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谷先生文集(임곡선생문집)林眞怤(1586 ~ 1657)[林谷先生文集年譜][年譜]
林谷先生年譜...新山書院士林刱新山書院于山海 亭舊址奉安南冥先生故先生往參 ...
16 面
林谷先生年譜 皇明神宗皇帝萬曆十四年 宣祖大王十九年丙戌九月十 二日癸卯子時先生生子三嘉縣大平里第先考處士 公以立齋盧先生之女婿來居此地○先生生而岐嶷夭姿椊美 十五年丁亥先生二歲 十六年戊子先生三歲○匍匐提携動止異常見者奇之 十七年己丑先生四歲十月丁先考處士公憂先生早孤無依 立齋先生譔而敎之十一月葬處士公子葛溪子坐原 十八年庚寅先生五歲 十九年辛卯先生六歲十二月服關
17 面
二十年壬辰先生七歲○先生自六七歲時不命之行不敢行不命之食不敢食立素 先生益▩愛之 二十一年癸巳先生八歲 二十二年甲午先生九歲始受學于立齋先生先生每日長跪 讀書有不可犯之氣像同學羣▩不敬嬉戱於其前 二十三年乙未先生十歲○先生▩書者學文理稍通立齋先生有書札之自外至 者必使先生講讀而解其永通處而已 二十四年丙申先生十一歲謁梧里李相公梧里李相公翌以 嶺伯歷訪立齋聯枕一夜先生從傍侍立梧里見而寺之曰瞻慕有▩矣 二十五年丁酉先生十二歲從立齋先生避倭亂干星
18 面
山地岳夷再犯故搬移遠避焉 二十六年戊戌先生十三歲自星山轉向于高陽之桃 津村立齋女壻朴廷璧所居里倭冠稍退故轉移于此 二十七年己亥先生十四歲在桃津村先生在兵火流離之中書籍蕩 殘堇得史▩及聯珠詩受敎於曺公敬▩▩▩於立齋焉曺公咸陽文士又善書隷同來避亂矣先 生讀書之暇收取立齋詠懷詩什祇自書錄於小冊中 二十八年庚子先生十五歲陪立齋先生還歸大平里 舊庄兵燹之餘書冊最貴辛得孟子大文而讀之 二十九年辛丑先生十六歲往學于竹亭蘆坡李先生亦還鄕里刱 立竹亭引進後學先生以立齋之命往學
19 面
三十年壬寅先生十七歲遭立齋先生喪▩斂葬祭極盡誠禮 三十一年癸卯先生十八歲春省處士公墓兵亂始靖故往名焉 從伯父西澗公受論語先生往安陰葛溪省掃親墓因從伯父讀書夏 在嶧川書堂與士友居接焉 三十二年甲辰先生十九歲聘夫人東城李氏龜巖先生楨之 孫進士虎變之女 三十三年乙巳先生二十歲○先生究覽墳典沉潛性理傍通擧業文詞漸進 三十四年丙午先生二十一歲五月子南壽生 三十五年丁未先生二十二歲修松亭稧先生約與鄕里同志修稧于松 亭盖會友輔仁之意講義久敬之道也春秋約會歲以爲常焉○六月子南壽夭
20 面
三十六年戊申先生二十三歲 三十七年光海元年己酉先生二十四歲春中鄕解不赴會試 三十八年庚戌先生二十五歲往新山書院士林刱新山書院于山海 亭舊址奉安南冥先生故先生往參 三十九年辛亥先生二十六歲秋中鄕解 四十年壬子先生二十七歲春中生員試參南好學榜二等三人○ 三月子汝松生 四十一年癸丑先生二十八歲○先生於功名淡如也以親命黽勉赴擧而或有小 碍則不赴不以得失爲欣慽焉 四十二年甲寅先生二十九歲○先生自小成俊無意擧業㛡愉濬▩務悅莣心每
21 面
以不及事先君爲終天恨○八月子汝栢生 四十三年乙卯先生三十歲讀書石寶菴先生約與許滄洲燉同捿 斯菴硏窮義理與思湖吳正言長書吳公伸救鄭桐溪被比人嫉斥遠謫兔山 先生書以問之詩以寄之吳公復書詳悉▩土俗尙地産有無而蒼之先生又有夢見吳正言詩 僑居康洲里康洲在晉陽先生愛其山川之秀麗而般遊瘁 四十四年丙辰先生三十一歲蓮堂成先生僑寓康洲最愛蓮池之勝結茆 其間嘯咏寓懷 四十五年丁巳先生三十二歲遂廢擧業先生廢擧以來專意學閒探頤 蘊▩甞曰論語一書俱▩天子言行 熟讀詩味則作聖根基專在此書云○十月聞吳 思湖長訃吳公卒於免山謫所先生▩之有挽詩祭文
22 面
四十六年戊午事先生三十三歲○時北論方起朝日乘先生知不可爲遂與朴旡 悶趙澗松許滄洲諸賢講論義理邀遊山水遺落世事 四十七年己未先生三十四歲作詩咏懷寄桐溪先生謫 所桐溪先生抗䟽直言被斤咠黨拵▩耽羅蔣議甚危先生作詩寫懷以慰行遣之者○哭 釣溪朴公壽宗葬時有挽詩祭文 光宗皇帝泰昌元年庚申先生二十五歲四月聞寒岡先生 訃有挽詩與雪壑李公大期書李雪壑欲直文嶧陽景虎之事爲北垕所 斥謫海西之白▩鳥先生以書問焉 熹宗皇帝天啓元年辛酉先生三十六歲與桐溪先生書桐溪 時在謫所先生書▩曰▩寫出謫中之山川如是也風俗如是也▩食如是也別成一幅寄來則當
23 面
揖▩▩間以▩瞻溯之懷云桐溪復書畧曰▩中所聞見與起居▩食日用事爲者依敎別成一幅 統惟視至云往唁趙澗松任道間松丁內艱廬墓時 二年壬戌先生三十七歲春往龍門書院龍門書院卽一蠧葛川瞻慕三 先生妥靈所也重修移安故先生往參焉因登光風樓有詩丁母夫人盧氏憂 六月母夫人患面▩危▩先生唉▩▩食飮藥餌必躬執及其不辛▩▩哀殿▩▩方瘁 三年 仁祖大王元年癸亥先生三十八歲正月葬母夫人于鷄 鳴山○三月光海慶先生▩衰三年哭必盡哀▩不脫哀○先生友愛篤主和 樂湛洽是歲奴婢居刅者▩喪備送▩▩先生曰比遺物也娣氏在何敢先用遂送之▩友愛▩北 林谷齋成先生別等數閒齋舍于鷄鳴山下使處學徒隷業蕩 四年甲子先生三十九歲○聞大駕播遷公州時北兵使李造
24 面
擧兵犯闕大駕▩▩先生聞而憂憤揮淚題荒○八月服闋省墓安陰 先生以早孤爲恨頻二往省焉遊德裕山先生素癖山水無歲不遊自知幹成 先生作精舍于所居之南▩亭之上扁曰自知幹書敬義二▩於壁上寫夙典夜▩箴敬齋箴于雙 牗之傍請曺處士敬明寫西銘揭▩座隅且書毋自欺愼其獨思無邪學究聖賢鳶飛魚躍等語目 寓心思對越警自往咸陽修六代祖興衛公墓仍遊大孤 臺臺在葛溪邊與外外諸族會飮焉往南原謁叔母丁氏 五年乙丑先生四十歲正月謁姨母于靈川○九月與 諸友遊伽倻山先生與朴旡悶宋栗村許滄洲諸名碩同遊於伽倻之海印寺轉向 上峯有唱酬詩 六年丙寅先生四十一歲春遊釣洞泉石釣洞卽朴旡悶藏修處碧寒亭
25 面
也先生與宋栗村翊同往釣洞携酒上沿微▩西來先生倚船卽吟曰展送催詩雨栗村▩吟曰花 迎載酒舡先生逐足成篇使少年題詩石▩又爲題名焉 七年丁卯先生四十二歲正月聞金人來侵大駕播越 憤惋題詩時妻弘立引北虜▩境▩度使南以興戰死平壤已潰國人▩月大駕行幸 江都先生憤惋題詩二月哭盧坡先生先生與許滄洲▩▩▩▩▩▩諸人▩▩侍 進藥及其喪也▩服行素盡其情禮往訪文茅溪緯先生與▩▩松訪茅溪于契林 從遊櫐日扁 毅宗皇帝崇禎元年戊辰先生四十三歲春與朴旡閟絪許 滄洲▩八德山先生與同志往謬▩▩書院因生喜○修四姓追 遠稧先生與李洪孫諸姓相義聚射以修奉先之義列書長幼▩埋于冊有䂓目▩條司序其
26 面
▩ 二年己巳先生四十四歲正月行朔講時遠近學徒坌集先生敎誨不倦嚴 立課程循序以進設月朔講䂓定其優劣三月訪趙澗松是月十八日先生與李公 浚往訪澗松于柰內澗松樂其遠來乘舟景▩臺沂泊蒼巖亭亭卽郭忘憂堂棲患處也士友齊會 沿流數日而歸澗松作過從錄以記之畧曰林君卽瞻慕先生之孫家學淵源旣有所自而大鼎之 好識量之大非流輩所及沉雅厚重休木有長老風余生也晩雖未▩老先生之門每遇君如存函 北之側令人心醉若飮酎醇若之何縮▩▩隣日聞淸誨爲麗澤截善之地歟哭許德庵 洪材有挽詩祭文 三年庚午先生四十五歲冬訪曺處士敬德曺公咸陽人先生避亂靈 川之日夙有承誨躬往拜候仍留數日講論中庸
27 面
四年辛未先生四十六歲重修洞稧己亥年間李蘆坡▩雙樹會稧盖睦▩任 恤講信輔仁之義先生與崗中諸人▩修▩稧春秋講會勤善懲惡▩正舊案繼錄子弟作序以附 焉 五年壬申先生四十七歲重修林谷齋林谷書堂先生▩憂時墓菴▩失▩ 翁寒泉精舍之作也今春先生避寓于此修緝舊齋簷結松棚終日危坐探賾性理有詩自敬齋下 有一變岩流▩岩觀魚磯▩纓臺雙松臺函虛岩懸瀑崖等處皆先生命名也○哭許滄 洲燉有挽詩祭文 六年癸酉先生四十八歲春與柳修巖袗朴旡悶堂會遊 黃溪瀑布修岩時宰陜川約與旡悶期遊瀑布邀請先生故因往會話焉秋桐溪 先生來訪桐溪以龍岩洞主來▩荒中先生興▩溪同往孤査▩釣洞旡悶垕所▩生喜
28 面
布西埋于自知軒時遠近士友齊會徒容信宿講論性理一時以爲盛會云上桐論 生書請撰先考妣碣文上梧里李相公書先生旣請先考 墓銘于桐溪又收外王考立齋詩文求跋於李蘆坡乞華於李梧里元翼 七年甲戌先生四十九歲九月聞梧里李相公訃 八年乙亥先生五十歲春往見桐溪先生于釣洞因與 宋正郞碩胤同話桐溪來臨于釣洞精舍先生▩焉宋正郞時宰陜川聞而亦▩ 會四月與朴旡悶宋正郞遊黃溪宋正郞與先▩書畧曰朴兄▩ 我汨冗謀與左右▩晤泉行之上定示期日深▩此生庶有撥▩之緣爲之欣慰况弟將賦歸切▩ 握叙四日之午當與朴兄往待黃溪幸母孤如何云十一月除童蒙敎官 ▩▩ 徵十二月除 大君師傅 是年十月桐溪先生▩侍經筵上問南瘁
29 面
人才桐溪乃以林薰林芸兄綠學問陳達仍言林芸之孫眞怤有文學可用也上曰至今▩▩甚 可惜也至是銓曺連薦有是命焉是月與桐溪先生上京是月初九日 中殿昇遐桐溪將趍慰闕下以書勸起先生約與同行先生强作西行以二十一日治行與桐溪 向京城三十日提宿文義縣 九年丙子先生五十一歲正月詣闕謝恩翌日還鄕 是月初一日宿于淸州村舍十一日曉入城詣闕謝恩退至朋政殿下行哭臨禮出就依慕呈 兩大君問安單子兩大君方入祭殿咸而▩答曰卽欲奉謁而處所非便末果成禮痛恨云云 還就桐溪舍舘桐溪曰相知間多送酒壺一不問飮爲君送別勸飮四五觥卽出于江邊宿于▩▩ 慶家十二日下鄕○旡悶堂與書曰肅謝翌日▩意勇退可謂不負所學不以其進爲賀而以其退 爲賀焉與旡悶堂書旡悶堂將修山海師▩錄先生往復書札相議修整四月
30 面
除承訓郞○十二月北虜長驅大駕播越南漢 山城先生題詩以寓慷慨憂憤之懷 十年丁丑先生五十二歲聞南漢講和先生聞和議已成不勝憤欝奮筆題 詩詩凡六寸八句又有律詩一首往拜桐溪先生于某里桐溪先生痛斥 和議欲自刃分被救得甦卽還鄕遯居某里先生往侯之俱陳憤懷因留屡日而歸焉 十一年戊寅先生五十三歲秋寓居香川○上桐溪先生 書先生請撰王考瞻慕堂先生墓碣銘 十二年己卯先生五十四歲春茅屋成先生構茅屋數間于香川所寓之處 以爲偃息之所日處其中靜坐看書有寓居說撰嶧川書院奉安文嶧陽鄭公 惟朋立祠奉安時
31 面
十三年庚辰先生五十五歲冬往孤山問旡悶堂病旡悶堂詞 治身病于孤山齋故先生與宋司諫挺濂往問焉哭朴旡悶先生▩▩旡悶㱕路有詩 以示同志又有挽詩祭文 十四年辛巳先生五十六歲春伐碑石于安陰縣 先生義先考處 士公墓碣有是役焉夏哭桐溪先生有挽詩祭文秋撰旡悶堂行 狀 十五年壬午先生五十七歲春往謁龍門書院士林▩專桐溪先生 子龍門書院先生以洞主前期臨院䂓畫凡事各盡其節 十六年癸未先生五十八歲 十七年甲申先生五十九歲二月崇禎云○先生移居九
32 面
曲之下自號九曲老夫▩年皇朔已絶先生尤切憤恥賁趾遺世移居九 曲山下在黃溪之上山深洞僻人烟隔絶蕭然孤居悠然自娛任淸溪洞主淸溪書院 卽黃江李先生妥靈所也先生以病辭焉退送新曆有漙致新曆者先生曰元亮焉用宋 甲子如吾皇明舊氓恥無崇禎年號退送新曆有詩曰曆耆今夕送斜那從此渾迷日月過惟有春 秋分別處滿山楓樹杜䳌花與桐溪先生花葉詩一義也 乙酉 仁祖大王二十三年○先生六十歲春茅齋成先生作三間茅齋於 允曲之下渾忘世事日就看書尤愛論語庸學沉潛心經近思等書甞曰老境看書有如秉燭參或 有依▩記憶▩是亦不爲無助也且爲學須要踐歷階級漸至上達方有益譬如遊山者若不能二 一探歷而條然勇往直抵上▩則何以知這裡包許多境界 丙戌二十四年○先生六十一歲作南平文氏族譜序
33 面
丁亥二十五年○先生六十二歲春竪處士公墓碣有告由文○撰 奉事白公弘悌墓碣銘○移居栗里 戊子二十六年○先生六十三歲撰昇平朴氏墓碣銘徵士旡悶堂之 孺人○寄裴秀才一長詩先生作詩以勉裴公有▩往開來任此身古人憂道 不憂貧三綱八目柰階級君敬存誠要曰新之句 己丑二十七年○先生六十四歲 庚寅 孝宗大王元年○先生六十五歲六月哭宋栗村翊宋公卽先 生娣兄葬時有挽詩祭文八月哭姊氏有祭文○冬還歸九曲幽 居 辛卯二年○先生六十六歲撰栗村宋公翊及孺人德恩林
34 面
氏墓碣銘○撰忠順衛宋公世勣墓表 壬辰三年○先生六十七歲八月參龍門書院享祀先生以洞主病 辭不得而參享禮焉 癸巳四年○先生六十八歲六月眉叟許先生來訪眉叟南遊至▩ 槪觀龍門水石因造先生之廬相完如舊許以巨人長者九▩設族會宴是月安陰 諸溪携酒齊會先生喜供酒饌宴遊談笑留連累日而歸 甲午五年○先生六十九歲與趙澗松書先生書曰桐溪旡悶邈矣難追老兄 尙留仰望馳心退溪節要未斷手耶南冥粹言想▩就完可付此便▩此等事無士友相力難可獨 成澗松復書曰退溪節要如兄所謂無相助士友坐死老物勢雞獨辨南冥粹言只將本集增减改 寫別無勞費年前只膽南冥退溪兩允生往復書各二篇有故中止常恨未畢業而化極慮此書若
35 面
成不選於兄而將誰托哉粹言一書扶護南冥之意甚不偶然而不曉事者保無閙怒瘁 乙未六年○先生七十歲二月參龍巖書院享祀先生任洞主數 年辭不獲已往參春享 丙甲七年○先生七十一歲作聖學十圖屛聖學圖退溪先生所撰也先生 請全進士榮凈寫聖學十圖子屛間朝夕對越以寓尊慕之誠撰判官許公洪器 墓碣銘○撰許滄洲行狀及墓碣銘 丁酉八年○先生七十二歲春寖疾常在枕席先生素患▩濕近因尤劇 ▩能運步不離林席九月病勢沉重針藥無效十月初五日考終 干九曲茅齋聞訃之日遠近學者如悲親戚咸日哲人萎矣吾輩將何所考德而問業 焉○十二月十七日返櫬于林谷舊盧
36 面
戊戌九年○正月二十五日葬于先壠北崗壬坐之 原 顯宗大王四年癸卯行狀成宋司諫挺濂撰 五年甲辰立墓碣眉叟許先生穆撰 肅宗大王十七年辛末創古巖書院先生易簀後三十五年士林創 逮于金城山▩盧眞齋李蘆坡並享英廟五年己酉移建于寒溪之上
37 面
林谷先生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