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출처] 독사방여기요원문 권38|작성자 소호자
青泉山 衛南九十里。或曰即泉山也。唐咸亨二年,高麗酋鉗牟尋叛,立安舜為王,詔高侃、李謹行討之,破其安市城。三年,又敗之於泉山。即此。或雲:復州衛城南四十里有龍泉山,即故泉山雲。○望海山,在衛西南三十五里。登山可以望海。又衛西南五十里有孛羅鋪山 。
分水嶺 衛東百四十里。綿亙數百里,山下有泉,東西分流,因名。又有七盤嶺,在衛東百十里。○陡松嶺,在城南百里。又南十里為貓兒嶺。又鍋兒峪,在衛東南五十里。《邊防考》:衛又有豬兒峪,明初叶旺等敗敵處 。
○清河 衛南五里。源出衛東分水嶺,西南流經此,一名州南河。又西流合於泥河。《志》雲:衛南有柞河,或訛為梓河,即明初叶旺敗敵處。或以為即清河之支流也。○泥河,在衛東七十里,亦曰芋濼,以水多{艹軒}芋草也。或謂之氵貝水,誤矣。又五重河,在衛東北百五十里,源亦出分水嶺,流經城東北,有杓子河流合焉,下流匯清河、泥河之水為臨江,注于海。《志》雲:臨江在衛東南三百里 。
讀史方輿紀要/卷十七
◎北直八
◇永平府東至山海關一百八十裏,南至海岸百六十裏,西至順天府薊州三百裏,北至桃林口六十裏,東北至廢營州六百九十裏。自府治至京師五百五十裏,至南京三千一百五十裏。
古冀州地。有虞時分為營州地。夏仍為冀州地。商時為孤竹國。周屬幽州。春秋時為山戎、肥子二國地。戰國屬燕。秦為右北平、遼西二郡地。漢因之《漢誌》:右北平郡治平岡道,在今薊州北境。遼西郡治且慮縣,在今府東境。後漢亦為遼西等郡地。晉為遼西郡。其後,石勒、慕容、苻堅相繼有其地。後魏亦曰遼西郡,兼置平州。又分置北平郡。高齊亦曰北平郡以遼西郡並入。後周因之。隋初郡廢,仍曰平州。煬帝又改為北平郡。唐武德二年,復曰平州。天寶初,亦曰北平郡。乾元初,復故。後唐同光初,陷於契丹,仍曰平州,亦曰遼興軍。宋宣和四年,得其地,亦曰平州賜郡名曰漁陽,又為撫寧軍節度。舊《誌》作泰寧軍,誤。尋沒於金。金初,升為南京。天會四年,復曰平州,亦曰興平軍貞三年,嘗僑置臨潢府。明年,降於蒙古。元曰興平府。中統初,曰平灤路。大德七年,改曰永平路。明洪武初,曰平灤府,屬山東行省。明年,改隸北平。四年,又改府曰永平府。永樂十八年,直隸京師,領州一、縣五。今仍曰永平府。
府西接薊門,東達渝關,負山阻海,四塞險固。春秋時,山戎嘗為燕患,齊伐山戎以救燕莊三十年,齊伐山戎。蓋其地控據高深,直走燕都,六驛而近,方軌並轡,無山溪、關隘之阻也。燕並山戎,至於遼東,故能與山東諸侯爭雄競長,而長無東面之患。秦取燕地,拓境極於朝鮮。兩漢因之,碣石、渝關,皆為內險。曹操出盧龍,平烏桓。其後司馬懿復取遼東,建平州晉平州治昌黎,在今大寧廢衛境內,幽、冀益為完固。及鮮卑競起,盧龍四境皆為戰地,中國聲教不復達平、營者數百年。隋雖置州縣,而荒略未改。及再出渝關伐高麗,李密等謀據臨渝之險以拒之。豈非以中外咽喉,渝關實操之哉!唐以平、營二州,制臨奚、契丹。而武後時,契丹構釁,平州首被其毒。及唐之末,契丹益強。劉守光據有幽、燕,契丹窺伺,恆在平州《五代史》:梁乾化元年八月,守光稱帝。是日,契丹陷平州,燕人震動。晉王存勖雖並有燕地,而平州之守未固,盧龍巡屬盧龍謂幽州也。唐幽州節度亦曰盧龍節度,悉皆殘敝。幽州城外,虜騎充斥。於是增列屯戍,蘆臺、瓦橋蘆臺,見青縣。瓦橋,見雄縣,皆為重鎮。論者謂中國之不振,無俟石晉割燕、雲。契丹入大樑之日,而其兆已成於同光、天成之世矣《五代史》:梁貞明三年,契丹得平州,以晉降將盧文進為盧龍節度使守其地,每帥奚騎歲入北邊,殺掠吏民。既而晉王復取平州。同光初,再為契丹所陷。天成初,盧文進帥所部來降。明年,契丹復遣兵據守。三年,契丹將張希崇亦帥所部來降,而平州卒不能復有。於是,增置戍兵於幽、易諸州以備之。宋宣和中,金人滅契丹,宋欲得燕、雲及平、灤地。金人曰:平、灤吾欲作邊鎮,不可得也。既而斡離不遂自平州入寇,燕山不守。蓋靖康之禍,亦自平州啟之矣。胡氏曰:石晉割盧龍一道及雁門以北諸州與契丹,議者皆以為此自撤藩籬之始,不如棄雁門以北諸州,猶有關隘可守。漢建安喪亂,棄陘北之地,不害為魏、晉之疆。若割燕、薊、順諸州,則地險全失矣。然盧龍之險,惟在營、平二州間。自劉守光僭竊,周德威攻取,契丹乘間,遂失營、平。同光以後,契丹南犯,直抵涿、易,皆自平州而西也。黃氏道周曰:失營州,渝關之險猶可恃,失平州,則幽州以東,無復藩籬之限矣。國家都燕,永平尤為門庭重地。乃大寧撤防於前,遼東多虞於後,所恃以隔礙邊腹者,惟在山海一關。咽喉之寄,可或忽哉郭造卿曰:郡負山抱海,腹背,而阻險設防,實為中夏之門閾!
盧龍縣附郭。古肥子國。漢置肥如縣,屬遼西郡。晉因之。後魏亦曰肥如縣,遼西郡及平州皆治此。高齊屬北平郡。隋省入新昌縣。開皇十八年,改置盧龍縣,屬平州。大業初,為北平郡治。唐初,又改為肥如縣。武德二年,平州自臨渝移治肥如,又改縣曰盧龍。自是皆為州郡治。今編戶十五裏。
肥如城府西北三十裏。應劭曰:春秋晉滅肥,肥子奔燕,燕封之於此。漢為肥如縣。高帝六年,封蔡寅為侯邑。後漢亦曰肥如縣。永元九年,鮮卑寇肥如。中平五年,漁陽張純等叛,屯肥如,即此。晉太康六年,鮮卑慕容寇遼西,幽州兵敗於肥如。其後石趙得其地。趙滅,沒於慕容燕。慕容令曰:守肥如之險。是也。東晉隆安二年,慕容盛置幽州於此。義熙四年,北燕高雲置幽、冀二州,鎮肥如。宋元嘉九年,拓跋魏取其地,為遼西郡治。高齊廢郡入北平郡,以縣屬焉。隋開皇六年,省入新昌縣,後改曰盧龍縣。唐初,復曰肥如,尋復為盧龍縣。《城邑考》:郡城,洪武四年因舊城修築,易土以磚石。景泰以後,相繼增修,有門四,周九裏有奇。
新昌城即今府治。漢置新昌縣,屬遼東郡。後漢因之。晉屬遼東國,在今遼東海州衛境。後魏僑置於此,屬北平郡。後齊為郡治。隋改曰盧龍縣。又朝鮮城,在府北四十裏,漢樂浪郡屬縣也,在今朝鮮境內。後魏主燾延和初,徙朝鮮民於肥如,置朝鮮縣,並置北平郡治此。高齊移郡治新昌,並朝鮮縣入焉。
海陽城府南三十裏。漢置海陽縣,屬遼西郡。高祖封功臣搖扶餘為海陽侯,即此。後漢亦曰海陽縣。《魏土地記》:令支城南六十裏有海陽城。晉及後魏仍屬遼西郡。高齊廢郡,又並海陽縣入肥如。《新唐書》馬城縣即古海陽城,誤也。五代梁乾德初,契丹阿保機掠定州望都民居於此,因置望都縣。金大定七年,改曰海山縣。元省。或曰漢海陽城在今府東南百裏,《遼誌》誤以為即望都縣治也。
令支城在府東北。春秋時山戎屬國也。《齊語》:桓公北伐山戎,弗刂令支,斬孤竹。《史記》:齊桓公曰,我北伐山戎、離支、孤竹。離支,即令支之訛也。漢置令支縣,屬遼西郡。後漢因之。晉省縣,而城不廢。永嘉中,遼西鮮卑段遼都於令支。鹹康四年,石虎使其將桃豹帥舟師十萬出漂榆津,攻段遼於令支,尋置營州治焉。其後,慕容雋取令支,置遼西郡。太元十年,後燕將余巖叛據令支,慕容農擊拔之。隆安五年,後魏將宿突幹攻拔燕令支。既而慕容熙復遣兵攻取之,置幽州於此。義熙四年,令支降於後魏。魏收《誌》肥如縣有令支城。又雲:太平真君七年,令支並入陽樂。《水經註》:濡水東南經令支故城。舊《誌》雲:城蓋在遷安縣東也。漂榆津,見滄州鹽山縣。
樂安城在府東南。石趙築城置鎮於此。胡氏曰:海陽縣西有樂安城。《水經註》:濡水東南至遼西令支縣,又徑牧城南,分為二水。北流謂之小濡水,東徑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流,徑樂安亭東,與新河故瀆合。魏太祖北征蹋頓故道也。晉鹹康六年,石虎欲伐慕容,合兵五十萬,具船萬艘,自河通海運谷數十萬斛於樂安城。既而不果。永和初,石虎復使其將鄧恆屯樂安,治攻具,為伐燕計。燕主使慕容霸戍徒河以備之。是也。樂安,《晉書》作安樂。濡河,即灤水也。徒河廢縣,見故大寧衛。
孤竹城府西十五裏。《世紀》:湯十有八祀,封墨胎氏孤竹國。後九葉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齊,以讓國逃去。《管子》:齊桓公北征孤竹,至卑耳之溪。《史記》:齊桓公北伐山戎,至於孤竹。是也。《漢誌》註令支縣有孤竹城。《括地誌》:孤竹古城在盧龍城南十二裏,今故跡已不可考。城或後人所築,而冠以古名雲。長城,在府北七十裏。劉昭曰:肥如縣有長城。或以為燕、秦所築之長城,即此地也。郭造卿曰:古長城在右北平、遼西、遼東諸塞外,不應若此之近。此長城似國初故址,《一統誌》誤以為秦長城也。
遼西城在府治東。杜佑曰:盧龍縣東有遼西故城,漢郡治此,後廢。按漢置遼西郡,治且慮。後漢移治陽樂。晉因之。此蓋後漢及晉所置郡也。《誌》雲:府東十八裏有遼興城。唐開元初,安東都督府嘗治此。五代時,契丹置遼興府治焉,旋廢。又柳城,在府西二十裏,一雲在府東北二十余裏。唐天寶以後,柳城郡曾僑治於此,因名。《一統誌》雲:即隋所置柳城郡,唐為營州治。誤。今詳見大寧廢衛故營州城。安喜廢縣,在府東北六十裏。《遼誌》雲本令支地。五代梁末,契丹以定州安喜縣俘戶置縣於此。金大定七年,改置遷安縣。《金誌》雲:安喜廢縣,即漢令支故城。近《誌》:城在遷安縣東北二十裏。是也。
陽山府東南十五裏。峰巒高聳,下多溪谷。一作易山。《說文》以為首陽山也。漢李廣守北平,俗傳曾射虎於此。山之西麓,有射虎石。又南臺山,在府南三裏,一名印山,以山形方正也。洞山,在府西十五裏。山產鐵,有鐵冶在焉。《地誌集略》:肥水之西,洞山之北,地稱險固。是也。或以為即古孤竹山。《水經註》:孤竹祠,在山上,城在山側。今山陰,即古孤竹城。《誌》雲:孤竹山在城西北二十裏,其相近有雙子山,孤竹長君墓在焉,一名長君山。又西有馬鞭山,孤竹少君墓在焉,一名少君山。府西北二十五裏又有團子山,孤竹次君墓在焉,一名次君山。皆洞山之支麓矣。《遷安縣誌》:縣東十八裏有團山,圓秀如覆釜,一名釜山。即團子山也。又周王山,在府西南二十裏灤河中,灤水夾流其下。
桃林山府北六十裏。群山參差,盤折險峻,有桃林口關。其西望山,焦律。有洞深廣。又西曰甑山,巔有洞穴。《誌》雲:桃林關城東百餘步,有山高三裏許,懸巖聳峙。日照之,色黃如金,或以為黃山也。自此而東,斥堠相次,皆依山為險。又有石門山,在關北八裏,兩山如壁,中有龍潭。其南為羈徨嶺,言羈旅者至此傍徨也。又西北為鹿尾諸山,漸近塞外矣。
龍山府西四十裏。山勢蜿蜒,其形似龍。相近者曰赤峰嶺,亦名赤峰山。又西有烽火山,一名西安山。又西北曰石崖兒,連峰數十裏。北出為瓦龍諸山,皆設險處也。部落嶺,在府東十八裏。《誌》雲:唐初,居黑水部於此,因名。明建文二年,遼東兵克昌黎,燕將谷祥敗遼東兵於定流河,又追敗之於部落嶺。定流河,在樂亭縣,即灤河之別名。
三陘在府東北。晉永安六年,燕慕容雋伐趙,使慕容霸出徒河。軍至三陘,趙將鄧恆棄樂安遁去。胡氏曰:魏收《誌》海陽縣有橫山,蓋即三陘之地。恐誤。
黃獐谷在府東南,與碣石山西麓相近。劉句曰:平州有西硤石、東硤石二戍。與西硤石近者,又有黃獐谷硤石,蓋碣石之訛也。唐武後萬歲登封初,契丹帥李盡忠等作亂,寇檀州。將軍曹仁師擊之,為契丹所誘,先進至黃獐谷。契丹復遣老弱偽降,仁師等不設備,輕軍爭入,戰於硤石谷,敗沒。谷蓋近昌黎縣界。
海府南百六十裏。東入遼東,西趨直沽,南抵登萊。風帆易達,中多島嶼,可以依阻,有事時出奇制勝之道也。《誌》雲:海在幽平間者,皆謂之溟渤。東西浩瀚,千有餘裏。
灤河府西十裏。《誌》以為即《管子》所稱卑耳溪也。自塞外流入薊州、遵化州境,徑遷安縣東,東南流經此。又南合於漆河,歷灤州境,下流入於海。元大德五年,灤河、肥如河與漆河溢,沖圮州城東西二處,入舊護城堤及東西南三面城墻,橫流入城,漂郭外三關,在城官民田屋殆盡。乃築東西二堤備之。蓋灤河源遠流盛,郡當其下流,每虞橫溢也。《河渠考》:灤河自元至元六年,漂溢不時,郡境田廬多被其患。而最甚者,莫如大德五年。自是以後,史不絕書。至正四年,為害亦甚。延及明時,橫決不免。一遇水潦,害輒隨之。嘉靖三十八年,平地水深數尺,城市可以行舟。其漂田廬、壞城郭者,害不勝書也。疏泄之方,籌之未審矣。余詳大川灤河。
漆河在府城西門外。源出塞外,土人呼為烏填河。南流入桃林口,名青龍河。經遷安縣東,東南流至城西,為漆河。與灤河合流,而入灤州境。自元以來,灤河為害,與漆河俱溢者,什之四矣。
肥如河府東二十裏。亦名濡河。源出口北,流徑部落嶺,又西流入於漆河。《誌》雲:肥如水,在府北十二裏,初繇上水關入城,繞出下水關註漆。數經水患,乃塞上關,堰水繇北城外西行,南流而入漆水。或曰即灤河之支流,《水經註》所雲小濡水是也。又沮水,在府北,源出塞外,自遷安縣冷口關流入境。有大小二沮水,下流相合,入於灤河。一名盧水。舊《誌》:陽樂水西南入於沮水,謂之陽口雲。
盧龍塞《通典》:在平州城西北二百裏。《水經註》:濡水東南徑盧龍塞,塞道自無終縣東出度濡水,向林蘭陘,東至青陘。盧龍之險,峻阪縈折,故有九崢之名。又有盧龍城,魏武征蹋頓時所築也。《後漢紀》建安十一年,曹操征烏桓,出盧龍塞,塹山堙谷五百余裏。後人亦謂之長塹。東晉永和五年,後趙石遵篡立,燕慕容霸勸其主雋乘亂進取。雋曰:鄴中雖亂,鄧恆據樂安,兵強糧足,今若伐趙,東道不可由也。當由盧龍,盧龍山徑險狹,彼乘高斷要,首尾為患,將若之何?霸曰:今東出徒河,潛趨令支,出其不意,樂安勢必震駭,無暇禦我,我可安步而前矣。雋因使霸自東道出徒河,慕輿於自西道出翳翁塞,雋自中道出盧龍以伐趙。十年,慕容雋遣將步渾治盧龍道,焚刊木石,令通方軌,刻石嶺上,以紀事功。太元二十一年,拓跋攻圍後燕主慕容寶於中山,慕容會自龍城遣將庫亻辱官偉等赴援,頓盧龍近百日不進。後魏孝昌初,杜洛周反於上谷。幽州刺史常景等討之,自盧龍塞至軍都關,皆置兵守險。高齊天保四年,自將伐契丹,至平州,從西道趨長塹,即盧龍也。隋開皇三年,幽州總管陰壽出盧龍塞,擊高保寧於營州。保寧走死。宋宣和五年,遼蕭初自燕京亡走奚王府,稱奚帝。旋出盧龍嶺,攻破景州。景州,即薊州遵化縣也。《一統誌》:今府西一百九裏,有盧龍鎮,土色黑,山似龍形,即古盧龍塞雲。
桃林口關府北六十裏,桃林山口也。控臨邊塞,屹為要地。洪武十三年,故元平章完者不花入桃林口,寇永平,官軍敗卻之。其南十裏曰桃林營,營東二十裏有燕河。營西南去府五十裏皆有小城,軍士頓舍於此。《邊略》:桃林口北十四裏有梳頭崖,亦汛守要地。自口以東曰梧桐谷、重谷等口,皆築城置戍處也。又劉家營,在府北五十裏,西至遷安縣亦五十裏,有城,為戍守要地。
青山口在府北,桃林口東第四關口也。東北至撫寧界界嶺口二十裏,西南至潘家莊十五裏,東南至撫寧縣界臺頭營二十五裏,為戍守要地。《誌》雲:青山口而南,有青山營。其東有乾澗兒、東勝等寨,又東即界嶺營矣。《邊略》:青山口北二十裏,曰三嶺溝。又北八裏,曰杓子谷。皆戍守處也。羅漢洞關,西接青山口,東連界嶺關,有小城,為戍守要地。隆慶初,蒙古土蠻入沙嶺羅漢洞,大掠郡境,即此。沙嶺,在遷安縣冷口關外。
安山堡府北三十裏。其相近者,曰松崖堡。又府西二十裏,有安河堡驛,道所經也。又西十裏,曰赤峰堡。府東三十裏,曰新羅寨。又東五裏,曰雙望堡。嘉靖三十八年,蒙古入犯,至雙望堡,即此。以上皆民堡也。
灤河驛府南二裏。又盧峰口驛,舊在府東六十裏,接撫寧縣之盧峰山。今見撫寧縣。又東關遞運所,舊在府東二裏,今並於灤河驛。十八裏鋪,在府東。建文四年,遼東兵攻永平,燕將谷祥過小河,拒卻之於十八裏鋪。小河,即漆水也。
遷安縣府西北四十裏。西至遵化州百七十裏,西南至遵化州豐潤縣百四十裏。漢令支縣地。遼太祖僑置安喜縣於故令支縣。金大定七年,更名遷安縣。元至元二年,省入盧龍縣。尋復置,屬永平路。今城周五裏,有門四。編戶二十九裏。
萬軍城縣東三十裏。山巖突起,頂有土城,周圍二百餘步。中有將臺遺址,相傳唐太宗征高麗,嘗駐軍於此。今名帳房山。又縣北二十裏,有龍紀城,周二百餘步。縣北四十裏,又有楊買驢城,周五百步。《城冢記》雲:俱遼聖宗時蕭太後所造。楊買驢,遼臣姓名,司營築之事者。
黃臺山縣西南三裏。山多黃土,其狀如臺,灤水徑其下。又西南十二裏,曰龍泉山。山腰有泉,亦曰聖泉。佛兒峪山,在縣西南十七裏。其西曰棲峰,北曰芝麻嶺。又西南二十五裏,為松汀山,高六十余丈,巖壁立,峙沙河中,山腰有三洞,每峒可容二百人。土人結筏縛梯而上,以避兵。
要孤山縣東北三裏。四無連屬,屹然獨峙。下有三裏河,南流入灤水。又縣東二十裏有曬甲山,相傳李廣守右北平,曾駐師於此。蟒山,在縣東北三十裏,以山形蜿蜒而名。產鐵,舊有冶。
貫頭山縣西三十五裏。三峰連屬如珠,巖蒼翠。其西曰平頂山,上有地一頃余,可容萬人。其南為四角、牛心諸山,連屬不絕。黃山,在縣西五十裏,橫亙十余裏,峻險可避兵。魏收《誌》肥如縣有黃山。魏主太安三年,將東巡,詔起行宮於遼西黃山。明年,如廣寧溫泉宮,遂巡平州,至黃山宮。疑即此山也。下有灰窯峪,一名幹糕峪,有舊關寨遺址。又西為崖兒山,入遵化境。
尖山縣西北五十裏。群峰攢列,頂有石寨,環以二泉。其南有赤嶺,有泉出焉,亦曰赤崖泉,即沙河之源也。又南為血石嶺,石河出焉,經縣西三十裏入於沙河。太平山,在縣西北六十裏,有太平營。南北兩山,去營二裏許,灤河回繞,憑高可眺。又西北十裏為銀礦山,其相接者曰鷂鷹崖谷口,僅容兩馬。又西北十余裏有小黑、大黑諸山,參差鱗立。至縣西北百十裏,曰十八盤,其間山谷崎嶇,回環旋轉,皆隘口所憑也。
九山縣西北百裏。下有九泉,會流入於灤水。或曰以山有九疊,因名。旁有洞如團,蓋容數百人。又西數十裏為望龍岡,連嶂凡十余裏。又有黃崖,有礦洞,產銀砂,下臨灤水。
景山縣西北百二十裏,高八裏。舊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陰山。《郡誌》:山北為鹿兒嶺,灤陽驛置於此。嶺東為三屯鎮城。嘉靖初,帥臣馬永建諸葛武侯及泰山寺於山上,易名景忠山。遠近祈禱踵至,因設官收稅,以充撫賞之費。
都山縣北百五十裏。高三十裏,周倍之。一名馬都山。唐開元二十一年,郭英傑與契丹戰於此,敗死。《誌》雲:山高寒聳秀,其水中分,東歸渝,西歸灤而入海,為盧龍之鎮。山上多材木,采之可備器用。都山之西,峰巒相屬者,曰蕎麥山。勒馬山,在縣西北百七十裏氵散河之陰。萬歷中,帥臣戚繼光改名壽星山。東有五老臺、蓮花峰,西有平臺,昔人避兵寨也。其南十五裏為六寶山,產銀礦,徒走集於此。又三十二窟山,在縣西北百八十裏,袤五十裏,高七八裏,盤折而上。郭造卿曰:遼澤州有神山、九宮、石子嶺,此山可以當之,因改名澤高山。
分水嶺縣東南二十裏。灤水徑其西,漆水徑其東,因名。其南與盧龍分界。又牽馬嶺,在縣西北八十裏,陡峻難越,行者恆牽馬而過,因名。《誌》雲:縣西北五十裏有長嶺峰二峰,南北夾峙,通道所經,下有公館。
灤河在縣城西。自遵化州流經團亭關,諸川皆流合焉。入縣境至城下,轉而東南入盧龍縣界。每遇泛溢,縣輒被其害。氵散河,在縣西北百裏,源出口外,有三源並導。雨溢則深廣,晴則淺涸,合流入遵化界龍井關。一名強河,以波流洶湧也。至趙家莊南二裏,合於灤河。趙家莊,《誌》雲:在縣西北七十裏。又恆河,在縣西北百十裏,源出塞外。流經三屯城北,又東南流,合於灤河。縣西北九十裏,又有長河,合口外諸川,亦南入於灤河。《誌》雲:長河,即《水經註》之黃雒水也。又青龍河,在縣東北十七裏,自塞外流入桃林口,又南徑縣界,即漆河之上源。
沙河縣西北四十裏。源出尖山南,流合於石河。又南匯山溪諸水,經沙河驛,入灤州界。又還鄉河,在縣西北七十裏,匯諸山溪之水,流徑縣西。一雲源出黃山西南,流入豐潤縣界,為氵更水之上源。成化十七年,議者欲於豐潤還鄉河,通漕永平。是也。又館水,出縣西南三十裏之館山,入灤州界。
劉家口關縣東北五十裏。東接盧龍縣之桃林口關,凡四口,路出大寧,最為襟要。明建文初,燕王駐永平,謀並大寧。諸將曰:攻大寧,必道松亭關,關門險塞,恐難猝下。燕王曰:今從劉家口,徑趣大寧,不數日可達,大寧拔,松亭自潰矣。遂引兵自劉家口而北,大寧果下。嘉靖三十六年,蒙古犯冷口,轉攻劉家口。官兵敗績,遂陷桃林營,大掠縣境及盧龍之雙望堡。《誌》雲:關西南十裏有劉家營,東南十裏有孤窯兒峪,俱築城戍守。松亭關,見前遵化州。
冷口關縣北七十裏。明初,三衛貢道由冷口入。有關城。關內三十裏,曰建昌營。嘉靖十年,三衛部長阿堆哈利出,數殺掠建昌及喜峰口太平寨一帶。關為控禦要地,自建昌營而東,至燕河營五十裏,西至太平寨六十裏。口外十五裏,曰撾角山,又北二十裏曰黃嶽山,又北二十裏曰逃軍山。又有擦都嶺,在關西北二十八裏,其北十四裏曰龍王廟。相近者曰奚河川、沙嶺、小鹽場諸處,皆賊巢也。《誌》雲:東方多事,冷口常為出入之沖,備禦最切。河流口關,冷口東第一關口也。嘉靖三十六年,虜酋把都兒入犯,陷河流口,尋引去。即此。又東曰徐流口關,與劉家口關相接,其南有徐流營,俱築小城戍守。
擦牙子關縣東北七十裏,有關城。景泰中,朵顏嘗挾賞於此。《邊略》:擦牙關西北二十裏,曰單家嶺。又西北十五裏,曰白石山。又北三十五裏,曰峨石谷,與靴兒嶺相接,其間有瓦窯川。俱戍守要地。新開嶺關,擦牙子東第二關口也。又東曰五重安關,關南有五重安營,又東南曰白楊谷關,亦曰白羊口,俱有小城戍守。《邊略》雲:白楊口,有縣北三十裏,又北三十裏曰五指崖。又北曰白土嶺、栲栳山、綠豆谷,相去各十裏。其栲栳山相接處,地名省祭,賊巢也。由白楊谷而東,曰白道子關、石門子關,而接於冷口關。《郡誌》:石門子關東去建昌營二十余裏,東鰲山北,其門天成,高七十余丈。
榆木嶺關縣西北七十五裏,有關城。其西接青山口。《邊略》雲:青山口東第一關也。東南十裏有青山營,又東為爛柴溝、大嶺寨等口,俱有城戍守。自關而北五十二裏,曰靴兒嶺。又北四十裏,曰乾河川。近都山西麓,又有古城嶺,亦在口北二十裏。皆沿邊守禦處。城子嶺關,在縣西北九十三裏,《邊略》雲:青山口東第四關口也。關內三十裏有太平寨,亦曰太平營。嘉靖十年,三衛虜酋導北虜入犯太平寨,官軍拒卻之。自城子嶺而東,即擦牙子關矣。《郡誌》:城子嶺西南去榆木嶺二十裏,其間山嶺崎嶇,所謂十八盤也。
青山口關縣西北九十裏,此縣境之青山口也。西接遵化州境之大喜峰口。凡七關口,相距六十裏。嘉靖二十一年,三衛虜酋導北虜入青山口。又萬歷初,朵顏叛酋犯喜峰口,戚繼光勒兵出青山,敗卻之。《郡誌》:大青山關,在太平寨西六十裏,迤西有橫山,其北即遵化接境之董家口也。又西轉北出三裏許,為遊鄉山。又西五裏為勝嶺寨,又西為女山,山峻拔。其西為鐵門關,關外有大潭,即喜峰水之源也。鐵門關,在縣西北百裏。距關二裏,即遵化州界之李家谷口。《郡誌》:關南十五裏為窟窿山,山多洞穴,高與鐵門關齊。自洞口而西十裏,為西山嶺,即喜峰古松亭山也。南行二十裏,曰小喜峰。又西南三裏,曰老子谷,下為團亭寨,灤水由此流入境。隔灤水而西,為樓子山。又南十裏,為平山。此皆與遵化相出入處也。
三屯營縣西北百二十裏。景山之北城,周四裏。《邊略》雲:營西北至喜峰口六十裏,西至遵化亦六十裏。舊為遵化縣忠義中衛戍守。景泰中,敕征東大將軍駐此,以備三衛。其地與遵化州接境。又車前營,在縣西北百五十裏,東北去遵化州界潘家口二十五裏,舊名漢兒莊。《郡誌》雲:遼人以南人為漢兒,置館於此,設官司之。金人謂之孩兒莊。承安三年,升為灤陽縣,屬惠州。尋罷。元人仍謂之漢兒城。明初,置營於此。隆慶初,為三屯車營兵駐頓處,因改今名。又車後營,在縣西北百六十裏,南至三屯營四十裏,西南至漢兒莊三十裏,東北去喜峰口二十裏。舊名灤陽營,《郡誌》謂即遼所置灤河縣也。縣屬澤州,金廢。明初置灤陽營於此。隆慶初,亦為三屯車營兵駐頓處,改今名。二營皆有土城戍守。《邊錄》:遵化北七十裏至灤陽驛,又五十裏至富民驛。灤陽,即車後營矣。富民驛,詳見大寧衛會州城。建昌營,在縣北四十裏,營城周四裏。其東十五裏,即徐流營也。
七家嶺驛縣南五十裏。其地有七家嶺,因名。相近者曰棗村河,為往來之要道。《輿程記》:自府城西灤河驛六十裏,至七家嶺驛。又七十裏,即豐潤縣之義豐驛。沙河驛,在縣南十五裏,有民堡。又縣西六十裏,有新店堡。西北六十裏,有羅家堡。皆民堡也。又新店遞運所,舊在縣西六十裏。《誌》雲:縣東北四十裏,曰孤莊。又東北五十裏,曰河南大寨。皆有公館,為往來孔道。
撫寧縣府東八十裏。南至昌黎縣四十裏,東至遼東廣寧前屯衛百七十裏。漢臨渝縣地。後漢省。遼置新安鎮於此。金大定末,改置撫寧縣。元至元初,省入昌黎縣。尋復置,屬永平路。今編戶十七裏。
撫寧城《誌》雲:縣舊治此。明洪武十三年,徙治縣東北兔耳山東。永樂三年,於故縣治置撫寧衛。成化三年,議者請復縣於舊治,乃於衛東立縣,合為一城,即今治也。城周六裏有奇,有門四。
臨渝城在縣東北。漢縣,屬遼西郡。後漢因之。晉省縣,而城如故。義熙十年,北燕褚匡言於其主跋曰:章武臨海,舟楫可通,出於遼西臨渝。謂此也。隋開皇初,營州刺史高保寧與突厥沙缽略,合軍攻陷臨渝鎮。大業中,置臨渝宮於此。十年,復議伐高麗,自涿郡幸臨渝。是也。《隋誌》:北平郡盧龍縣有臨渝宮。蓋於故城置宮雲。驪成廢縣,在縣南,漢置縣於此。後漢省縣入臨渝。
五花城縣東百裏。山海衛治西南,其城連環五座,若五花然,相傳唐太宗征遼時築。《誌》雲:縣東有大人城。唐貞觀十八年,議伐遼,北輸粟於營州,東輸粟於古大人城。是也。或以為城蓋秦始皇所築。又洋河城,《郡誌》雲:在縣東南十五裏,方圓六裏。又有山西城,在縣西南五十裏。皆唐太宗征遼時所築。未詳所據。
臨渝山縣東南三十裏。峰巒崛起,高千余仞,下臨渝河。漢以此名縣,隋臨渝宮亦以山名。其相接者,曰連峰山,渝水徑其西入於海。山之東有雙峰並峙,因名。雲峰山,在縣東北五裏,有數峰相屬,綿亙如雲。又橫山,在縣東五裏,山勢橫亙,如屏障然。又紫荊山,在縣南二裏,下臨洋河。麓有立石,狀如婦人。魏收《誌》海陽縣有橫山、新婦山,即此二山也。
兔耳山縣西七裏。有雙峰聳峙,如兔耳然。絕頂有潭,雲氣常蒙其上。微徑屈曲,盤折而登,上平廣,容數萬人。宋宣和五年,張以平州來歸,敗金將毋於兔耳山。明建文二年,燕將谷祥敗遼兵於部落嶺,遂克兔耳山寨,即此。又盧峰山,在縣西十五裏,舊置驛於此,曰盧峰驛。今移驛入城,有盧峰鋪。又熊山,在縣西北四十裏。山之陽,曰白塔莊,舊產金。又西接盧龍縣界。雕崖山,在縣西北三十裏,怪石聳立,旁峰平漫。其東北面卓立如削,因險為寨,周裏許,昔時避兵處也。《誌》雲:山在臺頭營北。營南有刀崖,頂平可容千餘人,惟北面有微徑可陟,號為絕險。又西北五裏,有滴水崖,高千丈。旁為麻塔谷,山腰有石洞,中有泉。崖西五裏為半壁山,險絕,有避兵寨。《誌》雲:縣西北五十裏,有栲栳山,旁為東勝寨。又西北二十裏,為將臺山,連界嶺關,亦高峻可避兵。
天馬山縣北二十裏。本名馬頭崖。巖突兀,如控馬首於雲霄。三伏常有積雪。隆慶初,蒙古土蠻入犯,邑人多避兵於此。萬歷中,改今名。又茶芽山,在縣東北二十裏,一名八角山。又九花崖,頂有洞,泉出其中,謂之聖水。又東北十裏,曰羊角山,高峻,有小城,僅容三四百人,土人謂之南寨。又東北五裏,為塔子山,上有磚浮圖,名女兒塔。隆慶初,邊寇犯境,邑人多避兵於此。今有壘,周裏余。又偏頂山,在縣東北二十五裏,高插雲霄。山半平漫半頃,可耕植,號平臺。隆慶初,居民避兵於此,亦得免,皆東方保障也。
裂頭山縣東北九十裏。群山環繞,一峰高聳,頂有數尖,因名。亦曰前裂頭山。迤東有七峰相連,極東而尖出者,為後裂頭山。又石門山,在縣東北百裏,東西環亙,蹊徑厄塞,亦曰石門峽。相傳漢公孫瓚敗烏桓處。其西曰蕉果山,山前為傍山崖,內平外險。隆慶初,北虜黃臺吉犯邊,自此逸去。帥臣戚繼光伏兵邀之,斬獲無算。又西北有房山,亦高峻可避兵。其相接者,曰溥塘山,中空峒,下臨氵亭淵。又南為團雲山,一名雲蒙山,以山高接雲也。《郡誌》:雲蒙山,亦在縣東北九十裏。
角山在山海關北六裏。有前後二山,相距二十裏。其脈自居庸古北、喜峰諸山而東,綿亙千裏。至此,聳峙如角,長城枕其上,為薊、遼二鎮邊界。山口有角山關,築城置戍處也。又兩山之間有三巒山,溪澗深阻。又西為攔馬山,高聳壁立,馬不能前,有小徑,戍者多由此竄逸。《誌》雲:縣東北九十裏,又有玉旺山。嘉靖三十六年,嘗產銀礦,命官採取,尋罷。亦名玉旺峪。或以為即黃獐谷也。唐顯慶五年,曹仁師等討契丹,軍至黃獐谷,敵詐退,老弱迎降。仁師等輕進軍,遂大敗。孤山,在山海關南六裏,屹然獨立,俯臨大海,四面皆水,稱為奇勝。《誌》雲:關南十裏為兒海口關。東六裏為歡喜嶺,一名氵亭惶嶺,言戍遼者去而悲,還而喜也。關東八裏海中有望夫石,俗名姜女墳。又有秦皇島,在關西南二十五裏,四面皆水,島居其中,相傳秦始皇曾駐蹕於此。《誌》雲:秦皇島在縣東三十裏。
黃崖山縣東北五十裏。高十裏,陡峻崎嶇。山半有捨身崖,深三、四十丈,石徑僅可容足。又茶盆山,在縣東北百裏石門之北,峰高萬仞,陵巒杳深。舊《誌》曰:即箭嶺也。五代唐同光二年,契丹阿保機襲叛奚軍於箭山。宋宣和五年,遼臣奚回離保據箭山,稱奚帝,金人擊平之。《遼史》遷州有箭山,是也。其南去葦子峪十余裏,俗呼背牛頂,以山後有石如牛雲。馮家山,縣東南二十五裏。兩峰並峙,結寨其上,極險峻。一名對嘴崖。又牛頭崖,在縣東三十裏,形似牛頭,海軍偵探戍守,往往駐泊於此,即牛頭崖營也。迤東為望海岡,登此可以望海。又金山嘴島,在縣東南四十五裏,山如鳥嘴,半入於海。今設軍戍守。銀峒峪,在縣西南四十裏,舊出銀礦,因名。
海縣東南六十裏。縣介山海之間,地勢完固,因置關以扼其要道。《誌》雲:海自直沽新橋赤洋而東,勢漸北轉,抵遼境,為登、萊、金、復一帶海面。昔時運道抵關城南十裏,今雖廢,而余跡猶存。又戴家河海口,在縣東南四十裏。崇楨中,由海運饋山海關,此為儲積之地,並置戍守於此。東去金山嘴二十裏。
渝河縣東二十裏。源出塞外廢瑞州境,東南流至連峰山西。一名獅子河。出菱、芡、蒲、魚,為民利。亦名泥蒲河。又南入於海。《漢誌》:渝水首受白狼水。《水經註》:白狼水經黃龍城西,又東北出,東流為二水,右水疑即渝水也。西南循山徑一故城西,世以為河連城,當即臨渝故城矣。渝關之稱以關,據河為險也。
陽河縣西一裏。源出口外別陀山。一雲縣北三十五裏有星星峪,即陽河之源也。口北群川多匯流於此,南流徑縣西,又東南歷紫荊山下,復南流,而入於海。溫河,在縣東五十裏,源出口外孤石峪,旁有溫泉堡。裂頭諸山之水,匯流於此,分為二支,西曰湯河,東曰張果老河。下流復合,而入於海。
石河在山海關西三裏。源出口外,自義院口流入,旁多叢石,水流石罅中,褰裳可涉。秋潦漲急,險不可履。南流註於海。
山海關縣東百裏。本名渝關,自古為戍守重地。《一統誌》:今縣東二十裏,有渝關。明初,魏國公徐達始徙而東去舊關六十裏,謂之山海關。或曰:遼金時,以渝關為腹裏地,故址漸湮。今縣東二十裏之渝關,乃其驛遞之所,因渝關舊名耳。明初,修復故關,增置屯營。其於金元時之渝關,仍置郵驛。今關蓋漢唐舊址,非明創建也。郭造卿曰:山海關,即故元遷民鎮。元天歷初,屢發兵戍守遷民鎮,尋又發平、灤民塹遷民鎮,既而上都兵自遼東入遷民鎮,其地險在此也。據《北番地理書》,遷州治遷民縣,在臨渝關東五十裏,南至海二十裏。今關城以磚石,高四丈有奇,周八裏有奇,月城二,水關三,門四。有池環之,東面又有夾池、羅城,恃為險固。余詳重險渝關。
明垤關舊《誌》雲:在縣北。《唐會要》:平州有明垤關,與臨渝關並為險要。今關道榛塞,渝關獨當東面之沖。南海口關,在山海關南十裏,濱海。天啟二年,增設龍武營於此。《誌》雲:南海口東五裏,曰老龍頭,極沖也。自南海口而西三十裏,曰秦皇島。又西十裏,曰白塔嶺。皆濱海要地,設兵戍守。又有南水關,在山海關南二裏。
義院口關縣北四十五裏。其西南十二裏,曰石喬谷。又南十三裏,曰石門寨。東八裏為長谷營,皆有小城戍守。《邊略》:義院口北九十裏,地名常海,賊巢也。又北二十八裏,曰三坌口。又北三十五裏,曰紅草溝。景泰中,朵顏來犯縣北之車渠莊,官軍擊敗之於紅草溝。是也。水門寺關,義院口東第四關口也。《誌》雲:水門寺迤北為平頂谷城、子谷等關,而東接董家口關。又老嶺在舊邊外,山陡險,難修邊墻。萬歷初,設敵臺於此。《誌》雲:老嶺在長谷口外二十余裏。
界嶺口關縣北七十裏。其東南十裏,曰雙嶺兒。又南十裏,曰郭家莊。又十裏即臺頭營也。嘉靖三十七年,土蠻犯界嶺口,官軍拒卻之。今有關城,為戍守要地。《邊略》:界嶺口東十五裏,曰十八盤嶺。又東三十五裏,曰牛心山,去義院口三十裏。又口北十八裏,為梨花山。又北六十裏,為茨兒山。又北三十裏,曰紅石嶺。皆土蠻出沒處也。箭捍嶺關,在縣北,界嶺口東第一關口也。又東接雙岔谷、星星谷等關。又葦子谷關,界嶺口東第四關口也。又東歷細谷口、花場谷、拿子谷等關,而接義院口。皆有小城,為戍守要地。
董家口關縣東北七十裏。關之東,曰大毛山口關。皆築城戍守。《邊略》:董家口北二十六裏,曰龍潭。又北十五裏,曰橫嶺。又北五十五裏,為十字河。又五十五裏,曰長嶺。又北五十五裏,曰大鹵場。三衛侵軼,往往出沒於此。小毛山口關,董家口東第三口也。又東曰小河口,又東曰大青山口,又東南曰黃土嶺關。其西有黃土嶺營,又歷廟山等口,而至一片石關。《誌》雲:黃土嶺關,在縣東北百二十裏。
一片石關縣東七十裏,董家口東第十二關口也。一名九門水口。有關城。其北三十余裏,曰大小尖山。又北三十余裏,曰大小橫嶺。自大橫嶺而北五十余裏,曰平漫川。又十五裏,有孤山。自孤山至遼東界三山營四十裏,南去一片石凡百六十裏。嘉靖三十九年,朵顏酋影克勾虜把都兒犯一片石,戍將郭琥敗卻之。近代一片石、紅草溝一帶,屢被沖突,防守最切。《邊防考》:一片石西有鐵鹿崖,稱為險處。又自一片石南至山海關,凡歷五關,曰寺兒谷、三道關、角山關、旱門關、北水關、三道關。南去山海關,北至一片石,各二十裏。其相近者,又有亂石關。諸關皆有小城戍守,東面多事,步步皆險矣。
臺頭營縣西北三十裏。西至盧龍縣燕河營三十裏,東至李家莊二十七裏。又平山營,在縣東北四十裏,西至李家莊三十裏,東至石門寨三十裏。又七星寨,在山海西十裏,俱築城置兵於此。附馬寨營,在縣北五十裏,亦有小城戍守。又甘泉堡,在縣東北,西接星星谷關。又東有溫泉堡。
牛頭營在縣東牛頭崖口。《誌》雲:營在望海岡西,營西北有滿井,隨汲隨滿,大旱亦然。營之西南,即連峰山也。又蒲河營,在縣南六十裏蒲河海口,東至戴家河四十裏,為海口要沖,近設官軍戍守。
馬頭嶷寨縣北二十裏。又北十裏,曰羊角山寨。縣西四十裏,又有鵓鴿堂寨。西北三十裏,曰雕崖堡。東三十裏,曰塔子山堡。南三十裏,曰兔嘴巖寨。皆民堡也。盧峰口驛,在縣城西。又渝關馬驛,在縣東四十裏。遷安馬驛,在山海關城西。永樂初,自遷安縣移於此,屬永平府。又縣治東南,有西關遞運所。山海衛治東北,有東關遞運所。
昌黎縣府東南八十裏。東北至撫寧縣四十裏,西南至樂亭縣九十裏。漢置交黎縣,屬遼西郡。後漢改曰昌黎,其地在今廢營州境。唐時在今縣界僑置柳城縣。五代梁末,契丹以定州俘戶置廣寧縣於故柳城縣,兼置營州鄰海軍。金皇統二年,廢營州,以縣屬平州。大定二十九年,改為昌黎縣。元至元七年,省。十二年,復置,屬灤州。尋屬永平路。今城周四裏,編戶二十六裏。
縣城在縣北。漢縣,屬遼西郡。後漢省入臨渝縣。文穎曰:縣有碣石山。又舊《誌》雲:縣西南六十裏有靜安社,即故柳城郡城,隋唐時亦為柳城治。誤也。《新唐誌》平州有柳城軍,永泰元年置,或即此地。元曰靜安社。嘉靖三十一年,置靜安堡。
碣石山縣西北二十裏。山勢穹窿,頂有巨石特出,因名。即《禹貢》導河入海處也。山之西,為道者山。西南為鳳凰山,置堡其上,險可避兵。《誌》雲:縣北十五裏仙臺山,即碣石之頂也。其後曰觀音山。臺前峰巒層列,曰鋸齒山。南去縣十裏,迤東有嶺,曰歡喜嶺。以群峰蔽虧,登此可以四望也。臺之東,曰龍潭山,去縣亦十五裏。舊有石磴百余級,隆慶三年,龍毀其半。其東為西五峰,又東曰東五峰,泉壑秀美。蓋縣境諸山,大抵皆碣石之支阜。四面環列,得名者以數十計,其實皆一山也。余詳見名山碣石。
安山縣西三十裏。《誌》雲:山有避兵堡,飲馬河經其下。又駐蹕山,在縣西五十裏。舊《誌》雲:唐太宗征高麗,還登此。郭造卿曰:疑後魏文成帝嘗遊此,俗誤以為太宗也。臨河巖,在縣南八十裏。一名黎洞。壁立千仞,頂分八字,山腰有洞,逼近深潭,有小徑可入,容二百餘人。旁又有小穴十余,皆幽勝。又南為磨山,邑人多采石於此,名白石店,下臨渝河。
溟海縣東南七十裏。海至縣界,突然北出七裏而贏,亦曰七裏灘。廣袤三十余裏,有菱、芡、魚、蟹之利,居民賴焉。《誌》雲:縣南有黑洋河,即海道也。明嘉靖中,議由海道運天津倉米,從黑洋河一帶抵昌黎,登岸達山海關,以給遼餉。蓋自天津循海岸而東,皆曰黑洋河也。
急流河在縣城西,一名西沙河。源出龍潭山下,流合飲馬河入海。飲馬河,在縣南五裏,源出盧龍縣界溪谷中,流經縣西安山下,又東流為沙河,至縣西十八裏,合深江河。又東南流,至縣南八裏,金人置虹橋跨其上。又南合潮河,而註於海。《誌》雲:深江河,源出縣西北三十裏氵瓜山下,匯諸水而南,出縣西南十二裏。又有繞灣河,源出縣西北五十裏茶牙山,繞而南經安山東麓,亦名安山河,東流入飲馬河。
柳河縣西二十裏。諸山溪之水所匯流也,有柳河橋跨其上。《誌》雲:鳳凰道者,諸山之水,合為梭頭灣,流入柳河,徑縣西南八裏,分流為兩河,又東至虹橋,皆會於飲馬河。潮河,在縣南二十五裏,即縣境群川之下流也。匯上源諸水,以達於七裏灘。一名馬家河。《誌》雲:縣南三十裏,又有甜水河,亦流入於七裏灘。
蒲泊縣南二十五裏。源出縣東二十裏海眼山,旁近諸山溪之水皆流合焉。歷惠民場東南,而入於海。《誌》雲:蒲泊有鹽場,即惠民場也,在縣南二十八裏。
赤洋營縣東南三十裏。有小城,海濱防戍處也。《郡誌》:縣東南四十裏,有沙崖莊海口,東至撫寧縣蒲河口七十裏,西至野豬口二十五裏,又西至胡林河十五裏,皆濱海戍防處也。自胡林河西三十裏,即樂亭縣之劉家墩矣。
裴家莊堡縣東二十裏。縣西三十裏,曰蛤泊堡。六十裏,曰莫谷莊堡。南五十裏,曰套裏堡。六十裏,曰石谷莊堡。與靜安堡,皆民堡也。張角莊,在縣東北二十裏。又縣西三十裏,有張家店。皆往來孔道,置公館於此。
附見:
永平衛在府治南,洪武四年建。又東勝左衛,在府治東北,舊屬山西行都司。永樂九年,移建於此。又盧龍衛,在永平衛南,永樂四年建。
興州右屯衛在遷安縣城內。本置於口外大寧境內,永樂三年移建於此。
撫寧衛在撫寧縣北十裏,永樂三年建。又山海衛,在山海關城內,洪武十四年所建也。
灤州府西南四十裏。東至山海關百七十裏,南至海百十裏,西北至順天府薊州三百二十裏。
古孤竹國地。戰國時屬燕。秦屬右北平郡。兩漢、晉、魏皆因之。隋屬平州。唐亦為平州地。五代唐時,契丹分置灤州於此亦曰永安軍。金、元因之。明亦曰灤州,以州治義豐縣省入編戶六十七裏,領縣一。今仍曰灤州。
州控臨疆索,翼蔽畿甸,負山濱海,稱為形勝。契丹置州於此,所以厚渝關之防,聯絡營、平,窺覦幽、冀也。其後拱手而取燕雲。女真襲其跡,而中夏為之糜爛。然則灤州之置,亦外內升降之機也歟?
義豐廢縣今州治。漢夕陽縣地,屬右北平郡。晉及後魏因之。高齊省。隋為盧龍縣地。唐為石城縣地,屬平州。五代時,契丹於黃洛古城置義豐縣,灤州治焉。金元因之。明初廢。《郡縣誌》:黃洛故城,殷時諸侯國。古《史》:武丁析孤竹之地,封功臣黃洛為侯國。又《遼誌》雲:黃洛水北出盧龍山,南流入濡水,城因以名。今州城,即遼故址也。明景泰二年,以磚石,後相繼增修。周四裏,有門四。
石城廢縣州南八十裏。漢石城縣,屬右北平郡,在今大寧廢衛境。唐貞觀十五年,始置臨渝縣。萬歲通天二年,改曰石城縣,屬平州。五代時,契丹改屬灤州。金因之。元至元二年,省。劉句曰:貞觀中,於故臨渝城置臨渝縣。杜佑曰:平州西北至石城縣百四十裏。似非臨渝舊城矣。《遼誌》雲:唐石城縣在灤州南三十裏,遼徙置以就鹽官,又在故縣南五十裏。蓋遷徙不一,非復舊治也。按開平中屯衛置於此,即遼舊縣治。
馬城廢縣州西南四十裏。漢曰夕陽縣,有鐵官,屬右北平郡。後漢省。隋盧龍縣地。唐開元二十八年,置縣以通水運,仍屬平州。《通典》:平州西南至馬城百八十裏。則舊城又在其西南也。遼亦曰馬城縣,改屬灤州。金因之。元至元四年,省。今有馬城堡,在州東南三十裏,蓋因舊名,非即故城也。《新唐誌》以馬城為古海陽,蓋夕陽之訛。陽樂城,在州東。漢置陽樂縣,屬遼西郡。後漢為郡治。魏氏《土地記》海陽縣西北有陽樂城,是也。或曰陽樂在大寧廢衛境,後魏遷治於此,亦屬遼西郡。東魏省入海陽縣。
橫山州北四裏。聳列如屏。州人鑿其崖以達府,為往來捷徑。東麓臨灤河,石立水激,有潭極深,號偏涼汀。正德十三年,車駕東巡,觀漁於此。《誌》雲:偏涼汀,舊漕運泊舟處也。懸崖有徑,亦正德中所鑿。後擁榆山,宛如重屏。前二裏為紫金山,亦聳秀,以產赤石脂而名。《郡誌》雲:紫金山,在州北三裏,背橫面巖,襟灤帶沂,州之勝也。巖山,在州南五裏,狀如虎踞,其東絕壁百仞。有洞十有八,其三洞最大而深,在絕壁間,攀緣莫上。下有石橋,一郡水口也。西六裏有蠶箔等峪,又西有馬鞍諸山,聯絡數十裏。
雙山縣西十五裏。小沂水經其下,入大沂水。稍北有拐頭山。正德十三年,駕觀魚於沂河,嘗幸其巔。又有土山,在州西三十裏。又西五裏,曰洞山。洞深黝,大雨迅驟,能容數裏湍,亦名吞流山。又西三十余裏,有九裏長山,林果茂密,其上為天井峪,深險可避兵。
清涼山州西北五十裏。一名分水嶺,與盧龍遷安分界。層巖疊嶂,奇勝不一。又西北二十裏,曰偏山,澗谷逶迤,草木叢茂,土厚居繁,有榛、栗、棗、梨之利。山南五裏曰下五嶺,北五裏曰上五嶺,益引而北,峰巒環繞,非亭午不見日也。
海州南百三十裏。亦謂之潮河。海水蕩,延漫百余裏,即黑洋海口也。州境群川,悉由此入海。南望天津,東望山海,為州境之巨防。《誌》雲:潮河東二十裏,有蠶叢口,一名林裏河,亦曰交流河,舊時海運多避風於此。
灤河州東二裏。自盧龍縣流入境,又東過樂亭縣,入於海。《元史》:泰定二年,永平路屯田總管言:馬城東北五裏張家莊龍灣頭,舊築堤以防灤水,西南達清水河,至州南九十裏公安橋,皆耕屯地分。因霖雨不時,灤水沖溢,宜復修治。從之。蓋灤水合眾流而入州境,決溢常不免矣。
清水河州南二十裏。其上流為龍溪河,出州南八裏之暖泉,流數裏而伏,二源並導。一出州東南二十裏南閘頭,經樂亭縣綠洋口入海。一出州西南二十七裏龍塘橋,至蠶沙口入海。《郡誌》:清河出州西十五裏墓子山,一名五子洞。伏而復出,相傳即秦漢時漕運故渠。元時海運,自遼東三岔河分三道:一由天津徑白河至通州;一由娘娘宮經糧運河,至薊州;一由蘆臺經黑洋河、蠶沙口、清河,至灤州。明洪武八年,潁川侯傅友德言:永平運道由鴉洪橋而東,道裏遠,宜通清河、灤河故道。於是詔浚舊渠,置閘瀦水,以通漕運,北合灤河,達於府城,自府城而北,以達於灤陽營。尋廢。萬歷初,議行海運。言者欲自州東十八裏灤河西岸王家閘,引灤水入清河,導入王冢坨,再導使由艾家清溝下接靳家河,通交流河,七十裏入黑洋海口。由海中三十裏,至建河海口,四十裏至堂兒上海口,又四十裏則大沽海口也。出口入通州運糧白河,又百裏則天津衛矣。不果行。蠶沙口,即蠶叢口矣。鴉洪橋,見豐潤縣。
沂河州西十二裏。《誌》雲:大沂河源出盧龍縣界馬家莊,西南流,徑州西北二十二裏之佛住山,又南合於小沂河。小沂河出州西北二十三裏之烽火山,東南流經雙山下,又南六裏,合大沂河,至州西南三十裏,合董家灣。東南流,經州西南十二裏之芹萊山,又南合蓮臺港,下流入於清河。
陷河州南五十裏。源出州西南五十裏於家泊。匯大小群川,至蠶叢口入海。又州西南八十裏為靳家河,一名小青龍河,亦匯眾流達潮河以入海。陡河,在州西百二十裏,其上源曰館河,自遷安縣流入界,經偏山南流合眾水,又西入豐潤縣界,合於庾水。又沙河,在州西南九十裏,亦自遷安縣流入界,至此播為大水泊,又西為小水泊,又西入豐潤縣界。成化十七年,管糧郎中鄭廉,請自豐潤還鄉河通漕永平。說者謂由榆水還鄉河,東導陡河抵沙河,通陷河,而及清灤,即運道所經也。庾水非灤所通,沙河淤爛,溢涸不時,所以隨行隨止。
橫河州北七裏。自盧龍縣流入界,繞橫山之麓,因名。又有別故河,在州西北二裏,發源州西北廟兒山,東南流,過巖山下。又五裏河,在州南五裏,發源州西劉官營,東流經巖山下,與別故河合,下流俱註於灤河。又古憧河,《誌》雲:在州南四十裏,又南合大田泊諸水,匯於清河,達綠洋入海。
長春澱在廢石城縣西。《誌》雲:在州西南百二十裏,舊名大定澱。金大定二十年,改曰長春。有長春行宮,亦金時所建也。《遼誌》:州西北十五裏,有扶蘇泉,昔秦太子扶蘇北築長城,嘗駐此。蓋傳訛也。泉甚甘美,亦曰甘泉。
長春宮在長春澱,本名石城行宮。金大定二十年,如石城縣,改行宮為長春宮。以後嘗為巡遊之所。又有丹陽宮,舊《誌》雲:在州東南三十裏。州東八裏又有濯清亭,在灤河西岸。皆金置。
榛子鎮州西九十裏,近豐潤縣境。金大定初,世宗烏祿自遼陽趨燕京,次海濱縣,尋至榛子鎮,即此。今為民堡。萬歷中,移置巡司於此。又李家莊,在州南四十裏。又南十裏,曰柏家莊,一名淳風屯。又南四十裏,曰獨莫城,城南有大田泊。皆有土城舊址。又亻奔城,在州西南六十裏。州西百二十裏,又有桃李城,亦曰長春社。州西南百二十裏,為唐山城,亦曰姚顯社。《誌》雲:元立屯田總管府於馬城縣,諸城皆屯兵所居。今因為村社。海濱,在遼東前屯衛。佛莊堡,在州西四十裏。又州西南八十裏,有司家莊。皆民堡也。《誌》雲:州南百十裏濱海,有馬頭營,舊為戍守處。海運時,嘗置倉於此。
溫泉柵在廢石城縣東北,舊為戍守處。唐廣德初,史朝義既敗,欲北走奚、契丹,至溫泉柵,追兵及之,窮蹙自縊處也。千金冶,在廢馬城縣東北,舊為冶鑄處。《漢誌》夕陽有鐵官。《新唐書》馬城縣有千金冶。《名勝誌》:冶在灤州南二十裏,即舊夕陽鐵官也。《新唐誌》馬城縣東又有茂鄉鎮城。《州誌》雲:古城在州西七裏。又擂鼓臺,在州西百裏松梁社。或以為漢武臺,唐太宗嘗登此。恐誤。又有將臺,在州西八十五裏康莊屯,下有黃崖河,或以為料馬臺也。
濟民鹽場在州西南。《誌》雲:府境有鹽場四,俱屬於戶部分司。一曰濟民場,距分司七十裏,南濱海,東極潮河,接石碑鹽場,西跨運河,連豐潤縣越支場,亙百三十五裏。一曰石碑鹽場,在濟民東七十裏,距分司百四十裏,在今樂亭縣西,南濱海,亙百七十裏。一曰惠民鹽場,在石碑東百五十裏,距分司二百九十裏,在撫寧縣西南,南濱海,亙二百二十裏。一曰歸化鹽場,在惠民東南百四十裏,距分司四百五十裏,南濱海,東抵山海關,亙二百裏。皆產鹽,屬於分司,而統於長蘆鹽運司。分司署,在府城內也。
樂亭縣州東南九十裏。北至府城一百二十裏,東北至昌黎縣九十裏。唐馬城縣地。金大定末,置樂亭縣,屬灤州。元初置漠州治此。州尋廢,縣仍屬灤州。今縣城周三裏,編戶二十七裏。
祥雲島縣西南四十裏,迫近海濱。島中時有瑞雲湧出,因名。又有李家島,亦在縣西南海濱。其相近者曰桑坨島。《誌》雲:縣雖無山,而地勢原衍,胎甲隱窿,河流環繞,俯臨大海,稱為沃野。
月坨在縣西南,形如半月。《誌》雲:自綠洋溝入海四十裏,即月坨也。在巨浸中,廣數十頃,其間草木繁植,雉兔充斥。冰合時,居民嘗射獵於此。泮則棹艇樵採,為利甚厚。又十九坨,在月坨東,大數十頃,饒給與月坨相似,一名石臼坨。相傳漕運時,店市民居也。舊《誌》:灤人以平坡而蓄水者,曰坨。
海縣南三十裏。亦曰溟海。《誌》雲:海水青黑,而灤河水色清碧,入海五十裏不混,亦曰綠洋溝。溝去岸二十裏,遙亙如帶,中多鱗介之利。郡境群川,悉匯於此。
定流河縣西北三十裏,即灤河下流也。《誌》雲:灤河經縣北嶽婆港分為二支。一曰葫盧河,在縣東北三十裏,流徑縣東二十裏,南流入海,謂之東灤河。景泰中淤塞,俗謂之乾灤河。定流河遂獨承灤河之水,至縣南四十裏劉家墩入海。天啟以後,海運繇天津三百余裏,至劉家墩海口入灤河,凡二十五裏至銀夯柳倉交卸,改用河船,凡百八十裏達於永平,時以為便。《誌》雲:環縣有賈家、董家、杜家、宋家、戴家等河,俱灤之支流也。又有蕭家灣,在縣西南三裏,翟家灣,在縣東北三裏,灤河及支川之水,瀦流於此,水漲則流,達於灤河。
中澱河縣東十五裏。流經縣東南十五裏,達四溝港。四圍皆水,中有高岡。又南通湯家河,至胡林口河入海。清河,在縣西三十五裏,一名西清河。源發州南八裏之暖泉,闊二丈許,分流為新寨狼河、介馬諸河,抵新橋海口貓兒港入海。《誌》雲:縣西南三十五裏有清河套,以夾於清、灤之間而名。
新橋營縣西南三十裏,有城周二裏。《郡誌》:新橋海口舊有巡司。萬歷二十年,倭犯朝鮮,因設新橋營,與昌黎赤洋營、撫寧牛頭崖營,為海口三營,聯絡巡哨,以為防衛。四十三年,移巡司於榛子鎮。《郡誌》:灤河口有劉家墩海防營,近時濱海要口也。西至韭菜溝三十五裏,又西至清河口二十裏,又西至高糜河八裏,又西至灤州之蠶沙口四十裏,皆有官兵戍守。
曹泊店縣西南五十五裏海中。海水鹹苦,店有泉獨甘洌,漁海者資焉。又有曹馬店,在濟民場西南入海八十裏,有昔時民居故址。
胡家坨堡縣東二十裏。又東十裏,曰黃瓜口堡。縣西北六裏,曰連北店堡。西三十裏,曰新寨堡。南三十裏,曰閻各莊堡。西南三十五裏,曰馬城堡。皆民堡也。
附見:
開平中屯衛在灤州西。石城廢縣舊在口北大寧沙嶺,後移真定。永樂初,復移建於此。城周四裏,撥遵化衛軍守禦。
◇延慶州東至四海治一百二十裏,南至居庸關五十裏,西至保安州沙城界百裏,北至雲州上谷百三十裏。自州治至京師一百八十裏,至南京二千九百三十裏。
《禹貢》冀州地。春秋、戰國皆為燕地。秦屬上谷郡。二漢因之。晉及後魏亦為上谷郡地。高齊置北燕州領長寧、永豐二郡。後周曰燕州。隋初因之《隋誌》:開皇初,二郡俱廢,而州如故。大業初州廢,改屬涿郡。唐初,為高開道所據。武德七年平,亦置北燕州開道將張金樹殺開道來降,因置州,以金樹為都督。貞觀八年,改置媯州。天寶初,曰媯川郡治懷戎縣,今宣府鎮懷來衛也。唐末,又析置儒州於此。五代晉初,契丹得其地,亦曰儒州又為縉陽軍,治縉山縣。金皇統初,州廢。崇慶初,復置鎮州,旋廢。元屬奉聖州。延三年,改置龍慶州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生於此也。明初,州廢。永樂十一年,復置隆慶州,直隸京師。隆慶初,改曰延慶州編戶十四裏,領縣一。今仍曰延慶州改隸山西布政司。
州介於山前後間,由此南瞰居庸,左撓虎北虎北口在州東二百余裏,則燕山失其固矣。若乘轅北向,列灤河之戍謂開平故衛,空漠南之庭,州實咽喉所也。表裏關山,拱衛陵寢,豈非郊圻重地哉!
縉山廢縣今州治。漢上谷郡居庸縣地。唐為媯川縣地。唐末,析置縉山為儒州治。契丹因之。金州廢,縣屬德興府。元至元三年,省入懷來縣。五年復置,屬奉聖州。延三年,改屬大都路,尋升縣為龍慶州,仍屬大都路。明初,州廢。永樂中,復置今州。《城邑考》:州城,景泰二年因故址修築,周四裏有奇,萬歷七年,復展修之。今周五裏有奇。
上谷城在州北。《元和誌》:戰國燕所置上谷郡城也。《史記•匈奴傳》:燕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郡,以距胡。秦始皇十九年,滅趙。趙公子嘉奔代,自立為代王,與燕合軍,軍上谷。秦、漢亦為上谷郡地。漢武帝元朔二年,破匈奴,取河南地,亦棄上谷郡之鬥僻縣造陽地以與胡。韋昭曰:造陽在上谷。杜佑曰:造陽在媯川郡北。《括地誌》:上谷郡故城在懷戎縣東北百十裏。即此城也。近《誌》雲:城在州西北,去懷來廢縣北十裏。又媯川城,在州西。唐天寶中,分懷戎縣置媯川縣,屬媯川郡。契丹省入縉山縣。
隆鎮衛城在州城南。元大德中,指揮使哲言不花所建。政和元年,燕帖木兒奉懷王於大都,與上都相持。隆鎮衛將斡都蠻以兵襲上都諸王兵於陀羅臺,大敗之。陀羅臺,或曰即今州治東北之古臺也。蚩尤城,在州西南。《誌》雲:西北去懷來縣六十裏。杜佑曰:懷戎縣北有蚩尤城。又州東北二十裏有古城,相傳遼蕭後所築。
紅門山州東南二十裏。山高三裏,有大小紅門口,為戍守處。阪泉山,在州西,相傳軒轅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即此山也。亦曰阪山。又歷山,在州西北二十裏,形如覆釜,亦曰歷陽山。後魏主神瑞二年,如廣寧,登歷山,祀舜廟。又後魏主嗣泰常七年,至廣寧,登歷山,使使祀舜。時蓋以歷山即舜所耕處也。廣寧,見保安州。
官帽山州北十八裏。狀如襆頭,與懷來衛大海陀山東西相望。一名東崖山。相近者曰石門山,中有洞,南北通明如門。又擎笏山,在州北二十裏,峭拔孤立,狀如擎笏。州東北二十五裏,又有金剛山,兩山對峙,勢若相抗。其相近者,曰古城山。
東螺山州西北三十三裏。高七裏許,盤回而上。又州西北六十七裏,有西螺山。大翮山,在州北二十五裏。相傳秦始皇時,王仲為大鳥仙去處,仲即變大篆為隸書者。其相接者,曰小翮山。又佛峪山,在州西北三十裏,下有溫泉。
八達嶺州南三十裏,東南去居庸上關十七裏。為往來之沖要。五代周胡嶠《陷虜記》:自居庸西北入石門關,關路狹隘,一夫可以當百,此中國控扼契丹之險。或以為此即石門關也。元人以此為居庸北口。上有城,設官兵戍守。《山水記》: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若建瓴,若窺井,昔人謂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也。橫嶺,在州南四十七裏,當居庸之西北,亦要路也。嘉靖中,俺答由此入犯。今設兵戍守。
媯川州東十五裏。自永寧縣流入界,一名東川。宋淳化二年,契丹主隆緒至儒州,獵於東川,即此。西流至懷來城東南,又西流至保安州境,入於桑乾河,俗名清水河。《誌》雲:媯川即古之阪泉,今名韓家川。與天壽山咫尺,其地可屯十萬眾,設險處也。沽河在州城南。自州東北雙營發源,西南流至此,合於溪河。溪河自永寧縣團山發源,流經州界,至州城南,合於沽河。西入懷來衛境,合媯川而註於桑乾河。
澗河州南三十裏。源出八達嶺。嶺東四裏有青龍橋,澗河經其下,東南流入居庸關,達昌平州界,入於榆河。玉液泉,在州城西南。元時取以造酒,因名。其水西流入清水河。又白馬泉,在州北三裏,其深莫測,旁為白馬村。宋端拱二年,契丹主隆緒至儒州,祭風伯於白馬村。是也。
柳溝營州東南十五裏。嘉靖中,築南山一帶土城,東起永寧縣東火焰山,西抵保安州東南河合口,置城於此,設兵駐守。其東北沿邊一帶,曰謊包兒、韓家口、海子口、柳溝口,皆防禦處也。又東南為大小紅門口。《邊防考》:柳溝城創自隆慶初,周三百十八丈有奇。萬歷二十四年,復增北關,周百八十五丈有奇。而閻家莊,為緩急守禦之要地。
岔道口州南二十裏。《誌》雲:自八達嶺而北,地稍平,五裏至岔道,有二路。一自懷來衛保安州,歷榆河、土木、雞鳴三驛至宣府,為西路。一至延廢州永寧衛四海治,為北路。八達嶺為居庸之噤吭,岔道又八達之藩籬也。宣德五年,巡邊,駐蹕岔道。明日,獵於岔道。嘉靖三十年,築城於此,周二裏有奇,與南山聯為一邊,其地逼臨山險,為居庸之外衛。
弘陽鎮州西南三十裏。唐武德六年,高開道所部弘陽、統漠二鎮來降。或曰二鎮蓋開道所置。統漠鎮,在州西南八十裏,即高開道所置鎮也。《一統誌》雲:遼主遊幸,嘗張大幕於此,因名為統幕。誕矣。俗訛為土幕,又為土木。其地與保安州及懷來衛接界,今詳見懷來衛。
蟒山寨州東南二十裏蟒山上。山形如蟒頭,置寨其巔。又有招帖寨,在州北二十裏將軍山上,皆昔人據險避兵處。《誌》雲:州有屯糧堡二,一在城西半裏,一在城東二十裏,皆元時饋餉儲糧之所。
永寧縣州東三十裏,本縉山縣地。明永樂十一年,始置今縣。十五年,築城置戍。宣德、嘉靖中,屢經修治,城周六裏有奇,編戶五裏。
團山縣西北十五裏。巍然獨立,本名獨山,縣之主山也。《誌》雲:縣西北十裏有多景山,亦高秀。又縉陽山,在縣北十三裏,山下有縉陽泉。一名龍安山。雙髻山,在縣東北二十裏,絕頂有雙峰並峙,狀若髻然。又神仙山,在縣東北二十五裏,徑路崎嶇,其上平衍,有神仙寨,相傳遼金時所置。
火焰山縣東北百余裏,與薊州邊接界。《誌》雲:山當宣、薊、昌平之要道,登其巔可以望遠。又黑頭山,在縣東。《誌》雲:在四海治堡東三十裏。嘉靖中,督臣翁萬達言:黑頭山至密雲城不五六十裏,若為直垣相屬,則密雲西南至居庸數百裏之邊,皆腹裏地矣。又高山,在堡北三裏,以高聳獨峙而名。又堡東南八裏,有龍爬山,其東為驢鞍嶺。又鎮南峰,在堡南三十裏。翁萬達言:四海治有鎮南墩,與薊州邊所屬火焰墩接界,僅三裏余,築墻於此,可防寇沖。火焰墩,蓋在火焰山上。
大石嶺縣東北五十裏。又長城嶺,在縣東九十裏。《誌》雲:縣東北十二裏有澀石嶺,一名塞石嶺。又東灰嶺,在縣東南十五裏。縣南十二裏,又有西灰嶺。紅土坡,在縣東北二十五裏。又有白草坡,在縣西北十五裏,一名嚼草坡。
媯川縣西十五裏。《誌》雲:源出縉陽山,流經此。上有孤山橋,自縣入州之通道也。又縣東五裏有龍灣河,源亦出縉陽山下,西流會於媯川。《誌》雲:龍灣河,在縣西北十裏。
溪河縣西北十三裏。源出團山,西南流至州城,南合於沽河。《誌》雲:縣西北二十裏,有神仙溪,下流入於溪河。
靖胡堡縣西北二十裏,故夷巢也。嘉靖三十五年,新築此堡,周二裏有奇,北面阻山,東、西、南三面臨河,稱為險要。其東河溝無邊墻可據。為極沖,而馬路南樓東水峪墩次焉。邊外有黑牛山、亂泉寺、許家沖,屬夷駐牧處也。《邊防考》:宣府東路參將駐永寧縣,分邊自四海治至靖胡堡,長百八十裏,兼轄懷來衛、保安州一帶,城堡凡十有七。而黑牛山、大安山、天圪力等處,層崖疊嶂,林壑深阻,屬夷往往巢穴其中。
黑漢嶺堡在縣東南。嘉靖三十年創築,周二裏有奇。其北有倉、房二口,要沖也。南距天壽山,後有鶯窩梁,山險林密,突犯不易。邊外曰白塔兒、牛心山,皆屬夷駐牧。而堡東寧川墩,為拒守處。
周四溝堡在縣北。嘉靖十九年創築,周二裏有奇。其西北有黃土嶺、西石河鎮口、外山口諸沖。邊外則亂泉寺、孤山鹹場、虎喇嶺諸處,皆敵境也。而三坌馬道廟兒梁,亦為沿邊拒守處。劉斌堡,在周四溝堡西南,山灰嶺等口之喉吭也。萬歷三十二年,設堡於此,周一裏有奇。有擦獨口、鮑峪口等沖,而防胡墩、大鴉口,其鎖鑰處也。
四海治堡縣東百裏。元時往來上都,恆取道於此。明天順八年,創築城堡,周三裏有奇。與靖胡等堡,為宣府東路之沖。有大勝嶺、新興嶺、將軍嶺、長生口諸要口,邊外有芍藥灣、寶山寺,為屬夷駐牧處。弘治七年,徙永寧左千戶所屯守。嘉靖中,邊臣許論言:四海治上通開平大路,下連橫嶺,為三衛窺伺之地,宣府東路要防也。黑峪口,在縣北,寇沖也。口西為白草お等處,屬夷駐牧於此。
附見:
延慶衛州東南四十裏居庸關口,本名隆慶衛。建文四年,燕王置衛於此。隆慶初,改今名。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又有延慶左衛,亦在居庸關,本名隆慶左衛,永樂二年置。宣德五年,移入永寧縣。隆慶初,更名。
永寧衛在永寧縣治西,永樂十五年建。
◇保安州東至延慶州坌道口百二十裏,西南至山西蔚州二百裏,西至蔚州界深井堡百四十裏,北至宣府界泥河七十裏。自州治至京師三百裏,至南京二千七百七十裏。
《禹貢》冀州地,春秋、戰國時屬燕。秦為上谷郡地。兩漢因之。晉屬廣寧郡,亦為上谷郡地。後魏因之。隋為幽州地。唐為媯州地。光啟中,置新州於此幽州帥李匡威表置。後唐為威塞軍治五代梁乾化初,晉王存勖置團練於新州,總山後八軍。三年,置威塞軍防禦使,尋又升為節鎮,兼領媯、儒、武三州。石晉納於契丹,改為奉聖州亦曰武定軍。金大安初,升德興府。元初因之。至元初,復改奉聖州,屬宣德府。尋改曰保安州至元三年,以地震改名。明初廢。永樂十三年,復置保安州編戶七裏,直隸京師。
州通道燕、雲,襟帶媯、蔚。東顧則擾居庸之戍,西出則震飛狐之師。若乘間捷出,南越紫荊,則畿輔之藩垣壞矣。蓋迫近門庭,地勢阻厄,山南之險,以新、武諸州為捍蔽也。唐末,盧龍由此侵雲、朔,河東亦道此以並幽、薊乾寧初,李克用拔武州,取新州,進攻媯州。長驅入居庸,幽州望風降下。至於女真覆燕京,蒙古略冀北,曷嘗不以州為馳逐之地歟?
永興廢縣州西南四十裏。本漢之涿鹿縣地,屬上谷郡。後漢因之。晉屬廣寧郡,後廢。唐末,置永興縣,為新州治。五代晉沒於契丹,新州仍治焉。金改曰德興縣。元復曰永興,為保安州治。明初,州縣俱廢。永樂十二年,置保安衛。十三年,復置保安州,以縣並入。《城邑考》:舊州城,永樂十三年修築。景泰二年,改築新城於家站,移州及衛治焉,城周七裏有奇。天順九年、嘉靖四十三年,皆加修治。其舊城在南山下,嘉靖四十五年復修築,周四裏有奇。設官駐守,謂之舊州城,與新城互為唇齒。
沮陽城在州東。漢縣,上谷郡治此。沮,顏師古曰:音阻。《史記》漢十一年,周勃擊破盧綰軍於沮陽,追至長城。長城蓋在媯川北。後漢仍曰沮陽縣。晉亦為上谷郡治。太元十年,慕容垂伐魏,至平城,疾篤而還,卒於上谷之沮陽。後廢。
礬山城州南九十裏。本漢軍都縣地。唐置礬山縣於此。《新唐書》:新州治永興,兼領礬山、懷安、龍門三縣。是也。後沒於契丹,仍曰礬山縣。金因之。元省入永興。今為礬山堡,周三裏。萬歷七年,設兵戍守。《邊防考》:堡介保安衛、馬水口間,地勢平坦,防衛最切。
廣寧城州西北二百裏。漢置廣寧縣,屬上谷郡。後漢曰廣寧縣。晉置廣寧郡,治下落城,縣並入焉。其城亦曰大寧城。鹹和二年,後趙石虎擊代王紇那於陘北,紇那兵敗,徙都大寧以避之。又鹹康元年,拓跋翳槐國亂,奔趙。三年,趙將李穆納翳槐於大寧。太元中,魏將奚斤等破越勤部於跋那山,西徙二萬余家於大寧。義熙十三年,魏主嗣如大寧長川。宋永初三年,魏主嗣自[A212]南宮如廣寧。景平二年,魏主燾東巡大寧。元嘉五年,魏主燾如廣寧,觀溫泉。明年,復如廣寧,臨溫泉,又置宮於此。大明初,魏主如廣寧溫泉宮。《北史》魏太和十六年,祀舜於廣寧。時又置大寧郡治焉。《水經註》:魏燕州廣寧郡治廣寧縣。即此。孝昌以後,郡縣俱廢。高齊改置長寧郡,在今懷來衛。陘北,見山西重險勾註。跋那山,見陜西榆林鎮。下落城,在州西北,漢縣,屬上谷郡。晉為廣寧郡治。後魏仍屬上谷郡。後廢。又罡城,亦在州西。《水經註》:大寧東有罡城。《史記》:燕人蔡澤謝病歸相,秦號罡城君。疑即澤所邑。世名武罡城。罡城,《國策》本作剛成,是時秦未並燕地,恐誤。
涿鹿城在州西南。漢縣,屬上谷郡。應劭曰: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即此。《帝王世紀》雲:黃帝所都也。漢置縣。後漢因之。晉屬廣寧郡。義熙十一年,魏主嗣如濡源,遂至上谷、涿鹿、廣寧。是也。後魏亦屬廣寧郡,後廢。《魏土地記》:下洛縣東南六十裏,有涿鹿城,西北百三十裏有大寧城。又軒轅城,在州東南四十裏,相傳黃帝所築。今名古城。
寧縣城在州西北。漢縣,屬上谷郡,為西部都尉治。後漢曰寧縣。建武二十五年,復置護烏桓校尉於上谷寧城,領內附烏桓並鮮卑顧內屬者。《西京舊事》:武帝於益州部置蠻奚騎都尉,幽州部置領烏桓校尉,涼州部置護羌校尉,皆持節領護降夷,時已廢而更置也。晉時縣廢,時謂之寧川。義熙四年,魏主如豺山宮,遂至寧川。又謂之小寧城。《水經註》:大寧城西二十裏,即小寧城。杜佑曰:小寧城,俗名西吐勃城,在懷戎縣西北。豺山宮,在大同府。茹縣城,在州西北。漢縣,屬上谷郡。後漢省。《魏土地記》:雞鳴山西十裏有故茹縣城,俗謂之如口城。
安塞城在州西北。《唐誌》:安塞軍在蔚州之東,媯州之西。是也。宋祁曰:幽州丁零川西南有安塞軍。乾寧四年,李克用以劉仁恭叛,擊之,攻安塞軍。幽州將軍可及赴救,別將楊師侃伏兵於木瓜澗,克用大敗而還。木瓜澗,宋祁曰在蔚州界。藥師城,在州東合河鎮。《誌》雲:宋宣和中,郭藥師守燕山時築。
磨笄山州西北二十裏。《史記》:趙襄子姊為代王夫人,襄子滅代,夫人磨笄自殺於此,因名曰磨笄之山。代人憐之,為立祠。每夜有野雞群鳴祠屋上,亦名雞鳴山。此即雞鳴驛北之雞鳴山。《魏土地記》:下洛縣東北三十裏,有於延河東流,水北有雞鳴山,文成帝保母常氏葬此,別立寢廟。太和十五年,始定製,惟遣有司行事。唐貞觀十九年,北巡幸雞鳴山。元至元三年,如雞鳴山,將獵於渾河,不果。明正統十四年,北虜乜先犯大同,奄王振主親征,駕次雞鳴山。敵漸退,伏塞外以誘我,即此山也。保寧山,在州西北六十裏,舊名白貼山。其中洞穴穹窿,有石如仰盂,泉出其中,僅鬥許,群飲不竭。《誌》雲:元至元初,以地常震,始改名保寧。
涿鹿山州西南九十裏。一名獨鹿山,涿水出焉。相傳黃帝破蚩尤於此。《括地誌》:懷戎縣東南五十裏,有涿鹿山,涿鹿城在其側,黃帝邑於涿鹿之阿。蓋謂此。今山去懷戎縣頗遠,《括地誌》似誤。
礬山州西南百二十裏。有南北兩山,出白、綠礬,因名。唐置礬山縣於此。金末為礬山寨。《金史》:興定四年,以蒙古南略,命中都西路靖安民為易水公、涿、易、安肅、奉聖州,君氏川、季鹿、三堡河、北江、礬山寨、青白口、朝天寨、水谷、歡谷、東安寨隸焉。君氏川以下,其地皆在州境。《誌》雲:礬山,一名礬石山,淶水出焉。《水經註》:亦謂之淶山。
喬山州東南百二十裏,亦曰橋山。上有黃帝祠。後魏主嗣泰常八年,如涿鹿,登橋山,遂如幽州。是也。《魏土地記》:下落城東南四十裏,有喬山,山下有溫泉。《北史》神二年,置溫泉宮於此。《水經註》:喬山下有溫泉,能治百疾。
鷂兒嶺州西北四十裏。明正統末,車駕自大同還,至雞鳴山。乜先來追,朱勇禦之於此。乜先設伏夾攻,殺掠殆盡。又州西有疊翠巖,本名惡崖,金泰和中更名。又州境有漫天窩,金泰和中,更曰掃雲坪。
桑乾河州西南四十裏,在舊城南一裏。自蔚州東北流入界,州境土田資以灌溉。東南入順天府境,出西山,至宛平縣,西南而為盧溝河。詳見大川桑乾。
寧川在州西。《漢誌註》:於延水出代郡且如縣塞外,東至寧,入沽水。《水經註》:於延水經罡城南,又東北與寧川水合,水出小寧城西北,東南流註於延水。又東經小寧故城南,而入沽水。沽,劉氏曰當作治。治水,即桑乾河矣。媯川,在州東。一名清水河。自懷來衛西南流入境,合桑乾河,所謂合河也。金時有合河鎮,今亦名河合口,為南山戍守處。《誌》雲:清水河在州西南三十裏,即媯川下流也。自延慶州流入合洋河,註桑乾。似誤。
洋河州西南十五裏。自宣府界流入,經州城西南,又東南入於桑乾河。陽樂水,或曰在州西北。《水經註》:陽樂水出上谷且居縣,東北流經女祁縣,世謂之橫水,又謂之陽曲水。且居,見下懷來衛。女祁,或以為在州境。
礬山水在州東南。《水經註》:礬山水出廣昌縣閻鄉之礬石山,東流歷覆釜山下,又東至古長城門,註於易水。蓋即淶水之上源也。長城門,見保定府安肅縣。二郎溝,在州西南八十裏,亦出礬山下,居民資以灌溉,東北流入於洋河。又有龍池,在礬山北二裏,水自平地湧出,澄清可鑒,瀦而為池,溉田甚廣。
火神澱在州西。宋白曰:新州西有火神澱。澱,讀曰殿。淺水為澱也。五代周廣順初,契丹主兀欲謀入寇,諸部不欲,殺契丹主於此。既而諸部共推德光之子述律為主,自火神澱入幽州。是也。
九十九泉在州境。《魏土地記》:沮陽城東八十裏,有牧牛山,山下有九十九泉,即滄河上源。五代周廣順初,契丹謀會北漢兵入寇,與諸部長議於九十九泉,諸部皆不欲,強之南行。至新州火神澱作亂,殺契丹主。何氏曰:在新州西北,又魏收《書》天賜二年,登武要北原觀九十九泉。在大同西界,非此泉也。阪泉,亦在州境。晉《太康地誌》:涿鹿城東一裏,有阪泉。《括地誌》:阪泉在懷戎縣東五十六裏,出五裏至涿鹿,東北合於涿水,亦名黃帝泉。《一統誌》:阪泉,今隆慶州阪山也。蓋荒遠不可考矣。
協陽關在州西南。《魏土地記》:下落城西南九十裏,有協陽關,西通代郡,有協陽水。代郡,今蔚州境也。關廢。擔車寨,在州西南。《水經註》:擔車水出擔石硎,東南流註紫石水,又東註於淶水。宋嘉定十三年,金易水公靖安民出兵至礬山,取擔車寨。蒙古襲取其所居山寨,安民之兵遂潰。淶水,即礬山水也。
寶峰川鎮在州東南。其相近者,有蔡樹安、豺狼峪、莊窠澗等口。南達大龍門口,不過一二十裏,與涿州接界。弘治中,撫臣周綱言:寶峰山通宣府要路,三十八盤、分水嶺、蕎麥川三者最急。是也。又有謝家堡、裏村諸處,亦在州東南,出北將軍石、南將軍石等口,達於大龍門,皆南山要隘也。固城鎮,在州南。舊《誌》唐媯州有固城鎮,與易州分界。或曰鎮在懷來衛南。
東八裏堡州東八裏。又有西八裏堡。俱洪武二十五年創築,設兵戍守,與新城相犄角。良田屯堡,在州東五十裏,即州民居屯之所。洪武二十五年築,隆慶四年增修,設兵戍守。
麻峪口堡在州南。當龍門南口,傍有紅站口諸險。洪武二十五年創築,萬歷七年增修,周一裏有奇,雖近內地,而守禦最切。《邊防考》:州東南百五十裏有石港口,東接懷來衛,沿河口相去僅二裏。又天津關口,在州南百裏,與良鄉縣接界。自口而西,為梨園嶺口、滑車安口,皆去州百裏。又東龍門口,在州東南百裏。又州南百裏,有天門關口,與房山縣接界。馬水口,在州西南百六十裏,接淶水縣界。其相近者,曰石龍安口、康家溝口、狼兒溝口、定樂安口,皆西南接紫荊關界。
段莊在州東南。唐乾寧初,李克用攻幽州帥李匡籌,拔武州,圍新州。匡籌遣兵馳救,克用逆戰於段莊,敗之。即此。上花園,在州西四十裏,又州西三十裏,為下花園。相傳遼蕭後種花處。今為戍守之所。
附見:
保安衛在州治西北。永樂十二年置。本治舊城內,景泰二年,自舊城移置於此。
美峪守禦千戶所在州南百裏,接蔚州界。本在衛治西,景泰二年移置於此。
取自" 태그저장 취소 이 포스트를..
덧글 쓰기 엮인글 쓰기 공감
독사방여기요원문 권38 독사방여기요(요동편)
2009/02/24 20:18
http://blog.naver.com/sohoja/50043165520
讀史方輿紀要
卷三十七
◎山东八
◇遼東 舊都司城。東至鴨綠江五百六十里,南至旅順海口七百三十里,西至山海關一千一十五里,西北至大寧廢衛八百六十里,東北至故建州衛七百九十里。自都司至山東布政司二千三百三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三千四百里,至京師一千七百里 。
古冀、青二州地。舜分冀東北為幽州,即今廣寧以西地;青東北為營州,即今廣寧以東地。戰國屬燕。秦置遼東、遼西二郡。漢初因之。武帝拓朝鮮,並割遼東屬邑置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昭帝省臨屯、真番郡。後漢因之,後為公孫度所據 度自稱平州牧,傳四世。魏景初二年,司馬懿擊滅之 。三國魏置東夷校尉,治襄平,而分遼東、昌黎 《晉志》:昌黎郡,魏置 、樂浪、玄菟、帶方 帶方郡,公孫度置 五郡置平州。晉改遼東郡為國,仍隸平州 《通典》:魏因公孫度之舊,分遼東五郡置平州,后還合幽州。又東夷校尉居襄平,后改為護東夷校尉。晉咸寧二年,仍置平州,治襄平 。大興三年,為慕容所據 按《燕錄》:慕容于晉太康五年始襲位。東晉大興二年,始逐平州刺史崔毖,據有遼東。四年,始拜為平州牧。初置即以為刺史,誤也 。太和五年,屬於苻秦。后又屬於後燕 晉太元十年,高句麗寇遼東,後燕將王佐救之,為高句麗所敗。遼東、玄菟遂陷於高麗。是年,慕容農復取之 。後為高句麗所據 《十六國春秋》:慕容熙光始二年,高句麗陷平州。五年,伐高句麗,不克。魏收《志》有遼東郡,蓋僑置也 。唐征高麗,初置遼、蓋二州 《唐書》:貞觀十九年,伐高麗,克遼東城,以為遼州。又克蓋牟城,以為蓋州 。后又置都督府九,又置安東都護以統之 《通典》:總章元年,李平高麗,得城百七十六,分其地為都督府九,州四十二,縣一百,置安東都護于平壤城以統之,用其酋渠為都督、刺史、縣令。上元二年,徙都護于遼東故城。儀鳳二年,又徙新城。聖曆元年,更名安東都督府。神龍元年,復曰都護。開元二年,徙于平州。天寶二年,又徙于遼西故郡城,領羈縻州十四。至德后廢 。尋為勃海大氏所據。五代時,地入契丹,阿保機葺遼陽故城建東平郡,尋升為南京 《遼志》雲:城名天福 ,后又改為東京遼陽府。金因之。元初置東京總管府。至元二十四年,立遼陽等處行中書省。明年,改東京為遼陽路。明洪武四年,置定遼都衛。八年,改為遼東都指揮使司。十年革,所屬州縣置衛。永樂七年,復置安東、自在二州,領衛二十五、州二。今改置遼陽州、盛京奉天府。
州控馭戎貉,限隔海島。漢劉歆議孝武東伐朝鮮,起玄菟、樂浪,以斷匈奴之左臂者也。後漢之季,東陲日漸多事。及晉失其綱,慕容氏並有遼東,遂蠶食幽、薊,為中原禍。蓋其地憑恃險遠,鹽鐵之饒,原隰之廣,足以自封;而招徠旁郡,驅率奚、羯,乘間抵隙,不能無倒植之勢矣。自晉大興以後,遼東不被華風者,幾數百年 慕容燕、高麗相繼有之 。隋常圖之,而不能有。唐雖得之,而不能守也。五代梁貞明五年,契丹據有其地,漸營京邑,以侵擾中華。金人亦啟疆於此,用以滅遼弱宋。蒙古先取遼東西,而金人根本撥矣,后亦置省會於此,以彈壓東垂。明時都燕,遼東實為肘腋重地,建置雄鎮,藩屏攸賴。故司之西北則朵顏、福余、泰寧三衛,東北則建州、毛憐、女直等衛,而廣寧、開元居其噤吭,金、復、海、蓋並稱沃饒,為之根本。邊牆西自山海,東抵開元,延袤二千余里,東西闊絕。議者以應援為虞。成化二十年,邊將鄧鈺言:永樂時,築邊牆于遼河,內自廣寧,東抵開元,七百余里。若就遼河迤西,徑抵廣寧,不過四百里。以七百里邊塹堡寨移守四百里敵,若入寇,應接甚易。弘治六年,按臣李善亦言:邊牆阻遼河為固,濱河之地,延壘八百余里,土脈鹹鹵,秋修春頹,動費巨萬。夏旱水淺,不及馬腹;冬寒冰凍,如履平地。所在城堡,畏賊深入,遂將良田數萬頃,棄而不佃。況道路低洼,每遇雨水,泥濘不通。倘開元有警,則錦義、廣寧之兵,不過遙望浩嘆而已。臣詢之故老雲:有陸行舊路,自廣寧抵開元,約三百余里,兼程不二日可到。地形高阜,土脈滋潤,有古顯州城池遺址 即遼濱城,見瀋陽衛 。計莫若開舊路,展築邊牆,起廣寧棋盤山,直抵開元平頂山 二山在塞外 ,移分守八百里之兵,聚守三百里之地,錦義為西路,廣寧為中路,遼陽為東路,開元為北路,四路聲援相接,如率然之勢,庶廟堂可寬東顧之憂矣。議格不行 《邊防考》:河西一帶,隨山起築,多用石砌。廣寧以東,地勢平衍,惟藉版築。弘治中,科臣鄒文盛嘗言:沿邊野草繁茂,水土便益,甚利陶冶,若以歲役丁夫,燒磚修砌邊牆,除山谷深峻不必修砌者,約千余里,及時督成,可為金湯之固。議格不用 。說者曰:司負山面海,水深土衍,草木豐茂,魚鹽饒給 正德三年,撫臣劉言:遼東邊儲,止是屯糧,歲用不給。二十五衛,俱有鹽場,每年例該煎鹽三百八十五萬六千四百三十斤,給軍食用。但鹽場去衛頗遠,運道甚艱,莫若召商開中糴買糧料為便。從之 。三岔河南北數百里,木叶、白雲之間,大定故城在焉 見直隸大寧廢衛 。乃委以畀敵,俾得進據腹心,限隔東西,寧前、高平諸處一線之險,形援易阻,保邊長策,得毋坐失之哉?
定遼中衛 附郭。在司治東南。漢襄平、遼陽二縣地。屬遼東郡。後漢仍為襄平縣地。晉因之。後為高麗所據。唐平高麗,復曰襄平縣,后沒于勃海。契丹置遼陽縣,為東平郡治,尋為遼陽府治。金仍舊。元為遼陽路治。明洪武四年,改為衛治。八年,改置都司治焉。十年,廢縣。十七年,置衛。今為遼陽州治,六衛一州俱廢入焉 。
定遼左衛 附郭。在司治西南。洪武四年,置千戶所。十年,升為衛 。
定遼右衛 附郭。在司治西。建置同上 。
定遼前衛 附郭。在司治東北。建置同上 。
定遼後衛 附郭。在司治西北。洪武四年置,初名遼東衛,治得利嬴城,尋徙治於此。八年,改為定遼後衛 。
東寧衛 附郭。在司治北。洪武十三年,置五千戶所,曰東寧、女直、南京、海洋、草河,各領所部夷人。十九年置衛,並五所為左、右、前、后四千戶所,尋又增置中所及中左千戶所,以謫戍者實之。今與六衛俱廢 。
自在州 附郭。永樂七年置,治開元城內,領新附夷人,后徙置於東寧衛西偏。今與六衛俱廢 。
○遼陽城 即司治。《遼志》:契丹神冊四年,葺遼陽故城,謂之鐵鳳城,以勃海漢戶建東平郡。天顯三年,遷東丹國民居之,升為南京,名天福城。幅員三十里,有八門,其宮城在東北隅,南為三門,壯以樓觀,四隅有角樓,相去各二里。外城謂之漢城。天顯十三年,改曰東京遼陽府,金、元皆因舊城。明洪武五年,改建定遼城,周十八里有奇,門六。南面門二,左曰安定,右曰太和。東面門二,左曰平夷,右曰廣順。西面門一,曰肅靖。北面門一,曰鎮遠。十二年,展築東城一里,其北又附築土城,以處東寧衛內附夷人。永樂十四年,復修筑北城,南北一里,東西四里,合於南城。司城共周二十四里有奇,北城之門三,東永智,西武靖,北無敵,自是每加修飾。萬曆庚申以後,鞠為茂草矣。○遼陽廢縣,在司城內,漢縣,屬遼東郡。後漢安帝初,改屬玄菟郡。晉廢。《遼志》雲:遼陽縣,漢氵貝水縣也。高麗改為句麗縣,勃海為常樂縣,遼為遼陽縣。按氵貝水縣,漢屬樂浪郡,《遼志》誤也。金、元俱為遼陽縣。明初廢 。
襄平城 司北七十里。漢縣,為遼東郡治。後漢及晉因之。亦謂之遼東城。慕容使其子翰鎮遼東,即是城也。隋大業八年,度遼水圍遼東城。唐貞觀十九年,親征高麗,拔遼東城,以其城為遼州。上元二年,移安東都護府于遼東故城。儀鳳二年,復移新城。賈耽曰:自營州入安東道,經汝羅守捉,度遼水,至安東都護府五百里,府故漢襄平城是也。又司東北有武次城,亦漢縣,屬遼東郡,東部都尉治此。後漢廢。晉咸和中,慕容復置,尋廢 。
鶴野城 司西八十里。漢居就縣地,屬遼東郡。晉因之。后廢勃海,置雞山縣於此。遼改為鶴野,屬遼陽府。金因之。元廢入遼陽縣。○宜豐城,在司西南百里,遼置宜豐縣,兼置衍州治此,亦曰廣安軍。金皇統三年,州廢,以縣屬遼陽府。元初縣廢。又來遠城,亦在司西南。《遼志》:本屬女真地,統和中,伐高麗,置城於此。金升為來遠軍,又升為州。元廢 。
石城故城 在司東。金置石城縣,屬遼陽府。元省。《志》雲:司東南十二里,有石城山,縣蓋因以名。又東南有故石城,蓋高麗故城也。唐貞觀二十一年,遣牛進達等自萊州渡海擊高麗,拔其石城,進至積利城,敗其兵而還。又橫山城,亦在司東。《唐史》:太宗征高麗,拔其橫山等城。又顯慶四年,薛仁貴破高麗於橫山。即此 。
紫蒙城 在司東。《遼志》:漢樂浪郡鏤方縣地。后佛涅國置東平府,領蒙州紫蒙縣。尋徙遼城併入黃嶺縣,渤海復置紫蒙縣。遼因之,屬遼陽府。金廢。○于河城,在司東北,晉大興三年,慕容取遼東,平州刺史崔毖奔高句麗,高句麗將如奴子據于河城,遣將張統擊擒之。又湯州城在司北。《遼志》雲:漢襄平縣地,渤海置州,領靈峰、常豐、白石、均谷、嘉利五縣。遼廢縣存州,在東京西北百里。金廢 。
婆速城 在司東西百七十里。金初置統軍司於此。天德二年,置總管府。貞元初,又置府尹,為婆速府路。元訛速為娑,曰婆娑府。至元十七年,改隸東京總管府,后廢為巡檢司 。
興遼城 在司西南。《遼志》:漢遼東郡平郭縣地。渤海改為長寧縣。遼曰興遼縣,屬遼陽府。金廢 。
鳳凰城 司東南三百五十里。其相近有鳳凰山,山上有壘石古城,可屯十萬眾。相傳唐太宗征高麗,駐蹕於此。明成化十七年,以朝鮮使臣還國,道經山下,為建州野人所掠,奏乞于舊路南新開一路,以便往還。於是撫臣王宗夷奏言,鳳凰山前後,實出沒要途,距遼東三百余里,其間土地廣漠,舊無烽堠,請自山之東北至陽間,築墩台二十二座;距山之西北一十五里,舊有古城遺址,於此築立一堡,名為鳳凰城。距城西六十里,曰敘列站,宜築立一堡,曰鎮寧堡。距城西北六十里,曰新通遠堡。于堡南增築一堡,曰寧夷堡。各置軍馬,為鳳凰城聲援,則自遼陽直抵朝鮮,烽堠聯絡,既拒零賊東南竊掠,亦便朝鮮使臣往來。朝議改鎮夷堡為鎮東,寧夷堡為鎮夷,余悉從之。《志》雲:鳳凰城東南去鎮江城凡百余里。○鎮江城,在司東南四百六十里,舊為朝鮮貢道,其相近者有安奠堡。明天啟元年,毛文龍襲安奠,入鎮江城。是也。又有斬木城及火煙溝等處,其西北與鳳凰城相近 。
○首山 司西南十五里。山連海州衛界,頂有平石,泉出其中,挹之不竭。曹魏景初二年,司馬懿伐公孫淵,潛濟遼水,進至首山,大破淵軍,遂圍襄平。是也。唐貞觀十八年,征高麗,車駕度遼水,軍于馬首山,即此山矣。或謂之駐蹕山。《唐史》:駐蹕山在安市城外。《志》雲:首山一名手山,以山頂石上有文如指掌,故名 。
平頂山 司東百里。山周三十里,其頂平曠,可資耕稼,有泉湧出,中產蒲魚。又千山在司南六十里,峰巒叢密,以千數計,中有龍泉、溫泉、香岩等寺,及仙人台、羅漢洞諸勝。○華表山,在司東六十里,因丁令威化鶴得名,俗呼為橫山。又通明山在司南九十里,山多洞穴,俗名窟龍山。又有石門山,在司東南四十里,舊有石門寨,萬曆中,李如松救朝鮮,道出於此 。
安平山 司東北百里。俗名平礦山,一名天城山。上有鐵場,置百戶所戍守,屬瀋陽中衛。又龍鳳山,在司東南四百里,大蟲江出焉。司東北五百里,又有羅山,大樑水出焉。○老鴉山,在司西百三十里,明初故元平章高家奴聚兵處 。
鳳凰山 司東三百六十里,詳上鳳凰城。其相近者曰青山。○大石嶺,在司南十五里。又分水嶺,在司東四百里。又有大盤嶺,在司東南近大海。《志》雲:司北邊外百余里有車輪坡,為三衛駐牧處 。
西彌島 在司東南海中。天啟中,毛文龍言,西彌島相連有三山,周廣二百余里,中雲從山,前西彌島,后珍珠島,與朝鮮國境鐵山城相近,陸程則八十里,水程僅三十里。西彌大路至朝鮮之義州,百六十里,鐵山水路如之,義州與鎮江相對,止三四十里,鎮江去遼陽三百六十里。鐵山、西彌,與建州相去在五百里內也 。
○遼水 司西百六十里,又西距廣寧衛二百里。自塞外流入三萬衛西北境,南流經鐵嶺、瀋陽而至此。又南至海州衛,西南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魏司馬懿伐公孫淵,圍襄平,會大霖雨,遼水暴漲,運船自遼口竟至城下,平地水數尺。隋大業七年,伐高麗,至遼水,眾軍俱會,臨水為大陣,高麗阻水拒守。隋兵不得濟,命宇文愷造浮橋三道于遼水西岸,既成,引橋趨東岸,橋短丈余,士卒赴水接戰,高麗乘高擊之,為所敗,乃引橋復就西岸,命何稠接橋。二日而成,諸軍進戰于東岸,高麗大敗。明年復度遼,攻遼東城,未克。會楊玄感作亂,引還。唐貞觀十八年,遣營州都督張儉等討高麗,值遼水漲,儉等久不得濟。既而車駕至遼澤,泥淖三百余里,人馬不可通。詔閻立德布土作橋,軍不留行。既濟,即撤之,以堅士卒之心。及師還,以遼澤泥潦,遣長孫無忌將萬人剪草填道,水深處,以車為梁而度。今遼地遇雨則多淖,蓋天設之險矣。向來築邊牆于遼河內,東西曠絕,自廣寧至遼陽,以遼河為津要,秋冬冰結,人馬可以通行,易於應援。冰開時,為賊所據。則兩城勢孤,雖有渡船,不能猝濟。天順十一年,邊臣馬文升請復浮橋,以聯聲援。從之。自是常加修治。《遼志》:遼河出東北山口為大河,西南流為大口入海 。
太子河 在司東北五里。一名東梁河,一名大樑水。源出羅山,西流五百里至此。又折而西南,至渾河,合為小口,會遼河入于海。司馬懿斬公孫淵父子于梁水之上,即此。或曰:太子河即故衍水,燕太子丹匿於衍水中,後人因名為太子河 。
渾河 在司西北。一名小遼水。源出塞外,西南流,至瀋陽衛合沙河,又西南流至都司城,西北入于太子河。《水經注》:小遼水出玄菟高句麗縣之遼山,西南徑襄平縣為淡淵。晉永嘉中,淵涸,小遼水又徑襄平入大樑水 。
鴨淥江 司東五百六十里。《漢志注》:玄菟郡西蓋馬縣,有馬訾水,西南至遼東郡西安平縣入海,過郡二,行一千一百里。郡二:玄菟、遼東也。《新唐書》:馬訾水出長白山,色若鴨頭,號鴨淥水。杜佑曰:鴨淥水闊三百步,在平壤西北四百五十里,遼水東南四百八十里。隋大業八年,伐高麗,分道並進,皆會於鴨淥水西。唐貞觀十九年,程名振等拔卑沙城,遣將耀兵于鴨淥水。又龍朔元年,契何力討高麗,高麗守鴨淥水,不得濟,何力乘冰堅渡水,大破之。乾封二年,李伐高麗,管記元萬頃檄文曰:不知守鴨淥之險。高麗報曰:謹聞命矣。即移兵拒守,唐兵不得渡。乾封三年,李大破高麗兵于鴨淥柵,進圍平壤,高麗降。宋大中祥符二年,契丹主隆緒伐高麗,渡鴨淥江,高麗敗保銅州。元至正二十年,元主廢高麗王伯顏帖木兒,立其昆弟在京師者,曰塔思帖木兒,以兵送之國,高麗國人不服。至鴨淥江,高麗伏兵四起,兵敗,僅餘十七騎還京師。今鴨淥水源出長白山,下流入海,與高麗分界。萬曆二十年,大帥李如松等援朝鮮,出石門,至鳳凰山,渡鴨淥江而東,是也。○大蟲江,在司東四百里,源出龍鳳山,南渡入于鴨淥江 。
海 司南七百三十里。《齊都賦》:海之傍出者為勃,遼東延袤二千里,其南面皆臨渤海。《遼志》:遼陽府東至北烏魯虎克四百里,南至海邊鐵山八百六十里,西至望平海口三百六十里,東西南三面皆抱大海 。
○連山關 司東南百八十里。地有連山,因名。朝鮮入貢之道也,向有官軍戍守。《志》雲:遼陽城北三里有鎮湘關。又有刺榆關,在司南百七十里。○鴉鶻關,在司東南三百三十里。其東有喜昌口,即建州駐牧處。天順三年,帥臣趙輔等分軍由鴉鶻關、喜昌口,又逾鳳凰城、黑松林、摩天嶺,至潑豬江,斬獲而還。萬曆四十七年,大帥李如松由清河出鴉鶻關,是也 。
德勝營 在司西六十里。舊為軍士屯戍之所。又虎皮營,在司北六十里,亦曰虎皮驛。又威寧營,在司東六十里。《志》雲:三萬衛鐵場百戶所置於此 。
首山堡 司西十五里。以近首山而名。又南沙河堡,在司西南三十里。又有北沙河堡,在司北八十里。○鞍山堡,在司西南六十里,以地有鞍山而名。亦為鞍山驛,西南去海州九十里 。
柳寨堡 在司北。舊為柳條寨。弘治中,始增置營堡於此。又蓮花泊堡,在司北九十里。又長勇堡,在司北百五十里,其西為長勝堡。○長營堡,在長勇堡東北。《邊防考》:堡南有毛得山,為屯兵按伏之所。又長安堡,在司西北五十余里,其西為長定堡。又西南為長寧堡,又西為長靖堡 。
甜水堡 司東南九十里。亦曰甜水站,遼海衛鐵場百戶所置於此。又南八十里曰草河堡。又有青苔峪堡,在司南百五十里,以當青苔峪而名。○東丹堡,在司東百二十里,其相近者曰白澤山。○馬根單堡,在東丹堡東三十里,其相近者曰靜寧墩,賊沖也。《志》雲:馬根單堡與清河堡、咸場堡、陽堡,相距皆七十余里,中間有乾河、王老諸嶺,皆險隘 。
清河堡 司東南三百里。南臨太子河堡,西有白塔佃,可按伏。又西有威寧營,可屯兵。其東接鴉鶻關往來邊路。《志》雲:清河堡東境有松山,軍士采木處也。《輿程記》:出清河路三十里即鴉鶻場,又三十里至響花嶺,五里為撒石寨,十里無狼寨,十里舊鴉鶻關,十里一哈河,十五里烏雞關,二十里林子嶺,二十里錯羅必寨,又三十里即建州老寨矣。其舊鴉鶻,路坦無林,四馬可進。烏雞關頭道扣柵,有懸崖相抱,二道砌石橫木,止容一人俯行,騎不能過。林子嶺樹雖稠密,亦四馬可行也。○散洋峪堡,在清河堡西。嘉靖二十五年增置。又一堵牆堡,在清河堡東,亦嘉靖二十五年置,當鴉鶻關之沖。又司東南三百七十里有鹼場堡,近堡有金人寨,可按伏。又有孤山堡,在鹼場堡東南,亦嘉靖二十五年置 。
陽堡 在司東南四百余里。近堡有湯頭溪,可按伏。又新安堡,在陽堡西。近堡有石嶺兒、梁家峪,皆設險處也。又灑馬吉堡,在新安堡東北,與孤山堡相接。《輿程記》:出陽路三十里至古北河,八十里至半嶺,七十里為一赤董古寨子,五十里為頭道大嶺,二十里二道大嶺,四十里凹兒哈寨,又七十里即建州老寨矣。其古北河夾峙深林,小河數十道,冬涸夏漲。頭道、二道嶺高岩陡絕,大樹紛錯,凡二百余里,並無別徑可抄,險道也 。
險山堡 司東南四百余里,嘉靖二十五年增置。堡北有雙嶺台堡,東有石坌口,鎖果直等台,賊沖也。○寧東堡,在險山堡西南。其南又有江沿台堡,亦嘉靖二十五年增置,當打探峪、瓦子峪等一帶賊沖。又湯站堡,在險山堡西,其西南與鳳凰城接界。《邊防考》:賊從石岔口循短錯江入掠江沿台,離湯站僅八九十里,亦衝要處也。又鳳凰城西北六十里曰鎮夷堡。又南有鎮東堡,即成化十七年所置 。
寬奠堡 司東南五百里。萬曆六年築。其東有通夷關,又東北有松子嶺、林剛谷,俱接建州塞。堡東又有晾馬佃,亦曰晾馬台,賊沖也。○長奠堡,在寬佃南百里。其東北五十里為永奠堡。又大佃堡在寬佃東南三十里,又東為石岔口驛。又寬奠北三十里曰新奠堡,俱萬曆六年置。《邊防考》:寬奠新疆,逼近建州,邊人謂之張其哈剌佃子。萬曆中,李成梁棄其地為建州耕牧。《輿程記》:寬佃一帶,皆在建州東面,若從鎮江路徑長奠,永奠,三十里而至沙松排子,又三十里至分水嶺,三十里至八家子,二十里轉山頭,十里鴉兒河,二十里稗東葛嶺,十里稗東葛嶺寨子,三十里牛毛嶺,二十里牛毛寨,二十里董古寨,十里馬家寨,四十里深河子,三十里大家寨子,三十里凹兒哈寨子,四十里家哈寨,三十里為建州老寨,此皆小徑深林也。從寬奠路則十五里至古洞,二十里至小佃子,三十里團團佃子,二十里八家子趨轉山頭。其小佃、團佃、八家子,皆伐林可通。而牛毛嶺、家哈寨林深岩峭,稗東葛嶺路夾大崖,皆難行之路矣 。
牛毛寨 在司東北塞外。其北又有馬家寨。萬曆四十六年,大帥劉糹廷從寬奠堡出邊,至牛毛寨,復深入至馬家寨,即此。《志》雲:牛毛寨相近有萬遮嶺。又有葛祿寨,亦在寬奠塞外。又有董古、閻王等寨,皆近建州老寨。○修火寨,在司東南塞外。成化三年,大帥趙輔等討建州叛族,分軍歷宋產、八李等寨,追至摩天嶺。別將攻修火寨,襲敗賊于張亦升、松林,皆建州境內地也。又鴨兒匱,亦寬佃塞外地。萬曆八年,建州族犯陽、永奠等堡,官兵追奔出塞二百余里,至鴨兒匱,大破之 。
甬道 在司西遼河上。隋大業八年伐高麗,起浮橋渡遼水,因築甬道于河旁。唐貞觀十八年,伐高麗,李世軍發柳城,多張形勢,若出懷遠鎮者,而潛師北趨甬道,出高麗不意,度遼水至玄菟,即隋所築甬道也。懷遠鎮,見直隸廢大寧衛 。
海州衛 司西南百二十里。南至蓋州衛百二十里,西至廣寧衛二百四十里,東南至鴨淥江五百八十里 。
秦漢時遼東郡地。後魏末,為沃沮國地。高麗為沙卑城。渤海號南京南海府。遼為海州南海郡。金曰澄州。元廢。明洪武九年,置衛。今改曰海城縣,屬奉天府。
衛襟帶遼陽,羽翼廣寧,控東西之孔道,當海運之咽喉,遼左重地也。
○沙卑城 即衛城。亦曰卑沙城,高麗所築,疊石為城,幅員九里,或訛為卑奢城。自登、萊海道趣高麗之平壤,必先出此。隋大業十年,來護兒出海道,至卑奢城,敗高麗兵,將趣平壤,高麗懼而請降。唐貞觀十九年,伐高麗,張亮帥舟師自東萊渡海襲卑沙城,其城四面懸絕,唯西門可上,唐兵攻拔之。總章初,復得其地。后沒于勃海,置南京南海府,兼置沃州,領沃沮、鷲岩、龍山、濱海、昇平、靈泉六縣。遼改置臨溟縣,為海州治。金為澄州治,元州縣俱廢。明洪武九年,改築衛城,周六里有奇 。
新昌城 在衛東。漢縣,屬遼東郡。後漢因之。永寧二年,高句麗與鮮卑寇遼東,太守蔡諷追擊之於新昌,戰歿。晉亦為新昌縣。咸和九年,慕容仁自平郭趨新昌,都護王宇擊走之,遂徙新昌入襄平,時仁與慕容相攻也。○居就城,在衛東北。漢縣,屬遼東郡。後漢省。晉復置。咸和九年,慕容擊其弟仁于遼東,入襄平,居就及新昌皆降於 。
析木城 衛東南四十里。漢望平縣地,屬遼東郡。後漢因之。晉改屬玄菟郡。勃海置花山縣。遼改曰析木,屬遼陽府,尋置銅州廣利軍治焉。金皇統三年,州廢,以縣屬澄州。元省 。
遼隊城 衛西六十里。漢縣,屬遼東郡。隊,讀隧。後漢初廢,公孫度復置。曹魏景初元年,幽州刺史丘儉擊公孫淵,屯遼東南界,淵逆儉于遼隊,會天雨十余日,遼水大漲,儉戰不利,引軍還右北平。明年,司馬懿伐公孫淵,淵使其將卑衍、楊祚屯遼隊,圍塹二十余里,懿佯出其南,而潛軍濟水出其北,徑指襄平。晉廢。《水經注》:遼隊縣在遼水東岸。是也。渤海國置永豐縣。遼曰仙鄉縣,屬遼陽府。金廢 。
耀州城 衛西南二百里。勃海置椒州於此,領椒山、貂嶺、澌泉、尖山、岩淵五縣。遼改置耀州,仍屬海州南海軍節度。金廢。《志》雲:岩淵城在衛西南百里,即渤海所置縣也,金廢。○濱州城,在衛西北百二十里。勃海置晴州於此,領天晴、神陽、蓮池、狼山、仙岩五縣。遼改置濱州,仍屬海州南海軍。金廢 。
○三角山 衛南二十里。又衛東南三十里有白山,東三十里有滑石山 。
○遼河 在衛西南五十五里。自遼陽界流入,又南注于海,謂之三岔河。當東西往來之沖,亦謂之遼澤,或謂之黃水。晉咸和八年,慕容仁舉兵平郭,襲慕容于棘城,至黃水,知事露乃還據平郭。胡氏曰:黃水在險瀆故縣界,蓋即遼瀆之異名 。
南北通江 衛西百八十里。源出衛東滑石山,自東而西,橫度遼河,折而南流,又折而東,復入于遼河,其間有閬洲,方十余里,可以耕稼 。
散水河 在衛北。源出塞外,西流經衛境,下流入太子河。又新開河,在城西七十里。城西二百九十里,又有開通河,下流俱匯于遼河 。
勃錯水 在衛西北。唐貞觀十九年,親征高麗,攻安市城,不克,引還。至遼東,渡遼水,遼澤泥淖,車馬不通,命長孫無忌剪草填道。至蒲溝,駐馬督填道,諸軍渡勃錯水,暴風雪,士卒沾濕多死者。胡氏曰:蒲溝、勃錯水,皆在遼澤中也 。
○梁房口關 衛西南七十里。又東南九十里,即蓋州也。海運之舟,由旅順口達者,於此入于遼河。旁有鹽場三:其二屬瀋陽衛,一屬遼海衛,各置百戶所屯戍。○大片嶺關,在衛東百十里,向亦置官軍戍守 。
永豐堡 衛西南六十里。又西有臨清、廣積、保寧、鎮海等四堡。○東勝堡,在衛北。其西南為東昌堡,堡東有趙皮灣,向為屯兵設伏之所 。
牛家莊驛 衛西北九十里。又西北八十里為沙嶺驛。西至廣寧七十里。又耀州驛,在衛南六十里。又南六十里,即蓋州也。○杜家屯在衛西北,遼河東岸,亦與廣寧接界。又衛西南九十里有鹽場,衛東九十里有鐵場。向各置百戶所司之 。
蓋州衛 司西南二百四十里。南至復州衛百八十里,西北至廣寧衛三百六十里,東至鴨淥江五百五十里 。
秦漢時遼東郡地。高麗為蓋牟城。唐置蓋州。勃海因之,又改為辰州 《志》雲:以路通辰韓也 。遼初,為長平郡,尋為辰州奉國軍。金初,改軍曰遼海軍,尋又改州曰蓋州,軍仍曰奉國。元初,為蓋州路,尋復為州,以州治建安縣省入,屬遼陽路。明洪武九年,廢州置衛。今改為蓋平縣,屬奉天府。
衛控扼海島,翼帶鎮城,井邑駢列,稱為殷阜。論者以為遼東根柢,允矣。
○蓋牟城 即衛治。本漢平郭縣地,漢、晉以後屬於高麗。亦曰蓋葛牟城。唐貞觀十九年,伐高麗,取蓋牟城,因置蓋州。《遼志》雲:州治建安縣,元省入州。明洪武五年,改築今城,周五里有奇 。
平郭城 在衛南。漢縣,屬遼東郡。後漢因之。曹丕封公孫恭為平郭侯,即此。晉省縣而城存。大興四年,慕容以其子翰鎮遼東,仁鎮平郭。咸和八年,仁據平郭以叛慕容。咸康二年,襲仁于平郭,自昌黎東踐冰而進,凡三百余里。至歷林口,舍輜重,輕兵趨平郭,遂克之。歷林口蓋在衛西北,昔時濱海要口也。七年,又使其子恪鎮平郭城,後魏時廢。隋大業九年,復伐高麗,修遼東古城以儲軍糧,即平郭城矣。○建安城,在衛東南,漢平郭縣地,高麗置建安城於此。唐貞觀十九年,伐高麗,張儉進度遼水,趨建安城。又李世言: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安市先下,然後向建安。二城蓋相近也。儀鳳初,徙熊津都督府于建安故城,其百濟戶口先徙徐、兗等州者,皆置建安。《舊唐志》:自遼東城西南行三百里,至建安城,故平郭縣也。遼置建安縣,蓋循故名耳,非即舊城也 。
安市城 衛東北七十里。漢安市縣,屬遼東郡。後漢及晉因之。高麗亦曰安市城。唐貞觀十九年,征高麗,攻安市城,不克,引還。咸亨三年,高麗餘眾復叛,遣將高侃擊之,敗之於安市城。後置安市州。渤海改置鐵州,領位城、河瑞、蒼山、龍珍四縣。遼仍為鐵州,亦曰建武軍,改置湯池縣。《志》曰:在東京西南百六十里。金州廢,以縣屬蓋州。元省。今為湯池寨堡。又后黃城在衛東,亦高麗所置。唐太宗攻安市,先拔其後黃、銀城二城。胡氏曰:高麗東境城也,與安市相近。時又拔其橫山、磨米、麥谷等數城 。
秀岩城 在衛東南。亦漢平郭縣地。遼時,本名大寧鎮。金明昌四年,升為秀岩縣。泰和四年,廢為鎮。貞四年,復為縣,屬蓋州。元廢。又興遼城,在衛東。《遼志》:漢平郭縣地。勃海置長寧縣。遼曰興遼縣,屬遼陽府。金廢。○烏骨城,在安市東南,近大海。《唐史》:自登州東北海行,至烏湖島。又行五百里,東傍海需,有道至烏骨江。唐貞觀中,太宗圍白岩城,烏骨城遣兵為聲援。又太宗圍安市不下,群臣皆言宜釋安市,並力拔烏骨城,度鴨淥水,直取平壤。是也 。
熊岳城 在衛南六十里。《遼志》:勃海杉盧郡也,領縣五,曰山陽、杉盧、漢陽、白岩、霜岩。遼改置盧州玄德軍。金州廢,以州治熊岳縣,屬蓋州。元廢。《志》雲:縣西至海十五里,傍海有熊岳山,今為熊岳堡,下有熊岳河 。
西安平城 亦在衛東南。漢縣,屬遼東郡。後漢及晉因之。咸康七年,石虎將王華帥舟師自海道襲燕安平,破之。即此城也。○文城,在衛西。漢置文縣,屬遼東郡。後漢改曰汶縣。晉省。咸和八年,慕容遣將攻其弟仁于平郭,敗於汶城之北。胡氏曰:汶城在平郭之西 。
永平監城 衛南百五十里。永樂七年建,城周三里有奇,有東西南三門。《志》雲:舊有昇平、新昌等監六,甘泉、安山、河陰、古城等苑二十四。后惟存永寧一監,清河、深河二苑,仍屬遼東,行太僕寺及苑馬寺,寺皆置於鎮城內 。
○駐蹕山 在衛東。《唐史》:本名六山,在安市城外。貞觀十九年,征高麗,攻安市城,高麗將高延壽等來救。帝曰:彼若勒兵連安市而壁,據高山,取城中粟食之,縱掠吾牛馬,攻之不可下,此上策也。及延壽至,距安市四十里而屯。帝曰:虜墮我策中矣。既延壽又進一舍,至城東南八里,依山為陣。上命李世將兵陳于西嶺,長孫無忌將奇兵自山北出狹谷,以沖其後,自將步騎挾鼓角,偃旗幟登北山。上命諸軍聞鼓角齊出奮擊。及戰,高麗兵敗,無忌斷其歸路,延壽乃降。因名其山曰駐蹕。或曰:衛東分水嶺諸山,即太宗駐蹕處也。又六山,今廣寧無閭山之別名 。
石城山 衛東北十五里。上有石城,城中有泉,相傳唐太宗征高麗,土人築此城以避兵。又平山,在衛北五十里,三萬衛鹽場百戶所置於此。又北十里有關山。○灶突山,在衛東南十五里,群山環繞,中有孤峰特起,若灶突然。又布霧山,在衛東南百四十里,其山最高,常有雲霧在其上。又有城子山,在衛東南百七十里 。
青泉山 衛南九十里。或曰即泉山也。唐咸亨二年,高麗酋鉗牟尋叛,立安舜為王,詔高侃、李謹行討之,破其安市城。三年,又敗之於泉山。即此。或雲:復州衛城南四十里有龍泉山,即故泉山雲。○望海山,在衛西南三十五里。登山可以望海。又衛西南五十里有孛羅鋪山 。
分水嶺 衛東百四十里。綿亙數百里,山下有泉,東西分流,因名。又有七盤嶺,在衛東百十里。○陡松嶺,在城南百里。又南十里為貓兒嶺。又鍋兒峪,在衛東南五十里。《邊防考》:衛又有豬兒峪,明初叶旺等敗敵處 。
○清河 衛南五里。源出衛東分水嶺,西南流經此,一名州南河。又西流合於泥河。《志》雲:衛南有柞河,或訛為梓河,即明初叶旺敗敵處。或以為即清河之支流也。○泥河,在衛東七十里,亦曰芋濼,以水多{艹軒}芋草也。或謂之氵貝水,誤矣。又五重河,在衛東北百五十里,源亦出分水嶺,流經城東北,有杓子河流合焉,下流匯清河、泥河之水為臨江,注于海。《志》雲:臨江在衛東南三百里 。
畢里河 衛東南百八十里。《一統志》:源出衛東南山谷間,南流經復州衛入海。本作畢列河,唐乾封元年,詔李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伐高麗,又詔獨孤雲卿出鴨淥道,郭待封出積利道,劉仁願出畢列道,金待問出海穀道,併為行軍總管,受節度。畢列道蓋以此水名,俗訛為畢利河。其相近者有將軍山,即明初叶旺敗敵處 。
鴨淥江 衛東南五百里,與朝鮮分界。○八角湖,在衛西近海,鐵嶺衛鹽場百戶所置於此 。
海 衛西十里。又西十里為歸洲。又西南百十里曰葦子套,波濤險惡,不利行舟。《志》雲:衛南海口有馬石津,晉咸和九年,遣使者由海道致命于慕容,船下馬石津,皆為慕容仁所留,時在棘城,路由平郭始達也。《新唐書》:自登州大洋東北行,過大謝、龜歆等島,北渡烏湖海,至馬石山東之都里鎮。所謂馬石津,當即此處也 。
○連雲島關 衛西十五里,置關以控海濱之險。又梁房口關,在衛西北九十里。又有梁房口堡,向設兵戍守,與海州接界。○石門關,衛東七十里,向亦有官軍屯戍 。
曷蘇館 在衛東南。契丹移女真部落數千家於此,置館領之,謂之熟女真。金亦置曷蘇館路節度使,后徙于寧州,尋廢。寧州在三萬衛 。
背陰寨堡 衛西北十五里。又西北有平山堡、八角湖堡。衛南百二十里有五十寨堡。又衛東北九十里有排山寨。東二百五十里有岫岩寨。○鹽鐵場,《志》雲:衛西四十里有鹽場百戶所,北九十里有鐵場百戶所 。
復州衛 司南四百二十里。南至金州衛百八十里,西北至廣寧衛五百四十里,東南至海二百四十里 。
秦漢時遼東郡地。唐沒于勃海。遼置復州懷德軍。金仍曰復州,元廢。明洪武十四年,置衛。今併入蓋平縣。
衛山海環峙,川原沃衍,亦遼左之奧區也。
○永康城 今衛治。遼置永寧縣,復州治焉。金大定七年,更名永康。元廢。洪武十五年,因舊城修築。永樂四年增修,周四里有奇 。
得利嬴城 衛東八十里。元季土人築以避兵。明洪武四年,置遼東衛治此,尋徙入司城中,曰定遼後衛。又南有廢德勝縣,遼置,屬復州。金廢 。
○明山 衛東十里。亦曰明王山,相傳以高勾麗王子東明葬其上,因名。又鍋鐵山在城南十里。○駱駝山,在衛西三十里。又西二十裏海中有屏風山 。
長興島 衛西南四十里。亦曰長生島,內容五軍,復州糧一萬二千,而長生輸其七。又茶河島,在衛西南五十里。又西南三十里曰長山島,上有塔。○萬灘島,在衛東海中,陸行至島二百四十里,水行不過六十里。又老鴉島,在衛西北四十里 。
○沙河 衛南八里。出衛東得利嬴城山,下流經此。衛南三十里有麻河流合焉,西注于海。又窯河,在衛西一里,源出駱駝山,東流注于沙河。○畢里河,在衛東北二百十里。又東北四十里有杓子河,會畢里河入海 。
海 在衛西四十五里。有白沙洲,最為險要。南為南信口,北為北信口 。
○欒古關 衛南六十五里。以近欒古山而名,向有官軍戍守 。
盤谷堡 衛東二十里。其東南又有富川、秀山、臨溪三堡。又牟官寨堡,在衛西四十里。衛東南八十里,又有胡十八寨堡。○鹽鐵場。《志》雲:鹽場百戶所,在衛西四十二里,鐵場百戶所,在衛北九十里 。
金州衛 司南六百里。南至大海百二十里,西北至廣寧衛七百二十里 。
秦漢時遼東郡地。高麗為南蘇城。遼曰蘇州安復軍。金皇統三年廢。貞四年,改置金州。元廢。明洪武四年,置衛。今亦併入蓋平縣。
衛控臨海島,限隔東夷。明初屢有倭警,自劉江告捷而患息。舊制運道,由登州新河海口至金州鐵山旅順口,通計五百五十里。自旅順口至海州梁房口三岔河,亦五百五十里。海中島嶼相望,皆可灣船避風。運道由此而達,可直抵遼陽沈嶺,以迄開元城西之老米灣,河東十四衛俱可無不給之虞。自正德以後,舊制浸廢。嘉靖中,雖嘗舉行,而議者旋以奸民伏匿為言,遂罷 嘉靖三十七年,遼東大,督臣王忄予等請開海禁,以紓遼困。從之。四十年,山東撫臣朱衡言其不便,遂罷 。夫創法之初,以遼隸山東者,正以旅順海口,片帆可達登、萊耳。乃修舉無術,坐視遼左之匱乏,而莫之恤歟。
○南蘇城 即衛治。高麗所置。晉永和初,燕王遣慕容恪攻高句麗,拔南蘇。隆安二年,燕慕容盛以高句麗王安事燕禮慢,自將兵襲之,拔新城、南蘇二城,開境七百余里。隋大業七年,伐高麗,分遣段文振出南蘇道。唐貞觀二十一年,李世伐高麗,渡遼水,歷南蘇等城,敗其兵而還。又乾封二年,薛仁貴破高麗兵,拔其南蘇等城。顯慶中,置南蘇州於此,尋沒于渤海。遼置蘇州,兼置來蘇縣為州治。一雲晉時高句麗都丸都,去金州甚遠。按:《漢志》高句麗縣有南蘇水,城當置於水側。今朝鮮咸鏡道有蘇州,即其地也。木底、新城,亦當在其處。宋建隆初,女真自其國之蘇州,泛海至登州賣馬,故道猶存。宣和初,復由此道遣馬政等通金,謀攻遼。金改置化成縣,尋為金州治。元州縣俱廢。明洪武四年,修築舊城,周四里有奇 。
歸勝城 在衛東北。遼置歸州,治歸勝縣。金廢為歸勝鎮。又衛東有懷化城,遼置縣,屬蘇州。金省 。
沓氏城 在衛東南。漢縣,屬遼東郡。後漢因之。晉廢。《志》雲:遼河旁有沓渚,漢沓氏縣因以名。非也。縣西南臨海渚,謂之沓渚。三國吳嘉禾二年,謀討公孫淵。陸瑁曰:沓渚至淵,居道里尚遠。蓋泛海至遼,沓渚其登涉之所也。魏景初三年,以遼東沓縣吏民渡海居齊郡界,立新沓縣,即沓渚之民矣 。
新城 在衛西。胡氏曰:新城西南傍山東,北接南蘇、木底等城。晉咸康五年,慕容擊高句麗,兵及新城。高句麗乞盟,乃還。隋大業九年,復伐高麗,遣王仁恭出扶余道。仁恭進至新城,攻之不拔。唐乾封二年,李世伐高麗,度遼,謂諸將曰:新城,高麗西邊要害,不先得之,余城未易取也。遂壁西南山臨城,城下,進擊一十六城,皆拔之。此蓋高麗之新城也 。
木底城 在衛東。胡氏曰:此高麗之南道也。晉咸康八年,慕容擊高句麗。高句麗有二道,其北道平闊,南道險狹。慕容翰曰:彼以常情料之,必謂大軍從北道,當重北而輕南。今以銳兵從南道擊之,出其不意,丸都不足取也。別遣偏師從北道,縱有蹉跌,其腹心已潰,四支無能為矣。從之。遂克高句麗。蓋從北豐而進者為北道,從南狹入木底城而進者,即南道也。義熙初,後燕慕容熙攻高麗木底城,不克。唐乾封二年,高麗襲新城,薛仁貴敗之,進擊高句麗兵于金山,遂拔其南蘇、木底、倉岩諸城。尋置木底州於此,后廢。倉岩本高麗二城名,唐置倉岩州,亦在衛境 。
○大黑山 衛東十五里。絕頂有城,四面懸絕,唯西面一路可通,中有井,昔人避兵處也。又有小黑山,在衛東北七十里。又衛東北百五十里有獨山,以挺然獨秀而名。○鐵山,在衛西南百五十里,亦曰鐵山島,為濱海要地。又宋家峪,在衛東北十五里。衛東二十里又有姚家峪,衛南五十里有狗兒峪 。
南關島 衛南二十里。天啟中,守將張盤議開河,斷南關島,以守衛城。即此。又杏園島,在衛西十里。河口島,在衛北三十五里。海青島,在衛東南四十五里 。
蓮花島 衛東三十里,濱海險要處也。衛東南百二十里,又有金線島,向俱有兵戍守。明永樂十七年,大帥劉江于金線島西北望海堝上,築壘備倭,會者言:東南海洋內王家山島夜舉火。江急遣馬步軍趨堝上小堡備之。翌日,倭泊馬雄島登岸,徑奔望海堝,江大敗之。《志》雲:王家山島,在衛東南三百里海中。馬雄島在金線島東南。○蕭家島,在衛東北百五十里,有蕭家島關,駐兵戍守。又青山島,在衛東北百二十里。《志》雲:衛境凡七十二島,羅列海濱,居民往往漁佃於此。近時遼左流民,多居其地 。
雙島 《志》雲:有二南雙島,在衛西南百里。又北十里,即北雙島。《餉遼圖》:自旅順口西鐵山至老貓圈三十里,又西北至雙島四十里,自雙島至羊頭凹四十里,羊頭凹至八隻船四十里,八隻船至宗島三十余里,宗島至長行島亦三十余里,長行島至老瓜島六十里。又至歸洲百余里,又至南套三十里,南套至蓋州二十里。又由北套百余里而至三岔河。自旅順口至三岔河,凡五百五十里。此由海道溯遼河之舊跡也 。
三山島 在城南七十裏海中。天啟中,毛文龍言三山島在旅順東三百里,從島可以入旅順。旅順者,登、萊、朝鮮水路津要也。三山島轉北二百里,為廣鹿島,從島可入金州。廣鹿島而東五十里為長山島,從島可入復州。長山東北二百余里為石城島,從島可入海州。石城相近有小松島,從島可入蓋州。石城又東二百余里為麗島,從島可入岫岩。麗島而東二百里為鮮鎮,寬、以兵守之,乘間抵隙,可以惟意所向矣 。
皮島 衛東七百余里。地形廣衍,有險可恃。天啟中,毛文龍屯駐於此。其東北為僧福島,又東北即朝鮮東境之鐵山矣。○長行島,在衛東南百余里。天啟中,毛文龍使朱昌國駐長行島,曾有功駐三山島,張盤守金州,為百里棋布之勢,是也 。
○海 衛西三十里。又衛境東南二面皆濱大海。○東沙河,在衛東百里,下流入海 。
貴端水 在衛西南。唐永徽五年,程名振等討高麗,度遼水,趨新城。高麗以其兵少,開門度貴端水逆戰,名振等大破之,焚其外郭而還。今堙 。
○旅順口關 衛南百二十里。海運舟達金州衛者,至此登岸。有旅順口南北二城,金州衛中左千戶所在此備御。又哈思關,在衛南十八里 。
望海堝堡 衛東南七十余里。地特高,可駐兵千余。洪武初,都督耿忠於此築堡備倭,寇至必先經此,海濱咽喉地也。永樂十七年,總兵劉江用石壘之,倭乘海入犯,直逼城下,登岸索戰。江出奇敗之,賊奔櫻桃匯空堡,江圍之,特開西壁以待其奔,分兩翼夾擊,盡殲之,遼之倭患遂絕。櫻桃匯,或雲在堡東北。又堡西有左眼、右眼、三手、西山、沙州、山頭、爪牙山敵台凡七所,接于旅順口,皆明初所置 。
石河堡 衛北六十里。衛西南六十里又有木場堡。又紅嘴堡,在衛東八十里。衛東北七十里有歸服堡。又東北三十余里有黃骨島堡。○鹽鐵場。《志》雲:衛東北百三十里有鹽場百戶所,衛東百三十里有鐵場百戶所。《邊防考》:衛西北二十里有鹽場島 。
赤烽鎮 在廢新城東。唐顯慶三年,營州都督程名振等攻高麗,拔其赤烽鎮,即此 。
廣寧衛 司西四百二十里。西至山海關五百八十里,西南至廣寧中屯衛百八十里,東南至海州衛二百四十里,南至海百三十里 。
秦、漢遼東郡地。晉因之,后沒于高麗。唐復取其地,尋沒于勃海,為顯德府地。遼置顯州奉先軍。金改為廣寧府,亦曰鎮寧軍,初屬東京路,尋屬北京路。元亦曰廣寧府。至元十五年,改為廣寧路。明洪武二十三年,改置衛。今為廣寧縣,屬錦州府。
衛西控衛渝關,東翼遼鎮,憑依山海,隔絕戎奚,地大物繁,屹然要會。議邊事者曰:備鎮靜,則南寇不能北來;駐三岔,則寇不能東渡。此其戰守必資之地歟 天啟中,毛文龍議 。
廣寧中衛 在城內西南隅,洪武二十七年置 。
廣寧左衛 在城內東北隅,洪武二十七年置 。
廣寧右衛 在城內西北隅,洪武二十七年置。初治大凌河,永樂元年,徙治衛城內。今俱併入廣寧縣 。
無慮城 今衛治。本漢之無慮縣,屬遼東郡。後漢屬遼東國。元初二年,遼東鮮卑圍無慮。又陽嘉初,鮮卑寇遼東屬國,耿曄移屯無慮城以拒之。晉省。唐置巫閭守捉城。勃海為顯德府地。遼置奉先縣為顯州治,領山東縣。金改山東曰廣寧縣,為州治。元省縣入府。明初因舊城修築,周十里有奇。永樂中,總兵劉江增拓南關,是后數修築。嘉靖三十四年,復增築南關,合於北城,謂之新城 。
鍾秀城 衛西南五里,遼奉先縣。金天會八年,改置鍾秀縣,屬廣寧府,后廢。尋復置,元至元六年廢。又衛東北有故歸義城,遼置縣,屬顯州,金廢。○閭陽城,在衛西南三十五里,漢無慮縣地,遼景宗賢葬此,謂之乾陵,因置乾州廣德軍,並置奉陵縣為州治。金天會八年,州廢,更縣名曰閭陽,屬廣寧府。元改為千戶所。至元十五年,以戶口繁多,復立行千戶所,尋復為閭陽縣。明初縣廢,置閭陽驛於此。《志》雲:閭陽城亦曰閭陽鄉,其西有高城,唐太宗征高麗時,嘗屯兵於此 。
望平城 衛東北九十里。漢置縣,屬遼東郡。後漢因之。晉省。遼置山東縣,屬顯州。金仍分置望平縣。元曰望平千戶所,尋復為縣。明初省。又遼西城,亦在衛東北。遼置遼西州阜城軍,統長慶縣,仍屬顯州。金廢。○險瀆城,在衛東南,漢縣,屬遼東郡。應劭曰:縣依水險,故曰險瀆,後漢屬遼東屬國。后廢 。
川州城 衛西北百二十里。《遼志》:本唐青山州地,屬營州都督府。遼初置白川州,尋曰川州長寧軍,領弘理、咸康、宜民三縣。金初因之。大定六年,廢川州為宜民縣,屬懿州路。承安二年,復置川州。泰和四年,仍罷州,以宜民縣屬興中府。元復曰川州,屬大寧路。明初廢。《志》雲:川州有東西二城:東川州,遼所置也,西南去義州衛百五十里。西川州,金所置,南至義州衛九十里。又有徽川城,在川州西。《金志》:承安二年,以徽川寨為徽川縣,屬川州。泰和四年,州廢,縣亦罷 。
懿州城 衛北二百二十里。遼置慶懿軍,更為廣順軍,尋為懿州寧昌軍,領寧昌、順安二縣。金因之,初隸咸平府,后屬中京路,領順安、靈山二縣。元以靈山縣省入順安,又省順安入州。至元二十四年,諸王乃顏反,元主發上都兵討之,至撒兒都魯之地,敗之。既而其黨犯咸平,宣慰塔出之瀋州,分遣亦兒撒趣懿州,悉平之。明初置廣寧后屯衛於此。永樂八年,徙衛入義州。又寧昌城,在懿州北二十里,本勃海之平陽縣,遼改曰寧昌,為懿州治。金徙州治,以寧昌併入順安。又靈山廢縣,在懿州西。《金志》:本勃海之靈峰縣,金曰靈山,元省 。
閭州城 在衛東北。遼置。《志》雲:以近巫閭山而名。在遼州西百三十里,西北至上京臨潢府九百五十里,金廢。又順州城,在衛東北百二十里。《遼志》:漢遼東郡遼隊縣地也。遼置順州,西北至上京九百里,金廢。○豪州城,在衛東北二百二十里。《遼志》:漢遼東西安平地也,遼置州,西北至臨潢七百二十里,金廢。又渭州城,在衛東北二百五十里,《遼志》亦曰高陽軍,金廢 。
同昌城 衛西北百九十里。遼初置長府軍,尋曰成州興府軍,統同昌縣。金州廢,縣屬川州。大定六年,改屬懿州。承安二年,復隸川州。泰和四年,改屬義州,元廢。《遼志》:成州在宜州北百六十里,北至臨潢七百四十里。○肇州城,在衛北境。《元史》:至元三十年,以阿八剌忽者之地產魚,立肇州城。元貞元年,立肇州,屯田萬戶府於此,元末廢。又金置肇州,在開元衛境 。
○巫閭山 衛西五里。舜封十有二山,此即幽州之鎮山也。《周禮•職方》:幽州,山曰醫無閭。即此。亦謂之北鎮。隋開皇十四年,詔以醫無閭為北鎮,是也。其山掩抱六重,亦謂之六山。岩洞泉壑,種種奇勝。山麓有石門,自衛城西北經平坂,兩山屹立如門,有溪中出,岩壑窈窕,峰巒回合。契丹耶律突欲嘗讀書山巔,築堂曰望海,及卒,遂葬於此,謂之顯陵,顯州之名以此。○蛇山,在衛東三十里,岩嶂稠疊,徑路崎嶇。又有盤山,在衛東九十里。又衛北二十五里有三尖山,東北九十里有白雲山,又北三十里有鞍山 。
蒺藜山 在衛北塞外。宋政和七年,遼主延禧以金人取東京,募遼東人為兵,使報怨,號曰怨軍。命耶律淳將之屯于蒺藜山。既而金將斡魯古等與淳戰,淳走,金人追至河裡真陂,遂拔顯州。於是乾、懿諸州皆降於金 。
牽馬嶺 衛西北六十里。山脈與醫巫閭相接,勢極險峻,中通驛路,行者必下馬攀援乃得越,故名。向置驛於此。又西至義,州衛五十里。又白土嶺,在城北六十里 。
○板橋河 出醫巫閭山,同源異流,一經衛城北,一經衛城南,俱至城東南,合蘆溝及雙峰河入海。今城西有板橋驛,以此名。又衛西有楊郎河,亦出醫巫閭山,合於板橋河。○珠子河,在衛東北,源出白雲山,南流入遼河。又有細河,在城西六十里,源出衛西北百里之響山,南流合於大凌河 。
路河 衛東四十里。其上流為羊腸河,源出白雲山,經鎮武堡高橋鋪入鐮刀湖,又東合潮河,流入三岔河。中間有沙嶺,地形高阜,多沙,河易淤。自盤山驛以東九十里,每霖雨,河水泛濫,軍馬策應,嘗虞艱阻。正統中,于沿河築堤岸,為長廣道,河水通行,初起海州東昌堡南十四裡布化堡,西至廣寧城北,凡二百里。後由廣寧東制勝堡至東昌,凡百七十里。自海運廢,河道遂阻塞。《志》雲:路河以緣路浚河而名,遼地多泥淖,路河浚,可以外禦敵騎,內泄瀦水達于海。嘉靖末,嘗因舊跡浚河築堤,行旅稱便。久之,堤日頹,河日淤,敵得乘隙以入,而內水無所泄,瀦為ㄜ池,地不可耕,久雨則行旅斷絕矣。此宜急為修築,邊防、水利,胥有賴焉者也。又高橋河,在衛東南四十里。衛東南六十里,又有龍灣河。舊皆通於路河 。
雙峰湖 衛南二十里。源出醫無閭山,東西沿流通板橋河。又莽獐湖,在城南九十二里。○古老無名泉,在城北。二泉湧出,自城西南流入城中,至東南隅,達于城濠,四時不竭,汲者便之。又滿井,在城西北二里,水甘美,人多汲飲,雖旱常滿 。
○白玉廠關 城北七十里,夷人於此入市。又分水關,在衛北八里,上有鎮北樓。又魏家嶺關,在衛西北六十里 。
通定鎮 在衛東百八十里,近遼水。舊《志》:高麗於遼水西置軍,以警察渡遼者,謂之武厲邏。隋大業八年,伐高麗,唯得遼水西武厲邏之地,置遼東郡及通定鎮而已。九年,詔修遼東古城以貯軍糧,即所置遼東郡城,以仍舊名,亦曰古城也。唐貞觀十八年,伐高麗,李世自通定濟遼水,趨玄菟。即此。又唐壘,《志》雲:在衛東南三十二里,唐太宗征高麗,屯兵於此,因名。○夫犁營,在衛西,或曰夫犁當作巫閭,蓋依山結營,以醫巫閭山為名也。後漢元初二年,遼東鮮卑圍無慮,又破夫犁營,殺縣令,蓋即無慮令。賢曰:夫犁故城,在營州東南,當即遼東屬國之交黎縣 。
鎮邊堡 衛西北七十里。又西有鎮夷堡,接義州衛界。《志》雲:鎮夷堡東南有盤嶺,可以按伏。又鎮遠堡,在衛東北六十里,其西南曰東安堡。又鎮寧堡,在鎮遠堡東南四十余里,堡西有蛇山,可按伏。○鎮安堡,在衛北三十里,其西北有鎮靜堡。又團山堡,在衛西北二十五里 。
鎮武堡 衛東百五十里。萬曆末,邊將羅一貴駐守於此。又東八里曰西興堡,堡東南又有西寧堡,西寧之西,曰西平堡。又平洋堡,在衛東二百里,接海州衛界。亦曰平洋鋪。○制勝堡,在衛東二十里。《一統志》:堡在衛北境者,曰鎮安、鎮邊、青石、團山、雙樹、北安、東安、南安、西安、中安等堡。在東境者,曰高廟、倒塔、板橋、平洋等堡。在南境者,曰四塔、閭陽、柳河、十三山、豐安、沙窩、沙墩、海潮、大覺、凌河、雙峰等堡,凡二十五雲。又有咸場寨,在衛南百里 。
十三山驛 在衛西南七十里,即十三山堡也。又西八十里,達錦州之小凌河驛。又高平驛,在衛東四十五里。又衛東九十里有盤山驛。○老虎林,在邊外百余里。三衛駐牧處也 。
義州衛 司西北五百四十里。東至廣寧衛百二十里,東南至廣寧右屯衛亦百二十里,南至海岸百四十里,西南至廣寧中屯衛九十里,西至邊外廢興中州百六十里 。
秦、漢遼西郡地,漢末為山戎所據。唐為營州地。遼置宜州崇義軍。金改為義州,屬中京路。元屬大寧路。明初州廢。洪武二十二年,置衛。今省入錦州府。
衛山川環峙,迫處疆索,亦控馭之所也。
廣寧后屯衛 在義州衛治西偏,洪武二十五年置。初治舊懿州,永樂八年,徙治於此。今廢 。
○弘政廢縣 即衛治。漢置縣,屬遼西郡,后廢。遼置弘政縣,為宜州治,在今衛東北二十五里。金移今治。元省縣入州。明初,州廢。洪武二十二年置衛,因故城修築,周九里有奇。正德中,復修治,其城南有南關,周一里余 。
聞義廢縣 衛南四十里。遼置海北州廣化軍,治聞義縣。金皇統三年,州廢,縣屬義州。元省 。
○青山 衛東三十里,上有塔。又衛東北五十里有隘口山,又十里有駱駝山,與廢川州接界。○牛心山在衛西六十里。與廢興中州接界。又衛北二十里有石門山,又北十五里有嘉福山 。
擦牙山 衛西北六十里。其相近者曰營城山。又雙山,在衛南十五里。又南十里有八塔山 。
○大凌河 衛西北六十里。源出廢大寧衛之松山,流入境,東南流經衛東,又經廣寧左右屯衛界,下流入海。○隘口河,在衛東北八十里,源出廢川州之雙峰山,流入清河。《志》雲:雙峰山在衛東北九十里。又清河,在衛東北百里,源出廢川州境,南流合隘口河,入大凌河 。
石河 衛南四十里。源出衛西南山中,流為石房河,經衛城西一里,南流為石河,又東入大凌河。衛南二十里又有泥河,出西山中,流經衛東二十里之杵頭山,入大凌河 。
○大定堡 衛西南七十里。堡東南有十方寺。由大定而西北,有大安堡,堡北曰半邊山,可屯兵。又西北曰大康堡,其相近又有義家堡。○太平堡,在衛北六十里,堡南有狗河寨,可按伏。又有黃泥溝、黑鷹山,賊沖也。又大寧堡,在太平堡東二十里,堡南有金家溝,可按伏。又有達達嶺、分水嶺,為賊沖。又正義堡,在大寧堡南二十里 。
大靖堡 衛東北七十里。其東曰大清堡,又東接廣寧之鎮夷堡。○永寧堡,在衛東三十里。又有杵頭堡,在衛東二十里,以近杵頭山而名。其在衛東者,又有遼鎮堡、三家城等堡 。
塔山堡 衛東南六十里。其相近者,又有塔山南堡、塔山北堡。又五里庄堡在衛南。其相近者,又有鵝食、團山、欒家、開川等堡。又泥河堡,在衛南二十里,其東北又有城南堡。○石家堡,在衛西南,其相近者,曰八塔山堡。又青榆林堡在衛西,其北為萬佛堡,以近萬佛山而名。《志》雲:山在衛西十五里。又衛西北邊外百余里有凌河屯。《邊防考》:凌河、墨州、上三衛賊巢也,皆在義州塞外 。
廣寧中屯衛 司西南六百里。東至廣寧衛百八十里,北至廢興中州百五十里,西北至故大寧之廢建州百五十里,西南至寧遠衛百二十里,南至海岸五十里 。
秦漢遼西郡地。東晉時,慕容置西樂縣 按《十六國春秋》:晉咸和九年,征慕容仁,入遼東,置西樂縣 。后墟其地。遼置錦州臨海軍。金因之,屬大定府。元屬大寧路 皆兼置臨海節度於此 。明初,仍為錦州。洪武二十四年,改置衛。今改置錦州府,領州一、縣二。
衛山川盤錯,屹峙邊陲,稱為形勝。
廣寧左屯衛 在中屯衛治西,洪武二十四年置。今改置錦縣,為附郭 。
○永樂廢縣 即衛治,遼置為錦州治。金因之。元省縣入州。明改州置衛,因舊城修築,周五里有奇。成化十二年,復增築。弘治十七年,並城南關。今城周七里有奇,形勢若盤,俗謂之盤城 。
安昌城 在衛西。遼置安昌縣,屬錦州。金因之。元省。陳元靚曰:元臨海節度領永樂、安昌、興城、神水四縣。考諸志無興城縣也 。
神水城 在衛西北。《遼志》:漢徒河縣地,屬遼西郡。遼開泰二年,置神水縣,屬大定府。金改屬錦州。皇統三年,廢為神水鎮,尋復為縣。元廢。《志》雲:城北有溜石山堡,金末,蒙古將木華黎鎮北京大定府,降將張致據錦州以叛,華黎以致地險兵精,欲設奇取之,遣兵急攻溜石山堡,而使別將屯永德西十里,致馳救溜石,永德軍遣騎將斷其歸路,華黎馳至神水,與致遇,永德軍亦至,致敗走,錦州遂下。○永德城,在衛北。遼初置安德縣,屬乾州,改屬霸州,尋升置安德州化平軍於此。金州廢。大定七年,改為永德縣,屬興中府。元廢。《志》雲:永德城西北去神水城五十余里,東北去興中城百里 。
木叶山 衛東三十里。契丹阿保機建南樓于木叶山,在今三衛境內廢永州,非此山也。又紫荊山,在衛東八十里。○望海山,在衛東南十五里,山高可望滄海 。
弘螺山 衛西六十里。亦名紅螺山。有大小二山,綿亙東西百余里,今因其勢築長城,為一方之障塞。又白雲山,在衛西二十五里,土人以山驗晴雨。○杏山,在衛西南四十里,向有杏山驛。又西南三十里有乳峰山,中峰如蓋,東西十二峰,拱城北向,懸岩有竇,泉出其中,寒溜如乳。又翠幕山,在衛北十里。又北十五里有梯子山。又有望城岡,在衛北八里 。
○小凌河 衛東南十五里。出廢大寧衛界,南流,經衛西南五里,有女兒河流合焉。河出衛西南五十里之女兒山,至此併流而東。又有哈河,在衛南十里,亦東流合於小凌河,又南注于海。《志》雲:衛西有小河,名錦川,州以此名。或曰:小凌河與諸水回合如錦也。○大凌河,在衛東南四十里,自義州衛流入境,又東南入廣寧右屯衛界 。
○松山堡 衛南二十里。以地有松山而名。宣德三年,置中左千戶所於此,屬中屯衛。又大凌河堡,在衛東四十里,以近大凌河而名。宣德三年,亦置中左千戶所於此,屬左屯衛 。
大興堡 衛西六十里。又西與寧遠衛接界,堡北有新莊子,可屯兵。又大福堡,在大興堡東北。又東為錦昌堡。○大鎮堡,在衛西北三十里,其西曰沙河堡。又大勝堡,在衛北。其南曰蔡家堡,有分水嶺,可以按伏 。
大茂堡 衛東北四十里,其南曰流水堡,有葦子溝,可以按伏。自堡而東,接義州之大定堡。○年豐堡,在衛東四十里。《一統志》:衛境自東轉南,有廣濟、順陽、常豐、仁和、大有、廣盈、嘉禾、順寧、樂安、豐稷、春華、西杏、西和、永豐、臨川、富有、錦昌、豐稔、興稼、得安、南陽、福寧、秀穎、蔡家、西寧,凡二十五堡。又衛境鹽、鐵場凡四,其鹽場百戶所,一在城南六十里,一在城南八十里。鐵場百戶所,一在城西六十里,一在城南百里 。
小凌河驛 衛南三十里。又衛西四十里有杏山驛。又西六十里達寧遠衛之連山驛。《邊防考》:遼東之木市凡三,置於錦州、寧遠及前屯衛 。
廣寧右屯衛 司西五百里。北至廣寧衛百二十里,西至廣寧中屯衛八十里,南至海岸三十里 。
秦、漢遼東郡地。遼為顯州地。金為廣寧府地。元因之。洪武二十七年,改置衛。今併入錦州府。
衛南臨大海,北峙醫閭。遼左有事,此亦出奇之地矣。
○右屯衛城 即衛治,元閭陽縣之臨海鄉也。洪武二十六年,置衛於十三山堡。二十七年,遷治於此。永樂中築衛城,周五里有奇 。
○十三山 衛北三十里。五代胡嶠《北行記》:十三山西南去幽燕二千里。又《遼史》:燕王淳討武朝彥,至乾州十三山。即此。又塔山,在衛北四十里,有塔在其上,因名 。
○大凌河 衛西二十五里,自廣寧中屯衛流入境,又東南入于海。又城東一里有枯凌河,從大凌河分流,或盈或涸,故名,亦東南入海 。
○黑林堡 衛西北五里。又衛東南有河通堡。《一統志》:自衛境東北折而南,有枯樹、東海、枯凌河、檳榔、常豐、女貞等六堡。又鹽場百戶所,在衛南二十里。鐵場百戶所,在衛東五十里 。
望海頓 在衛西南。隋大業八年,伐高麗,敗還,敕運黎陽、洛口、太原等倉谷向望海頓,圖再舉。謂此 。
廣寧前屯衛 司西九百六十里,西至山海關七十里,南至海二十里,北至邊牆二十五里,西北至大寧廢衛三百七十里 。
秦、漢遼西郡地。晉及後魏因之。唐初,為營州地。咸亨中,置瑞州於此。契丹置來州歸德軍。金天德三年,改為宗州。泰和六年,復為瑞州 避金主睿宗諱也 。元亦曰瑞州,屬大寧路。明洪武二十五年,改衛。今省入寧遠州。
衛襟帶燕薊,控扼營平,當戎索之要衝,司雄關之鎖鑰,誠咽喉重地也。
○來遠廢縣 即衛治。《唐史》:貞觀十年,以烏突汗部落置威州于營州境,后改瑞州,又置來遠縣為州治,后廢。契丹改置來賓縣,來州治焉。金曰宗安縣。泰和六年,改曰瑞安。元省縣入州。明改置衛,因舊城修築,周六里有奇 。
海陽城 在衛東。《遼志》:漢海陽縣地,屬遼西郡,瀕海多鹼鹵,置鹽場於此。慕容置集寧縣,遼置隰州平海軍,領海陽縣。金皇統三年,州廢,縣屬瑞州。元省。○海濱城,在衛西七十里。《遼志》:本漢陽樂縣地,屬遼西郡,遼置潤州海陽軍,統海濱縣。金初封遼主天祚為海濱侯,州尋廢,縣屬瑞州。元省。明初置東關遞運所於此。《北蕃地里書》:潤州西至渝關四十里,南至海三十里。舊《志》雲,海濱故縣在關城東也 。
遷民廢縣 在衛西北。遼置,亦漢陽樂縣地。統和中,置遷州興善軍,統遷民縣。金州廢,又廢縣為遷民鎮,屬海陽縣。元仍曰遷民鎮,屬瑞州。致和元年,燕帖木兒迎立懷王于大都,上都諸王也先帖木兒等自遼東以兵入遷民鎮。明洪武十三年,故元平章完者不花等犯永平,礻卑將王輅追擊至遷民鎮,擒之,即此 。
○萬松山 在衛西北十五里,綿亙東西百余里,連山海永平界,山多松,因名。山北相接者,曰五指山,五峰秀拔,若五指然。《志》雲:五指山在衛北五十里。○三山,在衛西北三十里,高數千仞,三峰並秀,《遼志》謂之三州山。又鐵場山,在衛北三十里。衛東北百五十里,又有九洞山 。
十八盤山 衛北九十里。縈迴曲折,十有八盤。《志》雲:衛北三十里有石梯山,昔人鑿石為梯,以便登陟處也。又有關山,在城北十五里。○灰山,在衛西北七十五里。又衛西北九十里有龍門山。《志》雲:衛西北三十里有蛇倒退山,以險峻難越而名。又大寨兒山,在衛東北四十里。衛東北二十里,又有小寨兒山 。
橫嶺 衛北二十里。又北十里曰分水嶺、青石嶺。衛東北四十里又有白石嶺。又長嶺在衛西三十里,其相接者曰高嶺。又西四十里曰歡喜嶺。麻子峪,在衛西四十里,鐵場百戶所置於此。又山口峪,在衛東南七十里,鹽場百戶所置於此。又衛西北四十里有寺兒峪 。
○急水河 源出萬松山,經衛西五十里入海。又有慢水,源出歡喜嶺,經衛西七十里入海。○六州河,在衛東北七十里,大寧、建州等六州之水,合流入境,南流經衛東北十五里之蛇山,又東南入海 。
杏花溝 衛東北三十五里。又東北三十五里有三道溝,又東北二十里有葦子溝。又爛泥溝,在衛東五里。又衛北二十里有芍藥溝。○白龍潭,在衛東南七十里,南流入海。又衛西北三十里有黑龍潭 。
○山海關 衛西七十里,與直隸永平府接界。詳見直隸重險山海關 。
急水河堡 衛西五十里。宣德三年,增置中前千戶所於此,堡南有芝麻灣,濱海要地也。○杏林堡,在衛東五十里,宣德三年,增置中后千戶所於此 。
鐵場堡 衛西六十里,與山海關接界。又永安堡,在衛西北四十五里。背陰堡,在衛西北三十里,《志》雲:嘉靖二十五年置。又三山營堡,在衛西北三十里。○平川營堡,在衛北三十里。又東北為瑞昌堡。又東北為高台堡。《志》雲:自高台入盤嶺二百五十里,又北入毛安鋪二百里,皆前屯舊界也 。
三道溝堡 衛東北七十里。又東為新興營堡。嘉靖三十五年,馬市成,俺答縱掠如故,別酋把都兒辛愛犯遼東新興堡,即此。又錦川營堡,在衛東北九十里,又東接寧遠衛界 。
塔山堡 衛東南六十里。又安寧山堡,在衛東北五十五里。慶春山堡,在衛東北七十余里。○海山堡,在衛西南四十里。《一統志》:衛境自北而東南,有戰歌、安家、慶春、永豐、古城、廣積、積糧、長安、鎮安、永安、蛇山、海泉、海山、新安、林樹、泰新、鹽場、三山、塔山、海濱、劉興、興安、城南、老軍,凡二十四堡 。
椴木沖 衛西北三十里。其相近者又有碾兒沖。○黃喜沖,在衛東北三十里。又東北四十里為塔兒沖。又十里為老鸛沖。《邊防考》:衛境塞外百里有鐵嶺川,三衛所駐牧處也 。
沙河驛 衛東北四十里。又東三十里,達寧遠衛之東關驛。又高嶺驛,在衛西南三十五里,西入山海關之道也 。
寧遠衛 司西七百七十里,西至廣寧前屯衛百三十里,東北至廣寧中屯衛百二十里,東北至廣寧衛三百里,西北至故大寧衛廢利州百五十里 。
秦漢時遼西郡地。唐為營州地。遼為錦州及來州地。金、元亦為錦、瑞二州地。明初,為廣寧前屯及中屯二衛地。宣德三年,始置衛。今改置寧遠州,屬錦州府。
衛內拱岩關,南臨大海,居表裡之間,屹為形勝。
○寧遠城 即衛治。創建於宣德三年,撫臣包德懷所奏置,據三首山為固,城小而堅,周七里有奇 。
和州城 衛北百二十里,元初置和州,屬大寧路。至元五年,併入利州,為永和鄉。利州見廢大寧衛 。
○三首山 衛東五里,三峰相峙,上有泉,四時不竭。又望海山,在衛東十八里,下臨大海。八塔山在衛西南二十五里,上有八小塔。又鐵帽山,在衛西十八里 。
大團山 衛西北三十里,中高四下,固守之,可斷北寇出沒之道,團山堡置於此。又鎮山,在衛西北二十里。其相近者又有雙山。又剌梨山在衛北,與塞外相接。○長嶺山,在衛東北五十余里,向有長嶺山堡。萬曆中,朵顏寇連山驛,總兵杜松出中屯所長嶺山,夜至塞外之哈流兔襲賊營,大有斬獲。《志》雲:長嶺即弘螺山之別名,今衛東北五十六里為小紅螺山,衛東北六十里即大紅螺山,蓋與中屯衛接境處也 。
白塔峪 衛西北三十五里。又衛西六十里有石峽口,其泉流為曲尺河,東入海。○桃花島,在衛東十五裏海濱,海舟往來,恆泊於此。又覺華島,在衛東南二十里,上有海雲、龍宮二寺 。
○寧遠河 源出城西北山谷中,流至城西,分為二池,環抱城郭,複合為一,南流入海。又衛東北二十五里有七里河,源出廢和州,東南流入海。又臭柳河,亦出和州境,下流入海。○北沙河,出衛西二十里之小隱山。又有北沙河,出衛西四十里羊角山,俱東流入海。《志》雲:城東三里又有沙河,源出衛北塞兒山,東南流入海 。
東關河 在城西六十里。自大寧境流入,上通六州河,南流入海。又女兒河,亦自境外流入,經城西一里,東南入海。又有石橋河,在衛西十三里,源出鐵帽山,南流入海。○西湖,在衛西十五里,有藕、芡、魚、蝦之利 。
海 衛南二十五里。又衛東南至海,僅十五里 。
○塔山所 在衛東五十里。宣德三年,別置中左千戶所於此,屬寧遠衛,所城周三里有奇,嘉靖三年修築。○小沙河所,在衛西四十里。宣德三年,別置中右千戶所於此,屬寧遠衛,所城周三里有奇 。
黑庄窠堡 衛西六十里,其南即石峽口,可屯兵。又西與廣寧前屯之錦川堡接界。又仙靈寺堡,在黑庄堡東。其東又有小團山堡,堡西有五澗山,可屯兵。堡西北為老虎沖,可按伏。○興水堡,在衛西北五十里,堡北有煙籠山,可屯兵。堡東為王保兒山,可按伏。又白塔峪堡,在白塔峪口,其東為陡嶺口,可按伏 。
寨兒山堡 衛北二十里,堡東為鷹窠山,可屯兵。堡西為橫嶺,可按伏。又灰山堡,在寨兒山堡東。○松山寺堡,在衛東北四十里,堡東有廟兒山,可屯兵。又沙河寨堡,在衛東北四十余里。又東北即長嶺山堡也。又椴木沖堡,在衛東北六十里。又東接錦州西境之大興堡。《志》雲:衛有鹽場百戶所,在城南二十五里。鐵場百戶所,在城南十八里麻子峪 。
連山驛 城東北三十二里。又曹庄驛,在城西南十三里。東關驛,在城西六十里。又西六十里為前屯衛之沙河驛。又瓦窯沖,在衛東北四十里。○雙塔,在衛東。萬曆中,三衛部落嘗聚此犯寧前諸處。或曰:即塔山所也。又東南為湯池站,故屬錦州,置站於此,西達曹庄驛 。
瀋陽中衛 司北百二十里。北至鐵嶺衛百二十里,東南至鴨淥江六百里 。
《禹貢》青州地。戰國時屬燕。秦、漢為遼東郡地。晉因之,尋為挹婁國地。唐得其地,屬安東都護府,后沒于勃海,置瀋州。遼置興遼軍,后更名瀋州,亦曰昭德軍。金因之,后更為顯德軍。元曰瀋陽路 《元志》:金末,瀋州毀於兵火,元初徙高麗降民散居遼陽,置高麗舉民萬戶于瀋州,以城郭初創,寄治遼陽故城。中統二年,改為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及高麗舉國內附,又分置安撫高麗軍民總管理瀋州。元貞二年,並兩司為瀋陽等路,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仍治遼陽故城 。明洪武二十年置衛。今建盛京於此,府曰奉天,□□領州一、縣五。
衛控御荒徼,撫集戎夷,遼陽之頭目,廣寧之唇齒也。
○樂郊城 即衛治。遼初俘薊州三河縣民,置三河縣於此,后更為樂郊縣,瀋州治焉。金因之,后廢。明洪武二十一年,修築故城,周十里有奇。城南有南關城,周不及一里,游兵居焉。今改置附郭縣,曰承德,編戶□□ 。
章義城 衛西南六十里。《遼志》雲:漢襄平縣地,高麗置當山縣,勃海為鐵利郡,契丹初置鐵利州。統和八年,州省。開泰七年,復置廣州,治昌義縣。金皇統三年,州廢,改縣曰章義,屬瀋州。元廢,今為章義站 。
遼濱城 衛西北百八十里,高麗之遼東城也。唐太宗克之,改曰遼州。時亦謂之新城,以別於遼東故城也。《唐史》:貞觀十九年,伐高麗,江夏王道宗將兵數千至新城。二十年,復伐高麗,命李世將營州兵自新城道入。永徽三年,高麗侵契丹,松漠都督李窟哥將兵御之,大敗高麗於新城。儀鳳二年,徙安東都護于新城,以統高麗、百濟之地。此唐所名之新城也。後為拂涅國城。勃海置東平府,督伊、蒙、陀、黑、北五州。契丹阿保機攻勃海,先克東平,五州皆下,復置遼州於此,並置遼濱縣為州治,亦曰東平軍,德光更為始平軍。金皇統三年,州廢,縣屬瀋州。元並廢縣。近《志》謂之遼陽城,又謂之顯州城,皆誤也。按:《舊•高麗傳》:貞觀十九年,季圍遼東城,高麗發新城步騎來援。又《志》安東都護府領新城州、遼東州。據此則遼東城非新城也。蓋唐初以遼東城置遼州,亦曰遼城州,新城則置新城州,至遼時乃移遼州于新城耳。又《舊•高麗傳》曰:乾封二年,季度遼至新城,謂諸將曰:新城是高麗西境鎮城,最為要害。若不先圖,余城未易可下。遂引兵于新城西南,據此築柵,且攻且守。城中窘迫,乃降 。
北豐城 在衛西北。後漢末,公孫度據遼東,置城於此,謂之豐城。司馬懿伐遼東,豐人南徙青齊,其留者曰北豐。宋元嘉十五年,北燕主馮弘奔高麗,至遼東,高麗處之平郭,既而徙之北豐,尋殺之。胡氏曰:慕容翰議以偏師從北道攻高麗,即此豐道雲。○白岩城,在衛西,高麗所置城也。唐貞觀十九年,克遼東城,進軍白岩城,克之,改置岩州。勃海曰岩州白岩軍,治白岩縣。契丹因之,改屬瀋州。金廢 。
貴德城 衛東八十里。《遼志》:漢襄平縣地,契丹置貴德州寧遠軍於此,治貴德縣。金因之。元廢。又有奉德廢縣,在貴德州東。《遼志》:勃海緣城縣地,契丹置奉德州於此,尋降為縣。金省。○奉集城,在衛東南。《遼志》:高麗置霜岩縣於此。勃海置集州,治奉集縣。契丹仍曰集州,又為懷眾軍。金廢州,以奉集縣屬貴德州。元縣廢。今為奉集堡,有鐵場百戶所,屬鐵嶺衛。《志》雲:堡東去鐵嶺衛二百十里 。
崇信城 在衛東。《遼志》:漢長岑縣地,屬樂浪郡,勃海置崇州,領崇山、溈水、緣城三縣。遼仍置崇州,亦曰隆安軍,並崇山三縣,置崇信縣為州治,在東京東北百五十里。金廢。○玄菟城,在衛東北,漢武開朝鮮,置玄菟郡,領高句麗、上殷台、西蓋馬三縣。又昭帝元鳳六年,築玄菟城。陳壽曰:玄菟郡本治沃沮城,後為夷貊所侵,徙治高句麗縣西北。是也。公孫度據遼東,復置玄菟郡于遼東東北二百里。晉因之,即此城矣。隋大業八年,伐高麗,分遣辛世雄出玄菟道。唐貞觀十八年,征高麗,拔玄菟城。皆謂此城也 。
○東牟山 衛東二十里。唐高宗平高麗,勃海大氏以眾保挹婁之東牟山。《唐史》:山東直營州二千里,武后時,大祚榮築城於此居之。其國界南至新羅,以泥河為界,東窮海西契丹。蓋即此山矣。或雲在三衛福余境內,誤。又輝山,在衛東北四十里,層巒疊嶂,為諸山之冠。又黑山,亦在衛東北。○長山,在衛西北八十里。又衛東南二百里有三角山。又有蘇水嶺,在衛東三百八十里 。
薄刀山 在撫順關口,亦曰剝刀山,接建州界。成化三年,大帥趙輔討建州族,中軍自撫順過薄刀山、鯰魚嶺,越五嶺、蘇子河,至虎城,是也。《志》雲:塞外有石門山,有分水嶺,俱入建州境內,與五嶺為必爭之險。趙輔討建州,遣左軍出渾河,趨石門,至分水嶺。萬曆四十七年,大帥杜松出撫順關,越五嶺,前抵渾河,敗歿。○媳婦山,亦在撫順關外,建州右衛駐牧處也。嘉靖中,邊將黑春搗建州王果巢,陷於此 。
○渾河 衛南十里,自衛東北塞外流入境,又南入定遼衛界。○遼河,在衛西百十里,自鐵嶺衛流入界,又南入定遼衛境 。
蒲河 衛北三十里,源出輝山,西流入渾河。又沙河,在衛東南,亦西流入渾河。又有夾河,在撫順城南四十里,源出塞外分水嶺,亦西流至衛南,入于渾河 。
小瀋水 衛西南四十里。東流入于渾河,亦謂之活水。宋政和六年,女真阿骨打攻遼叛將高永昌于遼陽,取瀋州,永昌帥眾拒金人于活水。金師既濟,永昌軍不戰而卻,逐北至遼陽城下,永昌敗奔長松,其下執之以獻,於是東京州郡皆降於女真。長松,蓋與遼陽相近,或以為即司東境之松山 。
○撫順所 衛東北八十里。《志》雲:金貴德州地,洪武二十一年,置撫順千戶所,屬瀋陽中衛,城周二里。○蒲河所,在衛北四十里,洪武二十一年,置蒲河千戶所,屬瀋陽中衛,城周不及一里 。
撫順關 在撫順所東二十里,置馬市於此,為建州種人朝貢市馬處。《輿程記》:從撫順路,二十里至關口剝刀山,五里至土木河,十五里至新寨,二十五里至汪江木寨,十五里至氈房山城,八里至窩兒胡寨,三十里至古路寨,十五里至哈寨,十七里至五嶺關,三里至馬兒墩寨,十里至穆七寨,六十里至拖東寨,三十里即建州老寨也。一路皆坦易大道,而五嶺特為險峻 。
靜遠堡 衛西七十里,與定遼衛之長營堡接界。其相近又有陳寧堡。又平虜堡,在衛西北三十三里。堡北去邊十里,堡南有河一道。弘治十七年建永利閘一座于河東南,以扌益賊騎,使不得渡河犯衛城。○上榆林堡,在衛西北四十里。其相近者,有倒塔兒空堡,萬曆末增置。又十方寺堡,在蒲河所西北。其南有馬空堡,亦萬曆末增置 。
武靖堡 衛西南七十里。又衛南六十里有永盈堡。《志》雲:衛南又有常豐、慶稔、嘉禾、大有、土母河五堡。○會安堡,在撫順所東十余里。所西南又有渾河、塔下二堡。《志》雲:衛西有高墩屯。弘治中,嘗議建營堡於此。又有鐵場百戶所,在衛東九十里安平山,山屬定遼衛。又有鹽場百戶所,在海州之梁房口 。
古勒寨 在撫順關外百余里,海西南關族駐牧於此。寨陡峻,三面壁立,濠塹甚險。萬曆十二年,大帥李成梁攻拔之。又莽子寨,在毛憐北境,成梁遣別將秦得倚所攻拔處也。○八口,在衛東境。宋政和六年,遼東京裨將高永昌以三千兵屯八口,誘其勃海戍卒作亂,入遼陽據之。即此 。
鐵嶺衛 司北二百四十里。北至三萬衛九十里,東南至撫順千戶所一百里 。
秦、漢時遼東地。勃海置富州,契丹更名銀州。金皇統三年,州廢,以其地屬咸平府。元因之。明洪武二十六年,置衛。今改置鐵嶺縣,屬奉天府。
衛控扼夷落,保障邊陲,山川環繞,屹為要地。
○新興城 即衛治。本勃海富壽縣,為富州治,境有延津。遼更名延津縣,銀州治焉。金皇統三年,州廢,更置新興縣,屬咸平府。金末廢。元因之。明洪武二十一年,在衛治東南五百里故鐵嶺城,置鐵嶺衛,與高麗接境。二十六年,徙治於此,因故城修築,周五里有奇。又有故新興城,在今衛東。《遼志》雲:故越喜國地,勃海置銀冶於此,因置銀州。遼改富州為銀州,以故銀州置新興縣屬焉。是也。金併入延津縣,又改延津為新興縣 。
挹婁城 衛南六十五里。本挹婁地。《遼志》:漢樂浪郡海冥縣地,勃海置興州,領盛吉、蒜山、鐵山三縣。遼廢,尋復置興州興中軍,治常安縣。金州廢。大定二十九年,改為挹婁縣,屬瀋州。元縣廢。今為懿路所 。
慶雲城 衛西北五十里。本勃海蒙州地。契丹阿保機俘檀州民置檀州,並置密雲縣於此。尋改州為祺州佑聖軍,縣曰慶雲縣。金州廢,縣屬咸平府。元廢縣為慶雲驛。《元志》:至元三十年,置遼陽路,自慶雲北至合里賓,凡二十八驛。○永平廢縣,在衛東北,本勃海優富縣地,契丹置永平寨於此。尋升為縣,屬銀州。金省 。
銅山城 衛西北五十里。《遼志》:勃海東平寨地,契丹置同州鎮東軍,后更為鎮安軍,治東平縣,兼領永昌縣。金州廢,尋改置銅山縣,屬咸平府。元廢。○雙城廢縣,在衛西六十里。本挹婁故地,勃海置安定郡及安夷縣,后廢。契丹置雙州保安軍,治雙城縣。金州廢,縣屬瀋州。元省 。
咸平城 在衛東北。《遼志》:漢遼東郡侯城縣以北地。高麗為銅山縣地。勃海置銅山郡,地在龍泉府之南,多山險,寇盜以為淵藪。契丹建城於此,初號郝里太保城。開泰八年,置咸州安東軍,治咸平縣。金曰咸州路。天德二年,升咸平府。大定中,又改咸平縣為平郭縣。貞初,耶律留哥聚眾隆安,金人討之,為所敗,盡有遼東州郡,稱遼王,都於此。元初縣廢,以咸平府隸開元路,后改隸遼東宣慰司。明初廢。○清安城,在咸平東北。遼置肅州信陵軍,治清安縣。金廢州,以縣屬咸平府。元廢 。
歸仁城 在故咸平東境。《遼志》:通州安遠軍,本扶余國王城,勃海號扶余城。遼初故置龍州,尋曰通州,領通遠、安遠、歸仁、漁谷四縣。金州廢,以三縣併入歸仁,屬咸平府。元初廢。又玉山廢縣,在咸平東南,金置縣,屬咸平府。貞二年,升為玉山州順安軍,金末廢。○榮安廢縣,在衛西北,遼河東岸,金置,屬咸平府,元廢 。
○龍首山 衛東二里。又衛東三十里有松山。又東六十里有大灰山。○虎頭山,在衛東南百十里。又衛東八十里為山羊山,皆東面之障蔽也 。
保山 衛西北三十里,遼河西岸。又馬鞍山,在衛西百十里,遼河之西。又有塔兒山,在衛西南四十里。又西南四十里有上塔兒山,又西南十里為下塔兒山,二山亦俱在遼河之西。○黃山,在衛西南五十里,又西南十里曰豬兒山。又有寨坡嶺,在衛南六十里 。
○遼河 衛西八十里,自三萬衛南流入境,又南入瀋陽衛界。○柴河,在衛北二里。源出衛東松山之西,會諸水而西入遼河。又泛河,在衛南三十里,出松山之東,亦會諸山之水,而南流經黃山塔,北流入于遼河 。
小清河 衛南六十里。源出廢貴德州南山中,西流經懿路城南,又西入于遼河。又泥溝河,在衛南八十里。源出瀋陽衛之東山,西北流入境,又西流經瀋陽之十方寺堡,入于遼河 。
○懿路所 即故挹婁城也。明初置中右千戶,左左千戶及中左千戶等所,屬鐵嶺衛。洪武二十九年,調左左千戶所于懿路城。永樂初,虜酋鬼力赤等寇遼東懿路寨,即此城也。五年,因舊城修築,周四里有奇。八年,復調中千戶所戍於此。嘉靖三十七年,改築懿路關廂,四十四年,復增築焉。○泛河所,在城南三十里。正統四年,調中左千戶所於此,築城周不及四里 。
三岔兒堡 衛東南七十里。《志》雲:堡在懿路所東,其東有張家樓近堡。又有黃泥窪,賊徑也。又東南有二道關,又東有三道關,山路崎嶇,舊屬海西,今為建州境內。萬曆中,大帥馬林由三岔出塞,敗績於二道關。《輿程記》:出鐵嶺路至三岔兒,又十里至仙石洞,十里至八灣,八十里由詐合寨大路抄至康家寨,八十里至大寨,又十里即建州老寨矣。此一路皆平川疏木,惟康家寨二十里有夾川平佃大樹,五十里中有夾溝谷,為必防之處。○丁字泊堡,在懿路所西,接瀋陽衛蒲河所界 。
宋家泊堡 在泛河所西十里。西南接丁字泊堡所,東有白家沖堡,西南接三岔兒堡。又有曾遲堡,在宋家泊堡東北。其東北又有平定堡,又東北接三萬衛之定遠堡。《志》雲:所東有李屯堡,嘉靖間增築 。
撫安堡 衛東五十里。其東有石門堡,可屯兵。南有小釣子山,可按伏。又有龍潭寺口,賊沖也。又鎮西堡,在衛西北遼河外,近堡有熊官兒屯,官軍嘗禦敵於此。又堡東有彭家灣堡,嘉靖中增築。○常裕堡,在衛南三十五里。《一統志》:自堡而東南,有永登、秀穎、豐平、大有、富豐、安福、團山、康嘉,凡八堡 。
三萬衛 司北三百三十里。南至鐵嶺衛九十里,西至廢懿州三百七十里,東北至三衛境廢信州三百十里 。
古肅慎地。隋唐時,為黑水所居。唐元和以後,勃海取其地,屬上京龍泉府。勃海衰,黑水女真復有之,后滅遼,此為會寧府之地。金末,其將蒲鮮萬奴據遼東,蒙古克之。至元二十三年,置開元路 《元史》:元初平遼東,置開元南京二萬戶府,治黃龍府。至元四年,更遼東路總管府。二十三年,改為開元路。王氏曰:開元者,金上京境內地名,元平遼東,引師至此,遂定其地。時上京一帶,俱已殘毀,因改建開元路。以三萬衛為即會寧故地者,誤也 。明洪武二十一年,置兀者野人乞例迷女直軍民府。二十二年,罷府,置今衛。今改置開原縣,屬奉天府。
衛控臨絕徼,翼帶鎮城,居全遼之上游,為東陲之險塞。
遼海衛 在三萬衛治東北,洪武二十一年置。初治牛家莊,二十六年,移治於此,今廢 。
安東州 在三萬衛治西南,永樂七年置。今亦併入開原縣 。
○開元城 即衛治。元或作原,誤也。蒙古窩闊台六年,初立開元南京二萬戶,治黃龍府。或以今城即黃龍城,非也。蓋初寄治于黃龍府,后徙今治。明初,因舊城設三萬衛,洪武二十五年修築,周二十三里有奇 。
廢信州 在衛東北四百里。《遼志》雲:本粵喜故城,勃海置懷遠府,治懷福縣。遼改置信州彰聖軍,又改置武昌縣為州治,金因之。元州縣俱廢。又定武廢縣在信州境,本勃海豹山縣地,遼置定功縣,又改為足武縣,屬信州,金廢 。
廢韓州 在衛東北。《遼志》雲:本藁離國,舊治柳河縣,高麗置莫阝頡府,都督莫阝、頡二州,勃海因之,后廢。契丹初置三河、榆河二州,尋並二州置韓州東平軍。金因之,又增置臨津縣為州治,而以所統柳河縣屬焉。元初廢。○柳河廢縣,在韓州境。《遼志》:本勃海粵喜縣地,遼置柳河縣,屬韓州,金因之,元省 。
廢鳳州 在故韓州北二百里,遼置。《志》雲:亦藁離國故地,勃海之安寧郡也。契丹置,州西北至上京九百里。金廢。○九連城,在衛東北九十里,木川東岸,城連屬有九,因名。明初征納哈出,駐兵於此 。
○黃山 衛東北十五里。又衛東一十里有塔兒山,又東四十五里有松山。○刀畢山,在衛西南二百五十里。刀畢蓋二山西相連。又熊山,在衛西北百九十里,與刀畢山俱在遼河西岸 。
金山 在衛西北三百五十里,遼河北岸。唐乾封二年,薛仁貴破高麗於金山,進拔扶余城,即此。一名曲呂金山。又西北三十里曰東金山,又二十里曰西金山,三山延亙三百余里。明初馮勝破納哈出於此。詳見直隸兀良哈境。○牛心山,在衛東北三百五十里。《志》雲:在艾河之北,土河之東。又阿兒干山,在衛東北三百五十里,廢信州之東南 。
分水嶺 有二:東嶺在衛東二百五十里,密河西岸,西嶺在衛北二百里,遼河西北。天順三年,大帥趙輔分遣左軍出渾河、柴河、石門河、土木河,至分水嶺。討叛酋是也 。
○金線河 在衛城東北,西流入城,出西水關,又南入清河,夾岸多柳,因名 。
清河 衛東五十里,謂之大清河。源出分水嶺,流經城東南,有小清河,自衛東流合焉,經城南,西流入于遼河。○密河,在衛東二百五十里,自塞外流入,合於大清河。又馬鬃河在衛西三十里,源出衛東北境黑嘴山,繞黃山後西南流入于大清河。又衛東北百里有水川,源亦出分水嶺,下流入大清河 。
艾河 衛東北二百五十里。源出塞外,流經衛東北境黑嘴山,與土河會。又上河,在衛北二百五十里,亦自塞外流入,至黑嘴山,合於艾河。二河合流,謂之遼海,經衛西八十里,又西南流入鐵嶺瀋陽境,即遼河之上源也。○塗河,在衛西北二百五十里。自塞外流入境,南合遼河。又有亮子河,出衛東北境槍竿嶺,西南流入于遼河 。
○鎮北關 衛東北七十里,海西族朝貢市易處。又廣順關,在衛東六十九里靖安堡東。嘉靖中,海西族分道款關,因以鎮北曰北關,廣順曰南關。○新安關,在衛西六十里,慶雲堡北。又清河關在衛西南六十里,山頭關在衛南六十里,各關俱有官軍戍守。《志》雲:衛南四十五里有中固城,永樂五年築,撫順驛置於此 。
靖安堡 衛東六十里。近堡曰黃泥岡,按伏處也。萬曆四十七年,大帥馬林等分為□□□從靖安出邊,南向建州,即此。又東川堡,在衛東南七十里。《輿程記》:從東川堡路□□□至剪河□□□□□□□□□□□□□至黃嶺□□□□□□□□□□□□□至拖東□□□□□□□□□□□□□亦可抄□□□□□□□□□□□□□直趨老寨,皆坦途也 。
古城堡 衛西南四十五里。又西十五里曰慶雲堡,與中固城、定遼堡相為應援。《邊防考》:衛城南舊有馬市。蓋□□□□□□□□□,一在開元□□□□□□□□□□□城東三里,一在□□□□□□□□□□。正統間,罷其□□開元□□□□□□□□,又添設馬市于古城堡南。嘉靖三年,□□□慶雲堡北,每歲□西黑龍江部市易□□。○永寧堡,在衛西北二十里,其東曰鎮夷堡,近堡有皇甫城,按伏處也 。
定遠堡 在衛南,中固城西,近堡有高麗屯,可屯兵。又柴河堡在中固城東南,近堡有關門沖,可屯兵。又有馬家寨,可按伏。○威遠堡,在衛東五十里。近堡有木川、百峰山,皆為賊沖。又松山堡,在靖安堡西南,與中固城、柴河堡接境 。
清陽堡 衛北二十里。又東二十里曰鎮北堡。去鎮北關六十里,又有靜邊堡,與鎮北堡相近 。
瓦峪堡 衛東三十里。又扣河堡,在衛東南六十里。《一統志》:衛境自東南轉西,有實秀、實穎、迎陽、扣河、長城、東川、福興、關東、嘉禾、雍康、石門、常寧、上饒、團山、甘泉、城、向陽、問糧、古城、仙安、永慶、長樂、山岡、三山、勸農、富川、聚貨、梁山、高梁、中寨、泉安、黑穗、豐樂、蓮湖、永豐,凡三十五堡,俱有官軍戍守。○曹子谷寨,在衛東南塞外,□□□□□□□□□□□□□李成梁□□□□□□□□人等寨□□□□□□□ 。
亦赤哈答寨 在靖安堡邊外七十里。□□□之□別□□□□□□□□□□□□□□十里地□□□□□□□□□□□□□□因呼為□□□□□□□□□□此構釁之□□□□□ 。
첫댓글 니하는 위동 70리에 있는데 우록이라고 도 한다 물 에 芋草가 많기 때문이다 어떤이는 貝수가 니하라고 하는데 틀린 것이다/ 위 본문 중에서 - 청하는 위동분수령에서 서남으로흐르는데 이는 일명 州南河라고 한다 주남하가 서쪽으로 흘러 니하와 합친다 / 위 본문 중에서 - 표시한 부분을 이렇게 해석 해 드립니다 도움이 안 된다는거 압니다 밑에 작은 글씨에서 다시 표시 해 주세요 혹시 도움이 될 수도 있습니다 --- 참고로 록수는 濟南河 를 말하는 것이니 제남이면 산동성 임치 로 알고 있습니다
최 남석 님 감사합니다. 문제는 分水嶺 이라는 낯말과 明 나라시에 전투장이라는 낯말이라는 문장으로 볼때
사천성 쪽 에서 찾아야 하지 않나 싶습니다. 정 용석, 김 종윤 선생님 들의 견해에 따르면 한수 발원지 근방이 아닐까요,
거기서 더울 더 나아가면 신강위그르가 신라시대 伊西國 땅이라고 했으니 까요
어렵군요
위 본문은 도서관에서 볼 수 있나요? 프린터가 고장나서 도서관 가서 찾아 보려 합니다
인터넷 네이버에서 -고대사원문자료 모음을 치시면 가장위에 뜨는 사이트를 열면 바로 거기있읍니다 .
고대사 선생님 말씀처럼 정말 어려운 것은맞습니다. 특히, 율곤선생님, 사형들인 김 종윤 정용석선생님 그리고 자은 최 두환 선생님에 이르면 너무나 광범위 해서 한참 신기루를 쫒고 있읍니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