服□丧杖期。谓继母嫁而子从子□育者。老不从或继母出无服养母嫡母□母慈母齐衰三年。谓养同宗及遣弃之子同亲母齐衰三年。谓妾生子唤父正室母曰嫡母齐衰三年服。是谓父再娶之母与亲母同齐衰三年。妾无子妾子无母父命之为母嫁。母□母齐衰杖期。谓父亡□母改嫡嫁人者。其母为子乃齐衰不杖期齐□杖期。谓父在而弃别被出之者。其母为子乃齐□不杖期□母□母缌麻三月。谓小年□乳哺己者。谓之乳母。缌麻三月。父有子之妾所生子唤曰庶母。乙集四十九。
外族服图
母舅【小功】 舅之子【缌麻】 甥妇【缌麻】
外祖【小功】妻父母【缌麻】 妻周年 女婿【缌麻】 外孙【缌麻】
母姨【小功】 姨之子【缌麻】 姑子【缌麻】
夫族服图
夫伯叔【大功】 夫兄弟【大功】 妯娌【小功】
夫祖【大功】夫父母【三年】 夫三年 夫侄【小功】 侄妇【缌麻】
夫姑【小功】 夫姊妹【小功】 堂侄【缌麻】
五服之图
三从 三从兄弟 三从
再从 从堂伯叔从堂兄弟 从堂侄男 再从
从 堂伯叔祖堂伯叔 堂兄弟 堂侄男 堂侄孙 从
亲 曾祖伯叔伯叔祖 亲伯叔 亲兄弟 亲侄男 亲侄孙 曾侄孙 亲
高祖始祖曾祖父母祖父祖母父母 己身 子妇 孙妇 曾孙 玄孙
亲 曾祖姑 祖姑 亲姑 亲姊妹 亲侄女 侄孙女 曾侄孙女 亲
从 堂祖姑 堂姑 堂姊妹 堂侄女 堂侄孙女 从
再从 从堂姑 从堂姊妹 从堂侄女 再从
三从 三从姊妹 三从
三从兄弟【缌麻三月其妻无服】
从堂伯叔【父母并缌麻三月服】
从堂兄弟【小功五月其妻无服】
从堂侄男【缌麻三月其妻无服】
堂伯叔祖【父母并缌麻三月服】
堂伯叔【父母并小功五月服】
堂兄弟【大功九月妻缌麻服】
堂侄男【侄小功五月服缌麻】
堂侄孙【缌麻三月其妻无服】
曾祖伯叔【父母并缌麻三月服】
伯叔祖【父母并小功三月服】
亲伯叔【父母并齐衰不杖期】
亲兄弟【齐衰不杖期妇大功】
亲侄男【齐衰不杖期妇大功】
亲侄孙【侄孙小功孙妇缌麻】
曾侄孙【缌麻三月其妻无服】
高祖始祖【齐衰三月】
曾祖父母【齐衰五月】
祖父祖母【齐衰不杖期嫡孙承祖父同父祖母同母】
父母【斩衰三年齐衰三年】
己身【谓为人后者父斩衰三年祖承重亦如之】
子妇【长子斩衰□子杖期□□杖期众妇大功】
孙妇【嫡孙杖期嫡妇小功庶孙三功妇三月服】
曾孙【缌麻三月】
玄孙【缌麻三月】
曾祖姑【缌麻三月姑夫无服】
祖姑【在室小功出嫁缌麻】
亲姑【在室周年出嫁大功】
亲姊妹【在室周年出嫁大功】
亲侄女【在室周年出嫁大功】
侄孙女【在室小功出嫁缌麻】
曾侄孙女【在室缌麻出嫁无服】
堂祖姑【在室缌麻出嫁无服】
堂姑【在室小功出嫁缌麻】
堂姊妹【在室大功出嫁缌麻】
堂侄女【在室小功出嫁缌麻】
堂侄孙女【在室缌麻出嫁无服】
从堂姑【在室缌麻出嫁无服】
从堂姊妹【在室小功出嫁缌麻】
从堂侄女【在室缌麻出嫁无服】
三从姊妹【在室缌麻出嫁无服】
治葬
三月而葬。前期择地之可葬者
温公曰。古者天子七月。诸侯五月。大夫三月。士踰月而葬。今五服年月。敕王公以下皆三月而葬。然世俗信葬师之说。既择年月日时。又择山水形势。以为子孙贫富贵贱愚贤寿夭尽系于此。而其为术又多不同。争竞纷纭。无时可决。至有终身不葬。或累世不葬。或子孙衰替妄失处所。遂弃捐不葬者。正使殡葬实能致人祸福。为子孙者。亦岂忍使其亲臭腐暴露而自求利耶。悖礼伤义无过于此。然孝子之心虑患深远。恐浅则为人所挨。深则湿润速巧。必求土厚水深之地而葬之。所以不可不择也。或曰。家贫乡远不能归葬。则如之何。公曰。子游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无。子游曰。有无恶乎齐。夫子曰。有母过礼。苟无矣。敛手足形还葬。悬棺而窆。人岂有非之者哉。昔廉范千里负丧。郭平自卖营墓。岂待丰富然后葬其亲。或在礼未葬。不变服。食粥。居庐。寝苫枕块。盖悯亲之未有归。故寝食不安。柰何舍之出游。食稻衣锦。不知其何以为心哉。世人又有游宦没于远方。子孙火焚其柩收烬归葬者。夫孝子爱亲之肌体。故敛而藏之。残毁他人之尸。在律犹严。况子孙乃悖谬如此。其始盖出于羌胡之俗。浸染中华。行之既久。习以为常。见者恬然曾莫之恠。岂不哀哉。延陵季子子死。葬于嬴博之间。孔子以为合礼。必也不能归葬。葬于其地可也。岂不犹愈于焚毁乎。又曰。昔者吾诸祖之葬也。家甚贫不能具棺椁。自太尉公而下始有棺椁。然金银珠玉之物。未尝以锱铢入于圹中。将葬太尉公。族人皆曰葬者家之大事。柰何不询阴阳。此必不可。吾兄伯康无如之何。乃曰。询于阴阳则可矣。安得良葬师而询之。族人曰。近村有张生者。良师也。数县皆用之。兄乃召张生许以钱二万。张生野夫也。世为葬师。为野人葬所得不过千钱。闻知大喜。兄曰。汝能用吾言。吾畀尔葬。不用吾言。将求他师。张曰。惟命是听。于是兄自以己意处岁月日时及圹之浅深广狭道路所从出。皆取便于事者。使张生以葬书缘饰之。曰。大吉。以示族人。族人皆悦无违异者。今吾兄年七十九以列卿致仕。吾年六十六。忝备侍。从。宗族之从仕者二十有三人。视他人之谨用。葬书。未必胜吾家也。前年吾妻死。棺成而敛。装办而行。圹成而葬。未尝以一言询阴阳家。迄今亦无他故。吾尝疾阴阳家立邪说以惑众。为世患。于丧家尤甚。顷为谏官尝奏乞禁天下葬书。当时执政莫以为意。今着兹论。庶俾后之子孙葬必以时。欲知葬具之不必厚。视吾祖。欲知葬书之不足信。视吾家。
程子曰。卜其宅兆。卜其地之美恶也。非阴阳所谓祸福者。地之美者。则其神灵安。其子孙盛。若培拥其根而枝叶茂理固然也。地之恶者。则反是。然则曷谓地之美者。土色之光润。草木之茂盛。乃其验也。父祖子孙同气。彼安则此安。彼危则此危。亦其理也。而拘忌者惑以择地之方位。决日之吉凶。不亦。泥乎。甚者不以奉先为计。而专以利后为虑。尤非孝子安厝之用心也。惟五患者不得不谨。须使他日不为道路。不为城郭。不为沟池。不为贵势所夺。不为耕犂所及也。一本云。所谓五患者。沟渠道路。避材落。远井窑。按古者葬地葬日。皆决于卜筮。今人不晓占法。且从俗择之可也。
穿圹
温公曰。今人葬有二法。有穿地直下为圹而悬棺以窆者。有凿隧道傍穿土室而撺柩于其中者。按古唯天子得为隧道。其它皆直下为圹而悬棺以窆。今当以此为法。其穿地宜狭而深。狭则不崩损。深则盗难近也。
刻志石
用石二片。其一为盖。刻云某人之墓。其一为底。刻云某人讳某字某某州某县人。父某母某。某年月日生。某年月日终。某年月日葬某地。以二石字面相向而以铁束束之。埋之圹前近地面三四尺间。虑异时陵谷变迁。或误为人所动。而此石先见。则人有知其姓名者。庶能为掩之也。
坟高四尺。立小石碑于其前。亦高四尺。趺高尺许
温公曰。按令式坟碑石兽大多寡虽各有品数。然葬者当为无穷之规。后世见此等物。安知其中不多藏金玉耶。是皆无益于亡者。而反有害。故令式又有贵得同贱。贱不得同贵之文。然则不若不用之为令矣。文公曰。今按孔子防墓之封。其崇四尺。故取以为法。用司马公说别立小碑。但石须阔尺以上。其厚居二之一。圭首而刻其面如志之盖。乃畧述其世系名字行实而刻于其左。转及后。右而周焉。妇人则俟夫葬乃立。面如夫亡志盖之刻云
三虞祭。葬之日。日中而虞。或墓远。则但不出是日可也。若去家经宿以下。则初虞于所馆行之。郑氏曰。骨肉归于土。魂气则无所不之。孝子其彷徨三祭以安之。葬时奠而不祭。但酌酒陈馔再拜而已。虞始用祭礼。卒哭则又谓之吉祭○遇
卒哭
檀弓曰。卒哭曰成事。是日也。以吉祭易丧祭。故此祭渐用吉礼。三虞后刚日卒哭
祔祭
檀弓曰。殷既练而祔。周卒哭而祔。家礼用卒哭明日而祔
小祥 〔朞而小祥〕
自丧至此不计闰凡十三月。古者卜日而祭。今止用初忌以从简易。郑氏曰。祥吉也。大祥放此
大祥 〔再朞而大祥〕
自丧至此。不计闰凡二十五月。亦止用第二忌日祭
禫 〔大祥之后中月而禫〕
自丧至此。不计闰月。二十七月。文公曰。间一月也。郑氏曰。澹澹然平安之意
温公曰。士虞礼中月而禫。郑注曰。中犹间也。禫祭名也。自丧至此凡二十七月。所谓中月而禫者。盖禫祭在祥月之中也。历代多从郑说。今律勑三年之丧。皆二十七月而除。不可违也。文公曰。二十月祥后便禫。看来当如王肃之说。于是月禫徙月乐之说为顺。今从郑说。虽是礼宜从厚。终未为。当
祭礼畧
时祭〔用仲月〕
孟春下旬之首。择仲月三旬各一日。或丁或亥
温公曰。王制大夫士有田则祭。无田则荐。注祭以首时。荐以仲月。今国家惟享太庙用孟春。自周六庙濮王庙皆用仲月。以此私家不敢用孟春
高氏曰。何休曰。有牲曰祭。无牲曰荐。大夫牲用羔。士牲用豚。庶人无常牲。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鴈。取甚新物相宜。凡庶馐不踰牲。若祭以羊。则不以牛为馐也。今人鲜用牲。唯设庶馐而已
文公曰。凡祭主于尽敬爱之道。诚而已。贫则。称家之有无。疾则量筯力而行之。财力可及者。自当如仪
冬至祭〔始祖〕
程子曰。此厥初生民之祖也。冬至一阳之始。故象其类而祭之
立春祭〔先祖〕
程子曰。初祖以下高祖以上之祖也。立春生物之始。故象其类而祭之
季秋祭〔祢〕
程子曰。季秋成物之始。亦象其类而祭之。继祢之宗以上皆得祭。惟攴子不祭
文公曰。某家旧时时祭外。有冬至立春季秋三祭。后以冬至立春二祭。始祖之祭似禘。先祖之祭似祫。于理似僣。觉得不安。遂已之。至于季秋依旧祭祢
忌日祭
文公母夫人忌日着黔墨布衫。其巾亦然。问今日服色何谓。曰。岂不闻鴽子有终身之丧
墓祭
三月上旬。择日而祭之
文公曰。古人无墓祭。唐人亦不见有墓祭。但是拜扫而已。或问墓祭祭后土否。曰。就墓外设位而祭。冠婚丧祭。四礼之废已久。是可哀已。按季氏居家必用。初卷畧载文公家礼。其意甚善。又按秦氏。本不载。别载孙氏荐飨仪范。今观文公家礼。非可妄损益。近世士大夫家能行之者。详见本书全帙。于祭礼一条。孙氏家仪。亦可参择用之。故并存于后
孙氏荐飨仪范
序畧曰。先王之制祭礼也。不欲数。数则烦。不欲疏。疏则怠。君子濡春露履秋霜。必有凄怆悚惕之心。是故春禘秋尝。夏商相袭。周公以禘为王者之祭。易名曰祠。而鲁人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至于春以韭卵。夏以鱼麦。秋以豚黍。冬以稻鴈。虽庶人不得废时荐也。经曰。祭从生者。盖视子孙之为大夫为士为庶人也。传曰。祭从先祖。又重于子孙改作也。礼固不敢轻议。酌古参今。唯其宜。唯其称。或庶几焉。故取上士祭飨之时。传古士庶人之礼。着孙氏荐飨仪范。实取有田则祭。无田则荐之义。虽贫窭衣食不充。亦可求仁者之粟力行之。所以标显孙氏者。犹唐范传正时飨仪行之于家。使子孙奉以周旋云尔。绍兴三年孙伟叙
时月第一
正月朔旦。三阳交泰。万物发生。乃人道报本反始之时。为一岁初祭
春荐。以清明节日
夏荐。以五月五日
秋荐。以九月九日
冬荐。以冬至日。并岁旦一岁共五祭
世俗以冬至后一百五炊熟不火食。以待清明改火。谓之寒食。盖晋风因介子推。逃文公之禄。文公焚山久而成俗。今河东士民以枣面为炊饼。贯柳枝于户上。号曰子推。遂变为寒食节。天下往往不以为非。汉并州剌史周举尝作文辨之。久而难变也。俚儒又缘开元拜扫之仪。于是日野祭。尤违典训。亦数百年矣。今之清明日为春荐。四时荐飨并寝。若子孙得路归守丘墓。则在家荐飨毕。诣神道洒扫展省。【城外望拜扫除墓左右芜秽外望再拜而退不携酒馔行】
自汉至唐。臣庶飨祭。皆避孟月。或以二分。或以二至。或以社。或以蜡日。社与蜡唐人固尝论其失矣。但上世以来。多用岁旦冬至为合祭。八节为荐新。疏数又不常。亦有故辄废。率不合礼。今于四时折中。以传禴祠烝尝之义云
版位第二
唐诸家祭仪。皆用开元礼。文武官六品以下。达于庶人。祭于正寝。国朝士族相因。凡登朝籍。皆得祭三世。伟家祭三世。亦数十年。古之朝天子者。谓之大夫。盖今之朝臣也。固当尊祖矣
古者士大夫皆有家庙。既虞则作主。刻官封名氏。今以祭寝之礼参酌。以栗木作牌子。高一尺三寸半。曾祖曰曾大考官封。妣曰。夫人某郡某氏。祖曰大考官封。妣曰。某郡某氏。父曰显考官封。妣曰某郡某氏。匣而藏之。遇荐飨则俟排办讫。祭主捧而置于几。祭毕复藏之其匣。于正寝侧室奉香火。旦朝之【谓晨兴盥栉罢冠带入室上香肃拜而退】眉山。刘氏曰。虞者既葬返哭而祭也。盖未葬则柩犹在殡。既葬则返而亡焉。则虞度其神气之返。于是而祭以安之。且为木主而托之。以凭依焉。故谓之虞主。尝求之传注。谓天子九虞。以九日为节。诸侯七虞。以七日为节。大夫五。士三。由是言之。既葬而虞。虞而卒哭。降杀有等。自春秋末世。大夫僣用诸侯七虞之礼矣。后代循习莫究其义。而世俗遂以亲亡以后。每七日必供佛饭僧。以为是日当于地府见某王者。吁。古人七虞之说。乃如是哉。故世之治丧者。未葬则当朝夕奠。朔望殷奠。既葬则作主虞祭。不必惑于浮屠斋七之说。庶乎可谓祭之以礼矣
四时荐享。肆筵设几。谓如南向之寝。则曾祖坐在其中。以东为上。祖座在东。考座在西。皆以北为上。东向西北向之寝放此。庙祭则东向位为尊。今荐仪也。所以不同
忌日质明。设几筵于正寝。捧位版置几上祭毕伏岁皆如上仪
荐馔第三
春荐韭卵【以韭为俎以卵馐馔】
夏荐麦鱼【以新面为炊饼以鲫鲤鱼馐馔】
秋荐豚黍【以新黍粟米炊饼侑蒸豚】
冬荐稻鴈【以新粳米炊饭侑蒸鴈无鴈则以鸡鹅鸭代之】
四时荐新外。兼以鸡羊鹿豕共造熟食五品。时果五品【无果实处煎粉饵以为之】菜五品【菘芥芦萌芜菁荀蕨随土地所有】
荐新之日。或有珍馔异果【谓本草或食经中所载者】并听兼列。礼曰。庶人无故不食珍。必先祭飨也
祭馔皆女妇主之。或有故【谓疾病】即用庖人。子孙躬亲厨爨监视
荐飨之味贵于新洁。称家有无。太丰则近乎僣侈。太俭则近乎迫隘。皆君子所不取。唯丰洁所中可以常守。礼虽王公大飨。不用亵味。不贵多品。今寝荐庙祭不同。庙祭乃有养牲外首之仪。今时飨止用熟食五品。参酌折中。不可增减。有力则豕一羊一。前祭一日宰之。无力则度。斯仪宜用物。巿肆售之
忌日以鸡鱼羊豕。随屠肆所有之味。造熟食五品
每月朔旦于藏版匣之室中。设时果五品盘醆三副。以清酌献
祝辞第四【随时于官封某公下改用】
元旦云:维某年岁次某甲子。某月某甲子朔旦【他节即云某甲子朔某日甲子】嗣曾孙具官某【无官即称名一】敢昭告于曾大考官封某公。伏以禴祠烝尝。四时之荐祭义。盖秉周礼人道之遗夏正。永推报本之诚。莫大致严之重。谨于疏怠。不敢越踰。酒醴□□。牢馔馨洁。祗率惟恪。仰冀鉴歆。尚飨○
清明云:伏以惟春之和。万物秀茁。献韭以卵厥有故常。谨以清明。祗率祠事。致严斯恪。仰冀降歆。尚飨○
端午云:伏以仲夏尝麦。侑以鲜鳞。厥有故常。不敢不谨。谨以端午。祗率禴事。致严斯恪。仰冀鉴歆。尚飨○
重九云:伏以农夫之庆。百谷用成。黍稷馨香。适当时荐。谨以重九。祗率尝事。致严斯恪。仰冀鉴歆。尚飨○
冬至云:伏以闭蛰而烝。盖有古制岁之义。实见于经。维日至之迎长。乃周家之正月。谨以冬至。祗率烝事。荐稻之恪。仰冀鉴歆。尚飨○
忌日云:维某年岁次某甲子。某月甲子朔。某日甲子。嗣曾孙具官某。敢昭告于曾大考。官封某公。伏以四时改易。忌日在辰。恭设几筵。仰思教诲。终身之慕。言不胜情。尚飨。伟逮事曾门而继家嫡。故其忌日之辞如此。不逮事大考以上。则改用下辞。恭设几筵。谨陈薄礼。庶或来格。克鉴微诚。尚飨
眉山刘氏曰。或问伊川先生曰。忌日祀两位否。先生曰。只一位。愚谓家庭之祭。与国家祀典不同。家庭晨夕旦望于父母之敬。未尝举一而废一也。鲁人之祔也合之。孔子以为善。忌祭何得不然。故忌祭仍当兼说考妣。若祖考忌日。则祝辞末句增曰。谨奉妣某氏夫人配。妣忌日。则曰。谨奉以配考某公。后之君子。更宜审择。夫祭者。孝子所以飨亲。义所以致严也。自汉魏以来。诸家祭法。有迎神送神之仪。乃在庙中。礼虽乐以迎来。哀以送往。亦庙祭尸出入之事。今时荐。但以祝文致诚而已
器服第五
祭器尚质素。贵纯洁。古之庙制。鼎俎笾豆奇耦有差。生时飨用之物。事死如事生。故以生时用器奉之。近世用盘盏碗碟亦斯义也。今每位用盏子十。或圆径六寸。素木加漆。或丹或黑铅锡铜厢之。庶可耐久。不及漆素木亦可。贫不能具。即五事【十则六荐熟食果蔬各为二事五则半比】盘盏一【或铜或锡或用陶器】碗二【制度如盏子而深一以饭一以羹】
祭服。有官者服其赐服。无官者服深衣【依礼记制度布为之】
行事第六
祭前二日。修具排办濯器皿
前一日致斋【为不饮酒食肉吊丧问疾若官守则托疾在假一日】
祭之日。鸡初鸣。兴盥栉。服其服。入祭室。具灯烛陈酒樽列祭馔讫。鸡二鸣行事
癸之日。三鸣。初献。诣藏匣前焚香。捧位版置于所设之座。躬亲酌酒于盏。三上香。跪奠酒于几上。【以洗承之】俛伏兴再拜。跪。读祝文。又俛伏兴再拜。复位。亚献。躬亲酌酒于盏跪奠。俛伏兴再拜。终献如亚献之仪。若一人兼行三献。每奠皆如上仪。仍依昭穆次序。【三代各设一座】先曾祖。次祖。次考。皆毕。即于灯烛上焚祝文。再拜。捧位版藏之。讫。退
遇忌辰设凡筵一所。质明陈酒樽祭馔毕。祭主诣藏匣捧位版置凡上再拜。三上。酌酒于盏跪奠。俛伏兴再拜。跪读祝文。俛伏兴再拜。少顷【如人行一里久】再奠俛伏兴再拜。焚祝文。捧位版藏之。讫。退
每月朔旦。初。酌酒。三上香。跪奠。俛伏。。鞠躬。祷曰。某月朔旦。嗣曾孙某。谨以清酌。献曾大考显考。【各举官称】伏乞歆格。再酌再奠。三酌三奠毕。凡在位子孙作一列再拜讫。退
夫祭仪以致诚为本。中礼为文。所为洞洞属属然。在其孝钦尔。有子弟即分三献。祭日前期相与讲习。阙则祭主独为之。行事时无太亟急无太舒缓。急则纷纭舛错。缓则跛倚。不能卒事矣。凡荐飨以鸡二鸣行事。有官守。冬至正旦以鸡初鸣。【半夜盥栉】月朔以鸡三鸣行事。忌日祖考去给假曾在疾在假一日。近世焚楮泉及下里伪物。唐以前无之。盖出于王玙辈牵合寓焉之义。数百年间俚俗相师。习以为常。至于祀上帝亦有用之者。皆浮图老子之徒。欺惑愚众。天固不可欺。乃自欺尔。士大夫从而欺其先。是以祖考为无知也。颜。曾公尝不用矣。惜乎不以文字导愚民焉。伟今一切斥去之。有违此训。非孙氏子孙也
季明赵氏族葬图
凡为葬九世之茔。当以祖墓分心。南北空四十五步。使可容昭穆之位。分心空五十四步。可容男女之殇位。东西不必预分。临时量所葬人数裁酌。
赵氏族葬之图
(见图)
族葬图说
宗法之坏久矣。人之族属。散无统纪。虽奉先之祀。仅伸于四亲。而袒免以还。不复相录。能知同享其所自出者寡矣。幸而周礼不泯。族葬之类。犹有一二存者。如祖茔拜扫。疏远咸集。馂福祚。相劳苦。序间阔。尚可见同宗之意也。但葬者惑于流俗。困于拘忌。冢墓丛杂。昭穆淆乱。使不可辨识。又或子孙丰显。耻葬下列。别建兆域。以远其祖。是皆可恨也已。今取墓大夫冢人之义。参酌时宜。为之图说。藏于祠堂以遗宗人。俾凡有丧。按图下葬。无事纷纷之说焉。盖家之祭。止于高曾祖考。亲亲也【按朱文公家礼词堂章当为四龛以奉先世高祖考妣居从西第一龛曾祖考妣次之祖考妣又吹之考妣居东龛嗣子易世则□近祧毁焉其亲尽者埋神主于墓所或祠堂两阶之间】墓之葬则以造茔者为始祖【谓从他国迁于此地没则子孙始造茔而葬者也墓居茔之中央北首妻没则祔其右有继室则妻居左而继室居右二人以上则左右以次祔焉其有子之妾又居继室之次亦皆与夫同封按礼虽以地道尊右而葬法周礼昭穆之制昭穆尚左故不得不遵用焉】子不别嫡庶。【不分孰为妻及继室所出孰为□□所出】孙不敢即其父。【不分兄或弟所生。及嫡庶贵贱也】皆以齿列昭穆。【诸子。尊祖之东南昭位。北首并列。以西为上。其正妻继室。有子之妾。各祔其夫之东。仍皆与夫同封。诸孙葬祖之西南穆位。北首并列以东为上妻继室有子之妾各祔其夫之西。余与昭同。凡昭穆之墓每一列。自墓分心南北相去各九步法阳数也每列东西则不可预分盖其所葬人数多寡难于前定也。若夫贵之与贱碑表存焉。为人子弟者不可以此而不序天伦哉】尊尊也。【知有其祖而不敢私祔其父也】曾玄而下左右祔。【诸曾孙。不分何房所出皆序齿列葬子之南。玄孙。序齿列葬孙之南】以其班也。【左。皆曰昭。右。皆曰穆】昭与昭并穆与穆并。【兄弟同列。祖孙同班。在昭位则用昭制在穆位则用穆制也】百姓可行也。【六世孙。在曾孙之南。七世孙在玄孙之南。八世孙在六世之南。九世孙。在七世之南虽至百世亦皆可祔焉】昭尚左。穆尚右。贵近尊也。【以近祖墓为上】北首。诣幽冥也。妻继室无所出。合祔其夫。崇正体也。妾从祔【妻曰合。妾曰从。】母以子贵也。【有子则然】降女君。明贵贱也。【按韩魏公葬所生母胡氏。其柩退适夫人之地尺许。故令谓凡妾之柩。当比正妻继室稍南。】与夫同封。示系一人也。其黜与嫁。虽宗子之母不合葬。义绝也。男子长殇。居成人之位。十有六。为父之道也。中下之殇处祖后。示未成人也。【十六至十九。为长殇。十二。至十五。为中殇。八岁。至十一。为下殇。凡为婚娶。即为成人。按周礼周人以殷之棺椁葬长殇以夏后氏之坚周葬中殇下殇又曰下殇葬于园舆机而往不棺敛于宫中自周公时已不舆机即葬于墓然尚有以见古人视长殇与中下之殇礼亦异矣。故今以长殇。居成人之位。中殇已娶亦然。其未娶者。与下殇葬祖之北稍东。殇女葬祖之北稍西。祖墓正北。不可下穴。其地东西空三步象三才也凡殇是祖之子与女其墓去祖比六步若孙则在祖之北孙女在女之北曾玄而下皆重行南首每一列自墓分心南北亦相去六步法阴数也盖昭穆前引用阳数殇后引用阴数凡葬此者男子先没则居西后没者次其东女子先没则居东后没者次其西皆不以齿为序按周礼先王之□子孙从葬而诸侯之祔者则前引大夫士之祔者则后引盖前贵后贱一以爵为尊卑同朝廷之礼也若后世长庶之冢其制不应乃尔祖当以齿之序而令成人前引殇后引亦不失礼意矣】
序不以齿。不期夭也。【如弟先葬而留兄之穴。则是预期其兄夭殇也】男女异位。法阴阳也。【男居祖北之□女居祖北之西】而昭穆必以班。不可乱也。【男女虽异位而二位东西相照必使每行共为一列】祖北不墓。避其正也。【嫌其当祖之首】葬后者皆南首。恶其趾之向尊也。嫁女还家。以殇处之。如在室也。【按程子曰弃女还家以殇穴葬之故今启穴在殇女位】妾无子犹陪葬。以思终也。【始祖之妾无子者亦陪葬子之西稍北南首子之妾与诸女相直而在祖妾之北孙之妾与孙女相直在子妾之北曾玄以下每列尽然而皆南首先葬者居东后葬者次其西不以娣姒年齿为序按礼古之公卿大夫为贵妾服缌士妾有子亦服之则公卿贵妾无子犹服也今之妾其无所出者生享诸母之尊□与路人不异据经揆义窃所未安故列诸茔内以广爱亲之意焉】族葬者。所以尊远祖。辨昭穆。亲逖属。宗法之遗意也。为子孙而葬其亲。苟非贫乏涂远。不祔于祖。与祔而不以其伦。则视死者为不物矣。其如焚尸沉骨。委之。乌鸢。孰不可忍也。尚何望其能事祖与宗人哉。呜呼。去顺效逆。葬不以礼。绳以春秋诛心之法。其亦难乎免矣
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元〕无名氏编撰
丙集
仕宦
文公小学书嘉言篇
吕氏童蒙训曰。事君如事亲。事官长如事兄。与同僚如家人。待羣吏如奴仆。爱百姓如妻子处官事如家事。然后能尽吾之心、如有毫末不至。皆吾心有所未尽也○或问簿。佐令者也。簿所欲为。令或不从、柰何。伊川先生曰。当以诚意动之今令与簿不和、只是争私意。令。是邑之长、若能以事父兄之道事之。过则归巳、善则惟恐不归于令。积此诚意。岂有不动得人○明道先生曰、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必有所济○刘安礼问临民、明道先生曰、使民各得输其情。问御吏。曰、正巳以格物○伊川先生曰。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此理最好○童蒙训曰。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当官者。凡异色人。皆不宜与之相接。巫祝尼媪之类。尤宜疏绝。要以清心省事为本○后生少年乍到官守。多为猾吏所饵。不自省察。所得毫末。而一任之间。不复敢举动。大抵。作官嗜利、所得甚少。而吏人所盗不赀矣、以此被重谴。良可惜也○当官者。必以暴怒为戒。事有不可。当详处之必无不中。若先暴怒。只能自害。岂能害人○当官处事。但务着实、如涂擦文字。追改日月。重易押字。万一败露。得罪反重。亦非所以养心格君。不欺之道也。
四事箴
律巳以廉
西山真公云:名德秀。字景先。建宁人也。
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不廉之吏。如蒙不洁。虽有他美。莫能自赎。故以此为四事之首。
臞轩王公云:名迈。字君实。兴化人也。惟士之廉。犹女之洁。苟一毫之点污。为终身之玷缺。母谓暗室。昭昭四知。汝不自爱。心之神明。其可欺。黄金五六驼。胡椒八百斛。生不足以为荣。千载之后。有余戮。彼美君子。一鹤一琴。望之凛然。清风古今。
中丞刘公云:名宣。字伯宣。大原人也。
条画。官吏犯赃。罪者。断罪除名。永不叙用。读至于此、宁不寒心。不惟自身污辱。日后累及子孙。人目曰。赃吏某之后。可以深戒。
抚民以仁
西山云:为政者。当体天地生万物之心、与父母保赤子之心。有一毫之惨刻、非仁也。有一毫之忿疾。亦非仁也。
臞轩云:古者。于民饥溺。犹巳饥溺。心诚求之。若保赤子。于戏。入室笑语。饮醲啮肥。出则敲扑。曾痛痒之不知。人心不仁。一至于斯。淑问之泽。百世犹祀。酷吏之后。令其余几。惟甘小人。而不为君子。
中丞云:国家设官。本以抚字庶民。既居民上。则民仰之如父兄。官之视民、亦当爱之如子弟。苟此心不存。而又因缘蠹害。明不畏公法。幽不念神明。必遭横逆、虽悔何追。
存心以公
西山云:传曰、公生明。私意一萌、则是非易位。欲事之当理。不可得也。
臞轩云:厚姻娅。近小民、尹氏所以不平于秉钧。开诚心。布公道。武侯所以独优于王佐。故曰、本心日月、利欲蚀之。大道康庄。偏见窒之。听信偏、则枉直而惠奸。喜怒偏则赏僣而刑滥。惟公生明。偏则生闇。
中丞云:公者。天理也。私者。人欲也。当官处事。常思天理。一以至公处之。上下无不悦服。若畏惧权豪。徇情亲旧。私意缠绕。以曲作直。将是为非。有罪得免。无辜受殃。自欺己心。难掩人口。以兹采访。宁不招愆。
莅事以勤
西山云:当官者。一日不勤、下必有受其弊者。古之圣贤。犹且日昃不食。坐以待旦。况其余乎。今之世。有勤于吏事者。反以鄙俗目之。而诗酒游宴。则谓之风流、闲雅。此政之所以疵。民之所以受害也。
臞轩箴:尔服之华。尔馔之丰。凡缕丝与颗粟。皆民力乎尔供、居焉而旷厥官。食焉而怠其事。稍有人心。胡、不自愧。昔者君子。靡素其餐。炎汗浃背。日不辞难。警枕计功。夜不遑安、谁为我师、一范、一韩、
中丞云:大舜谓克勤为贤。夫子以无倦为政、况食禄于官、州县事重。日加勤勉。尚有狱讼淹延。案牍堆积。为民上者、赋役浩繁。民之利病、靡不关心。傥或从事。宴游围猎。博奕双陆。悞事伤农。费财害巳。郡县之事。付之吏曹。安得公当。可不深戒。
十害箴
断狱不公
西山云:狱者、民之大命。岂可小有私曲。
中丞云:刑狱之事。暧昧未明。情态千变。苟不以至公无私之心详察其间、差之毫厘。人命死生系焉。公心议狱。尚有不周、如或畏权势而变乱是非。徇亲故而交通贿赂。好恶喜怒、私意一萌、断无平允。明有官刑。阴遭谴责、可不慎欤。
听讼不审
西山云:讼有实有虚、听之不审、则实者反虚。虚者反实矣。
中丞云:孔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江南珥笔之俗。最为不法。有一等豪猾税户。罢吏。乡老。把柄官府。乡曲少有忤巳者。使人饰、词陈诉、及两讼在庭、辩口利舌其被诬者往往愚懦、讷不能言。或引人强证。是非颠倒、不可不详、切须受状之时、再三引审。先责诬告反坐之状、然后施行。其间或有懦善之民。含冤赴诉、畏怕官司。不能尽情者。宜温言询问、庶得真情。若事不干巳而诉者、屏绝不受、如此自然讼简。
淹禁囚系
西山云:一夫在囚。举室废业。囹圄之苦。度日如岁。可久淹乎。
中丞云:谚云、画地为牢。誓不可入、狱中苦楚、与死为邻、且囚初到官。昼时公厅研问。所犯大情、验轻重收系。千照无事者。责保随衙。供定招欵。引审无差、轻者量情处断、重者结案待报。无得专委吏曹、推鞠、变乱是非。蔓引平民。为巧取之地。又囚人在禁。寒暑切身。饮食不时。人气充牣。多生疾疫。医药饭食、常加省视。死于非命。咎将谁归。公吏承人不禀官长、擅监系者、尤当禁绝、仍加惩戒。
惨酷用刑
西山云:刑者、不获巳而用、人之体肤、即巳之体肤也。何忍以惨酷加之乎。今为吏者、好以喜怒用刑、甚者或以关节用刑、殊不思刑者。国之典。所以代天紏罪。岂官吏逞忿行私者乎、
中丞云:书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盖刑者、国之典宪。安容自巳酷虐。残人肢体。损人肌肤。以为能吏。近日王侍郎、绳索膝跪、跨骑棘剌、灰汁秽水、灌人口鼻。悉皆禁绝。以见朝省二政宽恤。可不体乎。若纵吏推勘、法外绷吊、大棒拷讯、如此违犯、明有常刑
泛滥追呼
西山云:一夫被追。举家遑扰、有持引之需。有出官之费。贫者不免举债。甚者至于破家。其可滥乎。
中丞云:讼者。元竞本一二人、初又词、类攀竞人兄弟。父子亲邻、动辄数十。甚至与夫相殴。而攀其妻、与妇相争、而引其女、意在牵联、凌辱妇女、若官不详究。点紧关人三二名而追问、一付吏手。视为奇货。必据状悉追。无一人得免。走卒之执判在手。引带恶少、赫取无巳。未至官府。其家已破。故必量事之缓急。如杀人劫盗。必须差人掩捕。余如婚。田。鬪殴。钱谷。交关之讼、止令告人自赍。判状信牌、责付乡都保正勾解庶免民害。
招引告讦
西山云:告讦。乃败俗乱化之源、一有所犯。自当痛惩。何可勾引。今官司有受人实封状、与出榜召人告首阴私罪犯。皆系非法。
中丞云:珥笔徤讼之徒、官司当取具籍姓名、如遇诉讼到官。少有无理。比之常人。痛加惩治。若有卑幼诉尊长、奴婢告主人、自非谋反大逆之事。不得受理、宜加惩戒、此厚风俗之一端也、
赋役不均
西山云:科罚取财、今无此事。代以赋役不均。
中丞云:甚哉。赋役不均之弊。深为害民之事。切谓租税科敷。奸狡税家。将己产税苗。折作诡名。挟户岂止十百。如遇科役、倒在小户。潜匿茍免。又豪户买田。不行过割、只令业主。代输苗税。交结县道。知而不问、靠损淳良、役谓差设、乡都保正役等。县道多凭猾吏乡司。接受货贿。放富差贫、定一卖百、弊幸无穷。充役者。以被县吏生事追呼。愚善之人。畏避不敢出官、阴纳货财、百色追求、数月破产、为人上者、柰何不矜。其有编排义役。已定去处。不许无故紊乱成规。
重迭催科
西山云:税出于田、一岁一收。可使一岁。至再税乎。有税而不输。民户之罪也。输已而复责以输。是谁之罪乎。今之州县。盖有已纳而钞不给。或钞虽给而籍不销。再追至官。呈钞乃免。不胜其扰矣。甚至有钞不理。重纳而后已破家荡产。鬻妻卖子。往往由之。切宜深戒。
中丞云:吕舍人云、当官处事。常思有以及人、如科率之际。既不能免、便就其间。求所以便民省力、不使重为民害。真格言也。合将本县税户等第。置簿开写。某乡都保花名。租税数目。于县厅、置匮收藏、另置各乡都销簿。将纳户官钞。每日朱销。县官点检。不销簿书。不给户钞。重并追催者惩戒吏人、坐厅追问。欠多顽户。对众科决。余户自畏、依限可办、何必官吏引带人众下乡。恣其需索。比之官租费用数倍、此今日之通病、一犯到官、决无轻恕。
吏辈下乡
西山云:乡村小民。畏吏如虎纵吏下乡。犹纵虎出柙也。弓手土军。尤当禁戢。
中丞云:今之为民害者。莫甚于遣人下乡。比来官员多带人从过呼总领。提控。令史。奏差首领之类。既无本业又无请给。纵令于案分根趁催科。勾摄文帖。路家者、下县追锁吏人。乡都执事。县家者、下乡追扰税户。引帖到手。重若天符。南方本土吏人、凶险尤甚。多引承人。弓手。寨兵。恶少之徒、势如狼虎。所过鸡犬一空、酒食无筭。动辄锁索。打逼钱物。乞取不满、枝蔓乡邻。往往破产、犯者。痛治、柰何不悛、府县官僚。苟有爱民革弊之人。用心究治、庶得肃清
低价买物
西山云:物同。则价同、岂有公私之异。今州县。凡官司敷买、视市直。每减十之二三、或不即还。甚至白着。民户何以堪此。
中丞云:上司行移。收买军需诸物、须要照依时直、无致损民、今府州司县官吏。不体所行、不问有无、一槩科买、甚者。减损价直、又不画时给价、动辄经年、及入主典之手。恣意破除。虚作领状、虽为和买、过于白夺。败获者。岂胜追断。又有官吏。差人于乡都。收买布疋木绵。苎麻之类、妄作威福。损价害民、及传言于大家税户。收籴米谷。名为给价。实作馈送。取之奸巧。民畏气势。不敢告言。此等之事。速宜改革。一朝败露何异受赃。
赵氏拜命历
余家旧藏此书、信而有验。略为增益。悉有据依。凡弹冠愿仕。皆所欲知、因版行。以广其传。若选日时捷法。尤便于克择。并附于后。绍熙癸丑元夕。相庵赵师侠书。
总说第一
阴阳家流、使人拘而多忌。或曰、验否相半。岂不知轩帛大圣人也。授式玄女。藏之金匮。但后人罕得其旨。所用既差。验焉得中。今之所集。皆前贤纂集。行之必验者、即录于此。古人有言。善年不如善月。善月不如善日。善日不如善时。时善天轮地盘相加。吉将福神。直年岁日辰。及见卦也。此说虽不出于坛经。大抵。阴阳用即殊涂。终归一揆。此书不曰。坛经者、盖有鉴前贤称经之咎。故曰。拜命历。亦取黄帝七十二占中之名也。
释例第二
凡称年者。男从一岁。起丙寅也。称岁者、太岁、是也。称月者、月建、是也。称日者、今日之干。是也。称辰者、今日之支。是也。称将者。贵人以下。是也。称神者、功曹以下。是也。自朔而数之。亦谓之日。
辨姓第三
今人忌本音墓绝。白虎在月日并时上。古之人。未立姓氏、后代沿革或因国。因家。因官爵。因事。则五姓之设、非源阴阳而出、且破用五姓、吕才论之详矣。焉可执而用之。今莫若择日时、则乘王相而避囚死、不必固执此说。
择月第四
今人不用。正五九月。访彼名流。稽诸故实。皆无所据。愚尝论之。正五九月。斗建寅午戌、属火。臣为商。商为金。火能制金。是以忌之。坛经云、正月上旬。与九月下旬吉。往贤本指。以正月上旬。火力犹微。九月下旬。火力已减。故不曰、凶、或得吉日时辰、此不足执、惟金曹避之尤紧。
择旬第五
正月、【上旬迁一云半凶○中旬公事○一云荒废下旬凶○一云有利】
二月。【上旬重、迁吉○中旬诏命○下句凶害、】
三月、【上旬迁吉、○中旬半凶○下旬失位○一云有赐、】
四月、【上旬凶○中旬方伯○下旬再迁、】
五月、【上中下旬、三年并凶○一云上旬大凶○中下旬死、】
六月、【上旬三年迁○一云再迁○中下旬、位至三公、一云中旬三迁、】
七月、【上旬失○一云不久○中旬狱○一云失职○下旬再失○一云吉、】
八月、【上中下旬、并迁吉○一云中旬、平平○下旬不利、】
九月、【上旬连祸○中旬凶○下旬二年迁。】
十月、【上下旬并三迁○中旬口舌○一云荒废、】
十一月、【上旬凶○中旬方伯○下旬失火、】
十二月、【上旬迁吉○一云厚赏。中旬失火○下旬方伯○一云半凶、】
右依坛经录于此。但总圣与此小差者。即称云。或得吉日时。勿固执也。
旬忌对金门第六【右依坛经拜官、贺面之凶。】
甲子旬。忌面午、【庚午】甲戌旬。忌面辰、【庚辰】甲申旬。忌面寅、【庚寅】甲午旬。忌面子、【庚子】甲辰旬。忌面戌、【庚戌】。甲寅旬。忌面申、【庚申】
四季休旺日辰第七
旺吉 相吉 死凶 囚凶 休凶
春甲乙。【寅卯】 丙丁。【己午】 戊巳。【辰戌丑未】 庚辛。【申酉】 壬癸。【亥子】
夏丙丁。【己午】 庚辛。【申酉】 甲乙。【寅卯】 戊巳。【辰戌丑未】 壬癸。【亥子】
秋庚辛。【申酉】 壬癸。【亥子】 丙丁。【己午】 甲乙。【寅卯】 戊巳。【辰戌丑未】
冬壬癸。【亥子】 甲乙。【寅卯】 庚辛。【申酉】 戊巳。【辰戌丑未】 丙丁。【己午】
黄黑道日辰第八
正七 二八 三九 四十 五十一 六十二
青龙黄道。【小凶】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明堂黄道吉。【贵人】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天刑黑道。【凶。】 寅 辰 午 申 戌 子
朱雀黑道。【凶。】 卯 巳 未 酉 亥 丑
金匮黄道。【吉。】 辰 午 申 戌 子 寅
天德黄道吉。【上官。】 巳 未 酉 亥 丑 卯
白虎黑道。【凶。】 午 申 戌 子 寅 辰
玉堂黄道【吉。】 未 酉 亥 丑 卯 巳
天牢黑道。【凶。】 申 戌 子 寅 辰 午
玄武黑道。【凶。】 酉 亥 丑 卯 巳 未
司命黄道吉。【大官。】 戌 子 寅 辰 午 申
勾陈黑道。【凶。】 亥 丑 卯 巳 未 酉
兀法解疑定式第九
诸兀说:遍考古历。无兀日法。岂至本朝始有耶。经云、上兀犹自可。下兀急如火。犯上兀灾。在百八十日内。犯下兀灾。不出九十内。盖兀者、臲卼不安之义。应上官、临政。出行。嫁娶。百事大忌。其法有六轮兀。本命兀。九宫兀。川兀。京兀。传神兀。寅午戌兀。十二宫兀。坎离兀。九元兀。顺逆兀。秘要兀。五位兀。大小月兀。何啻二十余家。多是穿凿不经。其间惟六轮一兀。乃沈存中。作内翰时。修元丰历。阁下寻出用之。最验。今台馆中。率用此法、又有本命兀者、乃川本。各随人本命。布六位。以求吉凶。亦非泛然用兀之比。今只存此二诀待用。余如阴年逆行。或从节气起初一。并百忌弹冠所述年月时兀。大小上下兀。皆非、不敢赘具。
六轮经兀法第十
六轮经中。有兀星。阳干。阴巽。顺行轮。干号。六白为印绶。坎宫。一白天禄星。艮宫。八白为左辅。九紫离宫。右弼星。巽宫。四禄为上兀。坤宫。一黑下兀星。震三。兑七。不轮转。万事逢兀必有迍。年上起月。月起日。此法用之通神明。
子寅为阳年干上丑卯为阴年巽上并起正月顺行
坤。【下兀】 干。【印绶星六白】离。【右弼星九紫】坎。【天禄星一白】巽。【上兀】 艮。【左辅星入白】
本命兀法第十一【川本】
阳男起干顺行。阴男起巽逆行一岁、一位至本岁所临之位。起正月。阳年顺数。阴年逆数。一月。一位。至本月所临之位。起初一。月大顺数。月小逆数。一日。一位。至本日所临之位。遇坤巽为兀。余皆吉。如甲子生人、用己卯年。三月。初九日。上官甲子。为阳男。合起干顺行。十六岁。己卯年。到巽。己卯。为阴年正月。合起巽逆数。三月。到坎。其月大尽。初一起坎。顺数初九日到巽。为上兀凶。若阴男。用阳年小尽月。其逆顺反此。
坤。【下兀】 干。【吉】 离。【平】坎。【吉】 巽。【上兀】 艮。【吉】
速用纵横法第十二
事急不暇选日。当作纵横法。【亦法所向念七遍画地毕以土块压之便行勿返顾】门。(见图)正立门内。叩齿三十六通、以右手大姆指。先画四纵。后为五横讫、即呪曰、四纵五横。吾今出行。禹王卫道。蚩尤避丘。盗贼不起。虎狼不行。还归故乡。当吾者死。背吾者亡。急急
太上老君律令。呪毕。便行。慎勿返顾
猖鬼败坏日例第十三
欲知此个时并日。六戊更兼丁卯一、庚壬申戌一同轮。己辛丑亥皆为失。
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丁卯。己丑。己亥。辛丑。辛亥。庚申。庚戌。壬申。壬戌。
右一十五日不可拜命礼上、犯之不出百日内祸至、唐李林甫用事。每欲阴谋出大臣。多以此日。此时、除拜。即见祸败。后人用此日。上任。多验。不可不忌之。
九土鬼日第十四
己酉。壬寅。并乙酉。癸巳。辛巳。及辛丑。甲午。戊午。庚戌辰。万般逢着皆殃咎。
右九日愚尝累验之、凡事主有始无终、不可不避。若吉日。吉辰。相扶。则免祸而已、如凶神相会。其祸尤速。
十恶大败日第十五
甲辰。乙巳。与壬申。丙申。丁亥。及庚辰。戊戌。癸亥。加辛巳。己丑。都来十座神。国家用兵须大忌。龙蛇出穴。不能伸。世人忽若遭逢此。仓库金银化作尘。
右一十日谓十干无禄之辰、禄入空亡。无气应出行上官百事不利、宜避之。
五不祥日第十六
初四。 初七。 十六。 十九。 二十八。
右五不祥日。大忌礼上。其日虽不犯兀。纵得吉星。多亦不宜用。内初四日尤有验。欧阳参政记事云。犯之多不终任、应上官嫁娶。后多参差。宜避之。
暗金伏断凶神日第十七
子虚丑斗寅嫌。室婚姻起、造皆凶极。卯女辰箕巳怕房。出行埋葬定遭殃。午鱼未张申怕鬼。上官拜职无终始。□□戌胃壁猪伤。入宅移居见死亡。时神避得此神煞。凡所施为永吉昌。
子日。【虚宿】 丑日。【斗宿】 寅日。【室宿】
卯日。【女宿】 辰日。【箕宿】 巳日。【房宿】
午日。【角宿】 未日。【张宿】 申日。【鬼宿】
酉日。【觜宿】 戌日。【胃宿】 亥日。【壁宿】
右推定七元甲子伏断日、如箕日属金、即名暗金杀。大忌上官。出行起造。入宅。嫁娶。安葬。并凶。但将官历日检。即见伏断也。
九丑日第十八
戊子。 戊午。 壬子。 壬午。
辛卯。 辛酉。 乙卯。 乙酉。
己卯。 己酉。
以上十日。名曰九丑。不利上官拜命。宜避之吉。
正四废日第十九
春、【庚申辛酉庚戌】夏、【壬子癸丑癸亥】秋、【甲寅乙卯甲辰】冬、【丙午丁巳丁未】
右四废凶日。集正引蓬瀛书云。此五行无气之日、福德不游之辰。切忌求谋名位、文书印信。应上官百事并凶。
节气朔望弦晦灭没等日第二十
月节日。 中气日。 朔日。 上弦。
望日。 下弦。 晦日。 灭日。
没日。 二社日。 三伏日。 腊日
右集正云、此皆阴阳交会之辰、不可用之、若日月宿对冲。皆是阴精。阳精。亏缺闰余之分。非阴阳正气。不可兴动。百事皆凶。
天乙绝气日第二十一
正月。【初六、】 二月。【初七、】 三月。【初八、】
四月。【初九、】 五月。【初十、】 六月。【十一、】
七月。【十二、】 八月。【十三、】 九月。【十四、】
十月。【十五、】 十一月。【十六、】 十二月。【十七、】
右天乙绝气日。诸历并云、上官出行经求百事吉。
往亡凶日第二十二【得节后数之】
立春后。【七日。】 惊蛰后。【十四日。】
清明后。【二十一日。】 立夏后。【八日。】
芒种后。【十六日。】 小暑后。【二十四日。】
立秋后。【九日。】 白露后。【十八日。】
寒露后。【二十七日。】 立冬后。【十日。】
大雪后。【二十日。】 小寒后。【三十日。】
右往亡日。不可拜官上任。远行还家。嫁娶。出入。并凶。
上朔凶日第二十三
甲年。【癸亥日。】乙年。【己巳日。】丙年。【乙亥日。】
丁年。【辛巳日。】戊年。【丁亥日。】己年。【癸巳日。】
庚年。【己亥日。】辛年。【乙巳日。】壬年。【辛亥日。】
癸年。【丁巳日。】
右上朔日。忌上官。出行。嫁娶。会客。大凶。虽与吉神相并。亦不可用。
阴错。阳错。阴阳俱错。凶日第二十四
正月、【甲寅、庚戌、】 二月、【乙卯、辛酉、】 三月、【甲辰、庚申、】
四月、【丁巳、丁未、】 五月、【丙午、】 六月、【丁未、丁巳、】
七月、【庚申、甲辰、】 八月、【辛酉、乙卯、】 九月、【庚戌、甲寅、】
十月、【癸亥、癸丑、】 十一月、【壬子、】 十二月、【癸丑、癸亥、】
右阴阳错日。虽遇天德。月德。玉堂。生气。黄道。吉星。直日。亦不可用。集正云、此阴阳不足之辰。切忌上官。出行。移居。百事大凶。宜避之。
推上官受职吉日第二十五
天官日。【即司命黄道日、】
天德日。【即天德黄道日、】
贵人日。【即明堂黄道日】
怀安日。【春卯、夏午、秋酉、冬子、即荣官日、】
福厚日。【春寅、夏巳、秋申、冬亥。即丰旺日、】
恩胜日。【春巳、夏申、秋亥、冬寅。即相日也、】
成勋日。【春午、夏酉、秋子、冬卯。即民日也、】
寡怨日。【春酉、夏子、秋卯、冬午。即守成日、】
天良日。【春甲寅、夏丙寅、秋庚寅、冬壬寅、】
○七曜直日吉、【春太阴、太阳、木星、水星、夏太阳、木星、火星、秋太阴、金星、水星、冬太阴、木星、水星、】
推上官受职凶日第二十六
虎穴凶日。【春辰、夏未、秋戌、冬丑、即牢、日也、】
容奸凶日。【春子、夏卯、秋午、冬酉、即不举日也、】
获罪凶日。【春申、夏亥、秋寅、冬巳、即徒隶日也、】
分骸凶日。【春未、夏戌、秋丑、冬辰、即试日也、】
抱刑凶日。【春戌、夏丑、秋辰、冬未、死别日也、】
非殃凶日。【春丑、夏辰、秋未、冬戌、刑狱日也、】
伏罪凶日。【春亥、夏寅、秋巳、冬申、】
七曜直日凶。【春金星、火星、土星、夏金星、水星土星秋火星、木星、冬太阳、火星、土星、直日并凶、】
逐月立成上官拜命吉日第二十七
正月、【上吉日、丙子、丙午、丙辰、甲子、丁丑、丁未、 次吉日、庚午、壬辰、癸丑、辛未、丁酉、癸卯、癸未、】
二月、【上吉日、甲申、己未、丁未、甲戌、己巳、 次吉日、甲寅、丙寅、丙辰、丙戌、乙未、乙亥、癸未、癸丑、】
三月、【上吉日、庚子、丁酉、 次吉日、甲子、甲寅、癸酉、癸卯、丙子、乙亥、丙寅、丙午、】
四月、【上吉日、庚子、庚午、辛未、癸未、乙丑、 次吉日、丁酉、丁丑、甲戌、甲子、丙戌、丙辰、丙子、】
五月、【上吉日、丙寅、丙辰、丙戌、辛未、 次吉日、甲寅、甲申、甲戌、庚申、乙亥、己未、癸丑、】
六月、【上吉日、甲申、甲子、甲寅、庚寅、己巳、癸卯、癸酉、 次吉日、丙子、庚子、庚午、丁酉、己亥、】
七月、【上吉日、壬辰、庚子、庚午、丁未、丁酉、丁丑、 次吉日、丙子、丙午、丙辰、丙戌、癸未、癸酉、癸卯、】
八月、【上吉日、甲申、甲寅、庚寅、乙亥、丙戌、壬辰、丁巳、乙卯、 次吉日、癸丑、癸未、丁未、丁丑、丙寅、己巳、丙辰、】
九月、【上吉日、丙寅、丙子、丙午、庚子、 次吉日、 庚午、甲子、甲申、癸卯、癸酉、己巳、乙亥、】
十月、【上吉日、甲子、乙未、癸未、癸丑、癸卯、甲戌、丁未、 次吉日、庚子、丙戌、丙子、丙午、丙辰、丁酉、】
十一月、【上吉日、壬申、甲寅、甲申、甲戌、己巳、 次吉日、庚寅、乙亥、乙丑、癸丑、丁丑、】
十二月、【上吉日、庚午、庚子、庚寅、乙亥、 次吉日、甲子、甲寅、甲申、癸卯、癸酉、丙寅、】
右十二月下上吉次吉之日。系将六十甲子日内。猖鬼败坏。九土鬼。九丑。十恶。大败诸凶杀日。并已删去外。止有二十六日全吉。不犯凶忌。可以互换择用大利出入上官。拜命。临政视事。但只避逐月建。破。魁罡暗金伏断。大小诸兀。四废等日。不可用尔。
纂出六甲内二十六日全吉第二十八
甲子。乙丑。丙寅。己巳。庚午。辛未。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癸未。甲申。丙戌。庚寅。壬辰。乙未。丁酉。庚子。癸卯。丙午。丁未。癸丑。甲寅。丙辰。己未。
右二十六日不犯凶忌。宜出行。上官拜命百事用吉。
推本命行年正冲及相克第二十九
本命者。即上官者。所生甲子也。行年者。即小运。男一岁。起丙寅。顺行者也。假如甲子生。行年在甲寅。即不可用。庚申。庚午。日。上官。临政乃本命与行年同旬。正冲之日也。其余甲申。丙申。壬申。壬午。丙午。戊午。名曰单支。不能为咎。盖非同旬正冲之日也。若用本命。与行年纳音所属。克其日辰尤佳。勿令日辰返克本命。行年。如甲子金命生人。不用戊午火日。乃火克金。仍不用甲午。盖甲子。甲午。乃天干同冲也。行年在甲寅水。不用戊申土日。乃土克水。俱伤己也。余仿此。
○择时门
损明凶时第三十【谓时干、克日干、甲日、见庚午、辛未、癸日、见戊午、己未也、】
甲癸日、【午未时、】 乙丙日、【辰巳时、】丁戌日、【寅卯时、】
己庚日、【子丑戌亥时、】辛壬日、【申酉时、】
天纲凶时第三十一【谓时支神克日下也。】
谓时克其日。用必主丧事。假令甲乙日。申酉时。丙丁日。亥子时。以月将加时用。又克日。是也。
天狱凶时第三十二
用神囚死斗系日本。必主刑狱之事。斗即天罡。是也。日。本日之生处。是也。以月将加时。天罡加日之长生。月神囚死。是也。假令正月丙子日。卯时是也。
乱首凶时第三十三
日往加辰。辰克其日。有卑贱相凌之事。辰往加日。日克其辰。必有尊贵相辱之事。假令正月丙子日。午时。甲辰日。酉时之类。是也。
魄化凶时第三十四
白虎。乘死神而临日辰。必有死丧之事。死神正月在巳。顺行十二辰。假令二月甲□寅时。是也。
天烦凶时第三十五
太阳。临四仲为天烦。太阴。临四仲为地烦。必主刑戮之事。天烦但四仲时。是也。地烦寻月宿所在。求之即得。
九丑凶时第三十六
乙戊己辛壬之日干。子午卯酉之辰时。更四仲大吉临日辰。主有不测之祸。假令正月戊午日卯时。二月壬子日酉时。之类是也。
天祸凶时第三十七
四立之日。以月将加时前一日上见太阳。必有大凶。假令甲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但月将加癸。是也。
天寇凶时第三十八
分至之后。以月将加时前一日之辰。上见太阴。必被寇盗。假令寅日。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但月宿临日。是也。
太乙大败神凶时第三十九
甲巳日、【己午时、】 乙庚日、【寅卯时、】丙辛日、【子丑时、】
丁壬日、【戌亥时、】戊癸日、【申酉时、】
太乙喜神吉时第四十
甲巳日、【寅卯时、】 乙庚日、【戌亥时、】丙辛日、【申酉时、】
丁壬日、【午未时、】 戊癸日、【辰巳时、】
六壬法推上官日时并方第四十一
龙首经云、所拜官忌伤行年上神。假令正月乙丑日寅时。入官上拜。其人行年若在巳则功曹。木加之如所拜官是金曹即为官克年上神也其它仿此、又云、以年上神论其祸福。以四时气为克会。假令木神临行年而授金官。至秋祸乃作也。天将值朱雀。主有言讼。
临官视事时第四十二
勿令年上神克授官日。假令行年在丑。以甲乙日授官至视事。传送从魁加丑为年上金神。克授官木日凶。视事日辰。及行年虽有旺气。不救其灾。
入金门即死第四十三
传送从魁为金门、假令八月辛酉日未时。传送从魁在亥子上。若从己午向亥子方上。官即是入金门凶。他仿此。
年上阴神所直之神第四十四
为所忧日月之期。假令行年在丑。从魁加之。其阴在酉。而值太乙则忧。在四月壬癸日也。他仿此。
凡文武官视事第四十五
文官欲令日辰之阳。用传中有青龙武官。欲令日辰之阴、用传中有太常。又各无腾蛇白虎相克者无咎。如有蛇虎相克。主有厄。又欲令青龙太常与今日相生神将。不内战上下不相克者。加官高迁。都无灾。横盗贼。君臣和同、子孙蒙福。若上克下。必得免咎。下克上。不居此官。及多病。
所入门上神克年上神第四十六
主死此官。假令行年在亥。而向午方上官其日时中小吉。土在亥。功曹木加午是也。他仿此。
年上神克所入门上神第四十七
主数徭役不安。假令行年在亥。于午方上官其日时中太冲。木加亥河魁土加午是也。他仿此。
文武官第四十八
文官欲日辰。生青龙。武官。欲日辰。生太常。主有羙功。如不相生。勿令相克。亦可。
推迁官之期第四十九
以上官日。日干。去青龙太常远近为迁岁期。以日支。去青龙太常远近为迁月期。以青龙太常所生为日期。所克为时期。假令三月甲戌日未时。文官视事。以从魁加未。青龙乘胜先火加辰与甲日相生吉庆。延及宗族。甲去青龙隔三位。则三岁为迁期。又从戌上顺数至青龙。得七辰七月为迁期。又此日青龙乘胜光火火生土。以戊巳日为期。又青龙加辰为食时。则知第三年七月戊巳日食时当迁官。他仿此。
迁官内外第五十
凡日干。生青龙太常者。迁在外。青龙太常生日干。则迁官在内。又青龙太常所畏者为凶期。以四时之气休囚死绝。推所忧轻重。
起程赴任时避凶神第五十一
勿出金门释曰。门方也。金门者。传送从魁是也。假令干地守官起程时。以月将加时。传送从魁临午即必有死丧之事。切须避之。
初到任日杂忌第五十二
初入廨宇内三日。勿念恶事。勿喧哄。勿窥井厕。勿登高。勿苦役人。勿纵歌乐。勿饮酒过度。宜于堂房厨厕明烛三日。大吉。
选日时捷法
一行禅师克应法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杀星、 午亥申丑戌卯子巳寅未辰酉
祸星、 未子酉寅亥辰丑午卯申巳戌
嘉星、 申丑戌卯子巳寅未辰酉午亥
吉星、 酉寅亥辰丑午卯申巳戌未子
凶星、 戌卯子巳寅未辰酉午亥申丑
幽微、 亥辰丑午卯申巳戌未子酉寅
死气、 子巳寅未辰酉午亥申丑戌卯
天劫、 丑午卯申巳戌未子酉寅亥辰
满星、 寅未辰酉午亥申丑戌卯子巳
神后、 卯申巳戌未子酉寅亥辰丑午
口舌、 辰酉午亥申丑戌卯子巳寅未
活曜、 巳戌未子酉寅亥辰丑午卯申
受死、【别丙壬辛丁戊丙癸乙甲戊辛辛轮戌辰亥巳子午丑未寅申卯酉】
四星吉庆。六神藏百祸。能消耀晃光。君子参官相见吉。小人营运甚相当。迁移修造田蚕旺。婚嫁埋藏男女昌。六畜资财主万倍。更宜献策上君王。
亥加死气杀星凶。凡事施为不可逢。囚禁遭刑难得免。迁移起造亦无终。上官求职难迁改。舡车水陆并沉踪。人见□离财帛散。立交灾。横入门中。
凡择日。不问年月三杀。太岁长短星。空亡十恶大败。九空四废诸煞。只不用受死余万事大吉。如遇吉日。不拘五音造作。婚嫁逓送开门放水。建造埋葬。上官入宅出兵交战开肆入学。但取吉庆。幽微满德活曜四星大吉。余八星凶。上应亢金龙武曲禄存。又应生气旺星。百日内见吉祥。
歌诀曰
月内、何日吉。阳顺阴月逆。至五俱顺行。四六九十二。
吉神立成
天恩、【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天瑞、【戊寅、己卯、辛巳、庚寅、壬子、】
天福厚、【辛巳、庚寅、辛卯、壬辰、癸巳、己亥、庚子、辛丑、乙巳、丁巳、庚申、】
天赦【春戊寅、夏甲午、秋戊申冬甲子】
印绶良日、【丁未、戊申、辛亥、甲寅、戊午、庚申、】
凶神立成
〔上朔〕
六甲年、【癸亥、】六乙年、【己巳、】六丙年、【乙亥、】六丁年、【辛巳、】
六戊年、【丁亥、】六己年、【癸巳、】六庚年、【己亥、】六辛年、【乙巳、】
六壬年、【辛亥、】六癸年、【丁巳、】
总圣上官吉日
天官日吉、【即司命黄道日、正七月起戌、顺行六阳位、】
天德日吉、【即天德黄道日、正七月起己、顺行六阴位、】
贵人日吉、【即明堂黄道日、正七月起丑、顺行六阴位、】
湖南海印大师选时图
若知此时辰吉凶。出军远行。商贾发船嫁娶起造移徙进口安坟。所作诸事。但值吉神。不避太岁将军一百二十位神煞。并恶。年月日五星五行。和与不和。利与不利。或葬犯天吞诸凶杀。出行犯太白空亡等并不忌。故曰、行年利、不如月利。月利、不如日利。日利、不如时利。每以天贵加所临时。即见已下吉凶。假如寅申日。起子时、顺行到巳时。即是天德。余者。皆依此。每日加上起天贵顺行。遇本时吉凶。
(见图)
寅申日加子、 卯酉日加寅、
辰戌日加辰、 己亥日加午、
子午日加申、 丑未日加戌、
○天贵星。贵人一切事大吉。常人平平。出行逢贵。求官必得。
○明辅星。所作大吉。宜见大人。谋事即成。喜庆吉利扶合。
○天刑星。不利出行。路逢恶人。大忌词讼。多招刑患。
○天讼星。公人兵旅用事吉。词讼起造大忌。凶。
○月仙星。逢僧道阴人吉。忌发船大凶。宜为行嫁之事。
○天德星。所作一切事大吉。求望有成。喜庆吉利。
○天煞星。只宜出兵行法屠杀。祀神游猎。余事所作不利。
○天开星。百事大吉。求望有成。出行得横财。忌安坟泥灶。
○锁神星。用事大凶。出行大忌。只宜安坟下穴。
○天狱星。君子合天道吉。小人非理凶。忌词讼鬪争博戏。
○日仙星。此日从寅至申。用一切事吉。从阴用事不和、
○地狱星。作事有始无终。先喜后悲。不宜出行。起造安坟。
吉日旁通图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天德、 丁坤壬辛干甲癸艮丙乙巽庚
月德、 丙申壬庚丙甲壬寅丙申壬庚
天德合、壬巽丁丙艮巳戊干辛庚坤乙
月德合、辛巳丁乙辛巳丁乙辛巳丁乙
月建、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月恩、 丙丁庚巳戊辛壬癸庚乙甲辛
天马、 午申戌子寅辰午申戌子寅辰
驿马、 申巳寅亥申巳寅亥申巳寅亥
吉期、 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
阴德、 酉未己卯丑亥酉未己卯丑亥
阳德、 戌子寅辰午申戌子寅辰午申
六仪、 辰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午巳
春夏秋冬
四时天德、 午辰子寅
天喜、 戌丑辰未
旺日福厚、 寅巳申亥
相日恩胜、 巳申亥寅
官日怀安、 卯午酉子
民日成勋、 午酉子卯
守日寡怨、 酉子卯午
四相、 丙丁戊巳壬癸甲乙
天良、 甲寅丙寅庚寅壬寅
○七曜吉日、【春太阳、太阴、木星、水星、夏太阳、木星、火星、秋太阴、金星、水星、冬太阳、木星、水星、】
凶日旁通图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天吏、 酉午卯子酉午卯子酉午卯子
天刚、 己子未寅酉辰亥午丑申卯戌
天魁、 亥香丑申卯戌巳子未寅酉辰
月建、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月破、 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临日、 午亥申丑戌卯子巳寅未辰酉
官符、 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
雷公黑星、子寅辰午甲戌子寅辰午申戌
蚩尤黑星、寅辰午申戌子寅辰午申戌子
天棒黑星、午申戌子寅辰午申戌子寅辰
飞流黑星、卯巳未酉亥丑卯巳未酉亥丑
阴私黑星、酉亥丑卯巳未酉亥丑卯巳未
上勃黑星、亥丑卯巳未酉亥丑卯巳未酉
春 夏 秋 冬
徒隶、【获罪、】申 亥 寅 巳
伏罪、 亥 寅 巳 申
罪刑、【非殃、】丑 辰 未 戌
死刑、【抱刑、】戌 丑 辰 未
不举、【容奸、】子 卯 午 酉
牢日、【虎穴、】辰 未 戌 丑
狱日、【分骸、】未 戌 丑 辰
四废、 【庚申、辛酉、】 【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 【丙午、丁未、】
七曜凶日、 金火土、 金水土、 火水。【太阳、火上、】
五墓、 春【乙未。】 夏【丙戌。】 秋【辛丑。】 冬【壬辰。】
季月【戊辰、】
嫁娶吉日
壬子。丙子。乙丑。癸丑。丁卯。丁丑。辛卯。癸卯。乙卯。乙巳。
逐年岁德位
六甲年、【甲位东北、】六乙年、【庚位西南、】六丙年、【丙位东南、】
六丁年、【壬位西北、】六戊年、【戊位东南、】六己年、【甲位东北、】
六庚年、【庚位西南、】六辛年、【丙位东南、】六壬年、【壬位西北、】
六癸年、【戊位东南、】
每月天道方
正月、【正南、】 二月、【西南、】 三月、【正北、】 四月、【正西、】
五月、【西北、】 六月、【正东、】 七月、【正北、】 八月、【东北、】
九月、【正南、】 十月、【正东、】 十一月、【东南、】 十二月、【正西、】
以上岁德天道方位。如遇初到任所、未入公庭。先宜安泊其方。然后欵俟、吉日入宅、
嫁娶十全吉日
壬子、丙子、乙丑、丁丑、癸丑、丁卯、癸卯、己卯、乙卯、乙巳、
十干吉日、凶时
【贵人时、百事吉】【大败时、百事凶】【截路空亡、时百事凶】 【贵人时、百事吉】【大败时、百事凶】【截路空亡、时百事凶】
甲日丑未 日中 申酉、 乙日子申 日中 午未、
丙日亥酉 晡时 辰巳、 丁日亥酉 晡时 寅卯、
戊日丑未 黄昏 子丑、 己日子申 黄昏 申酉、
庚日丑未 平旦 午未、 辛日午寅 平旦 辰巳、
壬日己卯 禺中 寅卯、 癸日己卯 禺中 子丑、
十二支日吉凶时
【日建日破【河魁大天罡祸【□寡宿孤辰 【日建日破【河魁大天罡祸【□寡宿孤辰
时凶门时】凶时凶时凶】 时凶时凶】 时凶门时】时凶时凶】 凶时凶时凶】
子日子午 酉卯 辰戌、 丑日 丑未 辰戌 巳亥、
寅日寅申 亥巳 午子、 卯日 卯酉 午子 未戌、
辰日辰戌 丑未 申寅、 己日 巳亥 申寅 酉卯、
午日午子 卯酉 戌辰、 未日 未丑 戌辰 亥巳、
申日申寅 巳亥 子午、 酉日 申寅 巳亥 子午、
戌日戌辰 未丑 寅申、 亥日 亥巳 寅申 卯酉、
六十日吉凶时图
子丑寅卯辰己午未申酉戌亥:
甲子、 罡墓吉灭败吉破墓吉祸孤凶
乙丑、 吉罡凶吉祸败吉破凶吉灭空
丙寅、 孤吉罡凶凶灭败吉破凶空祸
丁卯。 灭孤凶罡凶吉祸败凶破空亡
戊辰、 凶祸孤吉罡凶凶灭败吉破亡
己巳、 吉吉祸孤吉罡吉凶灭败空破
庚午、 破吉吉祸孤吉罡吉凶灭空亡
辛未、 吉破吉吉灭孤吉罡吉吉祸亡
壬申、 败墓破凶吉祸孤墓罡凶空灭
癸酉、 祸墓吉破吉吉灭孤吉罡空亡
甲戌、 凶灭败凶破吉凶祸孤空罡吉
乙亥、 吉凶祸败墓破吉凶灭孤墓罡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丙子、 罡吉凶灭败凶破吉空祸孤凶
丁丑、 凶罡吉凶祸败凶破空亡灭孤
戊寅、 孤凶罡吉凶灭败凶破亡凶祸
己卯、 灭孤吉罡吉凶祸败空破凶凶
庚辰、 吉祸孤凶罡凶吉灭败亡破凶
辛巳、 凶墓灭孤吉罡凶凶祸败急破
壬午、 破凶吉祸孤凶罡凶空灭败凶
癸未、 吉破凶凶灭孤吉罡空亡祸败
甲申、 败吉破吉吉祸孤空罡凶吉灭
乙酉、 祸败吉破凶吉灭孤吉罡凶吉
丙戌、 吉灭败吉破吉空祸孤吉罡吉
丁亥、 凶吉祸败吉破空亡灭孤吉罡
戊子、 罡凶吉灭败吉破亡吉灭孤吉
己丑、 吉罡吉凶祸败空破亡凶灭孤
庚寅、 孤凶罡吉凶灭败亡破吉凶灭
辛卯、 灭孤灾罡吉凶祸败害破吉凶
壬辰、 凶祸孤灾罡吉空灭败害破吉
癸巳、 吉凶灭孤殃罡空亡祸败害破
甲午、 破吉吉祸孤亡罡吉吉灭败吉
乙未、 吉破凶吉灭孤吉罡凶吉祸败
丙申、 败吉破凶空祸孤吉罡凶凶灭
丁酉、 祸败殃破空亡灭孤灾罡凶吉
戊戌、 凶灭败吉破亡凶祸孤吉罡凶
己亥、 吉凶祸败空破吉凶灭孤吉罡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庚子、 罡吉吉灭败亡破吉吉祸孤吉
辛丑、 吉罡吉吉祸败吉破吉吉灭孤
壬寅、 孤凶罡凶空灭败吉破凶吉祸
癸卯、 灭孤吉罡空亡祸败吉破吉吉
甲辰、 凶祸孤亡罡吉凶灭败凶破吉
乙巳、 吉害灭孤凶罡吉害祸败凶殃
丙午、 破吉空祸孤凶罡吉凶灭败凶
丁未、 殃破空亡灭孤害罡吉凶祸败
戊申、 败凶破亡墓祸孤凶罡吉墓灭
己酉、 祸败凶破墓凶灭孤吉罡凶凶
庚戌、 吉灭败亡破凶吉祸孤凶罡凶
辛亥、 害墓祸败吉破凶墓灭孤吉罡
壬子、 罡墓空灭败凶破墓吉祸孤凶
癸丑、 吉罡空亡祸败吉破害凶灭孤
甲寅、 孤凶罡吉凶灭败吉破吉凶祸
乙卯、 灭孤吉罡凶吉祸败吉破凶吉
丙辰、 空祸孤吉罡吉吉灭败吉破吉
丁巳、 空亡灭孤吉罡害吉祸败吉破
戊午、 破亡吉祸孤吉罡吉吉灭败吉
己未、 空亡吉凶灭孤吉罡吉凶祸败
庚申、 败亡破吉凶祸孤凶罡吉凶灭
辛酉、 祸败凶破吉凶灭孤害罡吉凶
壬戌、 空灭败凶破吉凶祸孤凶罡吉
癸亥、 空亡祸败丧破吉凶灭孤墓罡
以上六十日内。凡遇日辰为罡冲为破阳。日前三辰为灭冲。为祸阴。日前一辰为祸冲。为灭。日辰后二辰为孤冲为败。及六甲旬中空亡时。皆不可用。其余有凶。有吉。不可不审也。
李仆射透天关择时并方位法
都天大六壬五符吉将。乃八门天德。月德。审定每日。立定三方为吉。凡出入、远行、上官。视印。看谒贵人。求财用事。商贾嫁娶。出此三方。用此三时更不避。一百二十位诸恶。神杀。百事大利。如建造立木用此时。先翌此方。博奕坐此方大吉。每以五符、加所临时。即见以下吉凶
(见图)
歌诀
甲寅乙卯丙归蛇、丁午戊辰己戌家、
庚申辛酉壬居亥、癸日还来子上加、
六甲日寅、 六乙日卯、
六丙日巳、 六丁日午、
六戊日辰、 六己日戌、
六庚日申、 六辛日酉、
六壬日亥、 六癸日子、
五符星、【此方出入有喜位。万事吉庆。】
天曹星、【此方宜?公事。余不利。】
地符星、【此方出入主虚惊。宜防谨。】
风伯方、【此方出入不利。先动者败】
雨师方、【此方不宜出入。宜谨守持重。】
雷公方、【此方不宜出入。先喜后忧。大凶。】
风云方、【此方出入不利。先动者凶。有失脱。】
唐符星、【此方出入招庆贺。万事吉。】
国印方、【此方天乙贵人加喜万事吉。】
天关星、【此方出入凶。宜坚守。】
地钥星、【此方所为不利。万事凶。】
天贼星、【此方不宜出入。大凶。】
寻喜神方
甲巳寅卯喜。乙庚辰戌强。丙辛申酉上。戊癸巳亥良。丁壬午未好。此是喜神方。
凡遇出入发兵用将。远行见贵求财上官。万事所为并宜。出五。符唐。符国。印三方。及用此时大吉。仍与本日喜神位相合。兼忌太岁。永无凶咎、
行舡避忌安济法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四激日、 戌戌戌丑丑丑辰辰辰未未未
咸池日、 卯子酉午卯子酉午卯子酉午
招摇日、 辰卯寅丑子亥戌酉申未午巳
天地殃日、卯寅丑子亥子丑寅卯辰巳辰
蛟龙日、 未申戌申戌丑辰未辰申子巳
龙会日、 未戌亥亥丑戌丑卯丑未戌卯
六龙忌日、戌戌戌戌午午午午戌辰辰辰
八风日、 春、【丁丑、己酉、】夏、【甲辰、甲申、】秋、【辛未、丁未、】冬、【甲寅、甲戌、】
水痕日、 大月、【初一、初七、十一、十七、二十三、三十、】
小月【初三、初七、十二、二十六】
又一本小月。【初一、初二、初七、十二、十六、】俗忌日、【危日、执日、己日、】
忌发舡、【庚申、】 江河离日、【壬申、癸酉、】
张宿日、【丙子、癸未、癸丑、戊戌、乙卯、】触水龙日、【丙子、癸未、癸丑】
风波日、【太岁、】 白浪日、【月建、】
覆舟日、【日建、】 大恶日、【时建、】
河伯死日、【庚辰】 子胥死日、【壬辰、】
河伯日、【太岁后一辰、主物货损湿、】
许真君传龙神行度风暴诀
正、【三日、八日、十一、二十五、晦日、龙会日】
二、【三日、九日、十二、晦日、龙神朝上帝、】
三、【三日、七日、二十七、龙神朝星辰、】
四、【八日、十二、十七、十九、龙会太白、】
五、【五日、十二、十九、天帝朝玉帝、】
六、【九日、二十七、地神龙王朝玉皇、】
七、【七日、九日、十五、二十七日、神杀交会、】
八、【三日、八日、十五、十七、龙神大会、】
九、【十一、十五、十九、龙神朝玉皇、】
十、【八日、十五、二十二、东府君朝玉皇、】
十一、
十二、
看风色图
正、【初十、晦巳、大将军下界、逢大杀星、午后三刻、恶风、无即雨、】
二、【初九、十二、十四、十七、酉后三刻、恶风、无、即雨、】
三、【三日、十七、二十七、诸灵祇朝上界、逢星、午后大风、无大雨、】
四、【初八、十九、二十三、诸神会逢太白、辰时三刻、恶风、无即雨、】
五、【初五、十一、十九、天帝释朝玉皇、逢九曜、申酉时、恶风、】
六、【十六、十九、二十七、是地合日、卯辰时二刻、有恶风、】
七、【初七、初九、十五、二十七、西海龙王、下鱼鬼登天新事、午后恶风、无即雨】
八、【初二、初八、十七、二十七、中秋月会万神具起、午后有恶风、无即雨、】
九、【十一、十五、十七、十九、二十、岁星、恶星、月建、交会、有恶、风雨延、】
十、【十五、十八、十九、二十七、太山府君上界、卯后恶风、无即雨、】
十一、【初一、初三、十九、二十三、二十八、六合日、有恶风、无即雨、】
十二、【初三初五初六初八二十二十六晦日天地神王上界辰时恶风】
周公出行吉日
天门【初一、初九、十七、二十五】
天财【初三、十一、十九、二十七、】
天阳【初四、十二、二十、二十八、】
天仓【初五、十三、二十二、二十九、】
天富【初七、十五、二十三、】 并宜求财
四顺
建宜行 成宜离 寅宜往 卯宜归
百恠断经
吉凶先见
西京杂记:樊将军问陆贾曰、自古人君。皆云受命。上天。必有瑞应。其有是乎。贾曰、有之夫目目?闰得酒食。灯花得钱财。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小既有征大。亦宜然。故目目?闰则祝之。灯花则拜之。鹊噪则餧之。蜘蛛集则护之。况天下大宝人君重位。非天命何以得之。
占喷嚏
子日、有酒食、 丑日。主忧疑。
寅日、有外事、 卯日。主大吉。
辰日、婚会吉、 巳日。主口舌。
午日、有喜事、 未日。主寻常。
申日、只平平、 酉日。有客至。
戌日、女思念、 亥日。有人思。
用户评论
0人参与0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