한국외대 중국언어문화학부 강의노트 - 고급중국어(1)
권희정 (한국외대 중국언어문화학부)
《航拍中国 - 湘西》 第一集 故乡的凝眸
출처: CCTV记录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ntTJF6bw&t=1156s)
湘西 位于中国湖南省西部,这里生活着三亿多年前古代生物和神秘生命体的小宇宙。
两年间我们用4K摄像机,记录了这里人类文明的痕迹,寻找现代文明社会所缺失的大自然的美,古老风景中,隐藏着为人类生存的伟大智慧。
중국 후난성 서부에 위치한 상서는 3억년 전 고대 생물과 신비한 생명체의 작은 우주가 살고 있습니다.
2년 동안 우리는 4K 카메라로 이곳 인류 문명의 흔적과 현대 문명사회가 잃어버린 자연의 아름다움을 찾아 기록하였습니다. 오래된 풍경 속에는 인류의 생존을 위한 위대한 지혜가 숨어 있습니다.
-慈利 洞溪
清晨,人迹罕至的湘西村落来了一位访客,是邮递员。
“奶奶!”
“嗯!”
“这是你孙儿给你寄的东西。应该是双鞋子,怕你冬天冷。”
“谢谢!”
“那我走了。 再见!”
“感谢!”
智能手机给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发送信息语音通话,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就连这样的山区也覆盖了信号。然而邮 递员,在这片山区中仍然很重要。因为物流配送中,“最后一公里”的需要。
“爷爷!你孙儿给你寄了个快递。”
“麻烦你了!”
“没事。”
“你在这里签个字。”“爷爷,你这是什么东西?”“烟荷包。”
“嗯”
“这是什么做的?”
“山上的麂子鹿子[jǐzi]脑壳”
邮递员每天辗转数十公里的山路。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湘西依旧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信件也许还加上礼物,传 递着孝心,或者牵挂。即使到了冬天,这里的树叶依然是绿色的,这里的村民生活悠然自得,而邮递员的千里之行才刚刚开始。
-凤凰 沱江
这里的气氛与忙碌的都市相比截然不同,凤凰古城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个古老的村庄里到处都弥漫着传 统文化的气息。有谁会寄信到这个地方呢?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使用书信记录了凤凰古城的故事,他就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 他出生在凤凰,自称为“乡下人”。他以在凤凰度过的时间和经历为基础从事作品创作。虽然结婚之后移居北京,但是每天晚上 都会在睡梦中巡游故乡。沈从文一生创作了许多关于故乡的作品,其中《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深受人们的 喜爱。窗户前面就是沈从文曾经使用过的书桌,书桌上是他曾经用过的毛笔和砚台,看着这些我们彷佛可以闻到阵阵墨香。 少年时期的沈从文比起学习更喜欢在山上和江边玩耍,和朋友们一起逃学被发现,经常会跪在房间角落里受罚。后来的沈从 文如是说,在房间里受罚的时候,自己的想象力彷佛被插上了翅膀一样飞翔着窗外。此时的沈从文应该想着自己如同那只小猫 一样,背着家里人偷偷溜出去。也许,我们此刻就在沈从文的梦中也未曾可知。这里讲的是关于沈从文所见到的湘西的风景和 他所经历的故事。 大地是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温床。眼前的世界无限宽广,好奇与探寻被大自然洗刷的心神,还有通过与人相处来观察 风物。心灵会思考那些老去的人,是否能享受到天伦之乐,为什么每当春天到来就要犁田耕地。湘西的天地是一本自然的教科 书。是一颗文心能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淅淅沥沥的小雨为村子笼上一层薄薄的纱。昆虫的叫声此起彼伏,这场景使得沈从文按 捺不住想迈出家门的心情。
이곳 분위기는 바쁜 도시와는 사뭇 다른데, 봉황고성은 2008년 세계문화유산으로 등재됐습니다.이 오래된 마을 곳곳에는 전통문화의 기운이 가득합니다.누가 이곳에 편지를 보낼 수 있습니까? 옛날 봉황성 이야기를 편지로 기록한 사람이 중국의 유명 작가 심종문(沈宗文)입니다. 그는 봉황에서 태어나 스스로를 시골 사람이라고 부릅니다.그는 봉황에서 보낸 시간과 경험을 바탕으로 작품 작업을 하고 있습니다.결혼 후 베이징으로 이주했지만 밤마다 잠결에 고향을 돌아다녔습니다.심종문은 일생 동안 고향에 관한 많은 작품을 만들었는데, 그 중 《边城 변성》은 중국 현대문학에서 특별한 위치를 차지하고 사람들에게 깊은 사랑을 받았습니다.창문 바로 앞에는 심종문이 사용하던 책상이 있고, 책상 위에는 그가 사용하던 붓과 벼루가 있어 묵향을 느낄 수 있습니다. 소년 시절 심종문은 공부보다는 산과 강가에서 노는 것을 좋아했고, 친구들과 학교를 무단결석하다 들켜 방구석에 무릎을 꿇고 벌을 받곤 했습니다.훗날 심종문은 방에서 벌을 받을 때 자신의 상상력이 날개를 단 듯 창밖을 날아다녔다고 말했습니다.이때 심종문은 자신이 그 고양이처럼 가족 몰래 빠져나갔다고 생각합니다.아마도 우리는 지금 심종문의 꿈에서도 알 수 없을 것입니다.여기서는 심종문이 본 상서(湘西)의 풍경과 그가 겪은 일에 대해 이야기합니다. 대지는 모든 생명이 생존하는 온상입니다.눈앞의 세계는 무한히 넓어서 자연에 씻긴 마음을 궁금하고 탐구하며 사람들과 어울림으로써 풍물을 관찰합니다.마음은 늙어가는 사람이 천륜의 즐거움을 누릴 수 있을지, 봄이 오면 왜 밭을 갈아야 하는지 생각하게 됩니다. 상서(湘西)의 천지는 자연의 교과서입니다.문심(文心)으로 만날 수 있는 최고의 선생님입니다.부슬부슬 내리는 가랑비가 마을을 엷은 베일로 뒤덮었습니다.곤충 울음소리가 여기저기서 터져 나오자 심종문은 집 밖으로 나가고 싶은 마음을 억누를 수 없었습니다.
-凤凰 腊尔山
在湘西每隔五天就会开集市,而且风雨无阻。集市是最适合观察人的场所。观察者的视角喜欢乡村集市里繁盛的气氛还 有刺激味蕾的香气。在湘西的集市里存在特有的声音和韵味,那是来自苗族女性的银饰。相互撞击发出的声音和饱含传统技艺 的背篓。由竹子制成的背篓,承载着超越千年的历史。背篓是湘西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连湘西人都自称是背篓里的民族 。苗族女性在结婚的时候,会收到背篓作为结婚礼物。湘西人的孩子也是在背篓里长大的。孩子在背篓里能感受到母亲走路的节 奏。这种节奏他将永生难忘。
胡廷贤也有着同样的童年记忆。 “特别回忆还是自己小时候背在背篓里呀,像我们赶集,爷爷奶奶赶集呀背着。我们在那个背篓里面,有时候别人不 注意还用手抓别人的东西吃呢。”
他制作背篓的时间长达三十年之久。深秋时节的沱江曾被作家用墨香点缀的风景。胡廷贤出现在那片风景中。他准备给 做好的背篓试水。他做的是可以盛水的背篓。当然这没有说起来那么简单,防水背篓的制作要从头开始了。在制作背篓的环节 中,最重要的就是挑选竹子。
“你这么一摇,整个都抖的话,说明竹子是软的。软的的话,它就没有韧性,它的质地就不行。胡廷贤需要 进入深山寻找更有韧性的竹子。(防水背篓从竹子取材、阴干、加工、编织需要耗时4年才能完成)
“很难遇到好的(竹子),因为下雪刮风,是不是?(竹子)就容易被雪压” 胡廷贤深信,是大自然主宰着一切,并怀揣着如实的初衷生存至今。 “最起码的一个初衷嘛,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边山清水秀,竹子这个东西呀,材料还是比较多。” 这个时候,胡廷贤的儿子正在从城市返回家乡的路上。
几年前,儿子背井离乡到城市工作。
“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嘛。总感觉外面的世界很美好,很向往。” 如今得知儿子自愿回家来帮忙的消息,胡廷贤更是喜出望外。
“爸,搞得怎么样了?”
“搞了一半了。” “要不要我帮一下忙?”
“你先搞这个篾[miè]。”
所谓人性到底是什么呢?在胡廷贤看来修炼人性和制作背篓的过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让我们冷静并 且勇往直前,走自己的路。
“我主要是希望他能够坚持不懈,要花一定的耐心啊,再一个就是还要有天赋。说实话,望子成龙,是不是?”
父亲通过制作背篓的过程,老传承他的价值观。一个防水背篓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这次儿子的参 与最大的意义却不只是帮忙节省了时间。挂上背带,只有背篓的底部做得结实,才算做好了背篓。胡廷贤再一次 来到江边,不同的是这次儿子与他同行。背篓里装满了水,这一次成功了。(防水背篓-目前全世界只有两个,一个珍藏在湖南省非遗保护中心,另一个就是《湘西》记录拍摄的这个。)胡廷贤的背篓里装的不仅仅是江水,更 是规定了自己人生的大自然。父子俩也像沈从文一样,在自然中收获能引导自己人生方向的智慧。
-邵阳 塘渡口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会因为季节的交替被染上不同的颜色。秋季是收获橘子的季节。孩子们的记忆也被染成 了黄色。虽然临近秋天,然而秋老虎依旧威力不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即使是一根草,也有着属于它自己 的颜色。有时候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今年35岁的王坚就一直寻找着他记忆中的某种颜色。虽然结婚之后的他离 开故乡在城市定居,但是到了橘子树开花的初夏,他便独自一人回到湘西的山里,要采割田间特定的叶子,再到 山林间寻找某种根块,按一定的比例收集,其中的细节都来自口授心传。王坚在晚霞映衬的背景下,向家走去。 花朵在他回家的道路两旁为他送行。王坚寻找的颜色正是爷爷的颜色。爷爷曾经是印花布的手艺人。
“总是盼望着爷爷早点回来,早点卖完,早些回来。因为他每一次出去,出去卖印花布的时候,回来才有糖 果。早一些回来就会给我带点东西给我吃。”
下山的第二天要起早制作染料,把蓼蓝浸泡在水中一周使其发酵。 “它消炎清火,我们这当地有一种呢,小朋友得那个撑耳疯(腮腺炎:이하선염),用那个蓝靛泥一抹,抹 上去过两天他就好了。”
染色是一项过程复杂的工作。把各种图案印在棉麻混织布上之后,要在布上涂豆奶,花纹承载着类似幸福 和健康的愿望。棉麻混织布是一种很容易上色的布料,所以需要细心操作才行。由蓼蓝发酵而成的染料,使水桶 中开始呈现出如蓝天一般的颜色。将印上图案的布放在木桶里蒸煮,在布煮好晾晒的时候,就要开始做燃料了。 把发酵了一周的蓼蓝形成的靛蓝放进水中散开,燃料中所需要的植物配比,是历代工匠几经失败才总结出来的。
“闻一闻,看一看。假如我今天染出来的布是这个蓝色这个味道,在我的脑海里我要记下来。”
自然的色彩是有生命并且能呼吸的颜色。
“我假如觉得那个布的颜色要深一点,我就多染几遍。一般的是我染七到八遍,它颜色就会深一点。”
王坚的四周也被染成了蓝色。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道工序了。 布染好之后,要在附近的小溪中冲洗。染布的流程从山上开始在溪流中结束。
“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到了冬天,深秋过后,板蓝根、蓼蓝这些植物,它已经枯完了,老掉了,也做不出蓝 靛出来了。可能就是大自然应该也给我们休息。”
被自然的色彩浸染而成的布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褪色。人的一生似乎也与此相似呢。对于王坚老说,跟随季节转换,与山林一起生息调节。(邵阳蓝印花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名为染色的工作是自己去 追寻幸福的过程。被物质左右的人生是可悲的,然而王坚对自己拥有的幸福,到底定格在那一个瞬间,有着明确 的了解。 对于王坚老说,真正的幸福就是他的家人。在童年时期,爷爷曾为他做过的事情,他都想要从头到尾的为 儿子做一遍。
“你也喜欢这一块,做衣服也喜欢这一块,做被子也喜欢这一块。” 过了今天晚上,王坚就要回到他城市里的家,同家人一起度过冬季。到了明年初夏,王坚还是会独身一人 来到这个地方。
外面的世界正在越来越紧地狗连着这里,山里的世界也在走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循环。但大自然教给 这里的法则,依然喷吐着故乡的气息。勤劳,坚韧,不被物质左右,以及去体悟自然,响应它的召唤。这些承袭 自昨日的语言,也许是现代文明远离自然之时,需要用心去倾听的。望着见的山,盼着见的水,永生难忘是乡愁 。沈从文梦里的故乡,之所以刻骨难忘源自于此吧。
《航拍中国 - 湘西》第一集 故乡的凝眸
Aerial China